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俪人行 >

第12章

俪人行-第12章

小说: 俪人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爱卿对这决定可有意见?」
众官员虽然议论纷纷,却想不出反对的理由。毕竟军中确实不可一日无主帅,而金虎上将之死,又让金隶儿等人挟军队移驻京畿之外,随时都可能引发内战,那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东陵王满意地点点头,伸手将卫齐岚召到面前。「紫将军,你愿替本王分忧吗?」
卫齐岚早早察觉这位众人眼中的「昏君」到底有多么精明,但愿这份精明,是会将东陵带向一个更好的局面,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但既然这是君王的决定,他这将军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臣遵旨。」
***  凤鸣轩独家制作  ***  bbs。。cn  ***
朝议结束后,大臣们走出议事厅后便纷纷来到卫齐岚面前道喜。
卫齐岚只是微笑以对,此外别无回应。
大部分的文臣都乘轿子,只有少数几名官员骑马。
官员在下朝后多往停放自家车轿或系马的左宫门走去。
卫齐岚与这些朝中大臣素来攀不上什么交情,自然而然的便落在大臣们的后头,听着几位臣子们耳语对朝政的不满。
很快的,人潮便散去,各自忙各自的要事去了,只剩下几名有点面生的官员走在卫齐岚前头,议论的内容令他感到相当有趣。
他认出那是当今朝廷中声望清廉的两位翰林学士——穆英殊和李善缘。
「事情实在太不对劲了,我承认我实在搞不懂那个项少初脑袋里在想些什么。」穆英殊真是个大声公,卫齐岚把他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李善缘低声说;「的确,这件事真有些诡异,不像出自项侍郎的建议,也许王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裁夺也说不定,若真如此,那真是东陵之福。」
穆英殊握紧了拳头。「我们当初入朝时,可没想过必须替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做事……」
李善缘连忙安抚着同僚。「嘘,嘘,小声些。其实王上也不是那么昏庸啊,他不是派紫将去金虎营里主事了吗?」
「可他先前把卫将军打入天牢的事又该怎么说?」
「至少后来有查明真相了啊。」
「嗯,所以我才说这件事有些不寻常啊。」
「是不寻常……我觉得——」话到一半,李善缘突然转过身来,对着他后头的卫齐岚笑道:「紫衣将军,真是恭喜了。」卫齐岚即将统帅十五万大军,应是高升吧?
「怎……」穆英殊连忙转过头来,一出口便藏不住话:「卫将军,你一直跟在我们后头吗?」怎么走路无声无息的?
卫齐岚点点头,又笑了笑。「王宫的路我不熟,怕走丢了,所以跟在两位大人身后,想一起出宫。」
李善缘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项大人应该不至于会在王宫迷路吧,怎么也跟在我们身后?」
远远定在后头的项少初抬头微笑道:「穆大人此言差矣,大家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又何必说谁跟在谁的后头呢?」
穆英殊素来看不惯项少初的作为,不加思索地便反唇道;「项大人的方向跟我们可不一样,我们是要出宫去,可大人的方向应是金阙宫才对吧?」言下之意,是暗讽项少初镇日陪侍东陵王,以王宫为居处,甚至夜宿君王寝宫的事。
每每穆英殊失言无礼,李善缘都忍不住替他捏一把冷汗。这穆英殊实在不适合为官啊,说话这么夹枪带棍的,不管是小人还是大人,全都给得罪光了。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出事的。
只见项少初但笑道:「少初是礼部官员,下朝后,自然是到礼部当值,又怎么会往金阙宫走呢?」由于早习惯被朝臣视为眼中钉,因此也不怎在意。他应对自如。
李善缘赶紧打着圆场道:「可不是吗?项大人自然是准备到礼部当值的。我们也准备要去翰林苑呢。」说着说着,便拉着不情不愿的穆英殊,匆匆地往宫门走去。
最后,只剩下卫齐岚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看着他。
见避不过,摇了摇头,项少初举步朝他走去。
「将军。」他拱手作揖。
「项大人。」卫齐岚也回了个礼。
看了眼人潮逐渐散去的宫门,再回头看看项少初。不知怎的,卫齐岚突然觉得眼前的他看似深受君王宠爱,意气风发,周身却总有些说不出的落寞。
是因被同僚敌视的缘故吗?
「一同走,好吗?」还没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话便已出口了。
只见项少初讶异的看了他一眼,唇边那抹笑看起来意外地动人。
「将军不怕少初是毒蛇猛兽,会反过来噬你一口?」瞧,那些忠肝义胆之士不都逃得无影无踪?就怕被认为与他项少初这奸臣「同流合污」,或者哪天被他奸计所害。
卫齐岚没料到自己会那样开口邀请,更没料到项少初会那样说。幸好他是个见惯风浪的人,不容易受到惊吓。沉着地举起两条手臂,他问:「你瞧,这是什么?」
项少初眼中有着笑意。「不就是将军的手?」不然还能是什么?
卫齐岚点头道:「是我的手没错。可请大人看清楚了,若有一天,大人决定反噬我一口,要咬这里,这里肉质较硬,不怕痛。」
项少初着实愣了一下,接着便哈哈大笑出声。「也许他日,我还真会试试看也说不定。」
不知道为什么,卫齐岚觉得自己宁愿看见项少初的笑容,而不愿见他神色落寞。他一笑,他就松了口气,仿佛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种前所未有的陌生心情是怎么一回事?
「一同走?」他问。
项少初摇摇头。「不,还是各走各的吧。」他定定看着卫齐岚道:「别忘了,风川外,十五万大军还等着将军。」
「那跟我是否与大人同行,没有关系。」他坚定的说,似已打定主意。
这份坚定,使项少初感到有些意外。从没想过卫齐岚会是一个可以来往深交的朋友。项少初又摇头道:「不,不完全是如此。」他抬头看着那张终于渐渐熟悉的脸庞,微笑道:「总之,少初祝将军此去,一帆风顺。」
「你知道会有麻烦?」卫齐岚忍不住问。
「我猜想得到。」
卫齐岚不由得笑了一笑。「有没有人说过,你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没有。大家都说我项少初是个小人。你是第一个用『奇特』两字来形容我的人。」
卫齐岚不知道该不该为此深感荣幸,同时他也不认为项少初真如舆论所说般是个小人。静静看了项少初一会儿,他突然决定道:「两个月。」
「什么?」
卫齐岚淡笑解释:「两个月后,若我顺利归来,你来东南城门为我接风洗尘。」
说完,便自个儿先走了,也不再回头。
留下项少初一人独立宫中,有些愕然地望着他迈步离去的背影。
两个月……这算是个约定吗?他与他之间的「约定」?
这卫齐岚啊……看来也是个不简单的角色。
这回他就姑且拭目待之吧。
***  凤鸣轩独家制作  ***  bbs。。cn  ***
卫齐岚回到将军府的第一句话便是:「整装。」
让跷着腿的容四郎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他才刚刚适应王城的生活没多久,将军大人又打算干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不成?
「整装……去哪儿啊?」
卫齐岚一进屋门便对着容四郎笑,让他心里直发毛。这男人不常笑,一笑就没好事。
「风川外,十五万大军的驻营地。」
容四郎立即醒悟过来。「又拖我下水?」
「当然了,军师。我不拖你下水,还能拖谁下水?」说得理所当然。
不待容四郎抗议,卫齐岚连连又保证道:「放心,这次不是要长征远讨,我们两个月后就回来。」
「两个月?」容四郎怀疑地问。
「就两个月。」笃定的。
「我知道了。」容四郎皱着眉又道:「那么现在我想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刚刚侍郎府会派人送来那两只鸟?」
顺着容四郎所指,卫齐岚看见了那两只养在笼中的传令鸟。「你刚说,这是谁送来的?」将军府离王宫比较远,他已先回到自己府中了吗?
「侍郎大人送来的。」
「哪个侍郎?」朝廷中,侍郎一大堆。
容四郎提着鸟笼,逗起两只精力充沛的鸟儿道:「我想应该是跟你有双月之约的那一个。他派来的人说,这两只鸟儿,借你两个月。」
半晌的沉默后,谁也料想不到,名震四方的英雄将军竟爽朗地大笑出声。
深知每个人都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他大笑着,单骑闯进了驻扎在风川的金虎军营。
***  凤鸣轩独家制作  ***  bbs。。cn  ***
射人先射马。
风川金虎驻军早早接获朝廷即将派任新任将军前来这件大事,因此几位高级将领此刻正聚在营帐中商议情势的发展。
帅营中,包含了四名副将、十三名都统,这十七人是金虎将军生前极力提拔的将领,对金虎一家向来极为忠心。
金虎之子金隶儿身居第一副将之位已三年,在金虎上将暴薨后,理所当然地在众将的推举下,成为临时的首席将领,统率十五万兵马驻扎于风川城外,要求朝廷查出金虎将军真正的死因,好严惩凶手。
由于金虎将军生前治军有方,深受爱戴,因此部下们几乎个个都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地声援金隶儿副将的决定,驻扎在风川城外已近一个月,毫无班师回到原驻扎地的打算。
正当将领们商议着如何应付正从王城前来的紫衣将军之际,风川金波江上,一名儒生打扮的青年已牵马渡江,朝着兵营的方向而来。
哨兵很快便注意到这名儒生的行踪,不消时,消息便传进了主帅营帐之中。人人皆知将军身边的容军师喜作儒士装束,且向来与紫衣将军形影不离。
「紫将来了。」金隶儿面色凝重地宣布。
副将李辉跟着站起,看着金隶儿道;「那么……就按照刚刚所商议的?」
金隶儿缓缓点头。
李辉又浏览了一眼众人,看见所有人纷纷点头颔首后,便道:「那么,就这么办吧。」随即下达一道命令;「王都统。」
「在。」一名年轻的都统拱手回应。
「立刻率领一百名士兵到金波江边迎接紫衣将军。」
「得令。」王都统迅速领命离去。
接着李辉又下了一道军令:「侯都统,立刻率领一百五十名轻骑,从北面涉江,驻守金波江北岸,不许任何人通行。」
「得令。」侯都统也迅速地服从了命令。
「至于其他都统,请随本副将前往营地入口,列队迎接紫将军。」
「得令。」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完毕后,所有人都各自衔命而去,最后偌大营帐中仅剩下金隶儿一人。他抽出金虎将军生前配戴的宝剑,在利刃寒芒中幽幽叹息了一声:「父亲……」
***  凤鸣轩独家制作  ***  bbs。。cn  ***
两个月啊……怎么竟感觉时间有点漫长?大概是天气转暖了吧,季节替换,使人都懒洋洋起来了。
礼部官署内,身着官服的项少初一边整理公文、一边打着呵欠。
「大人累了吗?」手下一名文书官吏好奇地看着正掩着嘴打呵欠的项少纫。
这些文书官员都是在吏部试中得不到好成绩的老进士,擢升无望,也没机会进入内廷与其他人臣共同议事,平日大多负责协助各部首长办公。
依照东陵官制,尚书以下,设有侍郎一到二人。由于礼部尚书年纪老迈,早已不大管事,早早把实权交到侍郎手中,因此当今礼部事实上几乎由项少初一个人作主。
与朝中官吏的态度相反,礼部的文书官员们对项少初这上司大多没有恶感,有的甚至还相当敬佩他。只是人人都不明白,当项少初深受王上宠信之际,百官职位任他挑选,想做多大的官都不是问题,何以在众多职位当中,他独独来到礼部,担任起副长之职?
项少初搁下手,挥了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