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237章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237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他们,因为大家都这么想的。只是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些愿望太难实现。”



“可是现在他不是比以都更好吗?至少管理一家公司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对,他当然很强,不过他失去的更多,算是苦尽甘来吧,要是待遇太差,那就另说了。嘿。不跟你谈这些。咱们有代沟!沟通有问题。”



“有代沟?”郑秘书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郁闷地跳楼,“你只不过比我大三岁,哦不,八岁!”



“到底是三岁,还是八岁,你要搞清楚!”李思明笑了。“细节决定成败,你也是这么认为的。虚报数据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哦。”



“这是我的权利!”郑秘书是个女人,而且就快要到了尴尬的年纪。女人的年龄是具有相当于国家机密的水准,即使是自己的上司。也不愿意实话实说。“你如果真想知道。可以去找崔经理嘛,他那里有所有人的资料。”



“我的好奇心可没那么重!”李思明道,“陪我去看一下我的宝贝!”



李思明所说的宝贝,并不是什么奇珍并宝,而是花大力气弄来的各种科研设备。大部分是日本和美国。还有一小部分是德国和法国的。那两条研究用的小型工艺线和一条正式的生产线,是日本的。具有相当的水准。之所以要用“弄”字,就是为了说明这个过程是相当的不易,虽然没有坑蒙拐骗,但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这要感谢渡边三郎这位“日本友人”,在半导体行业。日本人在产业化要做得更好一些。美国人在基础研究方面更出色一些,在如今这个年代,日本人和美国人代表着科技创新和进步,尤其是方兴未艾的半导体行业,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渡边如此的卖力,是有企图的。当初也只是因为私人友谊和分一杯羹的心理参与的。可是到了最后。李思明等人的摊子越来越大,大有吞下一切高技术装备的趋势。描绘的蓝图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伟大”,如果他没有更大的想法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李思明曾经许诺,会在香江电器公司中的股份之中,让出一成的干股给他。以报答他为此的付出。不过。渡边三郎本人内心之中更希望在微星科技之方面获得一些股份,只是他一直忙着,李思明又一直在美国忙着“挣钱”——李思明挣的每一分钱。所以渡边都很清楚。李思明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曾智只不过在外人看起来风光的很。



渡边三郎一边是没有机会跟李思明谈一谈,一边是因为他对李思明有些“畏惧”——他连这条命也是李思明救的。更何况。要不是李思明。渡边也没有今天,他有些不好意思。渡边三郎今天正好也在公司。听说李思明来了。他思索了再三,准备找李思明谈一谈。



“阿明。我有一件事想找你谈一谈!”他找到正在十楼东瞅瞅西瞧瞧的李思明。他成了李思明这个配置不错的办公室的第一位客人,如果他算是客人的话。



“哦。好啊!”李思明看到这位表情严肃得头顶已经更加稀疏的国际友人,答应道。



办公室内,郑秘书贴心地为渡边送上一杯红茶,她是一位观察力挺不错的人。能很快知道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习惯,所以说她是一个称职的秘书。至少目前看来还不错。她一直对李思明等几位高层管理者很好奇:曾智曾老板出身大富之家,却没有架子。跟这几位称兄道弟。比亲兄弟还要亲。跟她印象之中的公子哥完全两样:徐子健、张华和袁侯三位副总裁也是没有什么架子。他们更像是创业者,几人之间也是亲密无间。三人没拿曾老板当老板看;更奇怪的是渡边这位日本人,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腔中国话,不知道还以为是地道的中国人。此人的来历有着不同的版本。最流行的说法是此人曾经是侵华日军,手上沾着中国人的血。为了谢罪而投资中国——渡边很冤枉、他只不过长得过于成熟而已。五十还不到。



“元旦的时候。电器公司就要正式生产了。”渡边盯着茶杯道。



“是啊,我们一直是花钱,也该给我们挣钱的机会了。”李思明道。



“半导体公司的设备也采购齐备了,这可要了我的老命了,能凑齐也很不容易。”



“当然了。军功章里的一大半是你的。”李思明心说这位不是来表功的吧。



“阿智现在正忙着重新注册公司吧?”渡边依然没进入正题。



“是啊。我说。你今天不对劲啊,你有什么事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李思明奇了,“你也在东北过了半辈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就爽快点直说吧。我洗耳恭听。”



“阿智重新注册公司,我想就是为了明确公司所有资产的股权吧?”渡边字斟句酌。“我在电器公司也占了一成的干股。碰巧我前些年做生意。还有我父母留给我的遗产。也有不少。我的意思是……你明白吧?”



“什么我滴明白?本来我是明白。可你绕来绕去我就不明白了。”李思明脸上很郁闷的表情。“你滴。到底是什么滴干活?”



至于李思明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那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渡边真得很郁闷。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就根本不信李思明这个聪明人就真的不明白。



“那好吧。我的意思是我想在这离岸控股总公司中,占有一些股份。我将我个人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能占到多少就占多少,如何?”渡边豁出去了。不管是李思明绝情还是笑话他钱少。他也无所谓了。



其实渡边今天找上门来,李思明就知道他的来意,此人曾在曾智等人面前敲边鼓。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的是想知道自己加入到这五人组成的小圈子的可能性,顺便了解一下李思明到底挣了多少钱。自己的资产大概能占多少?李思明目前来说不缺钱,他是知道的。关键在于李思明的态度如何。在这种战略性的事务上,李思明说行那就行。否则渡边自己钱再多也没用。



对于未来。李思明在内心之中有比别人更长远的规划。或者说预测。公司现在就要开始起跑了,未来是不会局限于国内。不仅是技术装备的采购,对外技术的引进和交流还是海外市场的开拓,都需要一个相当的人担负起责任。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还有特别要求——不管他承不承认。如果在遭到国外技术与市场封锁时。一个比较超脱的身份的价值是有必要的。曾智领香港身份证,家族在香港和海外还颇有影响力,公司注册地也是在英属维京群岛和香港。而渡边是日本公民。只是他本人没有作为一个日本人的觉悟,连老婆都是香港人。渡边在李思明的规划中,就是一个战略投资人的身份。但要比战略投资人要亲密得多。



渡边的身家资产,加上父母去世时留下的遗产,大约两亿美金,当然这两年他自己的公司的业务基本停滞了。李思明既然想让他加入。但不知道该如何分配股权。这个家伙帮了他大忙,还因此将自己的公司业务荒废了——当然那时李思明没想到渡边的“野心”也不小,他怀疑渡边是不是故意的。李思明是有些愧疚。所有他这位“聪明人”就装糊涂。等着渡边自己张口,自投罗网。曾智几个人也不好意思对渡边说:你把你的钱全掏出来吧。咱们合伙。所以这事就交给了李思明。



“你准备投多少?”李思明问道。



“两亿美金。能占多少?”渡边见李思明并没有反对的意思。欣喜地说道。



“我们公司现在光现金就有大约十亿美金,嗯,听说现在日元比较值钱?另外这座大厦,这里的土地30年使用权。在香港还有十块价值不等的土地。另外我们通过离岸公司在美国公司所占的股份的价值就不用说了。这一点只有懂行的人才会知道。”李思明道。要说到在微软所占的股份,虽然这家未来的超级公司还未发行股票上市,但李思明还真的舍不得让别人分一杯羹。



“那我吃亏一些。百分之十如何?”渡边快速地思索着,一咬牙:“另外我在东京和大阪所拥有的两块土地,和一座写宇楼。也加在一起。便宜你了!”



“瞧你这样子,我还占了你便宜?”李思明更郁闷了,他可不想自己太吃亏。生意就是生意,“我可不是睁眼说瞎话,我的电影公司每年都挣不少钱。可以源源不断地保证我们这里的现金流不会断了。你应该明白,一笔可观的现金流对于一个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你这是空手套白狼。”



“那你愿意给我多少?”渡边瞪着眼问道,不过这眼睛太小没有杀伤力。“你不要太过分了,我这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还有老婆孩子一大家子要养!”



“我想你还没有到需要担心老婆孩子吃饭问题的地步吧?”李思明笑了,“那就百分之十吧。不过我保证,作为股东你不会太轻松。”



“那就好,那就好。”渡边听到这话无比地兴奋。“你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特别的要求?这人人怎么都这么说!李思明不会对这个秃顶的老男人那么感兴趣,他只会压榨这个家伙身上的所有剩余价值:



“采购。我指的是从国外采购。不管是设备、原材料还是技术引进。全有你负责,要多先进就要有多先进,要多便宜有多便宜,现在用不上也不要紧,咱们有的是地方存放。不要问我为什么,我这不是乱花钱,如果能够,我愿意花光所有钱,买下将来我会用上的所有设备!”



“大帅对你们日本技术产业工人队伍很感兴趣,你想办法多挖一些人过来。就是退休的也行,来我们这里当师傅,咱们多花点钱供着也没关系。你别翻白眼,你是股东。这也是为你自己挣钱!”



“我在美国时,听说美国人在搞所谓‘六个西格玛’运动、属于质量控制方面的,我不太明白。你们日本好像也在搞各种改进运动。你给我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学点。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是大功一件!你也是日本老板,应该也知道一些?”



“将来的海外销售,或者代表公司在国内外露面和公关,是你和曾智的职责所在,别说我崇洋媚外,既然咱们是标榜国际化。那名义上的老板和你这位股东也是国际化的体现嘛!不过,如果顺利的话,这还是将来的事情。”



………………



“你记下了吗?”李思明说得口干舌燥,咕噜喝了一口茶,这茶都凉了。



“我记下了。”渡边点头道。“可是,关于我的股权的事情。他们几个有意见吗?我可不想因为我让你和他们不愉快!”



“你还挺为我着想的嘛,事实上,我跟他们都有过讨论,你放心吧。”李思明笑了。自己把他当成一位合作伙伴吩咐了大半天,这人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份有没有得到保证。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渡边高兴地说道,不过转念一想,就有些不高兴了:“说了半天。你们都早有计划。就我被蒙在鼓里。你们真不厚道!”



“你还想怎样。”李思明气急败坏。“做人要厚道一些好,你还想跟我比谁更不厚道?”



“看上去,我好像是占了不小的便宜!”渡边也笑了,“可是自从经商,我就明白了一个公理,这年头厚道人不吃香了!”



“你知道就好!那我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