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骊山"杏车桥"的传说 >

第13章

骊山"杏车桥"的传说-第13章

小说: 骊山"杏车桥"的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天,就再也见不到自己可爱的母亲了,遗留下幼小的自己如何是好啊,就这样静静的于内心深处祈祷上苍,祈求神灵,祈寄阎罗神君,祈望远方的神医给母亲一个重新吧!
刚好进入西京医院门诊部,行者的母亲又发起了高烧,一下子就是近40度的,父亲摸出烈士证明书让医生验证,是烈士的家属,医院立即就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迅速转入住院部收驻入院了。第四军医大学的军医们,运用现代化最精密的仪器和精湛高超的技艺,第二天就控制住了母亲的病情,诊断出了病因病理,原来竟然是小小的膀胱炎症在作怪呢。
三天后,行者的父亲从西安回到家里,说母亲人已完全清醒了,也不发烧了,军医大学的医生护士,细心入微的待我们真如亲人一样,行者和他哥哥恐慌不安的心,和已出窍的魂魄终于回落下来了。
又过了几天,是一个星期日,早上起来的行者,从家里用自己的书包装了几个玉米面做的馍馍,一个人偷偷来到城区,总想搭乘一辆去西安市拉货的顺车,去看望自己日夜思念的母亲,无论你怎么样的叙说和求助,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谁愿意也能拉你呀,没有班车,走又能走到何年何月的,况且根本就不知道西京医院在那里呀!从早上转悠到了中午,心急流眼泪也不顶用的,内心深处好似有一团烈烈燃烧的焰火,寻找不到喷发之地而炽热的滚烫滚烫的,思念中一种强烈的欲望在心中升腾,自己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医生,做一名神医,为了自己的亲人和母亲。
十多天后,父亲回来请人用红色的纸写了一篇衷心地感谢信,感谢亲人般的第四军医大学的亲人解放军。行者也跟随着父亲去了西安,看到了一个和原来一样温馨,漂亮可亲的母亲,高兴的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在医生护士亲切的笑容可掬的祝福下,惬意地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坐火车回到了自己的家。
行者也不曾想到,一次强烈地大脑剌激,竟然会在他幼稚的灵魂深处镌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每每闭目凝思之时,那一刻激越出的癔想和在城区路旁转悠的画面,都是那么清晰地浮现于脑海心田。
从此,不喜爱念书学习的行者,也不知道那里来的灵感,开始喜欢上了读书学习,可能是冥冥之中的佛祖神灵,点拨了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的欲望,抑或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十八岁那年,即将高中毕业的行者,也茫然的不知道自己毕业回乡后能干什么,自己的前途命运如何?学校在学生即将毕业的前夕,受电影“春苗”的启示,让校医给学生教授一点医学技能,校医拿来了针灸用的银针,给学生每人发一支,教学生如何运用针灸技术给病人针灸,不知那位同学也好奇的从新华书店买回一本针灸书。放学后,大家回到宿舍里,你扎我扎的,用银针玩耍着相互针灸,也刚好行者的咽喉有些发炎,疼痛的咽不下东西,几个同学打开书本,从中找寻出治咽喉炎的穴位,你一针我一针的扎了几下,反正就是在手臂上扎呀放血什么的,谁也没再意。可第二天行者的咽喉疼痛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这么着一下子开启了行者的心智,针灸竟然这么的美好神奇,不花钱还能治病,他呀!就把同学们不要的针全都收集起来,把针灸的书也借来,开始潜心的研究,反正同学们你不是这里有问题,他就是那里不舒服,放学后大家坐在一起,由行者轮流给大家针灸。大约过了二十多天,于年关将至之时,同学们怀着难分难舍的心情,完成了高中二年的学业,分奔各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劳动煅炼,想上大学,还得等几年后的贫下中农推荐呢,这些针和书也就自然的落在行者的手里。
回到乡下的农村,行者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每天利用闲遐之余,都会翻阅阅读针灸书籍,并在自己身体上寻找部位,体验针灸的感觉。为了让人们知道自己学会了针灸技术,有一天,行者从家中拿来针灸针,坐在村口人们每天干活前聚集的地方,在自己身躯上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针灸技术,好多人围拢在周围欣赏观察,其中有几位常年患风湿腰腿痛的老人,听说这既不花钱又能治病,带着好奇心也让行者为自己试验试验,反正不用花钱的,几十年的老病,治到那里算那里,并约定晚上去家里针灸治疗。
从此,行者每天晚上都是心甘情愿地走东家窜西家的,主动寻找一些常年患病的大伯大妈大婶,无赏的为他们针灸。他为自己制定了准则和目标,即学医三步曲;第一步是主动的寻找病人,耐心的说服动员他们,为他们针灸,以扩大宣传和影响,随着时间的位移,技术的提高,第二步是待到技术和影响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人自动上门寻找的,这时就是人们寻找和主动出去寻找相结合,第三步是等到人们完全相信自己了,就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寻找到家里来求助的。按此目标和计划,每天乐不彼此的走东窜西的为人民服务,恨恨心咬咬牙,用他母亲50个鸡蛋换来的5元钱去书店购置了一本中医学概论,除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外,不是沉浸于为患者针灸治病的快乐中,就是深钻于中医学理论的典籍里,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为自己所患的鼻窦炎开药方,去药店抓药熬药的医治,竟然没吃几付药的就彻底根治好了困扰多年的鼻窦炎。
从元月份毕业到这一年年底,整一年的时间,行者用他的痴心和赤诚终于感化了村民,感化了村领导,机遇恰好的是这一年的年底,全国范围的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大整顿,村医疗卫生所原有的几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技术水平有限,勾心斗角地还闹不团结,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有的行者,终于以他的赤诚之心挤身进去,并还被委任为小小的医疗卫生站站长之职,可行者心知肚明,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有多少能耐,要真正胜任医生的要求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第二年开春后,在村支书和乡卫生院院长的帮助联糸下,去城区一所铁路医院全面的学习一年,高中毕业文化知识底蕴深厚的行者,真乃如鱼得水,在那些敬爱的技术精湛的医生老师们精心有加的调教下,刻苦的努力和学习。这其中有一位叫甘西太的中医大夫,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夫,不但技术精湛而且为人厚重热情,更是不以余力的倾其所有,(关于甘西太的事迹,曾写有一篇;“甘西太中国的保尔”在网络论坛上发表)。那一年也是震撼中国大地一个多事之秋的年代,一年之内,天安门前四五政治惨案,总设计师第三次落难,中国政坛三位巨星相继陨落,外加上唐山大地震的余波波及。举国上下人心慌慌地谁还有心思念书学习,可痴心不改的行者,任它天摇地动风云变幻,还是那么个傻乎乎地,孜孜不倦地醉心于他热爱的事业里。
学业完成后回到乡村的行者,为村上建起了中医中药房,从购置中药原材料到加工处理,自制丸药散济,为病人诊断医治,以一棵赤诚之心和学到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所以也愈来愈受到群众和村民的喜爱。
三年的时间,走家窜户出东家进西家的为一千多户村民服务,一个十足的“春苗”,乡村赤脚医生。
恢复高考制度后,为了使自己的学识更上一层楼,行者也加入了高考大军的队伍里,也有幸脱颖而出的被录取了,可谁曾想到一心想做一名优秀中医大夫的行者,被一所师范院校录取了,老天爷真的和他开了个天大地玩笑,捉弄的他呀,哭笑不得地万般无奈地放弃了他梦呓般喜爱的职业,从此做了一名默默无闻地教师。
好多年过去了,白发已开始逐渐地布满额头,皱褶和鱼尾纹也一天天地突显,老花镜也挂上了眼帘,但耿耿于怀的感谓老是萦绕于脑海心灵,唉!人生就是这样的吗!天不随人愿,能有什么办法呢。可奇怪的是他无意之中竟然不可思议地喜欢上了文学创作,而且是如饥似渴的如痴如炽地,孩子们说这是好事,爸爸终于又一次换发了青春,寻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舒发心灵之绿地。等待退休后不是又能发挥余热了吗。
是的,人生的灯就这样地这里不亮那里亮吗,不是有一句名言说:“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十年磨一剑,磨剑十年的行者,等到他告老还乡退休的那一天,肯定会有丰硕的成果告慰的。
行者龙作于2006。12。20
网络创作一周年回眸
    去年的今日,我终于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也是自己向往且心仪已久的,回顾一年来的网络历程,总有一种说不尽的曲径妙意悠然于心,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路。一年的时间里,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辛勤耕耘,创作出一百多篇无论是好是坏的反正是属于自己的体会心得,也可以叫做随笔小札吧。发表在不同的网站,也有投递报刊被采用的,这些文章里面有自己对生活现实的看法,对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感悟,也有舒发情怀憧憬美好未来的,怀念小时候曾经可笑可忆可恋的往事,还有描写大自然赋予世界的神奇美景的,我且不说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如何,就那么多的任人评审任人评判去,人人看了都能分辩清楚而且心知肚明的。
记得那是十五年前,父亲去世不久,由于极度的悲哀,对父亲的恩情怀有一种无限深厚的情感,内心深处酝酿构思了好久好久,想把对父亲的感激涕零跃然于纸上,可提起笔来,简直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抓,长久以来打下的腹稿,无论如何也上传不到纸上,思绪乱七八糟的如麻团缠绕,任你着急流泪还是无用的,写不出来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学理科的没有文学天赋还能怎么的,只有恋恋不舍遗憾无限的掷笔抛弃,把思想感情封存。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十年,一次偶然性的心血涌动,联想到了家乡和骊山的关糸,我的家乡在骊山脚下一个叫杏车桥的村落,村旁有一条小河,河面有一小桥,人称杏车桥,小河是从骊山北麓骊山老母殿两侧自然形成的涧水,下山后变成了临河与潼河,弯延曲折的成“Y”字型又汇聚成一条小河,流经杏车村杏车桥,而杏车村又是由杏南杏北杏东三个“品”字型村落组成,不知何年何时,这里又重新更名为行者村行者桥了,三杏自然也更名为行南行北行东了,源源流长而香火千年的骊山老母庙会,于每年的六月十一至十三日举行,声称浩大且远播几百里。而老母庙会时,在老母殿堂内生火烧水打扫殿堂的,只能是行北村的村民一代一代相传,好象今天的专利。也是自己的心血来潮,把它们有机的连贯构思在一起,提笔一口气写出了一篇“骊山杏车桥的传说”,从来没有写过任何文本的我,竟然能写出这样的令自己也感觉神奇的东西,真的不可思异。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开始了创作之路,也是自己玩心情呢,心血来潮多写点,忙碌了也就不写了。有一次,学校组织一次师德演讲比赛,要求人人参与,我也就随意的提笔写了一篇,也算是交差吧,学校分了几个小组先进行预演,看到那么多人写的讲演稿,质量竟然那么差的,我顺便把我的稿子送给一个年青人,让她拿上去演讲,大家听了都感觉好,在全校比赛中,竟然获得了第一,都感觉文章新颖很有立意,我当然好高兴的,再后来,一些带中文的教师竟然求我帮她们写些东西,比如说比赛用的演讲稿,开会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