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121章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121章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夫,你说一句公道话,我要不是看在你的面上,何苦费那么大的劲,我做的都是有寓意的,真正坑人的我还没做呢,姐夫,那个白头偕老好不好?我想破了脑袋才想出来的,那柑子甜不甜?糖甜不甜,我姐的嘴甜不甜?”

“好,甜,能不甜吗?”林康平忙答应,等最后一句听清了想改口也来不及了,在大家的哄笑声中,连林康平都撑不住,红了脸。子晴早就追上去收拾子喜去了。

“哎,哎,都成亲了,也不知稳重点,姐夫,赶紧把她拉走,好好管教管教再带出来,要不磕了碰了你别心疼。”子喜嚷道。

“臭小四,你等着,压岁钱给小三双份,你就看着吧。”子晴没占到子喜的便宜,故意说道。

“小四放心,三哥我还是很厚道的,肯定会分你一点。至于是多少,就不一定了。”子禄说道。

“这家里要没有晴儿,还真是很不适应,你看,昨天家里还没今天这笑声呢,要我说,晴儿不如等过完了年,和我们一同出发多好。”子福感叹道。

“行了,论理,晴儿也该去这一趟,毕竟是康平的家人,养了康平也好几年。你们一定要执之以理,待之以诚,万不可莽撞了。”曾瑞祥对子晴说道。

林康平和子晴忙答应了,这一番闹腾,冲淡了些许的离愁,林康平给了子寿、子喜、子雨和永莲一人二个五钱的梅花银锞子,喜的子喜忙把林康平夸了一顿,并朝子福、子禄摆了摆,说道:“大哥,二哥,看清了,你们也要照姐夫看齐,别想着拿几个铜板给我们打发了。”

临走,子晴从娘家捡了一套小被褥和一些路上吃的橙子,以及几身家常旧棉布衣服,两人留在曾家吃了晚饭,因明日一早就走,饭后,沈氏便早早打发他俩回家了。

腊月十五一早,子晴还在睡意朦胧之中,林康平早已穿戴好了,把东西都拿到马车上归置好,才叫子晴起床,换上家常旧衣服,洗漱好了,吃过早饭,林康平就领着子晴上马车了,小厮林安赶车,林福留守,二个丫鬟子晴都不带,仔细叮嘱一番,留着看家,王铁山一家也搬过晴园来住了,早去晚归的,两边跑着。林康平给他们安排在倒座,小青和小蓝搬到内院的正房西间,守家。

马车里空间还不小,可惜堆了不少行李,子晴可以斜躺着睡觉。除了火篮,林康平单给她预备了一个小手炉,紫铜的,直径不过十来公分,二年前就从京城给子晴买的,抱在手里很是方便,不过,子晴并不常用。这次,林康平倒是替她想着呢。

一开始时子晴还沉浸在兴奋中,毕竟自己两辈子还没去过北方呢,所以并不觉得如何辛苦,可半天时间过去了,打过尖,子晴就开始坐不住了,车外也没有什么好风景,到处灰蒙蒙的,偶尔才能看到点绿色,实在有些无聊。

林康平只好抱着她,给她拿过一袋子干桂圆,慢慢剥了喂她,两人你来我往的,吃过了桂圆,便吃起对方的双唇,车里的温度一下就升高了,两人正值新婚燕尔,尤其是林康平,很快就把持不住了,一手抱住了子晴狂吻,另一只手早就伸进了子晴的衣裙里,解开了子晴的底裤,抱着子晴分腿坐在了他的身上,子晴哪里有林康平的这份力气,又不敢使劲拒绝,怕动静太大让外面的林安听了去,所以,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马车的颠簸倒助长了两人的兴致,子晴为了不让自己叫出声来,只能死死地咬住林康平的肩膀,林康平紧紧地抱着子晴,恨不得把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两人尽兴了,子晴也疲倦不堪了,草草收拾了一下,就躺在林康平的怀里睡着了。

天快黑了时,已过了昌州,林康平在昌州城外的一个小镇上找了间客栈住下来,林康平为了多赶点路,出了昌州城才找的住地,子晴是又累又饿的,胡乱吃过饭,洗漱好了就睡觉了。

一路上,林康平食髓知味,总抱着子晴变着法尽兴折腾,子晴担心外面的小厮林安听见动静,羞愧难安,又不敢使劲推开他,怕闹出更大的动静。

林康平对子晴咬着耳朵说道:“晴儿,我是为了你好,你看,每次做完之后,你都能睡一觉,醒来后,我们就可以打尖了。这样,旅途你也不觉得累了。晚上,你也能睡个安稳觉了。你放心,他就算知道了也只能当做不知道,何况,咱们并没有叫出声来,你瞧,我的肩膀都被你咬成什么样了。好晴儿,你就依了我吧,要不我留点精力晚上再可劲地折腾你?”

子晴的脸立刻红了,娇媚如花,眼波盈盈若水,林康平哪里还能把持住了?早一把抱过来狂啃,直吻的子晴全身都瘫软无力,任他为所欲为。

一路走走停停,越往北走,冰天雪地的,路越难走,好在林康平常年在外跑,经验比较足,一路给子晴打点的妥妥当当的,终于在小年那天下午赶到了林康平的老家,京城外的一个偏远小村子,林康平是近乡情怯,子晴是新媳妇见婆家人,两人在村外磨蹭了一会,打发了林安先回京城,说好正月十四那日来村里接人。

两人仍是一身家常旧棉袄衣服,因为冷,外面套了件羊皮袄。一路上子晴除了外婆的玉镯子和一支简单的银簪子,未曾戴任何首饰。子晴想了想,打开包袱,挑了一对银镯子套上,万一有看得顺眼的,要送见面礼,直接从手上退了下来,多便利,这是子晴从电视里看过的。

“你看我像不像个地道的农家小媳妇,丑不丑?”

林康平见了笑笑,上前帮着子晴整理了一下头发,说道:“不丑,我媳妇什么时候都是漂亮的,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如果他们太为难咱们,咱们立马就走,直接回京城过年去。”

子晴听了心里一暖,把手放在了林康平的大手掌里,安心地跟着他往前走去。

一百八十一章、林家

站在林家篱笆院墙外,子晴发现林家的房子明显比周围的邻居家要好一些,院子空地不小,一垄一垄的分割好,能看出是菜地来,正房三间,耳房二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林康平推开了篱笆门,领了子晴进去,屋内的人听见了外面的动静,只跑出来一男一女刚垂髫的两个小孩,仰着头问道:“你们是谁?找谁啊?”

“我们是你叔叔婶婶,告诉你们祖爷祖娘,三叔三婶回来了。”林康平弯腰对孩子们说道。

小孩子听了一溜烟地跑进去了,边跑边嚷道:“祖爷,祖娘,我三叔三婶回来了。”

一会儿门口就出来了一堆的人,带着审视的眼光盯着林康平和子晴,其中一个年龄约摸四五十岁的男子很是激动,估计这是林康平的大伯父林耀祖了,旁边站着的四十多岁妇人估计就是他大伯娘余氏了。另外还有三个年轻眉眼有些相似的男子和三个小媳妇以及一个双丫头的少女。看来林家人全都出来了。

林康平拉着子晴往前走了几步,叫道:“大爷,大娘,我回来了。这是我媳妇子晴。”

子晴走到跟前也曲膝行礼,跟着叫了声:“大爷,大娘。”

余氏扫了子晴一眼,看着林康平说道:“你如今出息了,自己在外头娶了媳妇带回家,连爹娘也不肯叫一声了,我还以为你把我们忘了,再也不会回这个家呢。”

林耀祖横了余氏一眼,说道:“孩子刚进家,连一口热水也没喝上,你就说一大堆有的没的。孩子好歹还叫了你几年的娘呢。来,平儿,快领着你媳妇进屋,外头冷,冰天雪地的。仔细冻着。”

一家子围着进屋了,林耀祖吩咐一个儿媳去泡茶,林康平端了一杯泡好的茶水,拉着子晴跪下奉茶。林耀祖倒是很痛快地接了,余氏扭过头,两手搭着,别别扭扭的,见林耀祖“哼”了一声,忙说道:“我可把丑话说前头,茶是可以喝的。见面礼我是没有的。”

子晴听了笑着说道:“大娘真是说笑了,我和康平久未归家,不曾在大爷和大娘跟前尽过一分孝心,哪敢讨要什么见面礼?”

余氏听此一说,脸色和缓了些,接过了茶水,说道:“老三是一棍子也打不出个闷屁来,没想到倒娶了一个口齿伶俐的媳妇。一看就是个懂事明理的。”

子晴一听这话,忙道:“这是大娘疼我,我素日也没怎么出门过。也不大见生人,拙嘴笨舌的,说错了话,大爷大娘可别笑话我。这是我和康平孝敬二位的布料,过年做一身新衣吧。按理应该做好了衣裳送来,可是侄媳未曾见过二位长辈,怕做了大小不合适,也怕不合大爷和大娘的心意。”说完子晴就忙从包袱里取出早已备好的两匹细棉布料,一匹青色一匹枣红。

余氏见了忙双手接过,眉开眼笑的。子晴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了一下她。头发梳的很整齐,用银簪绾了个圆髻,前面还插了把雕着兰花的小木梳,一色蓝布棉袄棉裤,十分干净利落,眉眼较粗。且有些往上吊,一看是个泼辣能干的。康平的大爷长得就是一副忠厚相,典型的老农民样子,腰稍有些佝偻,满脸皱褶,小眼巴擦,不过眼神倒还清明。

“瞧三弟妹这张小嘴,巴巴的说话可真好听,你看咱娘的嘴都乐得合不拢了,咱们侍奉爹娘一年都头,也没见娘像今儿个这么高兴。”一个瘦高个子妇人笑道。

接下来又拜见了林康平的大哥林康健,大嫂胡氏,二哥林康祥,二嫂马氏,接着是四弟林康勇带着妻子姜氏拜见了子晴俩,子晴这才知道刚才说话的是胡氏。

子晴给了家里五个孩子一人二个八分银锞子,老大老二家分别是两孩子,老四家就一个,还抱在手里呢。所以胡氏和马氏见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殷勤了许多。还有一个待嫁的小姑子林红霞,子晴见小姑娘十四五岁,一身红布花棉袄,个子比子晴要高一些,上来赶着康平和子晴叫了一声:“三哥,三嫂”便也无话,还算老实稳当,忙从手上褪下了一对银镯子套上她手上,余氏见了更是笑成了一朵菊花。子晴当然也注意到了胡氏和马氏羡慕的眼光,一闪而过。

余氏这才问起林康平和子晴二人可吃过了饭,得知二人是回来过年的,忙给二人安排了靠东边的那间耳房,康平在厅堂陪着几个男子说话。

子晴见没自己什么事,想回屋看看住的地方,刚拿着行李进耳房,林家的几个媳妇就过来帮着打扫归置。这屋原是有一个大炕,不过看出来,应该很长时间没住人了,有一层肉眼可及的尘土,还堆了不少杂物。林红霞也端着一盆水过来擦拭,话不多,看出小姑娘干活很利落,林家还真没有娇养她。看来这见面礼还真没白给,至少比自己家那大姑一家强多了,知道感激。

今天是小年,祭完灶王爷,小孩子们一人拿了一小块硬硬的糖棍,兴高采烈的。子晴发现他们用麦秸扎灶马灶鸡上供,林耀祖领着一家男子跪在灶王神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的灶王神像,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跟自己家那边很不一样,子晴好奇地瞅着。

晚饭的主食是大白菜肉馅饺子,当然主要是大白菜,能闻到点肉味。子晴见大家都吃的挺香的,北方习惯于吃面食,子晴两世都在南方生活,面条还凑合,馒头饺子什么的根本就吃不饱,更何况还是掺了粗粮的面食,更是难以下咽。随便吃了三两个饺子对付了。

林康平见了很是心疼,回到耳房,屋子里倒是打扫干净了,可干冷干冷的。子晴倒是记得把火篮和手炉带着,可看情形家里是没有木炭的,两人带的一路上也用了个七七八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