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243章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243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李。想,我就倚老卖老,这么称呼你。”李思明的虚伪让谢大导演以为这个年轻人真的有那么谦虚,“我受命要拍这部电影。今天我带了主创人员不请自来。就是想听听你的高见。”



“谢导演太客气了,我不当导演已经……嗯。还不太久!”李思道。“事实上我就拍那么几部电影而已,我现在都已经改行了。”



“小李,谦虚过分就是骄傲。”谢导演却很认真地说。“有志不在年高嘛。你的那几部电影在国内上映,每次都是万人空巷啊。而且类型与风格让人过目不望。就那部战争片来说,让人震撼。国人从来没看过这么一部真实残酷的战争片,当年我们看《巴顿》,以为那是最好的战争片,可是看了你的战争片。才知道原来你的电影更让人拍手叫好。所以我们请你提点建议。也是应当的。”



“是啊。李导演。你的电影十分不错,也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编剧说道。



“好。你们拍的是一部好电影。”李思明脱口而出。看着八个人吃惊的表情,尤其是这位编剧,搪塞道,“我说的是小说,我拜读过。根据小说改编的剧本一般也很不错。作为一名导演,我认为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故事有吸引力。电影才有吸引力。说到底,电影就是在说故事。如果这个故事本身没有说服力。那其它的元素也是无本之末。”



他说的有些过了,一时没有刹住车,人家电影还没拍呢,你就叫好。所以李思明自圆其说。也还说的过去。这位编剧正是小说的作者。



“为什么?”谢导演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的那部电影受人欢迎。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真实。什么是真实。不仅是服装,道具,还有人物对白,肢体语言,都要符合历史原貌和个人情点。战争片更是如此,如果一位红军战士手持MP38冲锋枪。那会怎么样?导演不真诚不认真不敬业,那是绝对的。战争中的军人都是无畏的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不是那样的,第一次杀人的时候。有人会忘了自己手中原来是有武器的,有人会尿裤子的,有人会作噩梦。不论他是哪个国家的军人。我们以往的战争电影中,虽然有很多精品。但是时间太久了就形成了一个模式的。军人都是很高大很勇敢,即使有小毛病无非是爱发牢骚不讲卫生这些‘小毛病’。你的这部小说好就好在,它真实,所有的人物都塑造的很完美,梁三喜代表着军队中相当一部分的形象,我…就见过许多这样的人的家属,赵蒙生只想着走后门。搞‘曲线调动’,这绝不是抵毁军队形象,而是真实可信的,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刻。”李思明对着编剧。侃侃而谈的说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什么样的,艺术就是什么要的。当然艺术要高于生活。”



抛开导演这个外衣之外,李思明自信在反映这场仍在继续的战争的电影中,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的队员中像梁三喜式也不是个别,也是他让小刀创立一个老兵基金会的唯一原因。己经很长时间没见着小刀了。不是卷款出逃了吧?李思明在心中这样腹诽。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担任摄影的摄影师,李思明也认识,正是当年八一制片场奔赴战场拍摄战地新闻纪录片的老赵,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上影厂摄制组。李思明刚坐下,此人就冲着他挤眉弄眼。让李思明怀疑他是不是斗鸡眼。直到他主动自我介绍自己曾当过战地记者,因为亲历过战争。所以临时借调过来的。李思明这才忽然想起。



“对,对。李导演说的太对了!”老赵抢先说道。本来根本轮不着他来评价,不过看他表情。似乎急于表明自己是李思明的知己,有义务主动站出来。证明李思明所说的是伟大而又正确的,绝对的偶像啊。赵太“多情”,冲着李思明眨了眨眼睛。让李思明恶心无比。



持饰演赵蒙生的唐某人,正坐在李思明的身旁,其实李思明刚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他,也是他能轻易认出来的唯一的一位,想认不出来都不行。好笑的是此人被国人,尤其是女人们斥为“奶油小生”一类,自从数年前,《追捕》在国内万人空巷之后,高仓健这个日本人就成了硬汉子的代表。难道中国数亿男人中就没硬汉了吗?八十年代的女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崇洋媚外原来是从女人们开始的啊(注:女读者千万别骂我哦,呵呵)!



认识更多的人。更多的名人。这是李思明在这个世界感触最深的地方之一,这就是圈子。而且电影圈里的名人出现的概率要比经济界,科技界甚至政界名人大得多,这恐怕是中国未来社会开放的成果之一吧。



“你说的是军队的社会性吧?”谢导笑着道。他的总结又一次让李思明威叹,人有时候不能说那么多废话。



“对,是社会性,您真是一针见血啊。”李思明恭维着,却说道,“军队是由人组成。这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受过不同的教宵,家庭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军队也日盖受到社会的冲击。我们在拍反映军队题材电影就要考虑这一点,相反过去我们往往将军人形象放在了太高的位置,脸谱化,模式化,神化比较严重。因而在新时期如果不注意到这种社会性,给人感觉太虚假。”



“小李,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也是我决心想拍这部电影的原因。”谢导说,“不过,你的观点有点极端了吧。”



“谢导,我知道您的意思。”李思明笑了笑,“这就涉及的电影的作用问题。思想性与艺术性。是需要一个故事去支撑的,而观众的口味是在变的,如果我们导演和编剧不去变,观众总有一天会抛弃我们的。在国外,电影公司只愿意去影迷爱看的。如果某个题材被证明是失败的。就没有人会去拍,他们重视的是娱乐性。有娱乐性才会有票房的保证。这是他们才关心的。在这娱乐性中,其实也隐合着西方人的价值观。”



“可是国内不同!”谢导有些激动。



“当然。”李思明笑着道。“国内的制片厂我不太清楚,可是我猜你们每年年初一定是计划要拍多少多少部电影,如果有钱就多拍点。没钱就少拍点,这叫计划。至于有没有票房收入,导演也不用去管,制片厂也不管,只要没有政治思想问题能完成任务就行,我说的对吧?至于当中有没有资金的浪费,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水准高的电影每年就那么几部。”



谢导哑口无言。



“我的几部电影在国内万人空巷,我很满意。香港银都机构赚了不少钱。如果我是一个外国人。根本就不可能获准在国内上映。这叫市场。78年以来。国内每引进一部外国电影和电视剧,都会在国内引发热热潮。我想这一点应该让所有的艺术家们包括文化部门警觉。我们不寻求自身的改变,将来是没有出路的。”李思明深有感触。“我的那几部电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如果有更多的美国电影在国内上映,早晚有一天会占领国内各影院。因为他们已经培养了观众,让观众习惯于看美国电影。如果上纲上线的话。就是另一种侵略!”



“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经济意识。那说的是经济界的,现在有的在国营企业搞承包试点吧。我们知识分子和艺术界的。要是讲这个,恐怕不太好。”谢导道。



“可是演员们己经先走一步了。”李思明道。“咱们国内有好几位年轻演员,不是去了美国?大家都知道。我在美国还见过。虽然境况不佳。但是赚美金。看上去也高国内同胞一筹?”



“这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谢导表情很洒脱,反问道,“你为什么不拍电影?拍了之后打回美国去不就行了吗?”



“可我的志不在此,科技才是我应该做的。”李思明解释道。



“小李。要说你在电影上的才华。没人不称赞的。你不继续拍电影。那是太可惜了。”谢导对这位总是面带自信的微笑的年轻人很感兴趣。见李思明改行,真是恨铁不成钢,苦口婆心地劝导着。



李思明郁闷啊。遇到了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真是后悔啊,可是还得作洗耳恭听状。



老赵对李思明的过去挺了解的。自从战场归来之后。李思明在报纸上出现过几次。但是老赵是个有心人。很有心地了解李思明的过去。当有人痛骂李思明这个大学教授不务正业的时候。老赵知道李思明甘愿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本身就是何其的伟大和不可思议,对那些言语不屑一顾。他的内心里,却为李恩明鸣不平,因为李思明不可能跳出来为自己离开大学解释。他所做的都是国家军事秘密。



当李思明在深圳和中央首长握手的时候,老赵却又一次吃惊了。李思明改行的速度太快了。而且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他对李思明是佩服的不得了——李思明不是天才。就是疯了。



这位老赵,一个劲地为李思明开脱。这让谢导挺不解。



“小赵,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一个劲地跟我唱反调!”在谢导面前。老赵也是小赵。



“哎。我这是见您老欺负一个小辈,看不过呐!”老赵挺仗义的,是个爷们。



天色较晚。母亲买菜回来。和父亲张罗一桌好饭。谢导一行人本来没打算在这里吃晚饭的。只是因为李思明回来有点晚。没说几句,天色就晚了。来的都是客。李思明即使是不想被谢导教训一番,也不得不力邀请他们留下来吃晚饭。



于是,李思明又得承受着谢导的语言轰炸,好在当着自己父亲的面,他也不好说得太多。李思明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大谈拍电影的心得,并保证只要在道具,化妆,器材还有烟火特技方面。如果需要,保证会免费提供帮助。将所有人哄得开开心心的。



“这大概是我对国产电影所能提供的帮助吧!”李思明在心里说道。“我不当导演已经……很久了!”



李思明的父亲老李,这下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自己的偶像啊,找到了共同语言,一个劲的劝酒点烟,李思明怀疑他是不是借此多喝几杯?



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一百三十四章五子登科



1985年10月24日。



一架军用客机从云霄中俯冲而下,广东某军用野战机场映入飞行员的眼前。飞机绕着机场上空盘旋。然后调整好姿势,放下起落架,稳稳的降在跑道上。



从客机上下来一位老军人,机场有人迅速迎了过来,一辆小轿车在他的面前停下。



“到深圳人民医院!”老军人立即上车并命令,然后补充道。“用最快的速度!”



这里离深圳。在正常情况下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但训练有素的司机只用了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可是老军人还嫌太慢。这位老军人就是李思明的岳父,因为自己的女儿比原先预计的要提都做妈妈,不得以,才匆匆地从北京赶来。他不禁在心里埋怨自己的外孙已经学会折腾人了。



等他赶到时。一大帮人正焦急地等在医院产房外面。



“老沈。我怎么就不能进去?”李思明对着一院之长问道。



那位大名叫李小明的未来中国公民在母亲的肚子里,有些不耐烦,想提前亮相,这可要了所有人的命了。今天上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