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日常 >

第156章

清穿日常-第156章

小说: 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二格格他们就站在屏风外跟她说话。
  
  二格格说的都是弟弟们的事,还有新弟弟好小,“跟弘昐和三阿哥长得好像啊。”她道。她算是看着三个弟弟落地的,除了弘昐那时还太小记不清外,三阿哥当时可是记得特别清楚。
  
  弘昐对三阿哥落地时的情景也有些模糊了,见到四阿哥算是想起来了,天天带着三阿哥去看,指着四阿哥说:“你当时也是睡在这里,穿着红色的襁褓。这个金铃也是挂在这里的。”
  
  三阿哥却不喜欢弟弟,每次去都躲在弘昐后面,见着李薇了就哭着说:“我不喜欢弟弟,额娘你快出来……”
  
  哭得李薇也想跟着哭,她又动不了,又怕把三阿哥叫进来,让他看见她躺着的样子更要害怕了。
  
  幸好四爷跟弘昐和三阿哥也就是前后脚,他一来就听到三阿哥的哭声,过来把他牵走,隔着屏风对李薇道:“别担心,我来了。”
  
  李薇在里面眼泪汪汪的嗯了一声。
  
  四爷听到马上道:“你不许哭!把泪憋回去!”
  
  李薇赶紧把滑出眼眶的泪抹了,清了清喉咙装没事人:“我没哭。”
  
  四爷哄好了三阿哥,进来看她,看着她还带红血丝的眼睛,道:“月子里哭坏眼的。以前是咱们都不懂,我才由着你哭。现在不许了。”
  
  李薇乖乖点头,他握着她的手道:“现在还有什么值得你一哭的?府里院里,爷什么时候不哄着你顺着你?怎么眼眶越来越浅了?”说着点点她,叹笑道:“真是……越养越娇了。”
  
  她艰难的翻身,把他的手掌枕在脸下,埋在他的手掌间。
  
  确实越来越娇了,动不动就想撒娇,一点委屈也不能受。
  
  她在他手心里蹭了蹭。
  
  怎么办呢?
  
  四爷轻柔的一下下拍着她的背。素素这样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都是为了替他生孩子。四个孩子都平平安安的生下来,她受了大罪了。
  
  四阿哥洗三后第四天,新格格钮钴禄氏安安静静的进了府。府里有些地方的红绸子还没来得及取下,钮钴禄氏挽着一个小包袱,身后有人抬着两个箱子,一路静静的来到武格格的小院。
  
  偏屋里,已经有两个侍候她的丫头在等着了。
  
  进屋互相见礼,丫头一个叫参花,一个叫桥香,钮钴禄说她们的名字正好,不必改了。
  
  屋子略小,里间自然是钮钴禄住,两个箱子就摆在她的床后头。外间参花和桥香打地铺。屋里本来是丫头住的,东西少,就算给新格格整理屋子,也就是换了新床、新柜子、新桌子。一对绣凳,一面穿花蝴蝶的屏风,一架妆台就完了。
  
  也没什么好收拾的,钮钴禄问两个丫头要不要去给府里的主子们请安磕头。
  
  参花道:“这些都不忙,福晋体谅格格今天必定又忙又累,说是明天再请安也没事。格格还是先去给武格格见礼吧。虽说都是格格,武格格毕竟是先进来的。”
  
  钮钴禄道:“应该的。”
  
  赶在晚膳席面到之前,参花领着钮钴禄去见过宋氏(被留下喝了碗茶),耿氏和汪氏(钮钴禄觉得她们俩最和气),还有武氏(门都没让进)。晚上的席面更是只有耿氏和汪氏来了,宋氏早说过她身上不好,请钮钴禄别介意。武氏说没兴趣,钮钴禄就把席面上最好的几道菜都送到武氏的屋里。
  
  谁知吃到一半,四爷来了。
  
  三个吓得立刻离席跪下。苏培盛先带人进来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撤了,重新上了一桌菜。
  
  四爷坐在上首道:“都起来吧,不必拘束。”
  
  叫起钮钴禄氏,与她对饮一杯后道:“今天是你的好日子,跟姐妹们好好热闹热闹,只别闹得太晚就行。”
  
  然后就走了。
  
  四爷都走了,三人还没回过神来。三人面面相觑,都没了继续吃席的兴趣,草草结束后,钮钴禄送走耿氏与汪氏,回来坐在床沿发呆。参花打来热水侍候她洗漱,高兴道:“格格真是好运气,咱们爷看重格格,才特意过来吃这一杯酒呢。”
  
  果然钮钴禄格格是满洲老姓,她巴结上来真是值了。
  
  钮钴禄氏也被参花说的喜上眉梢,在家待了一年提着的心算是放下来了。
  
  第二天,打理整齐的钮钴禄见到了福晋,磕头见礼后,福晋道:“这跟着就是颁金节,府上忙碌才委屈了你。等日后闲了,再好好给你热闹热闹。”
  
  钮钴禄跪下道:“奴才不委屈,能进府里侍候主子爷,是奴才几世修来的福份。”
  
  说过两句客气话,福晋就叫她退下了,临去前交待她:“侧福晋正在做月子,不见外人。你日后再去给她请安吧。”
  
  四爷上次过来想起交待了一句,不叫钮钴禄氏现在跑到东小院去打扰素素。
  
  福晋听了再不舒服,也要照吩咐办。
  
  钮钴禄听到就有些害怕,她在家待了一年,家里也在猜到底是为什么?是姑娘不好,四爷瞧不上?还是府里有什么人在下绊子?
  
  他们也曾使银子托人往四贝勒府递话,各种路子都试过了,花了好几百两才算撬开一条口子,说是四爷的话,府里事多,暂时没空接新格格进府。
  
  钮钴禄家再往下就打听不出来了,只知道府里福晋的弘晖阿哥进宫读书,余下几位主子只有侧福晋怀着身孕,旁的就没什么大事了。
  
  钮钴禄的额娘猜就是侧福晋仗着怀孕在这里使坏,对钮钴禄千交待万交待,进府后千万要躲着侧福晋走。
  
  而钮钴禄的阿玛说估计是四爷有事,一时半刻抽不出空来。
  
  “能有什么大事?四贝勒身上又没差事。”她额娘不信。
  
  她阿玛道:“男人没差事就不干活了?你当四贝勒是什么人?贝勒爷盘算的都是大事。”他转头交待钮钴禄氏说,“你额娘说的虽然没有道理,但你新进府,是府里最小的一个,务必要夹着尾巴做人,千万别惹事生非。咱们家只有一个姓值钱,余下的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你要切记。不然出了事,家里是护不住你的。”
  
  钮钴禄把阿玛额娘的话全记在心里,听福晋这么说,立刻就道:“奴才一定不去打扰侧福晋。”
  
  东小院里,玉瓶和赵全保正在商量,要是新格格来了要怎么办。
  
  玉瓶道:“请进来奉一碗茶?喝个三五碗的就可以叫她走了。”
  
  主子可还不知道新格格进府的事呢。这回新格格进来也没叫府戏,听说只有福晋赏的一桌席。叫玉瓶担心的是听说四爷当晚特意去新格格那里喝了杯酒,这是什么意思?
  
  赵全保道:“你想这么多干什么?人直接拦到院子外就行了,就说主子正做月子,小阿哥还不能见生人,院子里不让进外人不就结了?”
  
  玉瓶翻了个白眼,小声骂道:“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福晋都叫新格格进屋亲自见了人,咱们主子倒要把人拦在院子外头?有这么替主子招祸的吗?”说完左右看看,小声道:“你不知道主子爷去新格格那里喝了一杯酒了?”
  
  赵全保见她为这杯酒发愁,头皮都快挠破的样子,道:“别想了,新格格是满洲老姓,咱们主子爷才给她两分面子。要是真看重她,才不会放外面搁一年都不让进府。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玉瓶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现在主子得爷喜欢,自然什么都对,可日后呢?咱们不能不替主子的日后想想。”她打定主意,要是新格格来请安,就让进来到二格格那里喝茶,她亲自陪着,喝完就可以让她走了。礼也早就备好了。
  
  等她走了,赵全保冲地上呸了一口,道:“什么胆子?还想日后?咱们主子既然已经上来了,就一直保着主子不掉下去不就行了?”
  
  正院里,大嬷嬷问去接钮钴禄氏进来的嬷嬷:“依你看,是个什么样的人?”
  
  钮钴禄是满洲老姓,大嬷嬷就歇了那些手段,再有四爷都能为了侧福晋一句撒娇时的戏言,硬是压着不让她进府,大嬷嬷就不觉得这人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还是要问一句才能放心。
  
  那嬷嬷道:“瞧着是个懂事规矩的人。”
  
  大嬷嬷微笑点头:“那就好啊,就怕来个不懂事的,偏劳你了。”送走这个嬷嬷,大嬷嬷舒了口气想,懂事规矩就最好了。看来在家多待一年也是好事,至少胆子是吓没了,规矩也吃透了。
  
  这下可以省心了。
  
 
112、渐行渐远 。。。

  十月十三日;颁金节。
  
  永和宫里,德妃正在换衣服。早上整个宫里大大小小的人都去奉先殿里磕过头;陪皇太后用过点心后;各宫主位都回宫自己庆祝了。
  
  亏得宫里没皇后,不然她们就该在坤宁宫里奉承一天;哪有这么轻松。
  
  德妃想到这里,暗自笑道,自己真是年纪大了;胆子也越养越大,竟然都敢这么想了。
  
  嬷嬷进来道:“娘娘,四福晋、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来了。”
  
  天天闷在宫里;能见见外面的人德妃也高兴,她道:“孩子们来了几个?叫人把偏殿准备好;一会儿孩子们磕过头就叫他们自己自在去。”
  
  嬷嬷道:“四贝勒府里是大格格、三格格,二阿哥和三阿哥。”十三和十四刚大婚没几年,府里的小孩子都才一岁出个头,全都没进来。
  
  德妃还记得二格格是早产,忙问:“老四家的二格格怎么没进来?”
  嬷嬷道:“听四福晋说是前些日子着了凉。”
  
  德妃不快道:“真是……回头记得给孩子带点东西回去,叫她好好养着,日后好了再进来吧。”这让她想起李氏把孩子生成这样,连累得孩子身体不好。
  
  嬷嬷见她不快,不敢再说,赶紧出去了。
  
  成嫔和七福晋带着侧福晋跟着也来了,加上七贝勒家里的孩子们,偏殿越来越热闹了。外面的德妃等人抹着牌都能听到孩子们的声音。
  
  四福晋等几个小辈不安的起身道:“请娘娘恕罪。”
  
  德妃乐道:“不用这样,难得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叫他们闹吧,他们玩得越开心,我也越开心。”说着还叫宫女再送些点心和奶|子进去。
  
  德妃和成嫔相继说起了孩子,成嫔先勉励安慰七福晋道:“你也别着急,先开花,后结果。先好好养着小五,日后姐姐带着弟弟跑,孩子会慢慢多起来的。”
  
  七福晋低头应了声是。
  
  德妃也问四福晋:“今年府里可有好消息?”
  
  四福晋忙道:“正要给娘娘道喜,十月初二我们府里的李侧福晋生了四阿哥,母子平安。”
  
  四爷越大,进宫越少,四福晋也不像之前那么常常递牌子进宫,德妃自己也是更喜欢叫十四福晋进来,问一问小儿子的情况。
  
  德妃大喜道:“怎么不早说?真是喜事!”
  
  成嫔赶紧道贺:“娘娘大喜!”
  
  殿中气氛因为这个变得好极了。乐了一阵,德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