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双城 >

第67章

双城-第67章

小说: 双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衣人领命,一些人催马而去。
  西门吹雪出来的时候,凌云还在原地。他的眼眸里满布血丝,一脸撑不住的倦意。看到西门吹雪出来,他的脸上满是期盼。
  西门吹雪道:"伤得很重,要花工夫。"
  能治就好。凌云点点头。
  "暗算?"西门吹雪寒气很足。
  "南王阴魂不散。"凌云又点点头。
  西门吹雪微微皱眉,了然道:"凌公子的大事。"
  "对。"凌云笑得很平静:"我去京城。"转身便欲离去。
  西门吹雪眼眸里划过一道精光:"交给我,你放心?"
  凌云着实一愣,回身道:"自然。"为什么这么问?你们的交情不是很好?
  西门吹雪挑了挑眉,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一个家仆上前道:"公子,这是庄主给您备的马。"
  全身乌黑锃亮,没有一根杂毛,难得的骏马,更难得的是,有两匹。
  "换着骑,更快些。"家仆躬身道。
  凌云会意,笑了笑,飞身上马,对西门吹雪一抱拳:"多谢庄主美意。"
  说完,他扯起马缰,一夹马肚子,带着另一匹马绝尘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入主

  金銮殿上。身着黄袍的人目光扫过群臣,轻笑道:"怎么不见太傅?"
  立即有人回道:"启禀陛下,太傅偶感风寒,告假三天。"
  "哦?"冠上的珠帘掩住了眼角的笑意,他轻叹一声,道:"哎,太傅年事已高,为国操劳,殚精竭虑。此番染恙,朕甚为忧心,免他一个月的早朝,好好养病为是。"
  "是。"有人应道。
  工部尚书上前,禀奏黄河两岸河堤修缮加固之事。
  黄袍人倚在龙椅上似听非听。等工部尚书讲完,他点头道:"如此便好。李爱卿辛苦。"
  李尚书一愣,道:"臣惶恐。"见皇帝未再有言语,便躬身退回到群臣行列里。
  阶下的群臣里,有人不由面露一丝诧异,更多颇有城府的老臣只是心里纳闷。
  皇帝对河堤工防等有关谷粮丰歉的大事一向看得极重,所以工部尚书自他登基以来就是个苦差。他经常能把尚书大人问得汗流浃背,每次见面就像耗子见猫似的哆嗦。自从李大人接任后,状况才好了些。毕竟李大人才能不错。但春秋两季的巡堤护堤大事,他一不小心仍会被皇帝撸下一层皮。这次……这么轻松就过关了?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他又有折腾人的新点子了?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李尚书。李尚书不流汗也不成哪。皇帝对此事一向看重,自然。为了避免被皇帝当众收拾一顿,他对这次奏报作了极为仔细的复核,沿河堤的各样各类数目都力求完整,准确。他还派亲信去了几个偏僻的地方,就是怕下面的人给他刨坑一不小心跌里头……没想到这次皇帝啥都没问?这么放心?真是天威难测啊。
  "臣有事禀奏。"礼部尚书上前。
  "讲。"
  "端阳节将至……"礼部王尚书是个有些迂的人,讲起话来骈四俪六一堆,说起祖制啊,规矩啊一套套没个完。皇帝有点不待见他,嫌他啰嗦的意思。所以每当节日临近,王尚书搬出他那老一套,皇帝大多没耐心听完,总是挥挥手,一句"有例按例"打发他了事。没想到今日皇帝的涵养功夫相当了得,王尚书絮絮叨叨了小一刻钟,皇帝都没有打断他。
  大臣们暗自惊异。令他们更吃惊的是,皇帝耐心地听完后,点点头道:"很好,还有一个多月,王爱卿用心去办。朕与众爱卿共聚集英殿,难得之事,不必计较花费。"
  "谢陛下。"大臣们自然都要谢恩。但跪完了站起来,不少人脸上闪过奇异之色。
  皇帝对大大小小的节一向过得很潦草,以不被王尚书念叨为限。他当然也没说过要节省开支,节俭过日子之类的话。但当他嘴里跑出句"不必计较花费"时,大臣们不管面上怎样,心里都顿觉惊悚。不必计较花费?那是一个每年年尾年头都在大臣们中间调解预算,恨不得将每两银子的用途一一列明的人的话么?
  不过这帮人精都不露声色,权当皇帝近来兴致高。重启海务后一直好消息不断,也许皇帝就高兴呢。
  御书房
  "太傅那里怎么样?"
  "老家伙告假了,真没想到。"
  "太傅……越活越成精了……"
  "嗯,他身边居然也有深藏不露的人。多年的家丁身手这么好,摸底时居然一点都没查到。"
  "不,要紧的不是这个。而是太傅选择了告假,有点意思。"
  "父王……不,道长,这不是刚好?就是怕被他瞧出端倪来,我们才派去刺客……"
  "是这样,但太傅没有受伤却告了假。他明明遇刺却按下了这个消息,这才是奇怪的地方。"
  "……刺客那里我们处理得干干净净,不会留下任何线索。"
  “呵,太傅为官做宰那么多年,知觉灵着呢。不知这回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这能有什么主意?他都没见着我,何从怀疑起?而且我准了他一个月的假,只要我们加紧……”
  “对,是要加紧安排。我们的人虽不少,但绝不能调以轻心。一旦有人起疑,就得有更多更快的力将他们压回去。”
  “是……道长。其实已无大碍。反正他有的……都已在我手里,就算有人怀疑也没有凭据……”一声轻笑。
  “陛下……小心驶得万年船。此外,他还有太子。”
  “太子?对了,那个小东西,前日差点被他吓出一身汗。一点规矩没有,直闯御书房。我罚他回东宫闭门思过。早晚是个祸害,得想个法子……”
  “不,动作太大,至少也得过了这一阵……目前,陛下应谨慎些才是。”
  “是……道长。”
  东宫。
  一个清脆的声音自言自语中:“爹去静室修行,我知道。但我也知道他从来就没在那里过。他肯定又在各处东奔西跑找人茬儿呢。这次他一回来就很奇怪。我去御书房什么时候需要打招呼了?他看到我首先不是惊喜也不是无奈,居然是吓了一跳,多神异的事啊?我爹居然会吓一跳,而且是对我……我是妖怪吗?所以,这很不对。你说呢,李章?”
  李总管早就将其他人遣得远远的,自己尽力缩小存在感。不想却被太子指着名问到,他只能干笑道:“圣上日理万机,一时没顾上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勿虑,圣上得了空一定会来看您的。”
  太子给了他一个白眼:“李总管,你说的这是什么呀。我爹,我爹让我闭门思过哪,我爹为了我跑到御书房的事让我闭门思过……我爹居然会为了我跑到御书房的事让我闭门思过?呵呵,真是新鲜事,太有趣了。还有,李总管,你是我爹的大内总管,怎么会到东宫来啊?”
  李章觉得一阵冷气掠过,硬着头皮说:“这,圣上的旨意,小人遵旨便是。”
  太子用手支着脑袋,目光在他的脸上来回扫几下,扫得李章冷汗直冒。
  突然,太子噗哧一笑,道:“李章,你在宫里这么多年,你在我爹身边这么多年……你一点都没发现什么?他怎么就突然把你调到东宫来了?号称伺候好太子,让太子安心思过。呵呵,他身边这么多人,怎么就把你派来了?我爹的大内总管,我好荣幸啊。”
  李章只能低着头,专心看着靴尖出神。
  太子继续说:“这两天,宫里很热闹,热闹到闭门不出的太子也能感觉到呢……”
  他的眼珠子一转,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前日我是没想到……这,要是这样不就一清二楚了?只是……”他的脸上突然阴云密布,喃喃道:“我宁愿我爹是突然有点不对劲,真的只是一点不对劲,要不然,要不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语气里多了几分惶然:“不,不会的……”
  李章悄悄地抬头瞄了他一眼,却见太子有些失神地望向远方,眼中泛起晶莹之色,搁在案上的手微微颤抖。他才十岁,还是个孩子,就算他再聪明……李章心中暗叹。
  半晌,只见太子擦擦脸,噌地站起,道:“李章,替我更衣,我要面圣。”
  李章一愣。
  太子笑得很安然:“太子学了规矩立即用,不成么?”
  御书房
  一个内侍匆匆赶来:“太子殿下求见。”
  正和道长密议的人有些不耐烦:“闭门思过一个月,这才两天,不会计数么?不见。”讨厌的小东西。
  “这……”内侍有些犹豫。
  那人毫不在意:“有些人朕遣走了,有些人朕用起来了,其中道理你可知道?”
  “是,陛下。”内侍诺诺而退。
  道长看着内侍退去,道:“小家伙看出了什么?”
  “哼,看出什么又怎样?他如今是太子,但今后朕添了子嗣,可指不定谁是。宫中的事……皇帝有旧爱新欢,很平常。”
  道长皱了下眉:“陛下要变可以,但不能操之过急。徐徐图之为好。”龙袍没穿几天,厚燏的想法就一个接一个。不是说不行,只是太过急切了些。他原本就和凌云很不同……中间的差别让时间去慢慢弥合是最好的……毕竟自己的情报眼线再多也只是触到了一部分东西,另外的要靠他自己的机灵谨慎度过去,但厚燏……他想着叹了口气。
  那人听着他的话,但着实没放在心上,随口应道:“是,道长。”
  东宫
  “是么?爹不见我?”太子笑了笑,挥挥小手让内侍退下。
  接着他站起来,走到李章面前,冷声道:“李总管,我要你把我爹回来后御书房发生的,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告诉我。你听明白了?”
  李章哆嗦了一下,抬头对上太子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太子的眼睛里已是雾气缭绕。李章长叹一声,大不了一死而已,李章你又没有家小,你还怕啥咧?想着他收了收心神,道:“是,太子殿下。”
  太傅偶感风寒,抱恙在家。不少大臣去他府上探病,但太傅和往常一样一律不见客。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太傅很少见客,不足为奇,但是……暗哨的消息传到宫里,道长有些吃不准意思,太傅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为什么瞒下了遇刺的事?原以为太傅会借生病之机,暗中联络同僚……他本想正好借此大做文章,将水搅浑,朋党两字可是压死过一堆人的……大臣们的注意力一旦转向就不太会注意到皇帝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这也是他派出刺客的原意。当然很想让他死,但伤在家里的效用更好……结果,太傅没受伤,却依然待在家里,也不见同僚,就不免让他觉得有点底气不足。
  "继续监视,不得懈怠。"他挥挥手让暗哨退下。手里轻抚着案头的玉如意,他陷入了沉思,是不是再将计划好好地盘一盘?正在此时,一人闯了进来,他不由皱眉:"陛下何事惊慌?"
  那人递给他一封信:"道长请看,烟雨楼的消息。"
  他抽出信出来一瞥,不由也心头一震:"叶孤城失踪?血洗烟雨楼?怎么现在才报来?"
  "除了在地面巡逻的人,另外人都死了。"那人脸色阴沉:"都是喉间极小的一个剑痕,师尊好本事……唐天纵死了,死于自己的暗器;王老大也死了,死得看不出死因?一帮废物。"
  "这……"他沉吟道:"叶孤城拿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