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嫡子难为 >

第103章

嫡子难为-第103章

小说: 嫡子难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卫王妃根本不信佛。她院里别说佛堂佛庵佛像,就是佛珠也少见。 
慈苦大师是云南高僧,所在的镇南寺也是皇家寺院,受镇南王府香火供奉。卫王妃这做亲娘的亲去请大师卜卦,那卦象,定也是极好的。 
只是一趟云南之行,魏宁过的一波三折,自然也见识到了卫王妃的手腕规矩。 
魏宁走时,明湛已经大安了,虽然还是瘦瘦小小的猴子样,不过精神上好了许多,眼睛里透着灵气,不喜哭闹,也挺可爱。 
此刻听卫王妃笑谈往事,魏宁虽不知何意,亦笑道,“世子是有大福分之人。” 
其实叫魏宁现在说,明湛成长中有颇多诡谲之处。譬如,死而复生;再譬如,幼时口不能言。只是如今再计较这些已无意趣,明湛聪明能干,运气也够好,又有卫王妃这样的母亲。 
魏宁无意参与镇南王府之事,自然只管奉承卫王妃。 
卫王妃笑了笑,“难得见子敏一回,这话就多了,倒误了你去魏妃那里说话儿。”不待魏宁说话,卫王妃已吩咐道,“送侯爷去魏妃那里吧。跟魏妃说,侯爷虽为男子,亦非外人,中午留侯爷用膳也不妨事的。” 
魏宁只得说一声,“谢王妃。” 
魏妃的院子一如既往的奢华精美,明菲刚回来,在守着母亲说话。 
明菲见了魏宁,起身行礼,笑着唤了声“舅舅”。 
按理,俩人的关系应是极亲近,不过因数年前那场明菲与明湛的纠纷中,魏宁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并没有偏颇明菲。自此,明菲与魏宁始终不冷不热。 
其实不说明菲,就是魏妃对魏宁当初的举动都暗自生了一段时间的闷气。 
魏妃打赏了送魏宁过来的小丫头,拉着弟弟坐下,“一直等着你呢,可惜今天明礼明廉都有差事,你能常见他们,中午正好咱们三个一道用膳。” 
“好。”魏宁笑望魏妃,“姐姐还是老样子。” 
魏妃见着弟弟也开心,“我还能怎么变不成?这样热的天走这么远的路,我听明菲说了,路上多亏你想的周到。” 
“应该的。”魏宁再怎么也会多照顾明菲一些。 
“母亲,舅舅这次来有许多事情都要麻烦四哥,不如请了四哥来一道用午膳。”明菲笑着提议。 
魏宁看了明菲脸上盈盈微笑,并不说话。魏妃笑容一滞,斥道,“别胡说,这些外头的事让你舅舅伤脑筋就行了,咱们不必多问。” 
明菲不依不挠,“四哥又不是外人。” 
魏宁淡淡道,“嫡子庶母,总不相宜。” 
这句话的杀伤力极大,明菲脸梢一白,咬了咬唇,不再开口。魏妃黯然一叹,对明菲道,“你舅舅说的在理,王妃在正院,世子是王妃唯一嫡子,我是侧妃,就是平日里见了也该避讳的。倒是你,想跟世子亲近就多去王妃那里转转,总没坏处。” 
“知道了。” 


124、平衡 

明湛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魏宁哪怕先前对明湛感官上有一些认知;也得承认;明湛品性极佳。 
这样大好的机会,魏宁在路上还盘算着;怕明湛会有一番纠缠,结果明湛只是偶然于言语上占些便宜;最多是摸一把捏一下的,这点儿道行;在魏宁眼里,颇是没什么看头儿。 
或者;是因为明湛有了新人的缘故。 
楚言因得了明湛的眼缘儿,有机会出入王府,虽声名不大好;不过只看朝夕;还真没人敢得罪他。 
“阿言,这是承恩侯魏大人。”明湛亲自为楚言引见魏宁,转头对魏宁道,“这是楚言,在盐矿的改革方面,他给了我许多不错的建议。” 
楚言一番谦虚,明湛拍了拍他的手,“别紧张,阿宁很好说话。” 
明湛不喜欢那种一人高高在上,余人两排分站的方式,他命人置了个圆桌,自己做了尊位,示意魏宁与楚言一左一右分坐,然后逐条与魏宁讲解云南在盐政方面所采取的新政。人员如何配置,盐票如何印制,如何防假等等,不曾有丝毫隐瞒。 
魏宁未曾任过外官,于盐课只是纸上谈兵,其间多有不解之处,楚言自然为其解惑,他言语清楚,如今又不再吃这行饭,索性将里头的猫腻内情一丝不落的都说与魏宁听,明显不给别人留活路。 
魏宁不着痕迹的打量楚言,对明湛选人眼光倒有几分另眼相待,楚言虽为商贾,不过言语俐落,行止谦恭而不卑微,模样俊美风流,做事也有分寸。 
这些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说完,中午明湛命人预备了宴席。 
楚言在明湛身畔伺候着布菜倒酒,明湛拉着他的手将人按在椅中坐下,笑道,“只管坐下来安心吃饭,午后还有的忙,不用你伺候。” 
楚言道了谢,他初时在明湛身边真是惴惴不安,生怕哪里惹得明湛不悦。时间长了倒觉得明湛并不大讲究规矩,只要将份内的事情做好,明湛并不难相处。 
明湛很忙,吃豆腐都不大有时间。 
几位大人前来回话,明湛将范维派给魏宁,听几位大人回禀选妃之事。 
“殿下,按规矩,您应该有一位正妃,四位侧妃,余下姬妾随意。”柳大人一张四方脸,正气凛然,“因世子要择世子妃,三品以上官员家,未曾婚配正当妙龄的女孩儿皆已奉上画像。按规矩,世子选出五人,再由这五人中选一位立为世子妃。” 
这位柳大人真的非常重规矩,一席话强调两遍规矩。事实上,柳大人原是将此事回禀于凤景南,凤景南心知明湛向来意见最多,索性着柳大人直接与明湛商议。 
明湛坐姿端正,脸板板的,规矩味儿十足道,“自古婚事皆是父母之命,焉有我自己做主的,还是先请父王阅过,一切悉由父王母亲做主,方为正理。” 
柳大人顿时激动加欣慰,“世子如此知礼,真乃苍生的福份。” 
“莫要如此赞我,”明湛谦逊道,“我也不过是依礼行事罢了。倒是你们几个,因着我的事,这样忙碌费心。其实我的事有什么要紧呢,倒是今科秋试,柳大人是主考官,不知可安排妥当了?父王向来最看重人才选拔这块儿,你们莫在因我的事耽搁了。连圣人都说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的心要多放在百姓身上,只要百姓好了,我再没有不欢喜的。” 
柳大人几乎要热泪迎眶了,在未受他们教导之前,明湛言语何等粗放,如今念了不多日的书,就如此圣德贤明,真乃社稷福祉。日后明湛身为一代贤王,而他们做为贤王的师傅,相信也有幸能在青史之中留一姓名。故此,几人如打了鸡血般要以更要的标准衡量明湛的行止,最好能有机会直颜进谏上几回,方能成就冷面不阿的清名。于是乎,更加啰里八嗦的说了许多话。 
明湛听的心里直犯困,还是凤景南解了明湛的困局。 
凤景南派人传话:请世子过去,有事商议。 
明湛连忙去了。 
除了一些琐事,凤景南有意让明湛渐渐了解云贵军政。 
如今云藏贸易完全是明湛在安排,有了事,凤景南自然要知会明湛一声。 
明湛接过折子仔细瞧过,不禁皱眉,“没开藏边贸易时,藏边太平着呢。如今贸易区还没建好,那里便匪盗横行,没个消停了!” 
凤景南道,“是要好生问一问杨路。” 
这折子便是杨路杨将军上的,明湛琢磨他人心思向来也要过七八道弯儿,似笑非笑道,“不知道杨将军是想试探咱们的态度,还是有别的考量,他在藏边掌五万大军,竟为这些毛贼上折子请示。”要说其中没隐情,明湛打死都不能信的。随手便将折子掷回桌案,待凤景南的处置。 
凤景南指了指道,“你如今也在学着批奏章,这份折子便由你来批吧。” 
明湛倒也不推托,从笔架上取了支笔,略一思量,醮了墨,悬腕写道: 
藏边不靖,要尔何用?杨将军率军五万驻守云城,十数年来,军饷可曾拖欠?粮银可曾不足?将军掌大军而坐视盗匪横行,昔日拔山之勇,今日安在?今视将军之奏章,吾颇为将军麾下将士担忧。谁无骨肉兄弟、父母妻儿,若将军力有不逮,何妨明言? 
来日藏边贸易之安危,均付将军之手。 
今将军竟为游匪散盗所困,遥想当年老将军之凛凛威风,甚憾。 
这披头盖脸的一顿骂,凤景南唇角抽了一抽,可以想像杨路收到奏章的表情。凤景南也没再批,直接命发还杨路。而且,他甚至打算日后有这种欠骂的折子都送给明湛去批阅,自己把关即可。 
“父王,我想着不如请西藏公主来云南住一段时间,以示云藏交好。”明湛道,“反正早晚也要联姻。” 
凤景南对于明湛联姻的姿态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之前闹过,不过经他一教导还算识大局。唉,休下这样不省心的儿子,只得自己多操劳了,凤景南道,“没名没份的,一个女孩儿,过来哪里合适?” 
明湛却并不这样认为,笑道,“我听人说在西藏女人的地位还是蛮尊崇的,比儿子不在其下。我们先写信,如果藏汗同意,再发正式公文,邀请西藏公主前来进行云藏文化交流,并不要多久,一个月就可以了。正好,我们彼此也可以联系一下感情。” 
见凤景南仍在犹豫,明湛撺掇道,“试一试吧,不试谁知道公主不来呢?公主不来,王子来也一样的。” 
云藏联姻的事并没有瞒着魏宁,反正他早晚也能知道。只是如果魏宁的消息反倒落在凤嘉乾之后,面儿上就不大好看了。 
明湛不会让魏宁陷入这等尴尬境地的,便露了一丝口风。 
魏宁有些小小的惊讶,以往明湛对于联姻的事并不十分热衷。当然这也意味着明湛是真正的步入了云贵掌权者的行列,联姻永远是巩固权利的最好方式之一。 
明湛与魏宁打听,“四川也与西藏相临,不知皇伯父是怎么打算的?” 
以往魏宁在明湛跟前儿自觉有些优越感,这回却被明湛问的脸上挂不住,搪塞道,“朝中还在讨论。”纵使魏宁也得为帝都的效率脸红,人家明湛已经做的七七八八,连公主都勾搭上了,帝都还没讨论出个一二三来。 
以帝都朝廷的傲气,是不屑于用镇南王府与西藏之间的协议的,他们可以参考,不过必然会有要修改的地方。只是帝都朝廷中多是博学大儒,讨论起事情难免引经论典,洋洋洒洒,唇枪舌剑,各方利益,以至于,现在还没讨论出个子丑寅卯。 
当讨论出个头绪时,还要派遣谈判大臣,什么时候能谈下来,还是遥遥不可期的事。 
明湛有此问,魏宁只得含糊以答。这种含糊相对于明湛对魏宁的坦诚,明显让明湛不大舒坦,魏宁最善察颜观色,无奈道,“如今大家的眼睛都瞅着盐政呢,西藏位处偏远,苦寒之地,如果不是你们这边要与西藏通商,估计朝中也想不到此处。” 
魏宁叹口气,“但凡做事,要有魄力的人挑头儿,就比如云藏贸易,遇事你能拍板做主。在帝都不是这样,即便哪个大臣领了差使,但凡有事,依然要上折子请示皇上。一来一去,又要满朝研讨,方有定论。我说朝中在讨论也并不是敷衍你,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明湛看向魏宁,有些担心,“那你这趟来,回去也够难的。”万众瞩目的事,想分一杯羹的就不在少数。 
“走一步算一步吧。”明湛眼中的神色让魏宁嘴里发苦,“皇上现在也很难,不然也不能这么快让我过来。” 
“阿宁,你何必……”凤氏兄弟的母族就剩魏家这两个兄弟,对魏宁向来不错,魏宁何必这样玩儿了命的钻营,若是换了明湛,定要好生享受人生。 
魏宁唇角微挑,半是讽刺的笑了笑,不往上走,单凭着帝王的顾念?帝王是什么,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