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当雍正穿成东方不败 >

第39章

当雍正穿成东方不败-第39章

小说: 当雍正穿成东方不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乎意料的,东方不败仿佛并没有为朱棣感到高兴,反而沉着一张脸看向他,语气带着些许不容察觉的质问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见朱棣不明所以,东方不败忍不住叹了口气,“你可知道,你这是在糟贱我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啊?”

    朱棣闻言吃了一惊,“怎么回事?我怎么了吗?”

    “太子即为储君,你既然当上了太子,自当比以往行事更为低调方才妥当。否则传入了皇上的耳中,又加上不满你成了太子的众位兄弟弹赅,只要一句你已经不满只做一个储君,而想做一个真正的君王那你怎么办?”想到前世太子二哥的下场,东方不败立时告诫对方。

    “皇上虽然老迈,但他这个年纪,也正是最看重权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传出了这种风声,你调个角度试想一下,若你是老皇帝,你的儿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接手你的位子时,你做何感想?又会做何决断?”

    东方不败的质问把朱棣说的是冷汗淋漓,倒退了几步,直到站立不稳坐到了凳子上。

    好半晌,才见朱棣颤巍巍的起身,对着东方不败躬身到底,“谢教主指点,本王知道之后该如何做了。”

    东方不败见对子孺子可教,心中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也带出了一丝笑模样来:“知道就好,明日记得谨慎行事便好。天晚了,王爷自去歇息吧。”

    得了东方不败的提点,第二天朱棣的行事果然低调了许多,只做闭门谢客之举,旁的一个字也不提。但即使如此,燕王府门口也是门庭若市,把朱棣急得直皱眉头。

    不过朱棣还是有自己的主意的,不会事事都请着东方不败帮自己,连着昨儿的事情,也是他一时间太过得意忘形之故,即使没有教主的提点,他也会察觉到的,只不过会晚上几天罢了。只是有时候,晚上几天,就意味着输了一辈子。

    朱棣忙不迭的写了请罪折子,然后入宫面见朱元璋。

    朱元璋对燕王府这两日的事情知之甚详,不过他此刻并没有想歪到哪里去,反而觉得自己果然是有眼光的,否则自己的决定才下来,朝臣们何必立时也上了折子恭贺呢?也因此,他今日见了朱棣的请罪折子,不由得愣了一下。

    待他看完了折子,忍不住摇了摇头,轻笑出声:“这孩子,就是小心太过了。”接着转头看向陪了自己几十年的老太监陈厢,道:“你帮朕去把老四……”说了一半朱元璋停了一下,改口道:“帮朕把太子给宣进来吧。”

    “奴婢遵旨!”陈厢微微躬身退下。

    陈厢出了大殿时,在外头不止是看到朱棣,还有朱允文也在。陈厢能在朱元璋身边一呆就是几十年,若不够善解人意的话,哪里能得到老皇帝的喜欢呢。所以见到这个情景,他很机警的躲到了一边,听他们说话。

    “恭喜四叔了。”朱允文勉强的笑了笑,不太敢直视朱棣。

    并非是因为他干了什么对不起朱棣的事情,而是朱允文只要一想到,原先的太子是他的父亲,如今才死了没几年,皇爷爷就找人来替了父亲的位子,让朱允文觉得实在是有些难受。可是皇爷爷是帝王,他下的命令断没有违搞的道理,所以朱允文也没说什么,只能默默的接受了。

    对于朱允文,从以前开始朱棣就看他不起,只不过是因为朱元璋觉得自己以前杀戳太过,想要借着朱允文平和的性子,缓和一下朝堂内外的戾气罢了。现在的朱允文是朱棣的手下败将,朱棣更是看不起他了,只是他性子内敛,轻易不会把自己的欢喜和厌恶给表现出来,让人心生了警惕。

    “允文你怎么了?似乎心情不太好的样子?”朱棣故作关心的问道:“若是有心事,不妨说与四叔听听,也许四叔能帮你个忙也说不定呢。”

    朱允文看了朱棣一眼,张口正欲言,却又很快的顿住了。他摇了摇头,强言欢笑道:“我没事的四叔,只是跟仙仙她吵了一架,惹祸了她罢了。”

    “那么说,你现在是在想怎么讨好她?”听到朱允文这么不上进的理由,朱棣在心中摇头叹气,只是面上不显:“仙仙这丫头啊,性子谈不上温柔,但是整日笑呵呵的,轻易不生气。你是做了什么让她恼了你了?”

    “其实是仙仙误会我了。”朱允文叹了口气,想到仙仙竟然误会自己跟张楚楚有关系,心中就是一阵郁卒。但他幸好还有些理智,知道张楚楚是四皇叔的侍妾,即使逃出了燕王府,也改不了她勉强算是自己长辈的事实,因此并不敢告诉朱棣,生怕日后叔侄的关系就因为张楚楚而破裂了。

    见朱允文没有深谈的意思,朱棣也不强求,只笑道:“那你是来找父皇帮你哄仙仙的?”

    “不是。”朱允文摇了摇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小盒子,“仙仙之前帮我打听了国玺的形状,让人做了之后给我,让我送给皇爷爷。只是我才与仙仙吵了一架,闷了两天,觉得不该在这个时候拿仙仙的东西去哄皇爷爷,所以又让人照着仙仙给我的那个假国玺给重新做了一个,这次就是拿它来献给皇爷爷的。”

    还真是慢半拍啊!

    朱棣有些觉得自己看不起朱允文实在是不能怪自己目下无尘,而是朱允文实在是没那个本事让人看不清啊。皇子皇孙们都已经把假国玺献上去了,即使朱元璋知道是假的,也还是笑嘻嘻的收下了,毕竟这表达的都是孝心啊。

    可是朱元璋平日里最疼爱的就是朱允文了,可是却在众人之后才慢吞吞的要把假国玺给献上去,实话来说,真是让人心中不喜啊。

    朱棣有些庆幸朱元璋此刻不在这里,没有听到朱允文说的是什么,否则老皇帝的心情怕是只有更差的份了吧。

    尤其是之前东方不败的下属还传了信过来,想是仙仙郡主觉得朱允文应该把假国玺给献上去了,便把水晶瓶也给送了回去。可惜的是这朱允文,即使有人帮着他铺路,却也是个扶不上墙的糊涂蛋!

52第51章

    请罪一事纯粹就是一场戏;这一点当事人的朱棣知道;前世有着类似经历的东方不败知道,驰骋疆场半辈子,又做了半辈子皇帝的朱元璋也知道。

    但即使知道也一样要做;因为这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

    父慈子孝之后,一切仿佛又都归于了平静。

    朱元璋令钦天监择了吉日;祭拜了天地,正式的把朱棣的太子名份给定了下来。

    只是他对朱允文的不满却是与日俱增。

    朱允文在国玺事件之后,才把假国玺慢悠悠的献上来为一件。要知道水晶瓶早在两日前就被偷儿给放回了朱元璋的寝宫,若不是朱元璋疼朱允文,一心盼着对方像其他皇子皇孙一样,拿着假国玺,或者另外想办法哄自己开心的。

    可是没想到到最后只剩下了失望的份了。

    尤其是听到陈厢的叙述,朱元璋几乎难掩心中的叹息。

    而朱棣要成为太子,自是要入主东宫。原来朱元璋念在懿文太子尸骨未寒,又因疼爱朱允文的缘故,并没有下令让他搬出东宫,只是在南京城中选了一个好地界赐下了一处府邸罢了。

    等到朱棣成了太子,朱允文很该自动自觉的写折子请旨搬宫才对的。偏生他一点儿的动静也没有,每每得了召见,看向朱元璋的眼神就仿佛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似的。

    本来朱元璋以为是宫中有人捧高踩低,因为朱允文无法入主东宫而慢待了他。可当朱元璋派人偷偷调查之时,却发现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最开始时,确实曾有过奴大欺主的事,可朱允文身边的黄子澄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言语中威胁着对方,要拿了人到皇帝面前评理去。可朱允文怎么说都是皇嫡长孙,又并没有因为朱棣被封为太子而失了宠爱,便是失了宠爱,也没有让奴才欺污了的理儿,所以这些宫人们哪里敢让黄子澄捉住了呢。

    如此一来,便再没人敢踩朱允文了。再加上朱棣几次进宫对着朱允文都是言词亲切,宫中的奴才们看出了这叔侄之间的感情,并不因储位之争而心生龌龊,对着朱允文时自只有更尽心尽力的份儿了。

    所以什么被人欺负了,完全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而朱允文那委屈的眼神并非指责的是奴才,而是自己这个皇帝!

    朱元璋气恼得是浑身发颤,只因为调查上来的密信上说,黄子澄曾给朱允文进言提醒,让他早日上折子请旨搬出宫去。

    可这黄子澄看得出形式已不尽如人意,可朱允文却不然,反而当着众人的面抱怨自己皇爷爷是个老糊涂了,东宫太子合该是他的父亲才对,怎么才去没几年,皇爷爷就把父亲给抛之脑后,不再理会了呢?说完之后还一个劲儿的感慨人情冷暖!

    朱元璋也是有火气的,即使随着年纪渐大而性子软和了许多,当他也不会在有人几乎要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自己‘薄情、不慈’时,仍能不发火的。尤其这个别还是他疼了近二十年的乖孙子。

    可以说朱元璋以前有多欢喜他,宝贝他,那如今就有多厌恶他了。于是也顾不上之前想好要给朱允文留个体面,让他自请离宫的想法,直接就让人按他的意思拟了旨意,让传旨太监去颁旨。

    当朱允文收到朱元璋几乎全篇都是谩骂的旨意时,那呆傻的表情可想而知。虽然心中多有不满,但朱允文也不敢在皇爷爷的面前为自己据理力争,因此只能默默的吩咐宫人为自己收拾行李,搬出宫去了。

    事实上,要分清宫里的物品和皇帝赏赐给东宫的东西是件很浩大的工程,可是朱元璋终究疼了这个孙子二十年,并不会因为这几件事就完全的放弃不理会他的,而且出了宫后就不比现在了,吃穿住行都不再能从宫中的开支里面扣了,所以老皇帝到底是让他把东宫里的东西都一起搬出去。

    反正朱棣要入主东宫,里面的摆设都要重新设计规整一遍的,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而且让新太子用先太子的东西,多多少少会有些晦气。况且朱允文把东西都带出去了,那底下的御印却是去不掉的,不能当掉,只能做摆设出,等朱允文百年之后,照样会被收回宫中,只在里面挑选几件随葬罢了。

    不管原由到底是什么,总而言之,朱元璋此举到底避免了朱允文灰溜溜离宫的下场。出宫之后,也不至于会流言满天飞,让人觉得他失宠了。

    不过,朱允文对皇位也确实没什么野心,错只错在他生于帝王家。而身为皇族,本就不能有不顾大体的举动,而要顾大体,那有时候就该摒弃个人的感情。

    更何况朱允文喜欢的仙仙郡主,是个跳脱、没有规矩、满嘴谎话的女人。凭着朱允文对她的日益迷恋,若他为储君,待朱元璋百年之后,仙仙郡主无论那时是不是太子妃,到时候也一样会变成皇后了。

    而仙仙郡主这样的女人一旦成为了皇后,又如何能服众呢?又让世人如何看待皇族呢?

    朱元璋对朱棣越满意,对朱允文的行径就会越痛心,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不外如是。

    朱棣进了东宫,很大程度上就没有了之前的自由,因为他要跟在朱元璋的身边,跟他学习如何处理朝政。幸好朱棣是个能为的,再加上年纪渐大,早年办差历练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