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咖啡语季 >

第42章

咖啡语季-第42章

小说: 咖啡语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场上,李强的头上冒着汗,天热的焦人。这几年高考,每年都是这么热。老天爷好像故意在考验学子的意志似的。李强认真的答着试卷,一道一道认真做着试题。今天下午是数学考试,那试卷上一行一行的数字仿佛都与他友好似的,答案跟着手指自觉的写在试卷上。李强镇静自若,他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他必须要拿出最好的状态,答出最满意的卷子。
素心于2005…12…29书于舍然居
第四章 重生 第五节下
    接下来,便是焦躁的等待。估分数,填报志愿,王丽一家人在紧张中度日如年。王丽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托朋友,找亲戚,左打听,右了解。她找到李强感兴趣的相关学校,了解了相关专业。无奈,儿子的分数考的太底。底不就高不成,报上不足,报下不甘心,左思右想,上下为难。
根据李强估计的分数,为了保险,王丽和李保林商量就近报西京的大学。去外地,人生地不熟,连个关系都无法找到。西京的好大学也是相当名气的。李强的理想是离开父母去外地上大学,其实,这是所有青少年的梦想。张开理想的翅翼去向自由自在的天空翱翔,谁都这样想。可眼下的情况,理想只不过存在心中罢了,还是实际点,少年李强的心缩了回来。
经过全方位的考察和了解,王丽和李保林研究,考虑儿子的志愿,把范围最终锁定在财经学院。王丽苦思冥想,在所有自己认识的朋友圈里搜索关于财经学院的关系网。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宗平的同学陈军就在财经学院当老师。
宗平当然尽力力帮,宗平带着王丽约见了陈军。陈军一脸的客气。他详细询问了李强的估分情况,沉稳了半响:“你儿子的分数比去年的录取分数线高了一分,要是估计相差不大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录取我是参加的,你把学号留给我,分数下来,记得给我电话。只要上了分数线,你就等好消息吧!”
王丽听了陈老师的话,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安静了些。王丽邀请陈老师与宗平去了海鲜楼,这事就算这么搞定了。一切安排妥当,王丽的心才塌实了一半。再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分数的正式下来。如果估计相差不多的话,李强就是财经学院的准大学生了。想到这个词,王丽和李保林竟有些兴奋。她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等待是煎熬的,等待是无奈的,在等待中体会人生。李强的焦急不比父母差,今年要是再考不上。他不敢再往下想,他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他一定得上大学,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已经两年了,落榜,今年要是,李强闭上了眼睛,他下意识的移开自己的思维,三心二意的又向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去。
王丽催促李强出去走走,和同学一起聊聊,别总闷在家里。李强抱着本书,贴了心的粘在家里。他不想出去,他怕,他知道怕什么,他怕那成绩的再次失利,他怕自己承受不了那意外的打击,他在心里每天为自己祈祷。
那些天的每个夜里,失眠常常光顾李强的夜晚。少年初成的男子,第一次品尝人生的苦涩。他用看小说消磨时间,平常没有机会,这下刚好可以如愿以偿。他去到图书馆,借了好几本小说,每天闷在家里。然而,这些小说仿佛变了味似的,总吸引不住他的眼球。几天时间了,他手里拿着的还是那本没有看完的《三国演义》。
他那里有心思去看小说,他的心填满了考卷,成绩。被那漂亮的诱人的录取通知书牵制着。他知道母亲找了熟人,而且还是宗叔叔最要好的同学,只要分数上线,他将是财经学院第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可是,成绩怎么那么难产,像是故意要把考生折磨透了,才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走出来见人。李强的梦里净是什么落榜,大学什么的。他不知道命运会怎么安排他,只有等待,焦急的无奈的等待。
成绩下来的那天,王丽的家乐翻了天。李强冲出家门几乎是飞着去了学校。他疯也似的找到了他的同学,他的成绩高出分数线十五分,他李强终于考上大学了。王丽激动的拿起电话语无伦次的把消息告诉了宗平。电话那头传来宗平的祝贺声。
下来的等待变得轻松自如多了,王丽休了几天假,陪着儿子李强去海南玩了几天。李强的大学梦成真的了,王丽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那些日子里,睡梦中,王丽经常甜蜜的笑了起来。
素心于2005…12…31书于舍然居
第四章 重生 第六节
    宗平又要结婚了。准备阶段是相当麻烦的。烦琐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宗平现在的住房是租来的,唐枚母亲的意思要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宗平陪着唐枚看房子,选位置,办手续。终于挑好了一间一百二十平米的二十层高楼。唐枚的开心自不比说,唐枚母亲杨阳可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才正式体会到有钱女婿的重要。她越看宗平也有了几份的喜欢。
搞定了这个。接下来便又是装房子。七月里的天热的累人,好在杨阳刚好放假,这监管木工的活她便自告奋勇的承包了。宗平也落个消停,只在需要的时候开车去买些零散的东西。
装修好了房子,所有的家具全新的。包括屋子里所有和过日子有关的东西,大大小小应有具全,都收拾的齐齐整整。杨阳这才收兵回营,累的直喊腰疼,可脸上的笑容却不自主的流露在外面。
领结婚证,照结婚照,选照片。事情一样一样的过着。宗平是无所谓的。对于唐枚那可是人生的第一回。她是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仪式必定是非常隆重的。宗平也只好跟风。再说和盈茹结婚那会。他们的所有财产加起来也就两张床,外带两个人的工资。连请客都没有,只就买了一些糖果和瓜子。一帮同学在租来的新房子里闹了一晚上,盈茹就跟着宗平合伙过日子了。
想起这些,宗平内心充满了愧疚。他觉得他今生最对不住的人就是盈茹。自从盈茹上次生病,他的心里总有一种隐痛,这隐痛并时时泛上来折磨他。他对不起盈茹,因为他才使她落得一个人孤苦伶仃,还要带丹丹。
可是,现在,他收住了关心的思想。他不能,再过一个月,他就要正式成为另外一个女人的丈夫。他将要对这个女人负一生的责任。他已经对不起一个女人,他不能再辜负另一个女人。对于盈茹,他们已经是两个世界里两个不相干的人,他又能如何去照顾她,关心她呢。他把自己的思想隐藏了起来,深埋在心里,也许这以后连埋的地方都没有了。他不想又惹唐枚不高兴。
几多的情况下,他偶尔也后悔和唐枚结合。自己大她那么多,他们的思想也存在着距离。他无法理解唐枚的一些幼稚的举动。可唐枚的年轻,唐枚的漂亮,唐枚的青春诱惑着他,他能不爱不释手吗。想到这里宗平有些无奈的笑了,都决定结婚了,还想这些,真是庸人自扰。
宗平对结婚的仪式不是很热钟。迫于唐枚无赖的撒娇,他便一切依着她。有她安排,宗平只好听从指挥。好在所有的事情不用他管,他只管掏钱就行了。岳母杨阳自然全力而上。她就这一个女儿,她不会袖手旁观的。
杨阳是三十五中的政治老师。开始的时候,她对宗平是极其不满意的。农民出身不说,年龄还大女儿十好几岁,又离过婚。她扭不过女儿,就同爱人商量一起反对女儿与宗平交往。坐惯了机关的唐文泉可不这么想,他看唐枚主意已定,索性劝慰杨阳:“女儿大了,她自己能做主了,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们就不要操心了。你当初还不一样的不听父母的。”
“那是你追的太紧。被你骗了。”说着想起自己年轻时候还不是一样,死心塌地的要跟着唐文泉。把父母的反对只当作一种挑战。
杨阳勉强同意了。不过要求一切结婚的费用都由宗平来出。宗平都一一答应了。能娶这么年轻貌美的妻子在别人看来已经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了。宗平只好相信自己得了好运。
这段时间,为了婚礼前的准备,宗平连公司都淡了。他把工作交付给王丽和张助理负责,全力应付结婚。唐枚天天约他上街,这还没有买,那还没有买。宗平真服气唐枚,这女人上起街来,怎么就像上了战场的士兵,不知道个累。宗平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大概也许是因为岁数大了的缘故。他觉得身疲力乏,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似的。连和唐枚做爱都有些迎接不遐了。
而唐枚却表现的万分激昂。她有充沛的精力,一会要干这个,一会要干那个,仿佛有无穷的力量埋在她的体内,供她无限的使用。她白天一有时间就拖着宗平上街采购,转悠,晚上时常一边喊累,一边又算计明天要采购的东西。宗平觉得自己实在有些无力应付了,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累。可是又不好扫她的兴,还是强力支撑着随她跑来跑去。
宗平添了新的苦恼,大概因为太过劳累,他的大便总带着血。他以为还是痔疮的问题,他像以往一样用了痔疮的药,可是总不见好。烦恼困绕着他已经一个星期了。他不想告诉唐枚,他怕她扫兴,她的兴致全都在结婚上。
都两个星期过去了,症状还不见好,一直滴滴答答,越来越明显。宗平的心里起了疑虑,莫非是别的什么病,他说服自己得去医院看看。他是不喜欢上医院的,一到医院,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眼看着婚期逼近,他必须在结婚前把问题解决。
肛肠科的门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宗平向年轻医生说明了自己的病情,医生皱了皱眉头,一边替宗平检查一边随意的问道:“疼的厉害不?”
“以前疼的厉害,这次好像不是很疼。”宗平怯然的回答。
“你去普通外科查一查吧,我检查过了,痔疮的问题不是很大,看看是不是直肠的问题。”年轻医生把病例交给宗平,又把刚才的号交到他手里。
宗平木然地向普通外科走去。普通外科门口排满了候诊的病人。宗平推开诊室的门向里望了望。病历一个挨着一个压着排了一串。宗平想了想,他拿起电话:“喂,秋少华吗?”
电话那头传来少华热情的问候:“是我,宗平啊,好久不见,你还好吧!”
“我现在就在你们医院的门诊部,普通外科的病人很多,看来得麻烦麻烦你。”
“你上来吧,我在六楼,普通外科主任办公室。”少华干脆的答道。
宗平挂断电话,三步并作两步冲向了普通外科。
上个月医院新的年度聘任,秋少华正式被任命为普通外科主任。他是医院里最年轻的主任之一。聘书发下来的时候,陈灵和少华乐了好一阵子。少华请全科同事吃了饭。陈灵也被急诊的医生护士硬是给狠狠的宰了一顿。
秋教授和韩主任高兴的逢人便说:“我们少华现在是普通外科主任了,有什么事说一声,我媳妇也在医院,急诊科的。”老人一辈子的希望就在儿子身上。他们知道儿子和媳妇会更忙,以后会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看他们。老人有时候也私下里埋怨,等到别人夸奖他们的儿子媳妇,他们又高兴的乐呵呵了:“他们忙,忙成那样还抽出时间看我们,现在的医院不比从前。”
秋少丽在加拿大,一年也不打来几个电话,韩主任慢慢地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老两口退休在家,这一阵子正热中晨练呢。活动项目是去公园打太级拳,练太级剑,他们的生活到是很逍遥自在,丰富多彩。
秋少华可谓青云直上,等待他的将是更平坦的大道。只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