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还珠)当雍正穿成乾隆 >

第14章

(还珠)当雍正穿成乾隆-第14章

小说: (还珠)当雍正穿成乾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膳后,雍正找了个事务繁忙的借口就出了慈宁宫。而和亲王弘昼则生生的又听了一下午的唠叨才被放出宫去。

    令妃一事也算是跟着被揭过去了!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待得第二日,和亲王弘昼率着三万大军去西藏平乱之后,雍正的日子又再次平复起来。

    在上书房内,雍正眼睛紧紧盯着手上的奏折,可是心思却是放到了别处。

    由于尚未有嫡子,庶子的教育问题就要被雍正提上观察日程的重点来了。

    尤其是昨天五阿哥永琪的行为,更是让雍正担忧起皇家阿哥的平时做为来。

    令妃去接触永琪的事,雍正是知道的。因为令妃第一次去永琪示好时,粘杆处的人就已经向雍正禀报过了。

    雍正和乾隆的不同,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

    若是乾隆,后宫之事绝不会让粘杆处插/入。

    对乾隆来说,后宫之事和朝堂之事并不相同。朝中大臣各有党派,而乾隆需要粘杆处来调查大臣,让自己捉住他们的把柄。

    从而决定宠幸哪个朝臣,疏远哪个朝臣。

    达到朝堂上的平衡。

    而后宫则不然。

    后宫对于乾隆来说,是一个休息的地方。在他的眼里,后宫不过是一群弱女人,就算要做什么恶事,也不过是责打一下奴才之类的罢了。

    可雍正却不这么想。

    雍正和乾隆不同。

    乾隆小时是在宫外长大的,当时的他只是一个阿哥的儿子,只是个庶子不说,单单当时的雍正爷也不过是个没有野心(至少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庶子阿哥。自然与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厉害关系,自然没有见识过太过激的手段。

    而雍正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宫内长大的。

    在皇宫中是没有孩子的。他们早就在尔虞我诈中的环境中过早的成长起来了。尤其是雍正,养母余贵妃过早离世,而其本人又是不计生母德妃的喜欢。

    见识过后宫嫔妃的手段的雍正,自然不会像乾隆一样的自大……或者可以说是自欺欺人。

    所以,雍正会对后宫用粘杆处进行监视,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

    虽然雍正早就已经知道令妃对五阿哥示好的举动,可是雍正认为这是每一个阿哥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从每一个接近自己的人中察言观色,找出对方接近自己的目的,然后再决定是否同样对对方示好。

    可惜,永琪令他失望了。

    生母愉妃尚未过世,就与令妃过于亲近,而且令妃不过是一个包衣……想到这里,雍正的眉头紧皱。总觉得永琪对令妃似乎过于信任了!

    尤其是令妃在话里话外透出的太后欺侮了她的信息,而永琪竟然照单全收了?

    是太单纯了,过于没有心机了?还是……别有用心,心机太过深沉了?

    “在想什么呢?”胤禩穿着宝蓝色的侍卫服,那是一等侍卫的服饰。温温和和的笑着,显得干干净净的,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在想令妃和永琪!”雍正眼神越发深沉,黑暗的透不出一丝光芒。

    “令妃我倒是知道她是个不安分的,不过……永琪?我休沐这几天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胤禩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实名为‘八卦’,虚名为‘好奇’的光芒。

    不过雍正早就了解面前这个人的性子,所以一点也不在意,只是点点头,用一种冷漠的口吻说道:“就是那天朕回宫时的事了。”

    接着就把令妃和永琪的事一一说与了胤禩听。

    “看来这个令妃倒是个有手段的,听你的意思是令妃一年前开始接触五阿哥的?”胤禩问道,看到雍正点了点头,便又继续说:“真是……该说这个五阿哥没心眼好呢?还是该说令妃手段高超呢?”

    “在说这个之前……你先把你的手拿开。”雍正说着,眼睛紧紧的盯着胤禩的一只手——它已经摸上了雍正的腰部,还有逐渐向下的趋势。

    胤禩还是温和的笑着,从容不迫的缩回了手,声音听不出一丝异样:“四哥是怎么打算的?”

    “永琪还要再观察上一段时间吧,毕竟他的年纪还小。至于令妃……”雍正冷哼一声,“等流言过后,再拖过一年就把她处置了。这种女人若是留着,朕的后宫怕就永无宁日了。”

    然后话音又是一转:“这里是尚书房,虽然都是朕的心腹,但你好歹也收敛点。”

    雍正的声音透着无奈,手上紧紧抓着胤禩的正打算伸向自己大腿的另一只手。

    “四哥也太小心了!我像是那样的人吗?(雍正皱眉,你以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胤禩说着,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五阿哥毕竟还小,小心栽培的话,也许还是可以成为一个辅佐之臣的。毕竟他非长非嫡的,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做为一个皇阿哥也短不了他什么的。”

    “倒是大阿哥和二阿哥,年岁已大了,你现在有什么章程了?尤其是大阿哥。四哥现在没有嫡子,那长子可就职要好好看护住了。”

    “虽说永璜是长子,可他的身子却是不太好……先把永璜调到比较清闲的户部当差吧,至于永璋就调到礼部吧!”

    “也罢!”胤禩点点头,说着:“已是快亥时了,明日还要上朝呢,四哥是否要歇着了?”

    雍正闻言,身子一僵,旋即又强自放松下来。“吴书来!”

    “奴才在!”吴书来连忙从阴暗的角落中小跑着出来。

    “回养心殿吧。”

    “嗻!”

    ★☆★☆★偶是分割线☆★☆★☆

    雍正对自己儿子,或许说是孙子的办事能力及于了肯定。

    虽然一个去了户部,一个去了礼部,并不是什么吃力的活,但做事也还算靠谱,也没听说有什么仗势欺人的事情。

    做为皇家阿哥,第一次做事雍正也没指望他们有什么成就。

    只等他们办事久了,慢慢的有了手段也就罢了。

    而另一边,自己的弟弟……也可以说是儿子……

    雍正的嘴角看着谍报嘴角有点抽蓄。

    倒不是说和亲王弘昼惹了什么祸事,而是自已这个儿子误打误撞的竟然就胜了这场战事了。虽然过程有点啼笑皆非,但好歹也算了胜了……

    于是,排除掉赶路到西藏的十几天时间,在西藏呆了短短几天的和亲王弘昼就打了一场胜仗,兵卒几乎没有一点损伤。

    然后,带着卓呢罗卜藏札什的首级,留下策楞和岳钟琪善后后,便急吼吼的率领着兵士们回京城了。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待得和亲王弘昼回京赴命之后,雍正追赠傅清、拉布敦為一等伯。封傅清子明仁、拉布敦子根敦為一等子,世袭罔替。

    随后,又命侍郎兆惠赴藏,同策楞一起办理善後事宜。

    同时,乾隆(雍正)帝也趁此机会,基本上确立了废除藏王的体制。

    同时提出“多立头人”,也就是后来又反复强调的“众建而分其势之意”。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说明,清朝应在西藏留驻官兵,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威,“塘讯文书往来,关系紧要,并噶隆事务,俱应归驻藏大臣管理,呼应方灵”。

    乾隆(雍正)此时非常重视两点:一是指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二是“动出万全以为边圉久远之计”。

    更能表现乾隆(雍正)处事以理服人的做法是,敕谕?***和班第达,从珠尔墨特那木札勒凶悖肆恶说起,点出他的要害问题是威权太重,**一方,酿成此患。

    “乃朕加恩过重,有以纵之,不可不追悔从前之早为裁抑”,把责任揽到了自己一方,当然也把主动权掌握到了自己手里。

    所以继而说明,颇罗鼐亦非天生郡王,是因为忠于清朝而由朝廷逐步从公爵、贝子、贝勒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加封成郡王的。他的郡王之职既由清廷加封,而由清廷裁撤也是顺理成章的。

    乾隆(雍正)还特别解释,傅清和拉布敦曾允诺班第达助诛珠尔墨特可请求册封为郡王,但是班第达并没有帮助驻藏大臣制止这场叛乱,所以傅清和拉布敦双双被害。

    叛乱发生后,班第达反而依靠?***喇嘛保护自己,只是因为傅清等先设计诛杀珠尔墨特,致使叛党群龙无首,叛乱才被迅速平定。

    班第达既不能救护驻藏大臣,“已不为无过,第念其势孤力弱,仅保自全,尚属人之常情,事在已往,姑置勿问。岂可自居其功,承受朕封王之异恩乎!著仍以公爵办理?***喇嘛噶隆事务”。从不应设藏王,谈到班第达无资格任藏王。

    乾隆(雍正)彻底废除了藏王制,取消了和硕特蒙古贵族长期以来对西藏事务的干涉。

    乾隆(雍正)指示以后西藏的日常政务由?***喇嘛任命的噶隆官员管理,“至具折奏事及兵备驿递等重务,则令钦差驻藏大臣会同噶隆二人办理,钤用钦差大臣关防,永为定制”。

    在治理西藏上,前后有两个章程,都和乾隆(雍正)个人大有关系。

    第一个章程制定前,乾隆(雍正)废除了藏王制,而后又提出一个治藏的指导原则,这就是“务期?***喇嘛得以专主,钦差有所操纵,噶隆不致擅权”。

    在此原则指导下,乾隆十六年三月,四川总督策楞,经与?***等西藏当地上层人士协商,并经乾隆(雍正)帝批准,制定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这是第一个章程,共有十条。

    乾隆(雍正)在军机处与大臣们商议许久后,对这十条基本满意,同意照所定实行。

    但是进一步指出藏地关系最紧要者为台站,“此乃往来枢纽所在”,从前珠尔墨特那木札勒反叛,即不令塘站递送文书,使驿递断绝,至班第达始下令恢复通行,原因是皆由他们主持,“驻藏大臣不能制其行止操纵,何以得其要领”,于是下令对此再留心办理。

    对第巴等官所管事务地方也应详议《酌定西藏善后章程》。

    然后,经过乾隆(雍正)帝的反复催办,又做了必要的补充。

    “自嘉玉桥抵西藏共一千九百六十余里,均系藏属,按地方大小,各设喋巴一二名不等,管理地方人民一切事务,与内地州县同。内设台站共二十五塘三讯,台站官兵所需各项,俱由各喋巴办应。

    番地之操纵,权在喋巴,喋巴去取,议归?***喇嘛、驻藏大臣主持。”后来台站的问题允准暂缓一二年解决。

    这一《酌定西藏善后章程》,明确了西藏在清朝统治下的地位,确定了废除藏王、?***喇嘛成为政教合一的代表的地方政权体制。

    但是,更强调了驻藏大臣的重要权力,即不仅同?***喇嘛共治西藏,而且似有高于?***喇嘛之意。

    从此彻底解除了和硕特蒙古贵族与西藏地方封建主的权力之争,结束了藏王与?***喇嘛任命噶隆政府之间所引起的摩擦,驻藏大臣和?***喇嘛的地位都有所提高。

    但是权力又集中到噶隆手中。

    为防止产生矛盾,乾隆(雍正)特地传谕新任四位噶隆官员,对他们说:“今藏内已经平静,噶隆事务不可一人主办,特令总督策楞拣选贤能,仍照旧例,分设噶隆四员,公同办事。尔等当感戴朕恩,尊敬□喇嘛,和衷协力,黾勉供职。勿存私意,致生猜疑,勿分彼此,互相瞻故。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