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1137章

反转人生-第1137章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们几个人互相看的时候,都能够看到那些在他们胸口的红点点,正在一点点的挪到他们的脑瓜门上。

他们不过也就是领着薪水的普通人而已,真要让他们为三井之良去卖命,恐怕还真就没几个人能做到。

更何况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喊着半载要去玉碎的傻瓜们,现在都躺在靖国神厕里呢,让他们这帮新时代的年轻人,替被人去卖命,那怎么可能。

就算你钱给的再多,也总得有命花不是?

李逸帆一连抽了三井之良七八个大耳光之后,这才缓了下来,然后缓缓的坐下来,刚刚他抽对面这家伙,可是一点都没留力。

这个日本龟孙,居然敢在自己面前骂支那人,真尼玛的找死,其实日本人和华国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已久。

华国人骂日本人是倭寇,倭奴,而日本人则骂华国人是支那人,这也是约定束成的潜规则,不多虽然双方在骨子里,都恨不得把啊对方吃了。但是至少在面子上还是会表现出互相的尊重的。

可是今天这三井之良被自己激怒,爆发出了他本来的真面目,这倒也没什么可说的。本来自己就估计着,他对华国人不会太友好,可是他居然当着自己的面骂了出来,那就是他要找死了。

这次没抽死他都算是给他面子。

而三井之良,被李逸帆这一顿耳光招呼之后,倒是没了之前的傲气,说实话之前他和李逸帆一起坐下来谈判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心里感觉好像缺少一点什么。

所以他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一种强势,或者说一种优越感。来给自己找存在感,之前李逸帆一直都没吊他,他以为自己把对面那家伙给唬住了。

可是当这一顿耳光被抽下去之后,他才明白。自己招惹的是什么人。怎么就把这一条给忘了呢,对方可是一个极度危险,加极度野蛮的家伙。

他之前和自己一直好说好商量的模样,其实就是他装出来的一贯的假象,自己可真是够蠢的,居然把这一条都给忘了。

“好了,三井先生,现在我们能好好的谈判了吗?”

这时候李逸帆正拿着一张白色的餐巾。擦拭着自己的右手,刚刚这只手可是前前后后给了三井之良好几个大耳光。

而这时候他这浑然不在乎的模样。一下子就让三井之良想起了自己和他的第一次碰面,那时候好像是自己带了十几个杀手去杀他,结果人没杀成,自己的十几个手下,倒是被人家给包了饺子。

那时候他把自己抓住之后,带着自己去谈判时候的神情,就是现在这样,好像刚刚杀了十几个人,对他而言,就和杀了十几只小鸡没什么区别一样。

这才叫真正的杀人如麻,那次自己也是硬着头皮和他谈的,还好,那次这家伙并没有动杀心,如果他这次他要是真的生气的话。。。。

一想到这里,三井之良,感觉自己的后脖颈就是一阵发麻。

“能,当然能,詹姆斯先生,你到底想要什么,请您尽管提,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像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这样的要求,您就不要再提了。”

三井也很快就从刚刚的慌乱当中恢复了过来,刚刚的那一顿耳光,唤醒了他心中的某些东西,比如恐惧,可是这时候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这样说。

因为那东芝的芯片生产技术,就算他想给,也给不了,因为那是财阀的绝密,受绝对的保护的,如果被人知道,他把这技术资料偷偷的给卖掉了,那等着他的恐怕就是掉脑袋的结局。

而且那技术,他就算想搞,也搞不出来。

对面的詹姆斯没有急着说话,就那么盯着他,他那冰冷的眼神,就好像是在看一个死人,可是三井之良,不得不硬着头皮的挺在哪里,因为他知道,这时候自己绝对不能示弱,一旦自己要是表现出任何一点软弱,那等着自己的就是灭顶之灾。

他一直在等着詹姆斯张口说话,而对面的詹姆斯却一直在盯着他,场面很僵,甚至他都能感觉到屋子里的温度在直线下降。

差不多过了十分钟左右,坐在对面的詹姆斯终于开口说道:“好吧,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我们不要了。”

十分钟对于三井之良而言,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而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不由得是尝尝的吐出了一口气。

还好,他们真的不要了,如果他们要是坚持要的话,那自己可就死定了,因为那些技术,自己真的搞不定。

“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我们不要了,但是他们的机床生产技术,我们倒是很想要,这方面,你们可以搞的定吧?”

东芝的机床生产制造,在现在这个时代,是一点名气都没有,甚至很多人都不曾知道他们还能生产制造机床。

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东芝的机床,其实可是赫赫有名的,而且早在那个时候,他们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只不过卖给俄国人五台母机,就能够让前苏联的国防工业水平整整提升一个档次,而且才花了前苏联两千万美元,由此可见东芝技术的强大。

而在后来东芝的人被美国人抓住之后,东芝就被雷霆大怒的美国人下了一张大大的罚单,今后他们将不会再被允许从事机床制造和销售的行业。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东芝的机床制造就渐渐的走向了没落,而他们的同行,发那科和山崎马扎克,则是开始悄然崛起,最后凭借东芝留下的市场空缺,很快就成为了机床制造业的新的霸主。

而东芝则是封存了技术,退出了那个行业。

但是虽然已经退出了很多年,他们的技术,在这个领域,其实却并不非常落后。

尤其是他们其实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能够生产出最高九轴联动的数控机床了,九轴联动听起来很玄幻,但是这却是真的。

只不过因为生产成本,和当前的生产环境,并不需要这么高的联动轴,所以这种高联动轴的机床,并没有普及开来。

要知道等到几年之后,德国人甚至开发出一个足球场大小,高达二十二根联动轴的机床,那得是何等概念。

不过那么多的联动轴,那么厉害的高精尖对于李逸帆来说,根本没必要。

毕竟一现在的生产和加工环境来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已经足够了,而且即便是东芝现在已经封存技术二十年了,可是他们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准,现在国内依旧是不能达到。

他搞这样的技术,倒也并不是处于什么为国为民的高大上的想法,主要是针对国内加工行业,尤其是精加工领域的不足。

就比如说他现在的晨华汽车公司,他这个工厂里,所出产的产品上就有很多需要精加工的零部件。

而这些零部件主要都集中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现在他手里有大概二百多台,各种杂牌子的来至日本的二手机床,加工这些零部件倒也足够用。

可是等到几年之后,他们晨华品牌立足国内,打开市场之后,需要上产能的时候怎么办?

光靠这些东拼西凑的二手机床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想要从日本或者德国进口这样的精加工设备,肯定会被他们卡脖子。

所以还不如未雨绸缪,早作准备,而且今后几年可是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进军机床制造业,对李逸帆来说,也是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而有东芝的技术来打底的话,这条路,肯定会好走的多。

李逸帆提出了这个要求,三井之良只不过稍微考虑了片刻,就同意了。

因为对他而言,东芝反正今后也不但算再去参加机床这样的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了,毕竟现在光是芯片制造,就足够东芝赚的了。

所以那样的行业,根本没必要去掺乎。

更何况现在在日本,山崎马扎克,还有发那科就做的很好,如果东芝在贸然返回到这个市场,很容易会激起其他厂家的愤恨,被围攻,毕竟东芝在这个行业之前有着不良记录。

这很容易被人找出来说事儿,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这詹姆斯要求的技术,也不算过分,都是一些二十年前的老技术,相比现在日本国内其它机床制造公司的技术而言,已经远远的落后了,所以就算给他也没什么。

他真的很好奇,这詹姆斯到底要这些落后的技术做什么,毕竟这些技术,在二十年前也许是主流,可是现在,却早就已经落后的不能在落后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李逸帆看重的其实是这里面的伺服电机,还有滚珠丝杠轴承的生产和制造技术。。。

1480。搞完东芝搞三洋

月底本书即将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目前蚂蚁的新书《警路仙途》急需大家火力支持,已经七十多万字了,可以杀了。

***********

说起机床,这玩意,其实国内也一直是在研究追赶,而等到十几年之后,国内某些无良媒体,居然敢喊出,我们的机床,已经追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口号。

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李逸帆都会嗤之以鼻,如果真的能够追上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我们的所谓五代战机,不能大规模量产?

其中要求精加工的部件到底有什么难的?你不是说机床加工水平已经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准了吗?

当时德国人的机床上面的钻头,最快转速已经可以到达每分钟十几万转的速度了,而国产的呢,能够达到万转的水平就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一整台机床,看似国产了,可是拆开来你就会发现,里面最核心的滚珠丝杠轴承,还有交流伺服电机几乎全部要靠进口,而且还是人家的二代产品,就这样的水平,你也敢说追赶上了国际水准?

说出去都让人笑掉大牙,如果要是真的脚踏实地的来搞的话,这些东西,咱们倒也不至于生产不出来,就算生产不出来,也不至于说比国外落后那么多。

最可恨的就是有一些人,明知道落后,却并不去努力自己我提升,追赶。而是靠吹牛忽悠那些不懂行的人。

还整天吵嚷着我们的机床终于可以出口到德国了,可是你也不看看你出口到德国的都是什么货色?

穷极整个工厂的最精华的科技人才,打造出来的所有机床里面技术含量最低的磨床,出口到德国,而人家之所以采购你的产品,还是因为你这款产品的价格低。

而回头在一核算,你这完全是为了完成一个政治任务,卖多少钱,盈利不盈利,这款机床今后能都在国内大规模推广都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要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把这款机床出口到德国去。哪怕是赔了本也不用在意,毕竟只要这段时间,这则消息能够上报纸头条,能够让上面下来视察的领导看到。那就足够了。

就这样的心思。你还指望着他们能够造出好的机床来?

后世当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振的时候。经常吵嚷着要在国内高产业革命,要提升国内的工业加工的技术含量。

可是就这么搞,还怎么提高?

本来对这些。李逸帆倒也不愿意太操心,可是毕竟他现在投资的晨华汽车,发展的是顺风顺水,而这个行业,可是非常需要精加工能力的。

一旦你要是在这方面止步不前,做的不到位的话,那么将来,你很有可能就会被你的那些竞争对手给甩开了去。

所以李逸帆不得不自己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既然那些搞机床的不上心,那就只能自己上点心了。

到时候自己生产出来的机床,哪怕是不能和那些国际一流顶尖品牌的相比,但是只要能够做到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