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脉搏 >

第3章

脉搏-第3章

小说: 脉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电话和只有121路车的当时,万水千山也阻隔不了那份艰苦而又甜蜜的相思,没有别的渠道就经常写信,让那位化学老师回家的时候帮带过去。这位化学老师倒不担心呆的爱恋耽误学习,因为呆这方面本来就拔尖。后来参加三科竞赛,都只拿到三等奖,没给中考埋下伏笔;得到学校里补贴的那点微薄的奖金,也换了礼物送给了姝。当时有位姓张的男同学文科相当厉害,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汉,居然能折腾到左眼800,右眼就1000,呆哥也只能望眼兴叹,佩服不已,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

    一稍有空,呆就去找姝,那时候大家受的教育都很保守传统,最亲密的动作就是牵着她的手,甚至想能这样牵着过一辈子也知足了。

    终于考取了中专,结束了咸菜为伍的艰苦岁月,但过大比例的咸菜也定格呆哥不能拥有雄伟挺拔的身材,当不了“伟哥”。在公布分数的超过分数线后,呆哥觉得有把握对姝负责一生,真心地在她面前跪了下来承诺:我非你不娶!这一刻姝也可以说是真的感动了,呆第一次亲吻她,也没有拒绝,闻着她吹气如兰的少女清香,呆哥很贪婪地吸允着,把她拥抱在怀里真实的快乐与幸福,让呆哥陶醉在爱的海洋里。当然小呆也有反应,但大家都还年轻,也克制着那种冲动,呆希望能把这种事情留到结婚的时候。再说如果现在拥有了,却没修成正果,那太对不起殊了;应该留着她自己选择的权力和机会,甚至设想“如果有个更优秀的人追求她,只要她过的比我好,我愿意自己退出。”

    在拥抱她的这一刻,呆哥觉得自己是世界最幸福的:谁说爱情的“鱼翅”与学习的“熊掌”不可兼得?

    呆哥仰天大笑:我做到了!

    那年,呆哥17,她16岁。
第三章 芝麻与西瓜 孰是又孰非
    却说呆总分数超过分数线的时候,觉得入围了;就对殊做出了承诺;虽然上届过关的同学吴越表示担心,也不以为然。

    果然,到了开学的时间,其他同学陆陆续续接到通知,但呆却没有,沉住气;等低12分的同学也走掉了,感觉有点不妙,现实印证“朝中无人莫做官”的俗话;呆当然不甘自己的“一番辛劳尽是空”,而自己没能力也鞭长难及,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只好打电话把在南京保温复合材料厂上班的父亲喊回家来寻求对策;父亲于是想到在县城当局长的本村长辈,长辈马上开车去招生办里查问;招生办里也很买他的帐,当然也解释了没走掉的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最后还是答应在补招名额里想办法,毕竟分数是正取的范围。三个月后进了中专,班主任谈及此事时,声称当时也是看见分数很高觉得可惜,于是好几个人跑了几次合肥才争取到这个名额,当时这个分数算本校同界1100人中最高的分数。

    但当时补招只是一个希望,未必有结果。坐等也不是解决办法,父亲出于生计还是去南京原来的厂,临行前交代呆哥再去复习。

    呆哥实在是厌倦了这种挤独木桥的生活,谁能预测下一年内考试会发生什么的事情?再说自己没有人脉,即使读书毕业后又能混得出名堂吗?自己的处境和关系着能不能给殊的幸福。看着出外闯荡的人,也有不少风光地回来,于是横下一条心决定出来闯荡。只是我们可怜的呆哥现在还没去过离县城更远的地方,连公共汽车都不会乘,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好不容易在南京找到父亲。但父亲不甘心读书梦在呆哥身上破灭,坚持要在呆身上实现,“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于是便冷待极力夸张外面的艰苦劝阻他。但呆哥对读书已经心死,第二天就自个在旁边的砖瓦厂找了份体力活。

    父亲第三天就过来和老板交涉,要求老板不要解雇,说他还在读书。

    呆哥想想,这里是父亲的势力范围,要脱离他的控制就只有离开,于是假借回家转道合肥。当时有个初中的结拜兄弟刚,在合肥读书,先找到他那里落脚,一起玩了两天,便开始找工作;当时合肥的中介很不正规,玩兜圈子游戏。没两圈下来钱都进他们的口袋,而工作还是没着落。对于没学历和工作经验或者技术来说,一个未开发的内地城市找份工作谈何容易。挨了几顿饿,睡了几天公园,终于找到一蘑菇厂里做临时工。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50元,但有厂里有大量相关的书籍,主要是关于食用菌栽培,没其他的路,心想把这个学会也不错,便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起来。一晃就是一个半月,现学现用使技术掌握的很快,恰好生产上也闲了下来,于是趁厂里要裁员结帐回家。

    在主任手里要了几个菌种,准备回家筹建蘑菇厂。做了演示,便邀了哥哥的大舅子出资金,一起合作,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不想此时补招的录取通知却下了来,却是个委培的,虽然也是要花钱的省招计划,但对以商品粮为目标的父母来说已经足够了。呆却一心想种植蘑菇,不想再去搀和读书的事情。父亲五次三番地说,但没效果,恨铁不成钢,不由老泪纵横,威胁不认这个儿子,呆哥还是对读书提不起兴趣。母亲爱子心切,心一横居然对呆下起跪来;呆对官场的失望又不能答应母亲,只好也对她下跪拒绝。

    父亲自己受气也就落泪算了,但看母亲这般,而孩子还是那么绝情,一下子咆哮起来,抓起哥哥做生意摆的台球棍就没头没脑地把呆哥往死里打。哥哥看不过家庭纷争过来拉开,于是呆哥走得脱。呆哥身心俱碎,满肚子委屈,在外面走了很远,想死的心都有。但又一想:父母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如果这样走似乎又对不起所有爱自己的人,也包括殊。虽然读书不是自己希望的生活,但至少可以按照他们的希望生活几年,报答他们,就算牺牲自己的几年前途也算对得起天地良心。

    当下这么决定,用河水冲掉满脸泪痕,强迫自己笑了笑,努力调整心情,使自己平静下来,走回家来告诉父母自己愿意读书的决定。

    不过呆哥也对薄弱的家庭经济又很担忧,担心最后会骑虎难下,前进不得,后退无路。母亲看见浪子回头的儿子做出保证:“我和你爸就是砸锅卖铁,就是要饭也给你读!”

    于是呆进了中专。

    由于补招的原因,呆比其他同学迟进学校两个月。很快英语和物理都要考试测验掌握的情况,呆于是借了老乡的英文笔记看了两三遍,根据初中经历N次考试的经验,呆很简单抓住重点,于是只上第三节课考英语,呆能拿到中上等的分数;物理更不用说,本来是呆的强项,拿书翻阅一遍,基本能领悟,拿到更高的分数。

    这下让其他同学和老师刮目相看。老师怀疑是抄袭,但答题与身边的同学不一样;于是都很看好呆哥。

    但接下去却是辉煌不再,当时的英文老师是位漂亮的女士,呆很喜欢她身上的香水味,呆也很想在她面前保持一个好学生的印象,这样能拥有更多次闻到她香味的机会;但记忆力实在帮不了忙,几次背单词都没过关,老师也只好选择放弃以免难堪;物理还是一如继往地好,主要的是呆哥的兴趣不在于成绩,而在于物理类的技术,那时候计算机课程还没开设,后来呆哥自己也有点怀疑即使开设计算机课程,会不会由于学校只关注打五笔型的速度而破坏对计算机的兴趣,要知道那时候WIN95都还没发行,学校不会有更多新潮的知识教给学生,一般会落后两拍,最先一拍是技术创始人掌握,人家都还在完善;第二拍是新潮的产业界,人家钱没赚够不会免费告诉你;等能够在书籍里学习和老师教的时候,基本是第三到第四拍。学习成绩很快重复了初中的老调,文科拉后腿,总分成绩一降再降,最后顺利拿到总分倒数第一。

    再说作为活跃分子的呆哥在学校里也没闲着:组织小伙食团自己开火;结拜了干妹妹晶,稍培养了点情谊就被同学祝横插一杠,他的一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道理首先把呆拉回同一起跑线,又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在校长面前表演“遗书”,还可以装孙子要了呆打印的名片上交校长,搞得呆哥正面形象很糟糕,心无城府的呆哥当然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失了先着,而且当时家里经济很开始陷于困境,也没这个心情与他周旋,自己还有更大的理想要去实施,犯不着和他一般见识。形象的事情是虚拟的,可以不管,但感情的事情却是真实的,于是只好对被他洗脑洗得找不到北的晶说一句:“你会后悔的。”——但这句话居然让她理解为威胁的意思,呆哥有点喷血:只是尊重感情而已值得这么折腾吗?只是想为将来她会明白没有对不起她而提前做个预言罢。

    这段生活的呆哥的回忆是:“一地鸡毛”!

    但令呆哥感到欣慰的是,还好没做对不起姝的言语和事情。要是没有祝,也许和晶真有进一步的故事发生。

    那时候父亲也许是考虑到呆哥读书和家庭开支的压力,知道继续打工难以为继,思索转换条路。看到广告上说的湖北武汉一种“新型的液化气”,便以呆读书的名义借了不少钱,和哥哥的岳父一起开始筹办。这样如果办厂顺利,那么可以还清借贷,还可以反过来支持呆哥读书。对于父亲正当创业而言,呆哥也表示过原则上的支持,再说那时候也不懂得规避风险。

    现场试验。

    试验成功。

    交“技术转让”费,找厂房,买材料

    投产。

    销售。

    刚开始销售不少,但顾客使用起来觉得还是没石油液化气方便,于是纷纷要求退货。其实这种吹嘘为专利的方案很简单,就是使用酒精喷灯一样的汽化装置产生汽化气体,而燃料使用工业废料甲醇。由于甲醇汽化预热过程的时间长,所以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这个甲醇是低毒的工业废料,对眼睛有危害。很快所有的产品都做废,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由他们两家共同承担,这对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家庭破产。

    一年级的暑假有两个月,呆想自己挣点钱贴补一下零花,听说广州钱好挣,便借了点路费过去。经历一番挫折,先和湖南人一起灌过桩,后来与四川人的泥工一起浇混凝土楼面,因为凝固的关系中间不适合停顿,所以有大的屋面需要72小时连续劳动,歇下来躺在石子堆里就能睡着,满身“轰炸机”蚊子的也不能干扰一份。很快要开学了,四川包工头欺负呆哥单身一人却不愿意结帐,推说没钱,最后他的老乡都看不过去说了公道话,也只给了点路费回来。

    艰难可以磨练韧性,呆哥也没后悔当年的冲动,毕竟是自己选择的路。

    二年级的时候父亲不堪压力,开始希望呆哥退学。但那时开设了电脑科目,呆哥很想学,但没交完委培费,于是班主任让他回家筹钱。

    没筹到钱,想回学校又怕老师责怪。便在姐姐家逗留几天,也想和姝在一起多处些日子。没事情做便学骑自行车,练习过程中看见了原来失之交臂的群在开代理店,里面收了很多的酒瓶。后来想起县城酒厂收酒瓶,于是便组织车运了进城,货款还是司机垫付的,但很快出了货。除去开支呆哥赚了第一笔90元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