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小宅门 >

第134章

小宅门-第134章

小说: 小宅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婉婷隔着车帘看见这地方,立时就喜欢起来,嚷着下去做耍,李家一行车马就搁这儿停了。

她人小,身子轻快,推开车门便一跃而下,惹得老太太在身后一个劲儿喊:“慢着些!”

“银碗,快拿我的风筝来!”

李婉婷就跟那出笼的小狗儿一般,只差满地打滚撒花了。

银碗望了望天,从车里取出来一只大大的绿蜻蜓风筝。

金秀玉在后头车子里,正迷迷瞪瞪的,一会儿是柳弱云在眼前打转,一会儿是杨惜君笑嘻嘻迎面而来,走马灯一般。一个激灵醒了过来,却听隔着车板,一波一波的人声。

“这是到哪儿了?”

真儿笑道:“在淮水边上呢,阿喜要放风筝。”

金秀玉点点头,道:“咱们也下去透透气。”

“哎”

真儿和春云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下了车,前头老太太也刚下车,就着青玉和秀秀的手搭凉棚,往远处瞧。

李婉婷正拿了一卷线,嚷着让银碗举着风筝,她前头一跑。印完后头一放手,那风筝呼呼就借着风势上去了,在天上高高飞起来,倒真似个火蜻蜓一般。

金秀玉笑道:“这蜻蜓风筝画的倒好,是出自谁的手笔?”

春云笑道:“我晓得,这是三小姐缠着,二少爷替她画的。”

金秀玉微笑点头道:“可见跟着管先生学画,没白费功夫。”那管如意虽然德性不良,一笔画倒是真材实料,只是不知如今人在哪里。

“这说到阿平,他人呢?”

几人放眼望去,见那边树下一个略显消瘦单薄的身影,半大少年,正是李越之,却不知他长身玉立,远远望着那淮水想些什么。

春云笑道:“你们瞧,二少爷像不像那些个风流雅士?对着这样的美景,怕是诗兴大发了罢?”

李越之虽然学了几年学问,不过他素来不好吟诗作对的,学问也是马马虎虎,大家都知道他肚里的墨水,自然也听出春云这是在开玩笑。

她们一行人说说笑笑,因背对着官道,没瞧见李家四房的车马正从官道上行过。

原本四房是走在头里的,不过也是见路上风光明媚,停下戏耍了一番,竟也就落到金秀玉她们后头去了。

李勋骑着马,跟在铎大奶奶的马车后头,得得得得小跑而来,一眼就瞧见了金秀玉等人,不由心头暗喜,扯了缰绳一路跑过去了。

前面铎大奶奶也不晓得,家丁们习惯了自家少爷的行径,都没有多加理会,车马自顾自地走着,很快便与李勋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青玉和秀秀扶着老太太满满在那草地上走着,往那边坡下河岸走去,渐渐变离得远了。

金秀玉也走了两步,觉得身子着实沉重,便立住了,真儿和春云一左一右陪着她。三人正仰着脖子看李婉婷放起来的风筝,这芳草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嫂嫂。”

一声呼唤便让三人集体回头,李勋正踩着青草款款而来。

“原该是我们走在头里,不成想路上一耽搁,倒被嫂嫂抢了先,在此相遇,可见也是缘分。”

金秀玉却自发地就靠近过来,真儿和春云立刻警惕地移动位置,巧妙地将他跟自家主子隔开。

他也不恼,只是嘻嘻笑着望金秀玉,也不说话,眼睛就像是粘在了她身上。

金秀玉极为头疼,叔叔盯着嫂嫂瞧,这算怎么回事,他够胆子,她可还要脸面,只好侧头看了他一眼,开口道:“勋哥儿在一品楼的差事做的可好?”

李勋笑道:“极好的,寿堂兄对勋十分地指点照顾,嫂嫂哪天来一品楼,勋亲自为嫂嫂布席。”

金秀玉道:“家里的厨子倒不错,做的饭菜极合我的口味。怕是没什么机会去一品楼了。”

春云眼珠一转,紧跟在她后面接话道:“可不是,咱们又不是那等没脸没皮的小人,仗着自己是李家亲戚,就到酒楼里打秋风,勋少爷,你说是吧?”

李勋咳了一声掩饰脸上的尴尬。

真儿马上也说道:“春云,你瞧你说话就是口没遮拦!一品楼有勋少爷在,谁敢去打秋风,就算是有人打着李家亲戚朋友的幌子,勋少爷也一定会公事公办,该收的银子定然是一分都不会少的,否则岂不是#了公中?勋少爷,你说是不是?”

金秀玉身边这两个丫头的尖牙利嘴,他都曾领教过,只是每回都学不乖,好了伤疤忘了疼,下次依旧要被嘲讽,就像他对金秀玉有非分之想,每回都被李婉婷和李越之算计报复,却依然没有学精。

要不怎么说,这种人是草包呢。

不说他们这边人口角调侃,绵里藏针,单说那官道之上,又辚辚走来一行车马,这回却不是李姓人,而是那位知府千金杨惜君了。

杨家的车马到了这边儿,也慢慢放缓了速度,杨惜君掀开了车帘一角,远远望着那草坡上的景象,放风筝的李婉婷,树下眺望的李越之,沿着草坡走下去只剩上半身可见的老太太,还有正站在一起说话的金秀玉和李勋。

绿肥红瘦两个丫鬟也坐在她旁边,正说道:“还是小姐算的精,故意放慢了速度,瞧,果然就遇上李家人乐。”

俩丫头相视而笑,却见小姐杨惜君并没有回应,只是眯着眼睛看着外头。

“小姐在瞧什么?”

杨惜君扬起了嘴角道:“瞧一幕有趣的风景。”

“什么有趣的风景?”

绿肥红瘦两丫头挤过来也扒到窗口上看,却什么也没看出来。

杨惜君摇头撇嘴,抬手一指金秀玉和李勋那一群人,说道:“你们就没瞧出点猫腻来?”

两个丫头瞧了半天,要不怎么说浓缩就是精华呢,瘦丫头到底先看出点门道来了。

“那位李勋少爷,似乎对李家大少奶奶动了什么心思呢!”

瘦丫头嘻嘻笑道:“都是小姐调教有方。”

胖丫头挠着脑袋,皱眉道:“小姐的意思是,那李勋,对李少奶奶有不轨企图?叔嫂之间。。。。”她没接着说下去,这事儿可不好乱说。

杨惜君却冷笑道:“你也瞧出来了?他们叔嫂之间,只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

胖丫头忙摆手道:“小姐还是未出阁的姑娘呢,这话可不许乱说,别人的名声倒也罢了,坏了小姐的名声,才亏呢!”

杨惜君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与我有什么相干,真是人头猪脑!”

她一指头戳在胖丫头额上,胖丫头往后一倒,差点没摔车上。

瘦丫头却若有所思道:“小姐的意思是?”

手指拈着帕子从额头拂过,杨惜君敛了眼睛看了看自个儿的手指尖,淡淡说道:“你彩呢?”

瘦丫头领会了她的意思,点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真真假假,谁又分得清?”

杨惜君掀起眼角斜看她一眼,抿嘴笑了。

这一番次序,就好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到底谁吃的了谁,却还试个未知之数,又或者貌似强大的敌人,也会死了算计呢。

杨惜君没有在这里逗留,随手将帘子一放,便吩咐赶车的家丁们,加紧行程,赶回城里去。

李家一行人玩够了,也就收了风筝,上车回城。这小半天儿倒也快活,只是多了李勋这个牛皮糖,令人有些倒胃口。

回到城里,李勋自然不好再跟到家里去,只好半路上与她们分道扬镳。

他一走,金秀玉才算松一口气。

春云撇嘴道:“这位勋少爷,越来越没脸没皮了,真不当大少爷不在,咱们一家子女人,就好欺负不成!”

金秀玉咬着牙,做出一副凶狠的表情道:“总有一天,狠狠教训他一顿,叫他吃个大亏,长长他的记性。”

真儿和春云却都对此不抱期望,这满府上下,谁不晓得大少奶奶都是嘴硬心软,什么时候有过重罚,指望她教训人?算了吧。

金秀玉这回却是真个下了狠心了。她每回看到李勋,便想起贾瑞,紧跟着便想起凤姐的手段。

人家凤姐能够毒设相思局,生生弄死了贾瑞,她虽没那么狠心,从来没想过弄出人命,但若姑息下去,只会助长李勋小人的气焰,丈夫远在重洋外,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只能指望自己,她可得好好计划一番,非得一招治了李勋不可。

一路发着狠,一路便进了城。

今年的清明过的算欢喜,只是总有一个两个讨厌的人出来破坏心情。

金秀玉这边还没想出整治李勋的法子,那头知府杨家的请帖却送上门来了。

四月初十,杨惜君十六岁诞辰,杨夫人做东,请相好女眷们赴宴呢。

第二卷 秋日胜春朝,佳期至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宴无好宴

四月初十,杨惜君生辰,李家接了帖子的,可惜老太太突然身子就不爽利起来。

要说还是上了年纪的人,前儿几日高兴,青玉又一时没看住,叫她多吃了好些个油腻的,这不,就犯起肚子疼来。

金秀玉就料到其实是老人家胃功能差了,消化不良呢。

找了大夫给开了药,拉了两回,慢慢调理着,今日就在自个儿屋子里歇着,杨府是去不了了。

要说家里还有个女眷,正经三小姐李婉婷,不过她近几日又不知抽了哪门子疯,开始埋头写字了。

昨儿金秀玉去她的竹院,一进屋就见她俯在桌案上,这可是破天荒的奇景。

金秀玉问她在写什么,她支支吾吾半天,递了张纸过来,原来是给小世子杨麒君写信呢,信上乱七八糟地说了一些琐事,又问起杨麒君是否跟金沐生见过面了。她看得暗笑,想起当日杨麒君要走时,李婉婷提起金沐生,他就已经不耐烦,如今她千里迢迢送了封信区,还提起沐生,不晓得这小世子又该是什么样的臭脸了。

不过她也不提醒,就由着她这么写。

要怪就怪当初没好好学点学问,如今写封信都磕磕绊绊的。李婉婷是涂涂改改好多回,那墨汁总爱滴到纸上去,纸张也是一张一张地换,银碗光裁纸就裁了一大摞,还不够她扔的。

金秀玉便问她杨家宴会去不去,小妮子扔过来一句,忙着呢,没空儿。

好么,她还称大忙人了。

金秀玉一面好小,一面也由她折腾去,到了初十这日,就只带了真儿和春云,并丫鬟小厮若干,坐了马车,去了杨府。

杨府的宅院就是当初侯知府的宅院,金秀玉在府门前下车,看着同样的宅子,就换了个匾额,不由暗叹一声物是人非。

府门上张灯结彩,虽然只是女眷的宴会,也有十几家的马车呢,金秀玉来的不早也不晚。从前儿跟这些太太奶奶们也是见过面儿,有相熟的,便一起拉着手儿进去了。

宴会设在花厅里,不是常见的大桌子,而是十几张小几围成一圈儿,每张几上六七个攒盒小碟,并酒盅、汤碗、乌木银筷、汤匙等物,每家女眷单坐一几,又方便又松快。

于是大家纷纷落座,杨夫人是东家,上座了;杨惜君是寿星,今儿她最大,但让着母亲,便在她左手边坐了。

金秀玉这是头一回见杨夫人,略略打量一眼,方晓得杨惜君就是继承了杨夫人的相貌。

众女眷都说杨夫人这宴客的法子好,既新奇,又方便。

   “在京城的时候,也见过官家人这般宴客的,就是图它便宜,正好方便咱们吃吃笑笑,这才做了这摆设。”

别人没见过,金秀玉倒记起来,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曹府,凤姐和鸳鸯商量好了戏弄她的那回,就是这样吃饭的。

   “这要是我呀,反倒爱那大桌子宴席,满满当当,瞧着热闹。不过今日是我这女儿提议,这样安排,到底她是姑娘,偏爱这些小巧心思。”

众女眷于是又夸杨惜君有心思,杨惜君也不推辞,笑着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