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324章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324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校长和站在一边的刘厅长两人直勾勾地看着李思明。半晌才反应过来。



“对、对!我看就设在东边吧。”刘厅长连连赞成道。他被李思明指出的这个细节给感动坏了,一边亲自指挥随行人员亲自上阵动手,一边在想: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李先生。您真是个大好人呐!”老校长感动地热泪盈眶。



李思明虽然确实很体贴入微,但是却是深有体会的,或者说是吸取历史教训:想当年自己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每逢领导讲话,自己总是和一帮大小同学一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地听着报告,一边对着太阳眯缝着眼,晒得昏昏欲睡。



这所崭新小学校。在原址上立起三排坚固耐用平房。墙体上贴着漂亮的白色瓷砖。加上另建的一座两层办公楼,和一排教师临时休息用的宿舍和一个小型厨房。另修建了厕所和操场。这所五年制加上一个学前班的小学校。原本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共6个班180人,在这个新学期中增加到了24个班大约800人。硬件设施只花了大约二十万元,以实用节约为建设原则,但在当地算得上硬件设施最好的一所小学校了,另外一次性提供价值十万元的教学仪器、工具、办公用品和文具、桌椅、体育用品,每位学生还获得一套学习用品。最重要的是知青基金会提供了不菲的补助金,包括学生和教师。这当中发生过不少小插曲。



这里有相当部分学生家庭困难,像陈东这样的孤儿小学生当然是最困难的。在农村还有相当的女学生没有机会上学,尤其是这个地处大别山区的农村,更是如此。基金会为这样的困难学生提供全额的学费,还计划每学期拿出一部分钱来奖励学习优秀者。这就引起了在其他小学读书的困难学生的家长们注意。纷纷转学而来,这其中当然也有家庭有能力供养子女上学,也想获取补助。虽然基金会很有钱,但是陈诚也不可能随意地付出这些钱,这就需要他的基金会在安徽当地的工作人员仔细甄别。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也出现过,这是去年他们一年的工作。他必须保证每一分钱花到每一位真正需要的人身上。结果是,全乡所有贫困儿童都到这里来求学,这个结果令陈诚和李思明都很满意,他们不怕多花钱,就怕花错了钱。



同样地,入学学生增多了,教师也相应地需要增加,为了让教师们能安心教学,基金会还为其中的每一名民办教师补足了与公办教师之间收入的差额,每个月大约需要补助2万块钱。这让所有的收入拮据的教师们很激动。对于穷人来说,即使月工资能够增加几十块钱,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上的艰难要比工作的辛劳更让他们感到心酸。



学校建好了,基金会不是每月定期支付补助就万事大吉了,每过一段时间,基金会都会派专人来明察暗访地。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陈诚和李思明宁愿将人性想像的更黑暗一些。基金会有一个专门负责监督的部门,其工作人员虽然都是隶属于基金会,但是工资都是从微星科技集团总部支取的。当然这薪水也是微星公司水准的,这就不会让这些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民间慈善事业工作者们不会饿着肚子做慈善事业。



李思明认为,做慈善事业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持。很显然,他很有资格将这件事去做大做好。这些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还有对于这种慈善事业的热忱让李思明感动。在今天李思明难得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一个基金会活动的时刻。全基金会208位工作人员也都齐聚在这个小山村里,还有30位知青会员也到场,他们将共同见证他们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小学校的正式交付使用。



仪式正式开始了。这个露天的仪式吸引了了附近乡民的光临,人们都争相目睹这批来自远方的好心人,到底长的是什么模样。操场外就是田野和不远处的青山。李思明这位很久没有亲近大自然的远方来客。可以闻到来自泥土的气息。可以听到春天草丛中早起的昆虫的低吟,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味道和音乐。看着那一队又一队在老师们组织下带着椅子。正有秩序地排着队伍来到操场上的小学生,李思明的心情却是很激动。



刘厅长代表省委省教育厅,对李思明和陈诚及其基金会地善举大大地颂扬了一番。紧接着当地地乡政府领导也作了发言,陈校长也特别激动地大大地歌颂了李思明等人一番。并保证一定会努力办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成材。李思明地目光却看着台下第四排正中坐着的那位名叫陈东的小学生,然后在他的目力所及范围内。将一张张发自内心的高兴的脸逐一浏览了一番,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如同他的儿子一样年轻,李思明有些后悔没将自己的儿子带到这里来。



“我很高兴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来到这里。和各位同学、老师们一起度过这样的一个很有意义的一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地开始,正如这里的800位同学们。你们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明日之星。虽然你们有种种的不幸,家里也有种种的困难,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叔叔阿姨们,为能够有机会为你们建造这样的一所小学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让你们能坚持读下去而感到欣慰。



我也有一个儿子。比坐在第五排中间的陈东小同学岁数小一点。不同的是。他拥有优裕的家庭条件,他不缺吃、不缺穿。饿了有人送饭,渴了有人送水,从来就不缺少关爱。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各位同学甘的是。困难的生活环境并非不能改变地,你们要记住:知识改变命运!



每一个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你们的梦想也许只是得到一个心仪的玩具,也许只是想得到自己父母更多的宠爱。当你们一天天地长大了之后。也许有人会想当个将军,有人想当个科学家,有人想当宇航员等等。但是要实现你们的伟大的梦想,一定要有知识,请你们记住一定要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用知识去装点你们的未来。而你们的未来就像一张白纸,就看你如何去描绘,用知识的笔去描绘的未来将是无比灿烂的。如果你们愿意,我愿意资助你们读至大学毕业甚至出国留学,我们这些叔叔阿姨们也愿意时刻给予你们最大的帮助。



我希望,你们能珍惜时光,好好珍惜这学生生涯的每一天,做那傲雪的腊梅花。在寒风中绽放青春;



我希望,你们能从书本中吸取营养,一天天茁壮成长,从一颗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并让那浓密的树冠为更多的人遮挡烈日与狂风;



我希望,你们将来有一天长成国家栋梁,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的跟你们现在一样需要帮助的人,让这青春的爱心之花永远地绽放。用那迷人的善良之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希望,你们的未来不仅仅是一个梦想,当你们长大成人之时,回首往事,原来年少时的苦难却是一笔难得的人生精神财富,它让你们时刻保持梦想,提醒自己始终要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始终要用一颗自强不息的心与命运搏斗的豪情壮志。到那时,你们将真正的长大成人,而我们将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



李思明在这里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给这些小学生们提出的忠告和殷切的期望,尽管并非所有的小孩子都懂他所说的,但是李思明敢肯定,那位名叫陈东的小学生绝对明白。也许许多年后,这800位小学生真正成大器的恐怕并不多,但是在这些受过恩惠的小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早已种下了一颗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和感恩的心。而当这些小学生们成年之后,无一例外的对李思明报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是一个赠送小学生们学习用品的仪式,这是一套李思明并不太喜欢的仪式。陈东小同学也是代表之一,李思明亲自将一个装着各种学习用品的书包替他背在身上。



“我猜你现在一定发过誓,要报答那些给过你关怀的人!”李思明用着当地方言问道。



“李叔叔。你怎么知道?”陈东小同学用“叔叔”这个词汇来称呼李思明,让李思明感觉挺怪的。



“我还知道,你希望将来当兵。因为你认为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你想做这样的人,因为解放军可以保护人民。”李思明笑着道。



“啊?”陈东小同学很显然受不了李思明那似乎可以看穿一切的眼神。



“不要多想。我瞎猜的!”李思明摸了摸他的头,正如抚摸他自己儿子的头一样亲切、自然,“要加油!要努力!要坚强!”



“是。我要坚强!”这位小同学坚定地说道。正如李思明心里猜想的那样准确地表达出来。很显然他比自己的儿子要心智早熟的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思明是深有体会。



李思明将自己的手表摘下。送给这位跟自己有着特殊关系的小同学:



“这支手表我另外送给你,你拿着它,就知道时间总是不停地在一分一秒中流走。希望你珍惜时间,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几年前,我也送过一支手表另一位同学,如今他已经长大。马上就要考大学了,他跟你一样,也希望将来能参军。我希望你也像他一样,一天天的健康、茁壮成长!”



陈东小同学对李思明给他的特别关注感到十分惊奇,他当然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赠予的贵重礼物,但是他却看到李思明的眼神是如此的充满期待,他甚至能透过这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中看到了鼓励与赞赏,还有无尽的回忆。这一切都超过了他的心里接受能力,这种眼神虽然让他感到很亲近,但也让他感到害怕。



李思明求助地看着陈校长,陈校长见李思明是好意和坚决。只得劝这位心情很复杂的陈东小同学一番。他才勉强接受。



李思明看着这个和自己儿子一般大的身影,目光追随着他,直到他在学生群中坐下,才收回自己的目光。如果能够,李思明很想抱住这个孩子,将他搂在自己的怀里,并且轻声对他说:



“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心存希望,你的未来不是梦。我一直盯着你看呢!”



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二百零六章 心中的秘密㈢



…第四卷纵横四海第二百零六章心中的秘密㈢



仪式结束之后,已经是中午时分。



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们,都邀请基金会的所有人去家里做客。县、乡两级政府的领导们也极力邀请他们驱车去县城饭店用餐。李思明拒绝了这些热情好客的人们,因为陈诚早有所准备,为这208名基金会工作人员和30位知青会员,提前准备了食材,借用这所小学校的厨房。有热心的家长主动为他们做饭。



李思明等人在这里赢得了每一个人的尊重,能为这些有颗金子般心灵的人做一次饭。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乘着做饭的机会,李思明才有时间跟那30位知青朋友联络一下感情,他们作为会员,一般都是热心地捐助者,同时也是基金会的监督者。这些人当中大部分人都是跟李思明一样来自大兴同一个农业团的,许多人都跟李思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面了,比如钟爱国、万明、叶耀剑和那位叫刑满的家伙。上一次会面,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