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湖边彷徨 >

第49章

湖边彷徨-第49章

小说: 湖边彷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书完——
起稿于二零零五年三月四日
完稿于二零零七年三月四日
后记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一
考进了大学,一切都莫名其妙的改变了。包括学习、思想、行动等等。以前的死拼硬打,变成了如今的自由散漫;以前的脚踏实地,变成了如今的幻想梦曲;以前的种种不悦,变成了如今的天真浪漫。
为了圆我高中的写作梦,我开始尝试写东西。一开始,我把它当作自己心灵苦闷的发泄所。一篇发泄完,颇感轻松自在。但久尔久之,却变成了执着的追求。一天不去写,就苦闷的发慌。于是,规划小说的整体结构,打草稿,审完一遍又一遍,再定稿。真的,通过诸多步,我真的像个作家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喜欢湖水,不是因为我喜欢游泳。湖是一个洁净心灵的象征。它会让你感到清新自在,会让你沉醉不已。
也许是因为我和我的女友经常去永封湖的缘故吧,而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踌躇了一段时间,就开始从湖边写起了。
二零零五年三月三日,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到了丽江。
丽江已是春天了,万物欣欣向荣,百花盛开,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天,奇迹却出现了。天还没明,忽忽的大雪降临了,给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丽江带来了惊喜和忧愁。
上午,我没去上课,冒着大雪,在校园漫步,转了一圈,便来到了情人湖边。以前,它是我清净心灵的场所,而如今,却是一切一切不快涌上心头的场所。漫步在湖边,彷徨无奈,于是作了《湖边彷徨之曲》。而后,心思一定,一切故事情节便在心中有了着落。所以,一部二十多万的长篇小说就着笔了。书名为《湖边彷徨》。
写这部小说不是我的突发奇想,而是一切经历积累的结果。我的内心彷徨、无着无落,再加上一场大雪的激发,写这部小说就再所难免了。
无论写好,还是写不好,这都会成为我通向真正小说道路上的伟大尝试。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我会更加努力的。
江枫写于宿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二
作者对《湖边彷徨》分析
天气:晴,阳光温和,空气清新,天空湛蓝周三11/15/06
今天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总写湖边的晨读,写湖边的景色,写蓝天白云也太腻了,不仅朋友会烦腻,我自己也会烦腻。于是,就特地写写自己对《湖边彷徨》的分析了。
《湖边彷徨》这部小说是我初涉小说这所文坛的第一部。故事中十之八九都是真实的,虚构只占据极小的一部分,也是为了使整个故事更加连贯,更加紧密而已。
《湖边彷徨》一共十六章,前九章和最后两章均已写完,看到这,朋友们会不禁地发问:第十章到第十四章不去写,怎么会破天荒地写出结尾呢?也太匪夷所思了。其实不然,我写的这十六章,是有结构限制的,第一章和第十六章是写实篇,中间的十四个章节是写梦中的,也可以说是用回忆的方式写出来的。第一章和第十六章写二零零五年三月的某些片段,特别是丽江的一场大雪,让我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想,于是就写了一首彷徨之曲,然后就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这部长篇小说的谋划和写作。而中间的十四个章节主要写的是二零零四年的四月中旬到九月初,第十五章后半部分写的是二零零五年一月的故事。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结构。
这部小说贯穿了两条线,一个是以剑平的爱情为线索,另一个是以青龙山贾家的遭遇为线索,这两条线索相融相和,里面有分亦有合。第二章是合,第三章就是分,第四章又是合,也是整个故事的第一个高潮。向后,第五章分,第六章分夹杂合……
在这部小说里,我就是贾剑平,贾剑平也是实实在在的我,我的思想全部灌注在了贾剑平的身上,他是舞台上的我,代表我演绎了一个个故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你看过我的小说,也许你会知道个七八分。没看过,就会一无所知了。
经过二零零四年那段时间的磨难和考验,我的心灵承受达到了极点,怒极而发,终于爆发了出来,于是远奔他乡,舍家乡,离开了伤心地。
二零零四年五月多弟弟去世,患的是先天性疾病,走时才十七岁。
齐雯雯是我女友,我们共患过难,共享过人间的美味,恩爱不已,携手共同走进了考场,决定未来命运的枪手在此炮响。
我们之间有过好多好多的美丽记忆,天和亭和永封湖就是两个爱情的真实写照,那里是我们心灵休憩的驿站,发泄情怀的良所,憧憬美好未来的佳地,在那里,可以无忧无虑,可以天花乱坠,浪漫不羁。我们曾经舍弃过上大学的欲望,而一心想躲进我们筹造的世外桃源:“……那里有青山绿水,那里有蓝天白云。白天与树林、山水、野兽、阳光为舞;晚上与温馨、舒适的幻梦为伴。两个人交织成一个幸福的家,远离尘世的恩恩怨怨,恬静的生儿育女……”在那时,雯雯说过很长的一段话:“人啊,有幻想是一面,面对现实是一面。在永封湖的时候,抛弃世俗的缠身,忘掉一切的不快,好象与世隔绝了,好多的幻想之梦便袭绕而来,说出的话,那当然是如何梦想未来?如何两个人纠缠在一起尽享大自然的无限风采?如何生活的逍遥自在和无拘无束?而踏出永封湖之后,又是另一个不可逃避的世界在等着。在这个世界中,无论你怎么样?是上通天也好,下通地也罢,总得面对无法左右的现实。是啊,高考的事一直纠缠不清,也难怪他如此的心绪不宁?”在作品里是有的(第六章)。现实与梦幻总多是在冲突,严酷的现实把梦幻击的粉碎,我们不得不正其身,立其志,扬其长,克其短,投入到兢兢业业的学习生活中,就是因为学习用功,我们考的很好,所以才有了去曲阜替人考试的一幕,不料的是,教育局对不在校生查的很严,严禁本地人去外地高考。因为此,回来之后,为了奔波此事,我和雯雯提心吊胆,哪里还有心情去学习,摆平一切之后就进了考场。于是,结果,可想而知,一塌糊涂。这就是我曾经辉煌一时中跌的最狠的一次,也是我人生的一大败笔。高考完,我和雯雯有十日之约,小说中穿插的王雨薇是个虚构的人物。
回到家,不幸的是妈妈得了重病。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之下,我们都去了北京。得知妈妈患的是不治之症,我整个人都像死去了。
家里闹水灾,二伯疾病缠身,大伯因丧子而卧床不起。外面一摊子,里面一摊子,整的每个人束手无策。北京动完手术,我们都回家了。紧接着,就迎接高考的种种了。不理想是早想到的,可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的不理想,我和她考的相差无几,能进入同一所大学是很可能的。可她爸爸从中作梗,动摇了她的心志,她在迷糊中去复了课,使我们的相约成了泡影,成了乌托邦。但不幸的又来了,她竟然会莫名其妙地出了严重车祸,没有救下,离开了人世。听到这个噩耗,我简直很冲动,很想随她一起走。可是我还是无所事事地活了下来。但不知这是人为还是天意如此?我永远失去了她。但在小说里。我却没有如此去写,而把她写成个活生生的人,等待着和我重逢的一天。紧接着,二伯死去了,每个人更加惶恐不安,每个人浑身都像长满了刺,刺的我心志不安。
通知书下来了,我可以走了,离开这伤心地。
这就是故事的大概情节。在这部小说里,我是在叙述我的人生。写着这部小说,让我懂的了好多,特别是心灵得到了净化。我想通了,生活在回忆中是多么的痛苦,我要解脱出来,也是这部小说,给了我重生的力量,以便我迎接新的未来。
写这部小说只是对我过去人生的一种记载。如果说纯碎是为了博得别人的同情和眼泪的话,大家都错了,如果说是在同情之下获得出版的话,那更加错了,我从来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想用笔把它写下来留作永恒的记忆而已。但我想,对别人来说,就不是这些了,读读我的小说,也就是读我的人生,也许会对你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给你指点一些路标,以防你走的太偏激了。虽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但能旁敲一下,对你也许会有好处的,不是吗?
希望读者能尽量地看一下,在此谢过。
深夜十一点于宿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三
历时两年的时间,终于把我的第一部小说《湖边彷徨》写完了。
两年期间,心灵的发泄到了极点,里面的字里行间都是我情绪化的终极体现。
有好多朋友读过小说的前半部分,有些朋友说主人公的性格比较模糊,作者的干预色彩比较的浓。现在就这两个问题,我来分析一下:
一、主人公的性格比较模糊
以我的思想,这应该是必然的。这部小说叫《湖边彷徨》,彷徨的意思大家也应该能很清楚的理解吧。主人公正是在两选其难,彷徨无奈的性格下开始他的追梦的。主人公有古道热肠,珍惜生命,不愿看到别人受苦,而他的家族一波一波的灾难袭来,他能无动于衷吗?在性格的驱使下,他彷徨过,无奈过,痛苦过,流泪过,正是这一波一波的灾难让他明白,也是促使他离开家乡的真正原因。无法阻止,就只好离开伤心地,这也是主人公无法自已,无法选择的结果。很多事情磨练过的性格,在不同的环境以及影响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的性格亦是不同。主人公在第一章中就开始了彷徨,思前想后很难断然自己的行动,看了雯雯的信后,使他更加悔恨自己,借着白雪飘舞的世界,开始了他的种种回忆。以后的情况就不说了。这部小说以回忆式开头,中间从第二章到第十五章的前半部分写回忆,第十五章的后半部分读完后,按顺序的话,该读第一章,最后读最后一章。
二、作者干预色彩较浓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我的自传体。我在前面也说过了,十之八九都是真实的,虚构的部分也仅仅是王雨薇这一个角色,也是为了前后文的连贯。既然这部小说是我的自传,我就不能不加上我的原本思想输入到主人公身上,以及很多角色身上,让他们代替我进行生活的游斗吧!
分析了好多次这部小说,终于还是分析不出一个整体的概念。这部小说写的不成功。一是我没有比较高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情节赶的比较急,发展快,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耗在这部小说上。
但是网友说过,这部小说很多方面写的很有道理。读一下,虽不能给你散文诗歌的魄力感受,但能指引一下你的生活道路,还是有点帮助的吧。
谢谢大家!
江枫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九日早晨于宿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