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女大学生同志之爱 >

第65章

女大学生同志之爱-第65章

小说: 女大学生同志之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会上当也全赖柳仲的戏,在我觉得柳仲根本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人,她话里话外那么有板有眼的一点儿破绽都听不出来,所以我才会相信她和文文确实不知小晏的下落。一直以来,对我和小晏的事儿,柳仲也好,文文也好,她们从来没有横加阻拦,尽管她们从来也没有赞同,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这么干,光因为叶雨吗?很久以后柳仲跟我说了她当时的想法,她说,季晏给文文的那笔钱就是他们家的所有积蓄我和文文确实不知道,她把钱交给文文的时候也没说他们家要搬到南京去,文文把钱交给叶雨是因为当天去医院你不在,开始并没有要隐瞒你的打算,是叶雨让我们保密,她说因为高业的事儿你和季晏的关系已经传开了,有学不能上,有书不能念,继续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指指点点,现在你们为了感情失去学业,将来还会失去事业,失去家庭,失去亲人和社会关系,如果我和文文真的是你们的朋友就应该为你们想一想,就应该帮助你们身归回位。柳仲说,那天,季晏她妈在医院里掩面痛哭的时候,我和文文也哭了,以前你们在一起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经过高业和尹美丽的事儿,全学校议论纷纷,你知道吗?为这个我都跟小民工打起来了你知道吗?所以,当时叶雨一说,我和文文立马同意了,你恨我们也没有办法,你难受,我们比你更难受!

第二章 抚摸灰尘(138)

可想而知,柳仲和文文那个时候肯定比我难受,有些谎话说的人比听的人受折磨,光说一遍还能坚持,说多了就考验意志了,我每天死乞白赖地缠着她们,确实够呛。
在我答应叶雨愿意去上海的时候,我的耐心和信心几乎已经磨平,我决定去小晏原来的家敲门找人,我一点儿都不知道那里已经被政府下令正式拆迁了。
四月的大连慢慢地微风树绿,几台挖掘机朝着翻斗车高一铲低一铲地卸下残砖碎石,灰头土面的拆迁工人戴着安全帽,日落的阳光里,他们的身影个个都是斜腰拉胯的。
我走到附近的一家小卖部,我说,你好,请问对面那栋楼什么时候动迁的?
店主望望我,又望望翻斗车,说,老早都搬走了,春节都没见亮灯呢。
我站在马路沿看着对面一片狼藉的景象,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傻得特别可笑的人,就算这里一如当初,就算小晏真的在家,我去敲门,我面对她的爸爸妈妈我怎么说?我要他们同意女儿跟我在一起吗?他们会同意我们在一起?
〈57〉
大概就是这样的,2001年的四月我徒劳无获地离开了大连,后来在飞机上看报纸,看到高业那个大毒枭在广东被判了死刑,我本来脆弱的神经一下子穿山越岭地难受起来,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反正没感到解恨。
当飞机从周水子机场一跃而起的时候,我看见了大连落日的苍茫,这儿是我的家乡,这儿曾经是我和小晏共同生活的地方,从地面到天上,我的脑里不停地跳动着四个字——孤魂野鬼,跳得我手脚冰凉,浑身颤抖,这才发现原来孤魂野鬼竟是如此凄惨的一个词语。
拉上窗帘,我把自己歪下来,可最后还是没忍住哭。一直以来,我憎恨脆弱,憎恨难过,但我深知,将来将有无边的脆弱难过将我铺天盖地包起来,因为将来无边的生命里没有小晏,没有小晏没有人再叫我狗福久,没有她,我叫谁妈妈,从精神的某个角度上说我就是孤魂野鬼,就是!哭!哭也没有用!
精神最差的那一年,就是刚到上海的第一年,怎么形容呢,那绝对算身心俱颓了!
第二年夏天,也就是认识老豆的那一年,在老豆的帮助之下,我的修配厂开张。
往后几年,一直长大,一直难过、脆弱,也缅怀。
这五年以来,大事件当属那张毕业证书,在叶雨的监督之下,在与小晏起先共同生活的影响下,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的自学考试,并且通过考试。再有就是技术,每天都在车厂,天长日久,多少也掌握了一点儿汽配维修方面的皮毛知识。
别的,再就没了。
我有的时候自己问自己,是不是生活太无聊,是不是见得太少,要不怎么老记着过去,睁开眼想她闭上眼也想她呢?
除了上海这个酷热潮湿散发着华丽气味的城市,我去过苏州、杭州、新疆和西藏,观光旅行,但都是闷着去闷着回,没有好感,尽管它们各有流连忘返的独特光景引人入胜,可我的心里只装着一个城市,只有那地方最美丽、最华贵、最亲切、最魂萦梦牵,不关乎什么顽固不顽固,因为我唯一激情的一段人生都停留在那儿,分分秒秒,畏惧并渴望着。


第三章 命运弄人

第三章 命运弄人(1)

〈1〉
我沿着后门的楼梯口上去,洗车工老曾正在往扶手上晾脚毯,他冲我一笑说,小吴,今天可来晚了哈。
我也一笑,我说,曾师傅吃饭了没?
老曾穿着胶皮制成的大兜子,那是洗车间里为了防水专门的工作服,他说,刚吃,你还没吃吧?
我说,嗯,没吃呢!
老曾说,那赶紧进去吃饭,老蒋他侄子来了,老蒋还要介绍你们认识呢!
我笑笑。
曾师傅说,啊,怎么,不想认识?
我说,没,那个,那我进去了。
老曾嘿嘿乐,凑我耳边小声说,快进去吧,小伙子长得可漂亮了。
我一蒙,可想而知这话不止一个意思。我跟老曾又聊了几句洗车间有关工作的事儿,然后五步分十步慢慢走进楼。
我们修配厂一共十二个工人,加上我和老豆一共十四个人,平时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不分干活儿的,管事儿的,都特亲。老豆过去跟着他哥哥干过,比较内行,他主要领着大家干活儿,我就管账。我们爷俩分工明确,偶尔红个脸也都是为了买卖能够越来越红火,因为有老豆的帮助修配厂的名声也真是越来越响亮,还有跑来学徒的呢。
来,来,小阳,这我侄子。老豆好像刚刚吃完饭,嘴唇油亮油亮的。
我走过去,一个穿着青色外套的男人像小学生参观博物馆似的站在正在做抛光处理的车边儿看玩意儿,由于特别聚精会神,似乎没有听到老豆向我介绍他。
老豆拽男人一把,说,小子你往哪儿瞅,认识认识,这小阳,这是我侄子蒋军。
男人转过来,朝他叔叔笑,然后又朝我笑,我当时一愣,这不刚才在公交车上给孕妇让座还被误解是我男朋友的那男人吗?
蒋军也愣,他指着我结结巴巴说,你,你刚才,你不是刚才坐车坐我旁边那位吗?说完咧嘴一笑,伸手过来,我们握握手,他挺开心地说,我叫蒋军,怎么称呼你?显然,这家伙根本没听见老豆的那番介绍。
我说,我叫吴小阳。
蒋军听了又是一愣,望望老豆说,二叔,这就是您干女儿呀?
老豆也挺蒙的,老豆说,你们咋的,都认识啦?
我和蒋军心照不宣,互相笑两下,笑得老豆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总的来说,蒋军是一个特别单纯朗直爱笑爱闹的男人,他的率真常常让我想起五年前的自己,他都二十五了还跟念高中的大孩子一样不定性,动不动就在我办公室的转椅上转圈玩儿,喝咖啡的时候,把搅拌棒放在嘴里当磨牙胶,喜欢看“莱卡我型我秀”,有点自恋好胜,热衷于类似“壁虎漫步”那种唱起来热闹却没有内容的流行歌曲,经常会听他念叨关于Avril Lavigne的东西,我想那应该是他爱慕的类型或者偶像吧!总之蒋军是个很正常很时尚的年轻人,他不像窦俊伟那么老实且有安全感,也不像高业那么深沉且神经质,本身的性格就是很容易相处很和蔼可亲的,加上留学多年,还有一些文质彬彬,受国外风情感染,他特别浪漫特别健谈。
蒋军自小顺顺利利,他的父亲生财有道,他出国留学衣食无忧,从来没有吃苦受难,自然性格单纯。二十五岁的蒋军像孩子一样在我面前的时候,每次我都会想起小晏,他比实际年龄显得无忧无虑,她比实际年龄显得坚强挺拔,好似如出一辙,又好似毫不相干。
听蒋军讲话还会让我想起一个人来,尼姑庵的包黑子。他俩同样留过洋,在外国一呆十几年,不过人家蒋军比她咬字清楚多了,我把包黑子的情况讲给蒋军听,他笑得淌眼泪。他说,头些年,出国留学的人少,可能是长久没有使用国语作交流,导致丧失了与生俱来的母语能力,现在不同,现在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比摊煎饼的还多,经常搞些郊游聚餐的活动,几乎每天都要说国语,你就是想忘都难忘!
蒋军称呼我为“Sun”,他告诉我在国外念书的时候中国学生说话常常走语,说两句英语,接着说汉语,要么英汉语一块儿说,特逗。例如:不Yes。让我Think下。Have dinner了吗?Head有病啊!反正怎么穿帮怎么说,那叫一个千奇百怪,弄得现在变成习惯,跟谁讲话都是英汉搅拌。
我说,那肯定,习惯可不好改。
蒋军说,习惯是大事儿,有时候要命的,就我回国前几天,隔壁公寓留学生集体出去玩,那个公寓里有一个叫卢洪刚的中国学生跟我挺不错,死活拖着我,最后只好跟着去。
在巴黎最热闹的娱乐区有一家中国餐厅,餐厅不很大,但有住宿的小旅馆,可以吃地道的中国菜,还可以见识国外货缺的中国美女端着托盘走来走去的细长大腿,因为整个餐厅从老板到服务生一水儿全是中国人。

第三章 命运弄人(2)

不过,卢洪刚公寓的老外们倒不是冲着这些去的,他们在一年之中经常光顾这里的原因主要为了玩,玩什么呐?玩麻将!
一次偶然的派对聚会上,卢洪刚说起麻将并且教会了那些老外怎么打,中国麻将博大精深的胡牌空间,把老外们深深地吸引进去。那天下午,他们从郊外玩完回来,个个意犹未尽,也不知是谁的提议就去了中国餐厅,在这里吃了晚饭,紧接着在小旅馆里打麻将。
因为经常光临,老板都混熟了,没什么特别情况房间都随便挑,他们也不客气,一般去就直接奔105,原因是那间房相对比较宽敞,而且在一楼,偶尔警察抓赌,老板一个电话,他们马上翻窗走人,动如脱兔的。就这样,在一年时间里,只要聚头,他们就常常在105玩至天亮,也都能轻松跳窗,逃过抓赌。
当天,去到旅馆一看,一楼的房间全满了,老板跟卢洪刚说,要么你们去四楼吧,四楼还剩个大间,收你们老价钱,如何?
卢洪刚和大家商量了一下,然后把合伙开房间的钱挨个儿收齐。老板说,行,你们上去吧,不过最近查房查赌挺频的,注意哈。
蒋军说卢洪刚他们公寓一共四个人,加上自己,再加上卢洪刚和一个韩国学生带着女朋友,就是七个人了。摆上麻将之后,两个女的都坐在各自男友的身边看玩意儿,偶尔望一眼电视,偶尔吃些零食消磨时间。蒋军说,当时我正玩得上手,我爸给我打电话,幸亏我爸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天我走以后,房间的座机立马铃声大作,坐在电话旁边是个日本人,大家就听见他用英语冲听筒里说了一句“真扫兴”,然后就看见他把桌子上的钱和手机胡乱地往背包里装,在谁都还没明白所以的时候,这人一边朝着窗台走一边吊儿郎当地说,警察检查,你们赶紧收拾收拾,公寓会合,我先走一步。就这样大家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从窗台上跳下去,等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警察已经冲进来,而那个日本学生已经从四层高楼落到地面,摔得是手断脚残,差点回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