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出格格闹京华 >

第205章

庶出格格闹京华-第205章

小说: 庶出格格闹京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家,他都不见得知道我是在哪里。现下,即便是回来了没见到我人,更不会说什么的。”



语气虽淡,却是字字带着钻心的痛。玉蓉微微闭上眼,不想再回想那些让她不快乐的过往。



鹊儿坐在一边,一时间哑口无言。她不知所措地看了看车窗外的好天气,突然又回头问道。



“福晋,咱们这是去哪儿呢?”



似乎是想转移话题,玉蓉这一次依旧没有睁开眼。



“便是像忽伦王府的那个当差所说的路去。京郊出城,西去二三十里地,有一处尼姑庵,香火还算不错。咱们去那里看看,顺便散散心。”



玉蓉没有说实话,至少不是全部的实话。



她找那个尼姑庵,并不是散心上香那么简单。



此番风尘仆仆,只为解开一个萦绕在她心头许久的谜题。



玉蓉睁开眼,忽然就从怀里拿出了那方丝帕。



并蒂莲相互依偎的模样跃然出现在她的眼前,是那样的刺眼。她眉头一皱,移开了视线。



马车行的很快,却好像总是到不了头。



眼看着已经走了大半天,玉蓉在车厢内迷迷糊糊,最后一次从颠簸中惊醒的时候,却发现车厢依然还在赶路。



“怎么还没到?”



玉蓉拉开了帘子,看到的却是夕阳西下的风景。



“回福晋的话,奴才也不明白啊……是不是,告诉福晋方向的那个下人自己也弄错了?”



马车夫满脸都是汗,不是热的,而是心里不踏实。眼看天就要黑了,如果还不将少福晋带回去,万一出了什么错,自己哪有那么多条命去偿?



“……继续走吧。见到有那处房屋,咱们便在哪儿停下。歇息一会儿,就往回走吧。”



玉蓉将帘子放下,望着手中那块让她时时不得安眠的丝帕。心中思绪万千。



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玉蓉心中一动,赶忙探出身子往四周望去。



一座清静的道观就在马车不远处静静矗立着,在那道观的圆门前,停着一辆做工考究的马车,披着的是显示富贵身份的蓝丝绒。



“福晋……似乎是哪家王府的马车。”



鹊儿下得车来,玉蓉点点头,神色显得有些不自然。



“希望,不要是赫那拉王府的。”



玉蓉走上前,当抬头看到三清观几字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



不明所以的呢喃,透露着的是玉蓉坎坷不安的心情,却让鹊儿满脸不解。



————华丽丽的分割线——————



1、第二更已送到,共计给大家更了3000+



2、作者交流群:7930325,欢迎各位加入。



知否知否,海棠依旧 第四十七章 爱恨交织(2)



玉蓉由着鹊儿扶着自己,缓缓走进这显得有些破败的道观之内。拱门一过,呈现在她眼前的,却是一副庙宇院落的景致。



三三两两的香客,现下多已收拾行装往门口走去,与玉蓉擦肩而过。还有若干看似更加虔诚的依然跪拜于观音像前,看来是准备晚上在这里留宿吃斋了。



玉蓉静静站在院子里的大香炉边,望着这些平民百姓,却找不到任何一个与门外停着的马车身份相称的行人。正在疑惑间,若有似无的歌声从寺院某处传来。



仔细听着,似乎是在唱着佛经。那嗓音似乎是从天边传来,飘渺得让人听不真切。更像是天庭的美乐,令人沉迷。



“这声音,可真好听。”



鹊儿听着,不自觉心也随着平静了下来。



玉蓉一笑,想的却是其他。



看来,她应该是找到那辆马车的主人了。想着那马车多半并不属于赫纳拉王府,她也不再显得那么忐忑。



虽然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可是在这里与允鎏相见,实在会让她不知应该如何自处。



“施主,可是来上香祈福的?”



三清观的住持是个面色和善的老尼姑,说话不紧不慢。果然是脱离了世俗纷扰之人,身上带着些超脱的气质。



“师太,妾身本是听说有一寺庙香火鼎盛,求签极是灵验。不曾想,一路行来,均不得见。正不知所措间,恰巧便寻到了大师的这座静庵。不知大师可否能够通融一下,让妾身带着这两个仆人好好休息一番,也好让咱们主仆三人有力气赶回家去。”



玉蓉回答得恭敬,鹊儿却又被她给说糊涂了。



这不是格格自己要找的地方么?



怎么说是走错了路呢?



只是疑问再多,自己也只不过是个奴婢罢了。



奴婢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不言不语,紧跟在主子左右。



“施主严重了。三清观本来便是与人方便的地方,施主,还请这边请。”



住持微微一笑,侧身让出一条路来。



玉蓉谢过老尼姑,跟在后边走着。行到一半,歌声渐起。玉蓉停下脚步,侧耳倾听,仿佛是第一次听到一样。



“师太请留步。”



老尼姑应声回头,双掌合十于胸前。



“施主?”



“这歌声,唱得可是严华经?”



老尼姑一愣,也静静听了一阵,尔后微微笑道。



“施主果然是虔诚之人,正是严华经不错。”



“哎呀,这嗓音,唱得可真是好听。不知是哪位居士,如此有雅兴?”



玉蓉显得欢呼雀跃,又上前了一步,急切问着。



老尼姑淡淡一笑,望了玉蓉一眼。



“并非居士,也非信徒。不过是红尘中不愿看破的沉浮之人罢了。夫人,还请这边走。女房便在不远处,那里有水与些许瓜果素食,若是要饭食,与小沙泥说一声便是。只是山野庙宇,只有斋菜,粗浅之处还请海涵。”



说着,她便要径自离开。



“师太。”



玉蓉赶忙喊住了她。



“既然是普通平凡之人,介绍她与我这一介凡人相见,又有何不妥。”



“非也,不是妥或不妥。而是缘或无缘,孽或非是孽。施主,那人便就在竹园深处。与你咫尺而已,如若见不着,便是无缘,无缘而强求,便为孽。若是有缘,不日定会相遇的。施主,天色已暗,您若要赶回城去,怕是要走好一阵路,之前还请好好安歇一番。老衲这就告辞了。”



老尼姑字字珠玑,说得玉蓉哑口无言。只能耳边听着那淡雅的歌声,眼睁睁地瞧着那一席灰衣离开她的视线。



“……格格?”



鹊儿忽然上前来,看到的是玉蓉带着些愤恨的表情。她一愣,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那位师太说得极是。咱们先休息休息吧,以后的,以后再说。来日方长。”



玉蓉转身,揉碎了手里的那一方并不属于她的丝帕。



——



1、第一更,第二更应该是在下午四点送到。



2、作者有一个交流群:7930325,欢迎各位加入~!



知否知否,海棠依旧 第四十七章 爱恨交织(3)



自此以后,玉蓉只要闲来无事,便常常会去三清观吃斋念佛。



只是她前来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清修,也更不是因为看透。表面上平淡无奇,心却已经被竹园里的一举一动深深影响。



眼下,她正跪在女房的禅堂内,徐徐转动着的念珠,代表着她已经念了若干轮回的佛经。



忽然,门扉被轻轻推开。



若有似无的歌声再度透过门的缝隙传来。



玉蓉睁开眼,向门口望去。



“格格,天色已晚,咱们该回去了。”



进屋里来的,是鹊儿。掌着一顶显得有些俭朴的灯,看来是寺庙里的小尼姑给她的。



“……她又在诵经了。”



玉蓉似乎是没听到鹊儿所说一般。叹了一口气,便想从跪着的蒲团上站起。



鹊儿见状,连忙去扶着。



“格格,可是跪得太久了。腿也麻了,咱们还是回府上吧。”



玉蓉点头。



既然总是见不到人,也便只好如此了。



她靠着鹊儿的搀扶,腿脚显得有些不灵便。好不容易走出禅房,却见红霞满天,如若不想在这儿过夜,就必须快些赶回内城去。



玉蓉一边走着,眼神却不自主地又往旁边那一堵围墙看去。这围墙用的是漏窗结构,依稀是可以从这外边看到内里的花草树木。



似乎放眼望去,尽是嫩竹,翠绿翠绿,令人赏心悦目。可是玉蓉对这样的景致并无半点兴趣,挂在她心上的,是竹林深处的风景。



无数次她都曾想过,若是见到那深邃的绿色之中果然站着一个蒙面伊人,她应该如何是好。



闹,是不可以的。



三清观说白了,根本就是一个软禁钦犯的地方。但凡被安排住在这里的人,一定是对朝廷利益相关的。或许他们狡猾且诡计多端,或许他们聪颖且从善如流,这些不同的人只要是被押进了竹园,就一定是有罪。



就看这罪是大是小,是否可以将功补过,或者即便是做尽好事也弥补不了罪孽了。



平民百姓来此上香,是不明就里。朝廷也乐得有这样一帮善男信女做为掩饰,可是,她忽伦玉蓉却是完全不同的。



她的到来,会让人生疑,让人警觉,甚至会给允鎏以及她自己带来麻烦。自古以来,妇人便该不问政事,一心管好家中琐事便好。



现下自己却如此处心积虑,只为了确定那方丝帕的主人是谁。万一这种事传开了,不是丑闻笑料,又会是什么?自己除了被贯上妒妇之名以外,什么都得不到。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花重金买来一个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消息呢?



玉蓉啊玉蓉,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她这么问着自己,直到自己已是哑口无言,还是没有个答案。



玉蓉只清楚一点,每每一想到已知道了那个女子的行踪却终究不得见,怎样她都不甘心。



“格格,您看,又是那辆马车。”



刚出三清观的大门,鹊儿立马就看到了那辆蓝丝绒的马车停在大路旁。安静且谦卑,并不想引起任何注意。



玉蓉一抬头,皱了皱眉头。



这几日以来,她确实也时常看到这马车停在路边。明知道是内城的,但是碍于自己要隐藏身份,当然不敢多问。眼下,她又是看到了这辆车,好奇之心与日俱增,更多的是一份防备。



玉蓉侧着脸,正想与鹊儿吩咐些什么,身后忽然传来一对女子说话的声音。



一阵淡雅的香气扑鼻而来,玉蓉一愣。神情变得奇怪得很,仿佛是有些兴奋,但更多的却是不可抑止的紧张感。



“梵音妹妹,既然阿布托贝子忙着操办你们的婚事。你也不用总是来陪我了。”



背后一女声响起,似乎带着些江浙的口音,仔细一听,却又那般字正腔圆。



“宁姐姐,你说的是哪里的话。这不是总放心不下你,所以几个姐妹就让我来多瞧瞧么?你还是先回吧,外面风大,对你的身子,可不太好。”



另一个女子的声音,甜美又带着些俏皮。特别是在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尾音的迂回,更是添了几分韵味。



玉蓉呆立在门口良久,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只见一青衣佳人带着小丫鬟与她擦肩而过,临到上马车的时候,还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



然而这青衣女子狐疑的打量,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