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522章

反转人生-第522章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依旧是不太乐观,毕竟澳洲的人工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即便是他们的工厂位于人烟稀少的地带,可是政府方面,却依旧在对他们收取着高昂的环境治理费用,这就让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的恶劣。

再加上目前世界范围内钢铁冶炼产业,大多是萎缩的状态。这就导致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环境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这样一来,他们只能是在靠着微薄的利润,勉力的支撑着。

上辈子的时候,李逸帆也是在特勤组织开始关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业的时候,才开始附带着了解了这家企业发展历程的。

这家企业的崛起,应该是在2004年之后,从2002年开始,华国开始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到2003年华国的钢铁联合体开始悄然发力,而等到了2004年的时候。华国的钢铁企业就开始发现,原本价格低廉,供应量充沛的焦炭,在全国大炼钢铁的情况下,好像有些不够用了。

于是就鼓动发财委下达了一纸禁令,全面的禁止国内的焦炭出口国外,因为这样的一纸禁令,甚至还一度引起了国际间的经济纠纷。

而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却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趁着华国焦炭退出国际市场的时候,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噬华国焦炭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而这段时间,因为世界范围的焦炭供应紧缺,焦炭的价格是一日三涨,从最低时候大概300元人民币一吨,最后涨到了超过1700元人民币一吨。

而且原来属于资源输出型的华国,甚至最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焦炭进口国,而riversdaleminingltd这样的企业,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在华国身上很咬一口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一家资本重量不过4亿澳元的企业,最后一跃成为了价值40亿美元的企业,没错只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的市场市值就翻了十倍,当然也许并不值得这么多,但是最后力拓公司入手这家企业的时候,他们是花了四十亿美元。。。

所以李逸帆当然是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与其等到十年之后,在插手,还不如现在就来捡便宜,更何况现在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市场市值,因为华国焦炭的冲击,已经下跌到远远不值4亿澳元这么多。

这家在悉尼金融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最高的时候每股的价格,能够达到2。3澳元左右,不过那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经过十几年的和华国焦炭市场竞争的连连败北,现在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到每股也就是几毛钱澳元的地步了,他的市场市值,现在也就是两个多亿澳元左右的水平。

而且在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他们的资金状况只会继续的恶化下去,现在好像,正在四处的找银行,或者投资机构进行融资。

可惜因为市场表现不佳,再加上外面还有华国廉价焦炭在源源不断的供应市场,很多银行和投资机构,根本就不看好他们,毕竟这样连年亏损,并且让人根本就看不到发展前景的企业,谁要是愿意丢钱进去,谁就是傻b!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拿下这家企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拿下这个公司之后吗,李逸帆倒也不指望这家公司能够赚钱,只要他能够自负盈亏的坚持两年,甚至每年有少许的亏损都可以接受,那么等到两年之后,这家企业就会一举起死回生,到时候能够给自己赚来绝对丰厚的利益。

说实话,李逸帆其实并不像舍近求远,毕竟澳洲那地方,规矩多,而且对外来投资者的背景,调查的也多。

尤其是对于华国来的投资者,那帮澳洲鳖孙,更是极其的谨慎,总是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人,审批满,卡口多,而且澳洲的这帮工人可是大爷,动不动就喜欢给你来个罢工,要么就是要求加薪什么的。

所以李逸帆在心里是不喜欢这帮澳洲佬,而且也不愿意到澳洲来搞这个企业的。

想搞焦炭,在国内搞多划算?

人工成本低,资源也足够丰富,而且最关键的是根本就不用考虑什么环境污染的问题。

只可惜,在国内搞企业,还有一点你要考虑到,那就是政治成本,国内的大多数焦炭企业,都是位于晋西的。

这晋西本地的商业势力可是相当保守,极度排外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私人企业,如果想要进入焦炭行业的话,你还要面临很大的政治风险。

因为国家发财委朝令夕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在今后的十年,将是最喜欢与民争利的时代。

经常是看着某给产业红火的令人眼馋的时候,干脆就一纸政令下来,把这个产业直接给你划归国有,你能咋地?

就比如这晋西的卖炭产业,想当年国家煤炭产业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就撂挑子,把这些产业全多甩给私人经营,让私人来扛着。

可是当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好转了,煤炭行业开始变得越发的暴利的时候,国家这边立马就翻脸,私人煤老板们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人家一纸政令就又下来了,晋西的煤炭变成了国家资源,要全部收归国有来经营。。。

而焦炭行业也是如此,这年头在国产焦炭供大于求,大家都是低价竞争,无利可图的年代,国家根本理都不理你,只管收税。

可是等到过几年之后,国家的钢铁大潮到来之际,又是发财委的一纸政令,将所有私营的焦炭产业,全部收归国有,这个盘子只允许国家和那些世家子弟来玩,至于你们这帮普通老百姓,站在边上看看就行了。

可怜了那些焦炭行业的私人老板,刚刚受的云开见月明没今天,大家刚刚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这辛辛苦苦盯着的企业,就特么的被国家给收走了。。。

最后只得到了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回购费用,可是这些钱和他们的焦炭企业所能够产生的利润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

国内的商业环境,恶化至此,李逸帆也是无话可说,所以他是绝对不敢在国内玩焦炭企业的,这样的‘与国争利’的产业,在他来看还是算了吧,到国外玩也是一样,更何况还可以祸害国外的自然环境?

李逸帆大致的把这个riversdaleminingltd的情况给李安妮讲解了一番之后,李安妮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看来这家伙是铁了心的要赌,未来国际市场上回兴起一股大炼钢铁之风啊!

不过既然人家愿意赌,那就由着他去好了,反正这钱是他自己的,他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好了,再者说这riversdaleminingltd,现在看来,确实也不算贵,到时候就算让新加坡的钢铁企业,给他们一点订单,都足够他们吃的了。

而这时候的李逸帆,可不光是在琢磨这个riversdaleminingltd,他还在琢磨着,其他适合在澳洲投资的项目。

这年头的澳大利亚,别看已经列入了发达国家之列,可是其实在很多领域,他还是一片空白,还有很多有利可图的地方。

今后几年,这个国家就犹如是一只趴在华国身上的蚂蝗,靠着贩卖资源,可是从华国身上吸了不少血,自己怎么着也得帮国人讨回一点利息不是?

679。澳洲快车!

说起澳洲这个国度,很多人都会想起袋鼠,树懒等等动物,还有和煦的阳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那些成群的牛羊。

诚然这个国家的发展史虽然短暂,可是只能说英国人老祖宗给他们留下的遗产实在是太过丰厚了,作为世界上被发现最晚的一块大陆,这里的一切,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两千多万的人口,世界前十名以内的国土面积,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国土,都是出于荒原或者沙漠地带,可是老天爷实在是太厚爱这里的人了,给他们留下了他们难以想象的丰厚的自然资源。

最早的时候,他们光是靠着像欧美等国度出口羊毛,牛羊肉,以及乳制品,就可以顺顺当当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国度。

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他们的经济发展更是走上了一条难以想象的快车道,而他们之所以能够经济发展的如此迅猛,靠的也就是搭上了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顺风车,他们靠着大批量的像华国出口各种自然资源,这才达到了那样的经济发展成就。

在澳洲佬搭上华国快递这趟飞速前行的快车的时候,李逸帆琢磨的就正是如何来搭上他们的这趟快递列车。

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澳洲的经济发展创造着一个有一个的奇迹,原本他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英国,然后是日本,之后是美国,可是在几年之后。他们的最大贸易对象。就变成了华国。

因为他们的无赖手段。还有华国一些领导单位的昏聩无能,他们可以说在和华国的商业交易当中是予取予求,赚取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暴利。

这样顺当的外貌历程,让他们甚至一度对和美国人的外贸经济都有些不屑一顾了,原本和美元应该是固定在一比二之间的汇率,甚至在十年之后,一度达到了一比一的地步。

而那个时候澳洲佬,甚至还一度打算专门开辟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通道。允许华国政府用人民币来支付,他们想要购买的澳洲资源,这样的计划,一度是让美国佬大为光火,甚至还不惜,搞了几个澳洲的高官下台为止。

而这个国家毕竟是白人的基督教国家,虽然和华国的经济发展的挺热乎,但是毕竟还是要给宗主国面子,所以最后他们两面三刀的举动,可是给华国政府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就连李逸帆对他们的印象也是非常的一般。甚至可以说非常差!

这样一来,坑澳洲人几把。他当然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甚至他还巴不得,能够坑的澳洲人吐血才好。

想到就要做到,反正这dsi也收购不成了,而力拓这边的融资方案又进展的很不顺利,手里了这些钱也不能就这样的放着,怎么也该找个合理的去处不是,李逸帆就把这心思动到了澳洲人的地盘上。

说道澳洲的资源丰富,可是却也不尽然,老天爷虽然给了他们不少好东西,但是有一样最为关键的东西,他们却是极度的匮乏,而这样东西,就是被成为工业血液,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珍贵的资源石油!

想当年看着中东的沙漠,随便一挖就能够喷出几口油井的时候,澳洲佬也曾经眼红的发紫,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找来了各种人才和设备,对本土的沙漠和荒漠地段,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和考察。

甚至连英国人和美国人也都纷纷插手进行的这样的考察,毕竟这块大陆可是有着八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子,谁知道这里的地下会藏着些什么?

这样的国土考察,一直进行了十来年,到六十年代初期才结束,可是考察的结果,很是令人失望,大家把这片土地翻了个底朝天,可惜除了找到了一些原本大家就知道的矿藏之外,其他的矿藏也发现了不少,可是就是没有找到大家最想要的石油。

于是这个国家从此就带上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即便是到现在为止,这国家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石油供给,还都是要靠从中东进口才行。

而其他的百分之五左右的份额,不过是他们国内的一些小型的石油公司,在这个国家的边边角角上找到的一些小型的油田来供应,而这些油田的产量,真的只能用足够悲惨来形容。

最近几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海上钻井平台技术不断的得到发展,澳洲人再度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