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白蝶藤萝[言妍] >

第2章

白蝶藤萝[言妍]-第2章

小说: 白蝶藤萝[言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有所谓的〃外戚专权〃,他们家就明明白白摆着一个冯氏之祸,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如此卑劣可恶,其他人怎么能笑眯眯地接受呢?

她的朱家外公就不会这么占人便宜和没有格调!愈想愈厌烦,她把帐册丢到一边,发泄似地拨着算盘,由一加到一百,如秋风扫落叶,到了八十,她狠狠一刷黑珠子骨碌碌一阵滚动后,再零零落落地停摆。

她今天为什么会这么心浮气躁呢?难道是因为绍远要回来了吗?

他回来,她绝不会高兴,只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近一年半不见,他会变吗?至少她自己是不一样了,不再是齐耳短发、白衣黑裙的女学生。

以人生阶段而言,她算是成人了。敏月怂恿她去烫了头发,额际颈旁细细的善曲,使原来的清纯加入了会勾人的妩媚。借梅姨捎来许多布料,当她去量身做衣时,她才惊讶于自己日趋成熟的曲线。于是,盯着她看的人多了,媒婆也相继的上门了,到处都有人说她“女大十八变”。

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依然我行我素;但绍远不同,他总让她紧张,或许是他认识她太久,童年和少女时期,都少不了他在她面前晃荡;他有着冯家人好看的深邃眼睛,两道浓眉又衬出他聪明沉稳的气质,总是若有所思,彷佛可以看进人的心理。

她已经够讨厌秀子的眼神了,而绍远的更令她坐立难安。他去服兵役时,她简直松了一大口气,也是那时她才明白他对她的影响力有多大,有时甚至连她的呼吸频率都不放过,可见他根本是冯家故意派来对付她的!

因为想得太入神,敏月走进来时,她还吓了一跳。“都下班了,还那么认真做什么?”敏月带着一脸笑容说。

“我们这种家里生意,哪有什么上班、下班可言?”敏贞把算盘归零,稳住心情说:“不像你当老师的,一下了课就不必再操心学校的事了!”

“咦,你今天怎么啦?是不是又和秀子姨呕气了?”敏月听出了妹妹声音中的不愉快。

“你看看,这个月冯家又来要了多少钱?”敏贞把帐册推给姊姊。

“那都是有需要才来借的呀!”敏月翻一翻说。

“借?那什么时候还呀?既没利息,也没归期,开银行也不是这种开法。”敏贞因为气愤忍不住抱怨许多。

“冯家穷,一时也还不清。不过,他们都是很苦干实干的人,不会赖帐的。”敏月很委婉地说,“况且这些都是小钱,莫说左邻右舍有困难,我们会三不五时接济;冯家是亲戚,我们更应该帮忙了,不是吗?”

“冯家不是亲戚,他们是害死阿母的仇人。”敏贞想也不想地说。

“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想不通呢?阿母是病死的,早产失血过多引起的,外公不知说了多少遍,没有人害死她。”敏月说。

“你难道忘了秀子姨如何在外面和爸偷生子,如何强要进黄家做妾吗?”敏贞又问。

“做妾也是阿母的主意,她若不愿意,不会让秀子姨进门的。”敏月说。

“她哪里会愿意?都是迫不得已的。”敏贞说:“你没有看过她如何痛哭、如何剪坏刺绣、如何焚烧书信,她是含恨而死的。你去问惜梅姨,她最清楚!”

“惜梅姨也说过,往日恩怨不要再去计较,凡事要为活的人设想。秀子姨是做法不对,但阿母身体太弱也是事实,何必都怪到一个人身上呢?”敏月极有耐心地说:“况且,这几年秀子姨也为我们黄家尽了不少心力,先是阿爸肝病住院,后是阿嬷中风,哪一个不是她亲捧汤药,把屎弄尿的?再大的罪也应该弥补过去了,不是吗?”

这些话敏贞听得太多了,她实在没有力气再争辩。这就是冯家最厉害的地方,每个人都是圆滑狡黠、擅长做人,不但黄家人、朱家人被收买,连镇上都不再有批评他们的闲言闲语。

他们为什么没想到,若没有秀子,母亲不会死;母亲不会死,惜梅姨不会离开,父亲、祖母就不会生病,他们黄家会更兴旺,一家会更和乐。

为什么每个人都千方百计要把母亲的悲剧忘记呢?

敏月见妹妹不语,以为她听进了劝告,便温柔地说:“好啦!去洗洗脸,换件衣服,晚上有客人呢!”

敏贞皱起眉望着姊姊,这才发现她穿了一件新的藕色洋装,胸前系着纯白真丝的大蝴蝶结。她早上去学校时可不是穿这一套,脸上也没有薄施脂粉,那她此时的刻意盛装不就摆明是为了绍远吗?

“晚上有什么客人?”敏贞故意问。

“有时候看你长大了,其实还像个孩子!”敏月笑着摇摇头说:“你明知道是绍远哥,他当兵回来,当然要给他接风庆祝一下啦!”

“他又不是黄家人,干嘛要在黄家庆祝呢?”敏贞说出了一直在心理嘀咕的话。

“这回可是阿爸抢着要摆宴的,我很久没看见他那么开心了。”敏月说,“你也不要小心眼了,绍远哥在家时总是最照顾你,帮你解答功课,陪你搭公路局车子去注册、上学,对你比对他自己的弟弟妹妹还好呢!”

“这太夸张了吧?那是阿爸去拜托他的,我可不领情。”敏贞说。

敏月再次摇头,嘴角一抿,露出两个酒涡。她个性一向平和、守本分,不太了解敏贞为什么老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怨气。

虽说是姊妹,但她们两个在长相、性格上都不太相同。敏月长得像姑姑昭云,自幼就乖巧伶俐,长大了也温柔娴淑,鹅蛋脸上一双灵秀的杏眼,老漾着盈盈笑意。顺利地考上师范,顺利地当上老师,大家对她只有夸奖,像这样秀外慧中的人品,也难怪媒婆要踏破门槛了。

敏贞的模样,长辈左看右看,都说是母亲宽慧和阿姨惜梅的混合体,像到朱家人的纤秀细致。论外貌,她是胜过姊姊一筹,但孤僻的脾气和不得人缘,就把整个气质打了一半的折扣,镇上知道的人家都不敢来说亲,媒婆也只有往外乡镇,甚至外县市去找机会了。

敏月看敏贞一脸倔强,不禁又爱又伶,她深知这个妹妹其实是嘴硬心软,最富感情的,于是她假装哀求说:“难得阿嬷和阿爸那么高兴,你就委屈一下,赏个脸吧!拜托啦……”

两姊妹正在推拖,外面突然响起震耳的鞭炮声,敏月双眸一亮,也顾不得妹妹就往走廊跑。

在厨房煮饭的下女金嫂和阿娥都来凑热闹,一时厅房喧哗,连三岁的伟圣跌倒哭泣都没有人注意到。

“真是疯狂,既不是迎娶新娘,也不是高中状元,有什么好看的!敏贞一边扶起伟圣,一边低念。

她回到房内,披上毛衣,拿起画簿。大家往前头挤,她偏往后买走,完全相反的方向。

她一点都不想见绍远,能避多久就多久。

太阳已经下山了,玉石青的天空淡淡一枚新月,旁边点着一颗极亮的星星。

敏贞没有戴手表,但由天色猜测,大概是快六点了。她就着还亮的光线,画完一颗偏黄的绿袖子,长在河边孤伶伶的,略呈营养不良的样子。

这世界上只有画画能让她忘却所有的烦恼,一技笔、一张纸,就能拥有无限的快乐。这个发现是由临描母亲的刺绣底稿开始,每片花瓣、每根羽毛,甚至小小的触须,其曲折繁复都令她着迷不已。

几只倦鸟盘旋归巢,阴影落在画簿上,她抬头看看山林,警告自己不能再逗留了。

在秀里,三岁的小孩都知道,黄家西厢院的后山闹鬼,特别是在宽慧死后,一入夜就有女子的哭泣声传来。

敏贞听过,风愈大,那哭声就愈哀绝凄切。

“那真是阿母在哭吗?”她十岁时问过惜梅。

“当然不是。”惜梅回答,“只不过山上有个风口罢了。”

“可是他们说阿母死以前不是这样的。”敏贞说。

“可能以前上面有一排树挡住,后来不知谁砍掉了,就发出这种声音啦!”惜梅说。

大人说得再合情合理,都止不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这里的确够荒凉,斜斜的山坡乱长着一些枯瘦的树,叶子倒密得可以遮住天,一条小溪跃过乱石矮丛而下,有时干涸、有时盈沛,直直通往秀里溪。

两溪交会的一座简陋木桥也有鬼故事。

“有天晚上,我经过这里,看见一个白衣服的女人坐在桥头,把自己的头拿下来,一直梳一直梳……”赶路的夜行人说。

“有个黑蒙蒙的半溟,我起来撒尿,就看见一个白衣长发的女人站在桥上对我笑着……”住在附近的老农说。

听起来怪让人毛骨悚然的,一切都来自这片诡异的林子。

事实上敏贞曾经上去过一次,那年她十五岁,因为生病没考上师范学校,功课好的她极不服气,要求重考,却遭家人反对。

她认为是秀子从中捣鬼,就当场冲撞起来,气得怀孕八个月的秀子捂着肚子直叫痛。

她挨了一顿臭骂,就悲愤交集地故意往藏有鬼魅的西院后山跑。

当时她是气极了,完全不顾那重重的阴黑和令人生畏的暗寂。她踏着溪上的石头,涉水如飞,充满泪水的双眼全然忽略了悬吊的彩色蜘蛛和石缝间窜逃的鲜艳虫蛇。

有人在后面叫她,她知道那是以照顾她或者该说对付她为己任的绍远。好吧!不怕死就来追吧!

她一直跑,跑到喘不过气来,手上、膝盖全是碎叶霉苔。她在一个平台处稍事停留,却被眼前的景象给震呆住了。

有一棵极粗壮的树像伞一样地罩在前面,因为四周的树都是细瘦的,就更显出它的与众不同。它的根盘连张狂地向各处张牙舞爪,它的枝肆意跋扈地蔓长侵犯,俨然是此山的树中之王。

可她惊的不是这树王,而是它粗黑的树身上竟缠着一条条的藤蔓,乍看之下恍如大小不一的蛇,这也是让敏贞后退好几步的原因。

但仔细一看,那些尾端的卷须上,怯怯地长着绿如翡翠般的小叶子,似黑夜窥伺的猫眼,她这才惊觉是寄生的藤萝。

但,一旦受了惊吓,所有的恐俱便会莫名全浮上心头。虽是大白天,敏贞却觉林中阴气弥漫,每一棵树都像长了眼晴似地,远处恍榴有些白影子……

她的心狂跳,却僵立不能动。一抹天光映在一洼溪水里,可见细如红丝的吸血虫蠕动着。

有欷挲的脚步声传来,她想到追来的绍远,整个人遂放松下来。他那人八字硬、命重,一身阳刚气,众鬼看到他都要纷纷闪避,有他在就不用害怕了。

当时绍远才十七岁,手长腿长、脚丫特大,顶着一个大光头,因为一向老成持重,感觉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你气够了吧?哪里不好跑,偏跑到这种鬼地方来!”他皱着眉说。

“怎么?你吓到了?怕被鬼抓?”敏贞迭声问,用以掩饰自己原先的俱意。

“鬼倒不怕,就怕久不闻人味的毒蛇、黑蜘蛛,被咬到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慢条斯理地说。

她这才想到那些潜存的危险,经他一提,枯叶腐木下似乎有东西爬过,脚底也不禁麻痒起来。

她二话不说,转身就要下山,可他却楞楞地望着树王。

“这种贫瘩的土地竟可以把树养那么大,真是奇迹。”他说:“只可惜被藤萝寄生了。”

“它会死掉吗?”她担心地问。

“目前看起来是还好,藤蔓势力不大,以后就难说了,这样共生共死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他看她一眼说:“这使我想到一首山歌。”

“什么山歌?”她问。

“你想听吗?”见她不点头也不摇头,他便用吟念的方式迳自说:“入山看见藤缠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