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富贵荣华 >

第278章

富贵荣华-第278章

小说: 富贵荣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悔改?我不过是做了我从小到大一直想着的事。有什么好悔改的?”陈桦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了一丝讥诮,“三哥你确实雄才伟略,能屈能伸能忍,但要不是你有个好儿子,有两个好媳妇,纵使你有再大的本事,你以为你如今还能坐在这御座上?”

“咳……”

陈栐一时怒火高炽,正要出口呵斥,可突然听到背后的那声音,他立时扭头看去,却见是太上皇正佝偻着身子伏在陈善昭身上猛烈地咳嗽,好一阵子方才渐渐止歇了下来。尽管那张苍白消瘦的脸上涌上了一股病态的潮红,可下一刻,他却听到这些天来一直难以开腔的太上皇终于发出了声音

“好……很好……死不认错,死不悔改,你果然是吴家女人的种!”

一听到这断断续续的话,陈桦先是为之一愣,旋即额头青筋毕露,竟一时暴怒了起来。他几乎是一个箭步往御榻前冲了过去,背后两个押送他来的健壮内侍反应过来要伸手阻拦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所幸陈栐一直盯着他的动静,这会儿伸手一格一拦,脚下却重重地在陈桦的小腿上一踢,硬是拧着那胳膊按着肩膀,将陈桦牢牢摁跪在了地上。即便如此,陈桦仍然使劲挣扎着,可他根本抵挡不住身经百战的陈栐,最后连脑袋都几乎被压在了地面,只能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嚎。

“吴家的女人纵使有千万不是,总比你这种抛妻弃子的男人强……”

太上皇靠在陈善昭身上,见陈栐毫不犹豫地随手撕下内袍的下摆,一团塞进了陈桦口中,将那些怨恨的骂声和诅咒全都堵回了其口中,他不禁闭上了眼睛,轻叹一口气,有些断断续续地说道:“带他走……皇帝,等朕死了……除了你的生母之外……追封朕元配,老九的姨母吴氏为光烈皇后……朕欠她的名分,死了之后就还给她。”

当年旧事知情者几乎都死光了,早已经湮没无踪,因而陈栐听到前头什么抛妻弃子的话就已经大为意外,这会儿就更狐疑了。然而,想到嫡母孝慈皇后之外尚要追尊别的女人为后,于自己的正统也没什么影响,何必在这种事情上违逆太上皇,于是,等到那两个健壮内侍上来拖起了陈桦。他便放开手点点头道:“既是父皇旨意,儿臣谨遵。”

本以为父皇今生今世都不会在别人的面前承认此事,却不料想其在最后时刻竟然留下了追封的旨意,陈桦一下子愣住了。甚至连别人拖拽着他往外走,他也没有再反抗。然而,那竹帘子在他身前被人高高挑起。继而又落下的时候,他又听到了里头传来一句话。

“如此,朕于吴氏两不相欠!”

是,父皇欠吴氏的皇后已经还了,那是还给姨母的,不是母亲的,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

当双脚被人拖过清宁宫正殿那高高的门槛。随即又重重落下的时候,陈桦只觉得心里突然跃上了这么一个念头。他这辈子说是一直因为母亲的遗愿而竭尽全力,可到头来却发现,他根本就是为了自己去争,什么遗愿不过是一个笑话!经过清宁门时。他看到了同样被两个人架着匆匆从身侧而过的那个人影。看着那个头发几乎一大半已经白了的人,尽管对方眼神呆滞,根本不曾看他一眼,但他须臾就把人认了出来。

那是二哥,那是挽弓射鹰纵横沙场的二哥,是英雄盖世从不把他们这些兄弟放在眼里的二哥秦王陈柏。可就这么大半年,陈柏何止老了二十岁!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喃喃自语了这么一句,陈桦冷笑一声。却是冲着清宁宫厉声喝道,“皇上,三哥,你别以为你就赢了!他日你会看到,你那些儿子也和我们一样,明刀暗箭厮杀在一起。你一定会看到的!”

正要进殿的陈柏陡然之间听到背后那声音,打了个激灵终于惊醒了过来。他茫然地看着这四周,又使劲晃了晃脑袋,当终于被人拖到西暖阁,又被人按着跪在了地上时,他竭力抬起了头,终于看清了那御榻前的那祖孙三个人。

兴许是刚刚因为处置过吴家事的缘故,太上皇脸上的潮红仍未退去,精神显得有些亢奋,连说话也比之前更加连贯清楚。看着那个自己曾经尽力教导栽培过的儿子,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老二,事到如今,你知道错了么?”

陈柏看着骨瘦如柴的太上皇,在一瞬间明白了如今的情形。他几乎是想都不想便重重一头磕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父皇,儿臣知错……不,儿臣知罪!儿臣只是一时糊涂,这才铸成了大错,儿臣这些天日日夜夜都在反省,都在忏悔!求父皇看在儿臣从前功劳的份上,宽赦儿臣一回吧!”说着说着,他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刚刚废太子陈桦那般死硬,如今秦庶人陈柏却如此痛哭流涕,面对这迥异的两人,陈栐顿时皱起了眉头。而扶着太上皇的陈善昭敏锐地感觉到,祖父那表情和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惘然,在最初的疑惑过后便明白了过来。

好死不如赖活着,相比破罐子破摔什么都不管了的九叔,二伯父显然担心太上皇死后,自己会性命不保!从这一点来说,驰骋战场多年的二伯父,竟是还不如他那对别人心狠,对自己同样心狠的儿子陈善聪!

“既然你知错知罪,那朕也没什么话好对你说的了。皇帝会留着你这条命的。”

看到太上皇满脸疲惫,陈栐也懒得对一个手下败将再说什么,当即摆了摆手。陈柏虽是一脸欲言又止,可看到陈栐那布满严霜的表情,最终只是磕了个头便任由人把自己架了下去。等到这屋子再次安静了下来,想起刚刚隐约传来的陈桦那诅咒似的大喊,祖孙三人谁都没有开口说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当皇帝陈栐轻咳一声,打算打破这难堪的沉寂时,就只听外头陡然之间传来了一个声音。

“皇上,军情急报!”

陈栐几乎不假思索地吩咐了一声进来。下一刻,马城快步进来,趋前伏地磕了个头后就头也不抬地说道:“太上皇,皇上,太子殿下,北平行都司军情急报,三万虏寇围开平,开平告急!”

;PS:本月就二十八天,最后两天了,现在是561,希望本月粉红票能突破六百,谢谢大家!下个月开始轻装上阵,哦耶!

第三百二十二章祖父慈心,生死两重天

马城说的是开平告急,当陈栐匆匆赶到乾清宫,命人将文华殿清了出来,随即召见了夏守义张节以及兵部新任尚书李序,随即又叫上了陈善嘉陈善睿兄弟,自己从前的左膀右臂张铭朱逢春徐志华三人时,方才揭开了军情急报的实情。

不止是开平告急,北平行都司的开平左屯卫、全宁卫也是在几次小仗中损失不小,就连北平行都司所在的大宁亦是由于此前调兵攻西北,事成后大军归京未曾回大宁驻守而危机四伏。而近日在场议事的每一个人全都心里有数,会出现如今这情形的缘故。秦藩赵藩先后撤销,代藩重创,而大战之后,西北兵马被打散了分到各地,北平都司和行都司的兵马则是被陈栐带了一部分回京,一部分留守,一部分迁到西北。所以,如今整个北边已经陷入了兵马调动吃紧的局面。即便应付过了这一拨,接下来日后却是难熬!

尽管陈善昭仍是被陈栐留在了清宁宫,可开平卫告急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已经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不安。自从之前章晗让单妈妈特意来知会他这一点,他就已经多了一分隐忧,如今忧虑变成了现实,一想到章晗得知此事是个什么反应,他就只觉得忧心如焚。妻子素来是沉稳周全的人,但现在关系的是她的亲生父亲,更何况她肚子里还怀着他的孩子!

“太子殿下,太上皇脉象又弱了!”

乍然听到太医院院使那小心翼翼的声音,陈善昭倏然扭头。见御榻上的太上皇面色比此前还要苍白,胸口亦是剧烈地起伏着,他想到刚刚那突然送到清宁宫的军情急报,一时间醒悟了过来。随即便为之大怒。即便真是军情急报,用得着这么急急忙忙,用得着一嗓子直接嚷嚷出来。而不是谨慎地对父皇单独禀报?皇爷爷何等骄傲何等敏锐的人,怎么会察觉不到开平卫告急之后的缘由?

太上皇想的必然是,若非自己被废太子下药制住,秦藩叛乱,赵王平乱登基,北边怎会如此空虚,以至于被鞑虏有机可趁!

“滚开!”陈善昭一步窜到御榻边。冲着那院使和几个御医喝道,“朝廷俸禄白养了你们!”

等到几个人狼狈退出,他冲着路宽使了个眼色,等人带着那些内侍宫人出去,料想会亲自守在外头。他才屈膝缓缓在御榻前跪了下来,看着面露痛苦的太上皇一字一句地说道:“皇爷爷,事到如今,多想无益。父皇和那些官员们一定会拿出办法来,一定不会让那些鞑子有机可趁,您一定要放宽心!以唐太宗之明,尚且兵败于高丽;以唐玄宗之开创盛世,晚年亦是被昔日宠臣逼得逃出京城最终退位;皇爷爷您当初能够不惜令名成全了父皇,便是英明果决。如今何必把这些情势归结到自己身上?”

太上皇的眼神顿时一变,见陈善昭握着自己的手满脸诚恳,想到多年前自己一次生病的时候,宗室子弟轮番来侍疾,陈善昭老是和淄王陈榕同进同出,干什么事叔侄都是一起来。时常让他觉得他们应该是兄弟。一天半夜乍然醒来的时候,他恰恰看到陈善昭紧握自己的手伏在床头睡着的样子。那时候,记得陈善昭不过十三岁,睡梦之中还呢喃叫着爹娘和弟弟的名字。如今一晃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小孙儿已经长大了。

“善昭,朕一直叫你呆子,其实朕一直知道,你没那么呆。”尽管声音已经极其低沉,但看到陈善昭瞳孔猛地一缩的样子,太上皇知道陈善昭并没有漏过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当下便扯动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但朕知道,你是真喜欢书,不是光为了讨朕欢喜;你是真的对那些朕要断罪处刑心怀仁善,而不仅仅是为了替自己赚名声;你是真的担心朕,所以从前也好,现在也罢,你总会说出些和别人不一样的话……”

“皇爷爷。”陈善昭忍不住把额头轻轻磕在了床沿边上,声音竟是有些哽咽,“您别说了!”

“更何况,你还给朕带来了朕的第一个重孙,哪怕从这一点来说,朕没有白疼你这么多年。”

太上皇竭力想抬一抬手,如同儿时那般摩挲一下陈善昭的脑袋,奈何手腕也好手指也好,全都根本不听自己的使唤。然而,发现陈善昭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将他的手放在面颊旁边,他终于再次笑了起来。

“只是,你藏着掖着这么多年,如今成了太子,却是不能再用这一招了。你毕竟和你父皇分开了那许多年,缺了那段父子情分……朕走了之后,你父皇再无掣肘,你的日子也许就更难熬了。你母后能帮你一次,但未必能帮你一辈子,你明白么?”

“皇爷爷。”陈善昭重重点了点头,随即一字一句地说道,“孙儿明白了。”

“呆子。”太上皇的口中再次迸出了这个亲昵的称呼,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欣慰,“文治武功,武功易得,身为天子不用亲上战阵,否则若有万一则天下动乱;可文治难取,因为文治关系用人,用人不明则吏治败坏。可朕每观你求情,就能看出你的眼力。老幼妇孺,直臣谏臣,因律法,缘直情,所以朕很欣慰。朕那许多儿子,自从昭庆太子去世之后,一时择选不出最合心意的,立了你九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