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我们来自那遥远的地方 >

第58章

我们来自那遥远的地方-第58章

小说: 我们来自那遥远的地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白靠在我的怀里,她静静地告诉我,姐姐俞玄已经跟杨易之去了北京。现在,家里只剩下岳父岳母两个人,面临这样的形势,如果跟我走她是不会放心的。我想了想,很勉强地笑了笑。这一下,轮到我不知道应该去为谁感到难过了。她明明看起来很害怕,却还是作出一副不放心别人的样子。
我是一个不喜欢让别人知道我的心灵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但我还是对她说:“如果不能跟我走,就在这里照顾好爸爸妈妈。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像看起来那么快乐,也不是每个人都活得像看起来那样可怜。”
这时,我看到在灯光闪烁中,一滴大大的泪从她的眼眶里流出来。俞白说,“你心里也像我一样难过么?”
我点点头。我们就这么彼此偎着,直到天色渐渐开始变亮。我感到世界一点点离我们远了。
我一个人孤独地返回自己所在的城市。
这个世界上只存在我们无法想象和不敢想象的事,却不存在什么永远都不会发生的事。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存在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如果按这个道理推下去,那么一个人必须要作出时刻准备接受任何大难临头的打算,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做到处变不惊,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活得踏踏实实:同样的道理,有些时候,尽管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但做出的事情却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有很多时候,有很多事情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意外,过于纠缠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是没有意义的。古人说,“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忍”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说忍所不忍,我们要求的宽恕,它所指的对象是那些一般不为我们所能宽恕的东西。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觉得那些过去的事情像是变得无法再对我构成什么伤害了。虽然不再对我构成伤害,但我还是不能够原谅它们。有些时候,某种道理在生活中能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让我们恍然大悟,过后,它还会在多个地方得到验证。后来,一个人便变得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也像是无所不能了。一个人,只能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的越来越少,直到一无所知;或者,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的越来越多,直到把自己搞糊涂。
忧愤难抑的我决定从此不再回家了。
很快,父亲托人捎来一封信,希望我不要对过去的事情予以过多纠缠。我把它轻轻扔到一边。然后低下头,一声不吭地开始了忍辱负重的生活。
对于镇子来说,我始终是一个漂泊在外的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漂泊久了,心头难免会生出离别的哀伤。好在我心头的仇恨要远远大于这种的思念。在困难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就这样,又过去了几年,我觉得他们应该已经把收养的大儿子给渐渐忘了。遇有镇上人来到省城我总是很热情地招待他们,但绝不会把他们请到家里。这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俞白已经从天津搬过来与我同住,她就职于当地一所大学。她不理解为什么我不肯回老家。而每当她问起的时候,我都会找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一言代过。
又是一个冬天了。
母亲从老家让北上哈尔滨的子驭——他是大伯父的长孙,泰平小的儿子,我的侄子——给我捎来一个包袱。我安排他在招待所住下。回到家里打开包袱,看到的是一件棉衣和一封外祖父给我的信。他念念不忘远身在他乡的我,希望我能跟父亲冰释前嫌。
那个晚上,我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难过地哭了。
第二天,子驭动身要走,我把他送上火车。他突然又从车上跳下来,抓着我的胳膊说:“叔叔,回家看看吧,我五爷爷已经被订为右派,他现在……”
我摇了摇头,用一种从未用过的语气平静地对他说:“这是他应该受到的惩罚。”
生活有许多内容,我们却缺乏打开它的能力。当一个人对他眼前的事实变得越来越不满意的时候,也许他就应该低下头去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当年那件事对我伤害如此之深。一个人,很难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时却不感受痛苦,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除非他是圣人,或者傻子。我常常这样想,既然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总是要试着去破解更多的东西,既然知道越多的结果只可能是受到的伤害越多。那我们活得岂不是太辛苦了?
时间一点点向我走来,而我则悄悄地藏在时间背后努力去做一个生活毫不相关的人。直到最后我却发现自己错了。当我试着再去寻找与生活的关系时,我发现生活已经距我们很远了。
一个像我这样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想到某个问题而去嘲笑别人,我厌恶那些喜欢从历史中去寻找寄托的人。既然不能说就选择沉默吧。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直到有一天,想想,是又过了几年吧,我们连想这些问题的权利都失去了。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我觉得真的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了。
也许出事前的几年对我来说正是思考的黄金时期。在那段时间,我潜心于张先生临终时留下的手稿,试着去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从多文化的角度去探索传统合理介入生活的切入点,努力去寻找它们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形式。我这样做是为了启发与教育人们,让他们加强对自己民族传统属性的尊重与珍视,让他们开始注重对自己民族品格与个性的塑造与培养。我想,只有这样一个民族才能长久不衰地衍传下去。
我躲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解剖着传统文化,试着去给他们一些全新的定义,以便去发现并创造出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我发现,经历过几十年的战争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变得没有什么文化了,他们失去了一种共同信仰的东西。比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自八国联军进入中国以来,我们不再有“晨昏三叩首早晚一拄香”的习惯,这样,对于祖先,我们就不会像以前一样尊重而慢慢变得淡漠了。这让人觉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民族中那些关于“礼”的那些东西是一些繁文缛节,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个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绝对是不可低估着。
当翻开那些一直坚持着自己信仰的民族的民族史,我发现,他们始终都在坚持着自己民族的礼节。像穆斯林的讼经,斋诫与洗礼,他们就是在这种宗教活动中保存了自己民族性格。而我们却已经把这些记载传统属性的东西看得很淡了。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民族一定要建立起一种宗教式的崇高信仰,才能让它长久地生存下去。当年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一步步落后的。因此,我们现在必须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带有标志性日常生活。
这种说法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当时,它的可操作性几乎为零。因此当我我想到这些随即又把它否定了。因为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反对的就是这些东西,一是不能旧事重提,二是这仅仅不过只是一种想法罢了。
但是社会已经进步了,但文化却没有跟上这已经是一种不争的基本事实。文化并没有给中国人建立起一个健康而又合理的新秩序,没有因为一个国家的成立而让人们受到教育。这既是一种基本事实,又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中国人变得没有文化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西方人打乱了我们宁静而又夜郎自大的生活,让我们感到了痛苦。我们去思索,尝试并验证,最后却没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如今,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又让心地一片空白的中国人陷入了文化的生活苦苦挣扎。几十年的战争已经让中国人变得足够没有文化了。而后两次文化运动的尝试,新文化运动只是教给人们去破坏旧文化,并没有给文化的发展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文革又全盘彻底否定了传统文化,因此,我们都不知道该去信仰些什么了。这些年来,大家为追求建立这种理想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因此,在当时看来,我眼里的世界远远没有像好多人看起来那么多的有趣,它被诸如这样的东西装得满满的,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一个人有他自己较为满意的生存方式,我选择了独立思考。
传统文化真是一个巨大的命题呀,我常常一个人对自己这样想着。昏暗中,一灯如豆,我坚持着地下的挖掘。在生活中的低头不语让我错过了很多机会,却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机会,因为这样,我让自己处于了一个相对安静的位置,能躲开政治漩涡对一个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所有搞政治的人都想功德圆满,全身而退。而在政治斗争中能做到这样的人其实很少。
历史不会特别眷顾于某个默默无闻者。终于有一天,我被斗争的飓风扫中民。其实,这很正常,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人若想平平静静地躲在一旁是很难的。
那一年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并从政府调到一省级社会科学院做行政领导。
对了,再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朋友们在那个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吧。
先说说杨易之吧。他跟俞玄结婚之后,两个人同在天津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张国之则留在了他所在的那座城市;而关慎行呢。我想,在这里有必要好好地说一说他。早在我们高中毕业那年,也就是1952年,关慎行同张国之考入在一座城市的两所大学。因为种种原因他没能入学。接着,便动了投靠军队的念头,后来参加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之后他鬼使神差地被分配到青城落户。
当时正任市长的父亲对我这个朋友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时,他看了看这个年轻人递来的我的书信,点了点头,说:“好,关慎行,名字不错,静观之,慎行之。”
父亲让我的朋友做了一名市政府的书记官,也就是行政秘书。这个从部队上下来的人一开始对社会很不适应,慢慢地,他却越变得来越精于此道。他变得越来越世故,并学会了花言巧语投人所好。因此他成了我们家座上常客。十多年后,也正是我这位亲爱的朋友,成了父亲灾难的掘墓人。
而那些年,身在国外的秀林正音讯皆无。因此,他对镇上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均一无所知。所以,而今当我们说起那二十年时,他作出了一种十分高昂的姿态对我说:“……都会走弯路的,这很正常。你不要过于强调自己当时承受过多大痛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不过是一个必然阶段罢了,这是每一个民族,或者说每一个政权所必然要经历的命运,像法国的大革命,像俄国的……”
“你没有资格去评价那段历史,你不知道每个人的心灵都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你这样说起来是十分没有说服力的。”我反唇相讥道。不知为什么,每当跟人说起那段历史,我都要如此激动。
“当局者迷呀——”秀林坐在藤椅上,冲着我抬了抬手,“你应该知道,咬着历史不放,或者总是试着去放大某种东西这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不,我们想起它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历史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未来的警示。之所以一再强调那段时间是因为它让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我一脸正色地对他说道。
“一个人要有历史观呀,他不要总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秀林一边说着,一边用空洞的眼神望着远处光秃秃的河湾。如今的河湾里一线肮脏的流水曲曲折折,若有若无。大运河早已不再是当年那壮观而又宏大的样子了。
第七卷
    无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