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日常 >

第276章

清穿日常-第276章

小说: 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么坏的人吗?!

  正院里,四爷坐下道:“什么事?”

  元英坐在他下首,手里拿着几张贴子,放到桌上说:“爷看看,别的人家的可以不用管,这几家躲不过。”

  四爷拿过来,元英道:“我知道爷不想太张扬。”说完她也叹了口气,除了下贴子的,还有一些亲近的人家递话过来,比如三福晋、八福晋和十四福晋。

  叫她此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四爷提拔李家是一折,弘昀和弘时突然赐名又是一折。

  四爷见贴子里有佟国纲一系一等公府的,笑着弹了两指:“原来递到你这里来了。”

  佟国纲死得太早,佟家还有个佟国维当领头的,于是佟国纲一系只剩下这个一等公府的招牌。佟国维之后也没有对佟国纲一系多加照顾,隆科多就更不是顾念兄弟之情的人了。

  索额图一死,京里多少还是有些反应的。有的人想躲,自然就有人想冒出头来。

  佟国纲的儿子鄂伦岱这不就跳出来了?

  原来都干到内大臣了,又叫皇上给罢成了一等侍卫。这会儿是想趁着一堆人都当缩头乌龟呢,他出来拾个漏?

  说不定还真能叫他办成了。毕竟是佟家人,就算不成,皇上看在母族的面子上也不会怎么样。要是成了,鄂伦岱也就不必再顶着一等侍卫的名头丢人了。

  四爷感觉这个买卖可以做,单把鄂伦岱的贴子捡出来,道:“回个贴子过去,请他媳妇过来坐坐吧。”

  元英接过后,犹豫道:“不如我亲自上门去?”上回去承恩公府看望佟国维的福晋,她就是亲自登的门,一个姓的两兄弟家,不好厚此薄彼吧?

  四爷摇摇头:“佟国纲已经没了,不比佟国维。”何况如今是鄂伦岱求人,不把他压下来,他不是又给自己找一个便宜亲戚供着?那又何必?

  结果元英送了贴子后,许久不见回音。

  第二天,四爷就照旧出门了。他昨天在府里躲了一天,皇上就下旨给他几个兄弟的儿子都取了名字。这样好似是把先给他的儿子取名这事带过去了,其实是更显眼了。

  他到了南书房前,见三爷、五爷、七爷、八爷等几个兄弟都在。老五、老七都厚道,打过招呼没多说别的。

  三爷是一见到他就笑道:“老四,前天叫你得了个巧。”

  四爷做出一副好弟弟的样子,还替三爷换了碗茶,笑道:“不过是我赶上了,皇阿玛应该是早就取好了,先告诉我罢了。”

  三爷端茶喝了一口,指着他道:“滑头啊。”他扫了眼其他兄弟,说:“今天我们都是来谢恩的……哦,老八不是,哎?老八,你来找皇阿玛是正事吧?”

  三爷对四爷还是客气得多的,刺两句就算了,逮着八爷就来了句狠的。

  其他兄弟也没想到今天会聚得这么齐,不过皇上赐下名字,他们来谢恩也是正理。偏偏一群兄弟坐一起,就老八膝下犹虚,叫这些哥哥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像五爷、七爷,就只是说两句今天天儿不错啊,热得厉害就完了。不会专朝人心口上扎刀子。

  可三爷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往下几个弟弟中他也最看不上八爷,柿子都捡软的捏嘛。打从在宫里时,八爷就是常被兄弟们出气的。

  八爷也习惯了,闻言只是笑笑,心里感叹幸好今天老九他们没来,不然这事就不能善了了。

  几位兄弟在这里打着嘴上官司,有一搭没一搭的。有说笑的,有独处的,有找茬的。都是亲兄弟,他们拿这个当玩笑,外人可未必知道。外头的小太监除了进来换茶,根本不敢在屋里久站。

  几人正说得热闹,直郡王进来了。

  一群人纷纷离座起身,参差不齐的给直郡王请安道好。

  直郡王摆摆手,脱了帽子,头上全是汗。小太监赶紧提了热水进来,侍候郡王爷洗脸。直郡王拿着毛巾把脸给擦了,顺便还抹了把脑门,洗完脸一抬头,见弟弟们都笑了。

  “有什么好瞧的?我就不信你们洗脸时不抹一下脑袋。”直郡王也乐了,把毛巾扔给小太监,撩起袍角坐下。

  刚坐稳,外头传话的小太监进来道:“郡王爷吉祥,郡王爷,万岁爷叫您呢。”

  一群弟弟全都没了脾气。来得最早的八爷不说,第二个候见的是三爷,见直郡王被小太监领走,他叹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八爷顶了句:“我瞧三哥是叫这天热得了,要不叫人给三哥来碗绿豆汤?”

  屋里一片哄笑声,三爷瞪了他一眼,道:“要真是个好弟弟,这会儿就叫人端汤了,还问你三哥做甚?”说完也笑了。

  八爷真就起身去叫小太监上绿豆汤了,在坐的一圈全是哥哥,他不跑腿谁跑腿?

  几人端着绿豆汤正喝着,外头又跑来一个小太监,道:“万岁爷说请诸位爷都先回去,今天不见人了。”

  得,全白等了。

  一群人再慢腾腾的起身往外走,那小太监悄悄拦住八爷,伏耳道:“郡王爷请您等一会儿。”

  八爷默默点头,赏了几两银子给这个小太监,仍旧回去坐着。

  一等就等到了下午两点出头。直郡王才匆匆过来,见八爷一个人仍在屋里坐着,连忙说:“对不住,对不住,走,大哥请你吃饭去。”

  他拖着八爷去了茶楼,看样子是早就定好了位子。进小间后,直郡王亲自给八爷倒了碗茶,推过去道:“本来想出宫再叫你出来的,没想到正好能碰上。”

  八爷接了茶,笑道:“大哥有事只管叫人去我府上说一声就行了。”

  直郡王摇摇头,笑中带了两分苦涩,道:“叫你来自然是有事想托给你,也是喜事,我给我家二格格找了个好人家,今天就是去给皇阿玛求赐婚的。”

  八爷都怔了,直郡王才嫁了个大女儿,这就要嫁二女儿?随即他就明白了,直郡王是怕夜长梦多。虽然有传言说,皇上答应了直郡王二格格由他自嫁,可毕竟没有明旨。直郡王也是不放心吧。

  叫八爷都不知该不该恭喜直郡王了,半天才干巴巴的说:“恭喜大哥了,回头我给侄女添妆去。”

  直郡王笑着跟他碰了个杯,此时酒菜俱齐,两人吃喝起来。直郡王道:“什么时候也叫大哥听听你的好消息?”

  八爷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早上碰上两个哥哥说这个。他放下筷子,自己倒了个满杯一口饮尽了。

  直郡王叹道:“你那府里,也别叫你媳妇把得太严了。”他顿了下,道:“明年就是选秀大年,到时叫娘娘给你挑两个吧?”

  八爷只好举杯道:“那弟弟就多谢哥哥的好意了。”

  直郡王求来圣旨,嫁女一事很快就在京里传开了。

  四爷与戴铎在书房里说起直郡王这件事,戴铎胸有成竹的笑了,道:“依学生看,直郡王只怕很快就要不成了。”

  四爷只是点了点头,索额图死后他也想到这个了。

  戴铎有满肚子的锦囊妙计,巴不得有人赏识,话多的止都止不住,虽然四爷没接腔,他还是往下说道:“如今索相没了,明相还在,要是万岁接着捧直郡王,只怕不是良策。万岁圣明,自然会渐渐冷落直郡王。”

  四爷道:“那要叫先生看,万岁下一个会看中哪位阿哥?”

  戴铎抖一抖袍角,端正跪下磕了个头,恭敬道:“自然是主子。”


  210、 吃掉你哦

  八爷府上;跟直郡王分手后回来的八爷十分疲惫。

  八福晋听说他回来了就马上过来,不知道他今天去宫里见着皇上没有。之前;他们夫妻两人正在为四爷突然跳出来而着急。一直以来,京里除了太子与直郡王;就是八爷了。

  对八爷其他的兄弟们;他们二人不说是完全视而不见;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但索相死得太突然,叫人措手不及。果然这次回京后的皇上就对直郡王冷淡起来;八爷之前还有些激动。他上一次的上位就是因为皇上突然冷落太子;这次未知不是他的又一个机会。

  但没想到皇上舍了直郡王;却没有抬起八爷,而是挑中了四爷。

  八福晋认为都是因为今年四爷太活跃了。

  “四贝勒也是心大了;之前装得清心寡欲;现在瞧你们这些弟弟们都一个个爬得比他高,他这才坐不住了。”八福晋道。

  八爷摇头:“不说四哥不是这样的人,从四哥往下数的弟弟里,只有我一个还算入了皇上的眼。”说四爷把他当成对手,八爷都觉得不可能。前头几个哥哥眼里有直郡王,有太子,唯独不可能有他们这些弟弟。

  八福晋不忿道:“我哪里是胡说?十三、十四不是都跳出来了?去年十三就先跟着四爷,后来又追着直郡王。十四也是想拍直郡王的马屁,可惜没有十三那么机灵,叫人给蹶回来了。”

  叫八爷也糊涂了。

  八福晋轻手轻脚进了里屋,见八爷只脱了外衣,穿着里衣靠在榻上看折子。

  见到她,八爷道:“过来坐,叫人上点凉的喝喝。”

  八福晋叫人上苦丁茶来,道:“你上着火呢,喝点苦茶吧。这是看的什么?”凑过来看了眼,见全是一行行抄录的桌椅床榻等物,奇道:“怎么看着像嫁妆?”

  “就是嫁妆。直郡王给他们府上的二格格挑好了人家,这就开始备嫁妆,我看明后年就该出门了。”八爷一手举折子,一手拿笔,在上头勾选。

  八福晋倒抽一口气:“这么快?!”

  八爷叹气,放下纸笔道:“今天直郡王就是去请旨的,旨意应该这几天就会下来了。”

  八福晋唏嘘一阵就罢了,毕竟是别人家的闲事。她更关心自己家,问道:“今天……见着皇上了没?”

  八爷缓缓摇头。其实八福晋从他刚才一句不提中已经看出来了,问也只是图个安心,她说:“大概今天是太忙了,皇上一时顾不上。”

  八爷没说,一笔笔勾完了手上桌上放的几本给直郡王二格格备的嫁妆单子,他勾过后再送给直郡王瞧,要是行就再送到内务府,就照这个单子来备嫁了。

  屋里渐渐暗下来,八福晋叫人点上了灯。

  等八爷勾完,天已经黑了。八福晋一直坐在一旁陪着,见他放下笔,上前替他揉着手腕道:“收了这些,叫他们摆膳吧?你上了火牙疼,我叫人熬了百合绿豆粥,一会儿用一碗。”

  膳桌上,八爷只喝了一碗粥,吃了两个小馒头就放了筷子。八福晋见他胃口不好,也不敢劝,匆匆放下筷子叫人撤了膳,陪他又回到屋里去坐着。

  里屋桌上还摆着文房四宝。八爷扫了一眼过去,看着有些怔了。八福晋以为他要练字,道:“我给你磨墨?”

  八爷摇摇头,起身走过去看着桌上的何焯替他写的字贴。他的字不好,皇阿玛就把恩赐出身的庶吉士何焯给他当伴读。何焯当时已经有了薄名,这样一个人到了皇阿玛手里,仅仅是个使得上的奴才。

  何焯的文才,学问全都是他进身的凭借。可他少年求学,远离故土,就算求得面圣,叫皇上记住了他这个人,最后也不过是他这样一个不受的阿哥府上的伴读。

  当时,八爷感受到了身为龙子凤孙的权威。这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他就算在兄弟中间垫底,但在这天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