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特别的一年 >

第5章

特别的一年-第5章

小说: 特别的一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西继续给晓俪写信,风雨无阻,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寄出了一个个希望。但飞鸿难觅归影。凌西感觉到前面的灯光越来越远,越来越微弱了。凌西责怪自己,凌西侮骂自己,凌西惩罚自己,用酒用彻夜的写作。
一个更为不幸的消息从小道上溜来。据说晓俪和一个叫不出名堂来的公司经理的儿子在拍拖。凌西听到这消息时,狠狠地在墙上打了一拳,心中下起一场大雨。
  为守诺言,凌西赶写了一封特殊的情书,这封飞鸿由长二十页的情书和一张汇款单构成。汇款单上画着一颗被丘比特之箭洞穿的红心,附言写着:上邪,吾欲与君相知,直到冬雷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晓俪手捧着这第一百封情书,晓俪无言,不知什么东西模糊了双眼,双肩激烈地掣动。
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
凌西正在整理那一百封情书,预备写成一部小说,以悼念这段没有结果的浪漫,以慰藉那颗破碎的心。
“凌先生,你的信。”邮差在门外叫着。
凌西接过一沓信。
凌西随意打开一封绿色的信,里面一张储蓄存单,存单上写着:永久储蓄凌西,晓俪。
调 动
    倪明是城里人,那年毕业被分到乡下一所中学,乡下中学很是破旧,住的是白天见日晚上见月的旧房子,用水要到挺远的二十几米深的井里挑,倪明起初很不习惯,但慢慢地就被同化了。
一晃间他在这里呆了十年,十年中他七年教慢班,当慢班的班主任,但他“鸡蛋里挑骨头”,每年也有那么三四个考上大学,他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校先进班级”。三年教快班,快班的成绩更是让校领导颔首赞许,但十年中没有一次个人名誉和他有缘,因为他总是那么实在,不会讲好听话,不会巴结人。
“十年了!”倪明摸着自己满脸扎人的胡须,长长地叹了一声。十年前他来这里时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却是络腮胡扎人,真是岁月不饶人啊!他打开抽屉,看着抽屉里那六张填了没上交的“教师上城调动申请表”,他的眼前不由浮现出白发苍苍却依然佝偻着背操持家务的老母亲。母亲在他按政策教完三年时就盼望他能调回城,娶个媳妇接替她的班,帮她把两个弟妹拉扯大。如今两个弟妹都已考上大学了,为了供养弟妹上大学他依然孓然一身,家里那旧房子几年前就该翻新了,至今却还是“老调子重弹”。他无法做到忠孝两全,他何曾不想回城,可这里教师青黄不接,这里的孩子对他特有感情,前几天,二十几个学生又来找他,希望他能继续教他们,学生们说上他的课特来劲的。
倪明拿出第七张调动表,心里很沉重,他觉得自己似乎完成了使命,该走了;可又觉得自己走得不是时候,这里的教师如流水一样,每年都有许多熟悉的面孔调走,又有许多新鲜的血液注进,这里的校舍依旧陈陋。还有母亲,那长年累月操劳的母亲,似乎也正在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他。倪明闭了闭眼睛,揉揉眼睑,咬着牙填完了表。他怕自己反悔,马上把表交到教育局,难捱的两个月过去了,倪明又后悔自己写了调动表,他觉得自己对这地方的感情已是很深了,学校和学生似乎成了他的第二个生命了。
不久,一张调到城西中学的调令来了,他反而产生了一种留恋的情绪,拿着调令的手在颤抖,十年的辛苦换来了这纸调令,这是对他成绩的肯定,他不由感慨万千。就要走了,总有点舍不得这学校,这学生,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毕竟这里的一切陪伴他走过了十个宝贵的春秋。他想该找校长告别一下。
倪明坐在校长室,他诚恳地对校长说:“校长,我要调走了,调令来了,可毕业班教师紧张……”校长笑着说:“是啊,你是该走了,你在这里干了十年了,十年来学校对你照顾不周,我惭愧得很,至于教师缺吗,那是明摆着的,我是多么想你这骨干……”
倪明沉默了,他的后脑勺颤栗了一下,一种酸酸的感觉传遍了全身,继而眼睛热热的,他两眼盯着手中的调令,蓦地站了起来,颤抖着把调令撕了,激动地说:“校长,既然……,那我就留下吧。”
校长紧紧地握着倪明的双手。倪明走出校长室,门外,齐刷刷地站着一百多个他的学生,静静地注视着倪明。
干将莫邪新说
    且说行客替干将之子赤报了杀父之仇后,雌剑哀鸣一声,升空而起,又见雄剑从楚后宫飞来,双剑合拢,亦哀亦鸣飞回莫邪之家。
莫邪见雌雄双剑飞回家中,知二剑得父子精血,千年后必有新话,就命其名为“干将莫邪”,珍藏鞘中。遂隐姓埋名,携幼孙与媳妇隐居他山。
“干将莫邪”双剑代代相传,直传到干将四百九十九代孙──干将晓龙手中。    一日,双剑在鞘中哀鸣,晓龙取出《剑史》,翻开第一页,上面写道:剑遇百姓冲天怨气则鸣不平,鸣则可取剑行,与之打抱不平也。
晓龙想:从村的里长到衙门的大小官员,无一个不张着血盆大口噬啮着百姓的精血,据说,近来又盖一宫殿,大兴土木,大征民工,害得老百姓农作物无人收割,烂在田里,误了农时。还逼死了两个民工,像扔死狗一样的扔掉。这些可恨的官儿们,确是该死。
晓龙不由默念了一遍祖训,遂取下剑鞘,随即上府郡见道台大人,说是有件国宝要献给道台老爷。道台老爷接见了晓龙。晓龙呈上莫邪双剑说:“老爷,这剑是我祖先干将所铸‘干将莫邪’剑,这剑锋利无比,既可分辨清贪官又可镇邪,现献给道台老爷。”
道台老爷高兴得站了起来,啧啧称奇。他忙接过剑鞘,把剑拔出一半,顿时寒气逼人,光芒闪耀。
“好剑,好剑!‘干将莫邪’,吾以为是传说,没想到却是真的。后生,现在就与吾一起去验证一下吧,我马上召集全府道的官员。”
议事厅。全府官员聚集一场。道台说:“今天,吾府找到了国宝‘干将莫邪’宝剑,这是百年不遇的大喜事。据说,此剑可自分忠奸,自辨清贪。”
道台话音一落,议事厅里就炸开了锅。有的将信将疑,有的心惊胆颤,有的已从椅上挪开屁股准备开溜。
道台把双剑拔出鞘,只见两股寒光直射入每个与会者的眼睛,很多人的心一下子寒了,双腿直打颤。
晓龙默念咒语,双剑忽哀鸣一声,两股寒光向与会官员飞射而去。
道台惊愕地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看着那脱手飞去的两股寒光在议事厅里回旋。议事厅里奔跑声呼救声呻吟声不绝于耳。官员们如丧考妣。
议事厅里,只剩十个官员正襟危坐,其余人或缺胳膊少腿,或少鼻子缺耳朵,或头颅不知所向。
晓龙念咒语要收回双剑。忽双剑呼啸一声,哀鸣着飞出议事厅。
晓龙追出,双剑哀声更甚,越飞越高。忽向府第五十多米高的钟楼撞去,钟楼发出九十九记巨响。
百姓驻足观望,只见两把利剑悬于钟楼顶端,寒光闪闪。
巧治大财主
    邱蒙舍鬼点子多,是浦城出了名的“歪才”,且好打抱不平。
一日,他从邻居邱明家经过,听到邱明的妻子在哭,邱明坐在大厅里长吁短叹的,他就走进去问道:“邱明兄,出了啥事?”邱明见是邱蒙舍,就诉苦道:“那地主邱文彩也太不象话了,今年我家收成不好,他要收的苛捐却比去年还要多,我把所有的粮食都给了他,还是不够,现在又逼着要,再说,要过年了,我家却没一文钱,且瓮底空空,啥过年啊!因而夫妻俩就在此唉声叹气了。”
邱蒙舍知道地主邱文彩是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昧了良心,黑了心肝。他安慰了邱明一番,又拿出一两纹银给邱明,说:“你去置办些年货准备过年吧。邱文彩,我会创治他的。”邱蒙舍走出邱家,一路思谋着如何创治邱文彩。
回到家中,邱蒙舍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忙让家丁去买火药、草席等,并在集镇大路口贴出告示,说是邱蒙舍准备在正月十五日中午在正阳宫放大炮,一门大炮要十六人扛。
正月十五日,天气晴寒,田里的麦苗正长得欢。还未晌午,五乡七十八社的男女老幼闻讯蜂涌至正阳宫。见邱蒙舍身穿绿绸棉袍,戴着貂皮风帽,正在比手划脚地指挥着十六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扛一门大炮。这门大炮有一米多高,粗如水桶,炮身漆得通红,描金画上双龙戏珠,炮芯像牛绳那样粗。群众见之,不由群情高涨。 
  邱蒙舍挥着手对群众说:“这里场地太窄,恐会伤到人,大炮扛到青竹山上去吧。”群众就跟到青竹山上。
邱蒙舍站在青竹山上,东瞧瞧,西溜溜,眼珠一转,忙抱歉地恭手对群众解释说:“乡亲们,这里地势坎坷不平,恐怕大家观看时不小心滚下山去伤了身。大家看看,山下田野很宽阔平坦,我们就到田野里去吧。”邱蒙舍就指挥着扛大炮的人向麦田奔去,群众也跟着急匆匆地向麦田奔去,生怕错过了时辰。一会儿,邱蒙舍就让扛炮的人把炮停在他家的麦田里,架好了炮,他就叫一个汉子点火放炮,另一个汉子敲锣打鼓助威。
放炮开始,邱蒙舍用双手蒙住耳朵,作害怕状转头向周围麦田里奔跑,其余群众也学着他的样,朝四周的麦田里退,群众似千军万马四处奔跑。大家都害怕那震天动地的一响。这时,只见炮芯火星喷溅,白烟直冒,接着“嘶”的一声,一股黑烟直射向天空。人们惊魂未甫,未敢靠拢上前。邱蒙舍近前一看摇摇头说:“不好意思,卷炮的火药没晒干,让大家空跑一趟。”
群众一片哗然,埋怨声不断。这时,只见地主邱文彩带着家丁气急败坏地来找邱蒙舍算帐。原来邱文彩六十亩田皆被看放大炮的群众踩烂了。
                                         (据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山沟里的金凤凰
    蔡琳是西田村唯一的大学生。
那年他考上省最高学府──省师范大学时,全村人都沸腾起来,每个人都乐得合不拢嘴,连猫儿狗儿也高兴得直喵直吠。村里传闻说:他奶奶的墓是龙穴。传闻归传闻,村里还是像过百年未遇的庆典似的连续演了三天的电影,杀猪宰羊遍请村里长辈。那时蔡琳家里穷,村民们就凑了三千元给蔡琳交学费。开学时,蔡琳戴着红花,村人敲锣打鼓把他送到三里亭外。蔡琳流着泪对村长说:“村长,我拼了─拼了读书报答你们。”
蔡琳每学期从学校寄回的成绩都是优的,村长捧着成绩单四处奔走相告,乡亲们都感到心里热乎乎的,他们一谈起蔡琳就眼放神光,以他为骄傲。自然蔡琳就成了村民们教育孩子的活教材了。只要谁家的孩子不认真学习,家长就会对他们说:“你看看人家蔡琳,读大学了,成绩还科科都是优的,你‘他妈的’,不好好给我学,看我不揍扁你。”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蔡琳就成了他们的楷模,他们崇拜的星。
蔡琳毕业时是全优生,学校要留他,他却执意要回老家。他说:“老家的父老乡亲培养了我,他们的孩子现在需要我,我得回去。”这样蔡琳就回到了县一中。当了教师的蔡琳二话没说,像一头牛一头扎进学校这块田地,认真地耕耘,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几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成了学校的中坚分子。每次回乡,蔡琳刚一下车,乡亲们就争着微笑地和他打招呼。一声“大学生,回来了。”的问候总让蔡琳全身热血沸腾。一到晚上他家里就坐满了乡亲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