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爱的礼物 >

第2章

爱的礼物-第2章

小说: 爱的礼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今天是华兄先提出来了,要不然我还想改日正式举办了仪式呢,这样也好,择日不如撞日,这是双喜临门了。”甄董事长硬着头皮说。
人群开始鼓掌,伟凡和美娜被大家拥到了人群中间。
订婚总要有些仪式的,伟凡也没有准备戒指,也没有准备花,甄太太有些窘态,没有办法,她摘下了自己陪嫁戒指给了伟凡,让伟凡给美娜戴上。
酒会开始了。伟凡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一直默默地站在一边,不时扫看父母一眼,他看到了母亲忧郁的眼神,看到了父亲不自然的神态。
像一场闹剧,这个酒会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才结束,甄家人无奈的一直陪到最后。美娜有点喝多了,非让伟凡留下。但伟凡坚持要送父母回家,美娜生气一转身上楼了,伟凡也没有去追她,开车和父母一起回家。
一路上,三个人都没有说话,可能都各怀心腹事吧。到了家,伟凡看了父母一眼,歉意地说:
“爸爸、妈妈,对不起,儿子让你们为难了。爸爸,下周我去公司上班。”
甄太太,拉拉儿子的手
“好孩子,爸爸妈妈没有怪你,你是孝顺孩子,我们没有怨你,别想太多了,洗洗澡,睡觉吧。”
“爸爸,妈妈,晚安!”
伟凡上楼,洗澡后,却怎么也睡不着。他走进书房,因为甄家都有看书的习惯,所以每间房子都有套间,外边是睡房,里边都是书房。
伟凡来到书房,想看看什么书,看到了他那天从李导师那儿拿回的手稿,打开电脑准备给导师整理。看到导师的文章题目是《家族企业的运营机制—甄伟凡毕业论文分析》,这是导师在总结他带过的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看到了导师这个题目,伟凡想到了当时他考硕士入学复试的情景。
那时,李导师很有名气,好多人都偷偷的找这个导师,希望自己上学后能从师于他的门下,但是都知道李导收徒严格。不敢轻举妄动,都撺掇伟凡去找,伟凡也想知道这个导师的想法,也就去了。
李导开门见山的告诉伟凡,我知道你是甄诚任的儿子,但是这没有用,你父亲是谁都没有用,关键的是你有什么东西能我折服你,让我为你付出是值得的。伟凡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回来了,大家看到伟凡的沉默也都不敢去了。所以,在报导师时,就伟凡一个报了李导师,当时,李导师问伟凡,为什么你一定要报我的研究生呢。
“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会让你为我而骄傲的。”
“那好,你说这三年你想要完成什么课题?”
“家族企业后备人才特点和想要做大做强企业的运营机制”。
就因为当年的轻狂,导师意外的收了他这个关门弟子。伟凡确实没有让导师失望,当年这篇文章在SCI发表时,导师激动地抱着伟凡大哭。
伟凡笑了笑,导师真是一个敬业的人,为了学生的成就而高兴得哭泣导师不是很多。
甄太太是个贤妻良母,只管家务,外边事从来不插嘴,今天她也看出了丈夫的不高兴,但是丈夫不和她说,她也不想问,洗了澡,也默默地去睡了。
甄诚任有些不高兴,他心里在想,为什么华英发来了这么一手,明摆着让我下不来台么?但是,美娜这孩子还是不错的,为了伟凡,不计较这些吧。
第四章
    欧爸爸这几天一直觉得身体不舒服,头很沉。早上醒来觉得眼睛都睁不开。口很渴,这个症状已经持续有几天了。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告诉杨妈妈,后来杨妈妈自己发现有些不对,就问他。欧爸爸也就实话实说了。杨妈妈知道应该是肾脏出了毛病,劝了几次去医院,欧爸爸都不想去。刚好,今天二儿子回来了,言实出差回来有几天假期,就回家看看父母。看到这个情况,就坚持去医院。于是,三个人一起来到了医院。
言实去排队,妈妈说可能是泌尿系统的疾病,言实相信妈妈的话,毕竟妈妈曾经是护士。言实就去泌尿内科排队了,很多的人在排队,护士在用话筒给那些已经挂到号的人分诊。足足排了有半个小时,可算排到了言实,言实拿到了号码是082号。在分诊凳上等了一会,分诊到第5诊室。言实搀扶着爸爸来到了诊室,看病的是一个老大夫,大约有50多岁,诊室内还有几个人在看病,其中还有个年轻的女大夫陪着一个老太太在看病。言实把爸爸和妈妈安排坐下,就在一旁等待着,他看了看那个年轻的女大夫,觉得十分的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了。这时那个女大夫陪着的老太太也看完了,那个女大夫一转身也看到了言实,她看了一会言实,笑了一下,
“你好,言实。”
“你好,你是……”言实有点尴尬。
“我是郑静呀,我们高中是同学。”
“噢,长成美女了,自然就不敢认了。”言实开了句玩笑。“你在这个医院上班么?”
“嗯,我毕业以后就来到这里,我现在在内科呢。你呢?在那儿?”
“我在电子科研所呢。”
“你这是陪谁看病呀。”郑静看到了两位老人,心里已经知道了大概。
“我爸,最近总是有点浮肿。爸、妈,这是我高中同学郑静,现在在这个医院上班。”言实给父母介绍着。
“伯父、伯母好。”郑静和两位老人打过招呼,叫过妈妈,“妈妈,我给你介绍,我同学欧杨言实,那两位是他的爸爸和妈妈。”三个老人可能因为同病相怜,在一起聊起来。
“郑静,你妈妈怎么了?”言实问道。
“没什么,就是要开点药。最近有点腿疼,老毛病。”
郑静想言实一定急着看病,和言实聊了几句,就去到老大夫那里。
“李老师,那是我同学的父亲,你费心给看看。来,言实,我给你介绍。这是李主任,我实习时曾经是我的老师,所以我就叫他老师了,现在是泌尿内科的主任,今天出门诊。”
言实过去和李主任握了握手,“谢谢李主任,你多费心了。”
“没什么,看病是我的工作,也是义务。”
李主任有点不苟言笑。但是看病却十分的认真,从问诊到听诊到辅助检查,看得很仔细。看完了,也开了一些相关的化验单,要求去做检查。
在这期间,郑静送走了母亲,又回来了,陪着一起去检查。
言实说,“你忙吧,我自己就可以了,谢谢你,今天多亏遇到你了,检查的十分仔细,哪天你有时间我请你。”
“好呀,那我可要把你吃穷了,呵呵。其实,你就是不遇到我,李主任也会很认真的,他就是很敬业的一个人,病人就好像都是他的亲人。”
言实陪父亲做了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在等结果的时候,郑静接了个电话走了,甚至都没有和言实打个招呼。
言实看着她的背影也没有多想什么,继续陪着父亲。
“李老师,怎么回事呀!你说是尿毒症?”郑静很吃惊地问。
“是,我刚才看病的时候,就有怀疑。所以,他检查的结果我已经通过电话知道了,是尿毒症,而且已经是无尿期了,是急性的肾功能衰竭,现在只能住院透析了。”李主任说,“你还是把你同学叫来吧,我和他说,你现在不要表现出来,看看家属的态度是不是要告诉病人。”
郑静有点慌乱地从5门诊出来,过来找言实。
“言实,我今天是下夜班,来,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医院。伯父、伯母你们先在这里等,我们一会就回来。”
“好,好,言实,你去吧。我们就在这里,不走开。”欧爸爸和杨妈妈一直希望言实早点成家,所以凡是和儿子有来往的女孩子,都特别关照。
言实有点不情愿的跟着郑静走了过去。他不想离开父母,想陪着他们,但是爸妈已经这么说了,自己也不好推迟,好像很矫情,不太好。等他们转过走廊,郑静站住了,很严肃的看着言实,
“言实,我实话实说吧,你父亲是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而且是急性,现在必须马上住院透析。刚才就是李主任给我打的电话,他把我叫过去和我说的,现在咱俩回到李主任哪儿,具体情况李主任会和你说的。”
言实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不知道要说什么。因为父亲身体一直很好,没听说有什么毛病呀,怎么一得病就是尿毒症,而且还要透析。言实有点转不过弯来,郑静也不管言实在想什么,拉着他,从走廊的另一侧回到了5诊室。
“李主任,家属来了。”
“小伙子,我就实话实说了,你父亲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住院马上透析。如果今天或者最迟明天不透析的话,你父亲有生命危险,现在已经是无尿期了,你现在去办理住院手续,你看要不要你妈妈知道。”
“应该让我妈妈知道,我妈妈退休前是矿务局医院的护士,她应该比我更懂你说的病情情况,我去叫妈妈。”言实说完,转身就走。
“等着,我陪你去。”郑静跟了出来,“你把你妈妈带过来了,我陪你父亲,”言实感激地点点了头。郑静迅速地从衣服兜里拿出一个处方,
“言实,你拿着处方,就说让你妈妈陪你去拿药,我留下来陪你父亲。”
“好的,”言实,已经没有了什么主意,听任郑静的安排。
“妈妈,你和我去拿药吧,让郑静陪着我爸爸。”
“不用陪,我自己可以,孩子呀,你去忙吧,”老人还是不好意思麻烦人。
“没事的,我今天下夜班,已经没有事了,我陪着你等他们拿药,要不然,你一个人很闷的。”
杨妈妈和儿子走过走廊转角,杨妈妈就站住了,
“孩子,说吧,什么病,我和你爸爸已经猜出来了,不是什么好病,你就实说吧。”
言实一把将母亲搂在怀里,呜呜地哭了。
母亲拍了拍儿子的后背,“傻孩子,都是男子汉了,什么事值得你这么哭呀,没有过不去的河,告诉妈妈到底什么病。”
言实就把李主任的话转述给妈妈,妈妈怔了怔。
“我们回去找你爸爸去。”
“妈,你干什么呀,你想让爸爸知道么?”
“必须让他知道,还需要他配合治疗呢。你爸爸比你想象的坚强,我们刚才已经猜到不是什么好治的病了。”
母子二人又回到了父亲那里。
“老伴呀,我们得去诊室,让大夫给我们说说病情,大夫怀疑你的肾有毛病。”
“是不是尿毒症呀,我就猜是这个,要不我怎么这么乏呢,眼睛也肿。”
“差不多,老伴,走。”杨妈妈搀起了欧爸爸,言实马上到另一侧搀扶爸爸,郑静陪着来到了诊室。
“李主任,跟我说吧,我配合治疗,”欧爸爸说。
“欧先生,你已经知道了么?”
“我知道了,我会配合的,你还需要知道一些什么?”
“你以前身体怎么样?我是说有没有肾脏的疾病?”李主任边写病志边问。
“没有,从来没有过。我很少来医院,我身体一向都很好,而且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是最近有点乏,不想动,也不想吃饭,恶心、想吐,早上起来的时候眼睛很肿,很难受。”
“你最近都吃些什么了?”
“我饮食比较简单,一般都是青菜什么的。哦,我爱吃豆腐,我总吃豆腐,最近也没少吃,昨天还吃了呢。”
“你吃的是家做的那种豆腐么?还是那种用药凝固成?”
“我以前都吃张三家做的豆腐,上个月他被车撞了,不做豆腐,后来来了个河南人卖豆腐,现在都吃他家的。”
李主任写好了病志,给病房打了个电话,告诉郑静带欧爸爸去住院。
把爸爸安排到病房住下,言实回家取了一些日用的东西和钱,又返回了医院,到病房时,看到郑静还在。
“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