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136章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136章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知道啊,我以为你看不见呢?禄儿和晴儿不知道还有印象没有,每次吃饭就给半碗,那菜也是一点油水没有,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倒不怕,可孩子们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你说做娘的看着能心里好受吗?饶是这样,大嫂还天天刮刺我,说咱家孩子多,她家就一个,好像说的吃了多大的亏似的,她怎么不想想,你一年拿了多少银子回家?这么一说来,还幸亏晴儿病那一场,不然,这家还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分了呢?只是,委屈了我们晴儿。”沈氏说到后面眼圈有些红了。

子晴想了想,还是没把那天听到的话说出来,毕竟大家已经分开多年,也就不想节外生枝,再让曾瑞祥伤心了。

“娘,咱家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这些忆苦思甜的事情你就少做一些,有时间还不如想想,你有什么没吃过的好东西,或者听别人说过的好吃的东西,说了出来,让姐夫去替你寻了来,咱也跟着借个光。”子喜说道。

沈氏听了扑哧一笑,说道:“娘哪里去过什么地方,知道几个好菜,你想吃什么就直说,别拉着我做幌子。”

王家婆子的手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不过本来也是,要不是年岁大了,从文家放了出来,又因着和康平是旧识,康平也只怕请不动人家。不过,王婆子接下了灶房的活计,子晴可真轻松了不少。

自从怀孕后,子晴感觉自己很是怕热,除了早上过去曾家请安外,基本不出门,歪在贵妃榻上做点孩子的衣物,有时子寿、子喜会过来陪她,还有刘氏和陈氏,经过这一段日子的相处,彼此也算熟稔,说话比较随意,子晴也相当于多了两个闺蜜,一起交流怀孕的体会,该注意的事项,分享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烦恼。晚饭后,林康平陪着她在园子里走一遭,然后坐在摇椅上纳凉,吃些水果,无聊起来也会和他们打两圈麻将。

一日,子晴刚午睡醒来,陈氏有些心事重重地过来找子晴,见子晴的身边围着小青和小蓝,便随意说了几句,子晴见她欲说不说的样子,便打发了两丫鬟出去,问道:“二嫂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你说出来看看我能帮的上你吗?”

子晴一问,陈氏的眼圈红了,“二嫂,你倒是说呀,难不成是和我二哥吵架了?”子晴心里一咯噔,看这意思,矛盾还小不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心里有些难受,你二哥然不相信我,却去相信什么外人的挑拨,我跟他解释也不听,只会自己生闷气,都一天没搭理我了,呜呜,子晴,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子晴在陈氏断断续续的陈述中,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前段时间,周氏来子晴这给子萍家找活计,其实,在这之前,她曾经找过陈氏,想让胡柏松去陈氏的饭馆找点事做,陈氏没答应,她家的饭馆有她娘家人做着也就够了,最近倒是又请了两个小二和一个打杂的,谁知周氏的一个姐姐嫁到陈氏的娘家村子里,知道了不少陈氏家里的近况,添油加醋地和周氏一学,周氏心里一气,找个机会和子禄再添油加醋的一描述,子禄有些往心里去了。

原本这事也不大,偏生昨日陈氏的弟弟找来,说隔壁一户人家要搬走,想把饭馆扩张一下,需要点银两,子禄的心里又想起了那日周氏的话,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联想这一年多来,陈家也确实翻了身,老家的房子加大翻盖了,据说,田地也买了好几亩,两个小的一直在安州城里找的私塾,束脩也不便宜。

“我觉得饭馆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扩张也是必须的,况且,你二哥从未操心这饭馆的事情,我就没和他商量,直接把银票给了我弟弟,谁知你二哥知道后责怪我,说我没和他商量,几百两银票就这么给了我弟,还想看看我饭馆的账本,我心里一赌气,就说道:“这银子是我自己挣来的,不是家里的老底。”这话说错了,你二哥的脸色一变,气得把门一摔,也赌气不搭理我了,我把以前的账本放在了桌上,可他瞅都没瞅一眼。”

子晴听了直头疼,当初,子禄就担心娶了陈氏会因为一些柴米油盐酱醋的事情吵闹,这不,矛盾来了,还不是普通的柴米油盐,关系到好几百两的银票。

第二百章、豆苗

子晴想了想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大娘跟我哥说了什么?”

“你哥特意告诉我的,那日我告诉他大娘要给萍姐夫找事做,我没答应,没几天,你二哥就告诉我,大娘说了我不少坏话。”

“你看,我二哥还是比较信任你的,不然,他也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你,可惜,你当时要跟他解释清楚就好。夫妻之间相处,彼此之间的信任很重要,你和我二哥成亲前的接触本来就少,成亲后,我二哥大多数时候在州学里,你们一个月在一起的时间也不长,可是我二哥既然肯把家底托给你,就代表他还是很信任你,想好好和你过下去,那么你呢,平常家里大的花销,还有,饭馆的收益,我二哥虽说对这些兴趣不大,可是该告诉他明白的地方你还是应该说清楚,别让这些小事慢慢磨灭了你们彼此之间这点脆弱的信任,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我从没想过这些,我只知道你二哥是个好人,自从第一次他来我家,我跟他说想送我弟弟去念书,他没反对,我就知道他是个好人。后来,成亲了,他把家底给我,我也很是感动。他跟我说过你的事情,我想帮我家里一把,也想试试自己的能力,我把事情摊开了跟他说,他也同意了。再后来,我见他没有问过我饭馆的事情,便以为他对这些没兴趣,加上我心里也很坦荡,我一切是按照我们之间约定的做,我娘家这几年是翻了身,那是饭馆正常的分红,不是我把自己家的银子搬了过去。”

“可是你不说,我二哥怎么知道这些?他一见你给你弟弟银票就是几百两,而你又不和他说一声,谁心里能不有些怀疑?这换你,我二哥把银票不和你说一声,直接借给了外人。你心里会不会有疑问?觉得他不尊重你,毕竟,这家是你们两个人的。所以,你回去后。好好跟我二哥说说,把话摊开来,你看你以前把话说在明处,我二哥不是都支持你了吗?回去吧,好好说说,时间拖的越久,彼此心里的疙瘩就越不好解。”

子晴说完。陈氏拍拍身子站起来,说道:“妹妹说的有道理,我还是先回去了。”

“还有,二嫂,不管怎么说,我二哥是一个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太强势,你说那银子是你挣来的。岂不是说他没用?试问,有哪个男子能受了这个?”子晴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句。

“哎呀。我没有这意思,你二哥如今不还在念书吗?再说了,这本金什么的不还都是你二哥的吗?我也没出多少力,说实话,饭馆基本是我弟弟在操劳,我发现我弟弟还有些做生意的天分,可就是没本钱。这不两下就和的吗?你二哥是个读书人,谁指望他这些了?不行,我赶紧回去好好跟你二哥说清楚。”陈氏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外走了。

陈氏刚走,林康平进来了。问道:“你二嫂干嘛呢?这么火急火燎的。”

子晴想了想,把事情一说,问道:“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想?”

“我肯定会抱着你好好亲几口,再说‘我的晴儿真能干’”林康平嬉皮笑脸地搂着子晴真的亲了一口。

“胡闹,我是说真的。”

“我也是说真的呀。我家的晴儿本来就是比别人能干。走,我带你去看看咱家的那一片荒地去,都长出豆苗了。”林康平搂着子晴就要往外走。

“那也不能穿这一身去,等我换一身衣服。”子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裙子说道。

等子晴换了一身农家短装出来,子晴才怀孕三个多月,基本看不出来。子喜正好进来了,说道:“哟,哪来的村姑?要干嘛去?我也去。”

林康平瞅瞅子喜说道:“你可真是个跟屁虫,我要带着你姐出去散散心,你说你就不能好好在家温习一下功课。”

子晴扯扯林康平的衣袖,说道:“就让小四去吧。也不能念成一个书呆子,该知道的农事还是要了解的,我家这些兄弟姐妹之间,还就他跟子雨没怎么下过地,可现在人家子雨也每日在后山喂鸡收拾鸡粪呢。”

因着太阳还比较大,林康平给子晴找了一个草帽,这下连小青小蓝猛一见,也傻眼了,子喜拍着手笑道:“这可是比村姑还村姑了,就是脸还太白净些,不如,姐,你给脸抹黑点,别人准认不出你来。”换来林康平的一个无影脚。

子晴没带丫鬟,和林康平以及子喜出了门,往后山方向走去,有一条羊肠小道,拐过后山,就是一片沙地,种着花生、芝麻、绿豆、豇豆的居多,也有番薯洋薯,沙地下去是一条小水沟,水沟上面就是官道,官道对面地势高的也是沙地,地势低的就是一片洼地和水田,沙地要再往里走个一百多米,就是子晴买的荒地了,三面是小土坡,连松树都是很矮小的,大多是茅草灌木荆棘之类的东西。

远远地,子晴看见一排小屋子,笑道:“说起这猪圈来,康平,你别生气,在你大爷家的时候,我就觉得房子不对劲,现在才想起来,原来是房子都很低,比我们南方的房子要低不少,跟猪圈差不多高。你说还就怪了,北方人普遍比我们南方人个高,这房子怎么反而还低了许多,不觉得住着憋闷吗?”

林康平轻弹了下子晴的头,笑道:“胡说什么呢,北方那么冷,房子要再盖高了,好容易屋子烧点暖和气不都白瞎了?”

“哦,这个我倒还没想到。”子晴上辈子也一直在南方生活,哪里能想到这些?还是从电视上见识过北方的大炕,北方的大锅炖菜,不过,这大冬天的让她在北方生活,肯定也是不习惯,一冬天都见不到绿色的蔬菜,这个时代,也没有大棚的技术,倒是听说有钱人家有暖房,用来养点花或种点自己家吃的菜,子晴没见识过。

说话间,他们就走到了地头,子晴见土里的豆苗虽然是长出来了,可是明显是营养不良的样子,看来,这土壤还不是一般的贫瘠,再往前走去,就到了中间的猪圈了,子晴发现猪圈周围的豆苗明显长得就比别的要好一些,养猪的老周告诉子晴,猪圈周围的豆苗,他用化粪池兑水,施过一遍肥了。

“东家,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不过,这豆苗可真是该追肥了。”老周说道。

子晴看看林康平,林康平说道:“知道了,我明日去找人。”

子喜说道:“姐,这一大片都是你们的了?你还真是想做个地主呢?我还以为以你们的条件,迟早会搬到城里去,为什么会留恋这乡下呢?你可别告诉我是不舍得咱爹娘?即便你们搬去了城里,也还是可以常回来住住的。”

“你懂什么,搬到城里也不过是图个生活方便,而我们目前的生活,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园子里的出产,基本就够我们过日子的了,所添不过是每日的猪肉和调料,这些,也很容易在镇子里买到。况且,我们又不打算做生意开铺子,乡下地方也没什么不好?我觉得我家还是不错,我就喜欢这样轻松自在的日子。”

“那倒也是,你那个家,确实也不错,姐,你说这人一辈子,到底是该轰轰烈烈都干一番大事业好,还是该碌碌无为地享受生活?你这一说,我还真有些迷茫了。有时候,我觉得像你一样过日子也不错。”

子晴一把揪住子喜的耳朵,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