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顺流逆流 >

第30章

顺流逆流-第30章

小说: 顺流逆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十一章 辩论(中)
    教授评析: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苏南和沿海的发展就得益于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春风。
下一个是来自城市的同学,他讲的是自己父母下乡搞三线建设到艰苦回城的故事,让人听了心里有由苦到甜的感觉。
教授评析:三线建设和知青下乡的功过我们不去评论,现在不是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好处了吗?
众人哄笑起来,玉华知道教授是不好评论,以快乐的气氛一带而过。
玉华终于鼓起勇气站了起来,“我来自西部山区,那里没有现代的工业,没有人去投资,也没有知青在那里生活,有的是大山、大河和淳朴的乡民,大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可是现在,由于改革开放,我们那里已经变得面貌全非。钱是越来越多了,可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年轻人从沿海学会了玩了,将家乡变得,舞厅满地,帮派从生,地皮流氓恣意横行,官吏都沟心斗角,谁还将自己当公仆,现在是能捞多少是多少,那有心思为民请命。国家是富裕了,又有谁来保证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现在还能当家作主吗?”玉华言词激烈,同学们都哗然。都看着讲台上的教授。
“这位同学发言值得大家深思,改革嘛,肯定会存在负面现象,邓小平同志不是说改革就象摸着石头过河,不能一蹴而就,等以后法制健全了,这些现象将慢慢消失。这位同学继续,大家就要象他一样,将脑筋开动起来,各抒己见!”教授的话打消了玉华的顾虑,同学们都等着听这位无所顾及的同学发言,象他平时的作风。
“谈改革前,我们就不能不谈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玉华停顿了一下,同学们都笑了起来,玉华觉得不好笑。
“大家不要笑,毛主席不伟大,谁能称伟大。他是我崇拜的偶像,同样他也是中国很多人崇拜的偶像,永远不会改变的偶像。在十来年的改革开放后再谈提他老人家,大家可能会发笑,这是个人崇拜,可能会有人觉得庸俗”啊,“愚蠢”啊,“无知”啊,其实我要说:对别人崇拜可能有以上因素,但唯独对毛泽东的崇拜没有!——因为人们崇拜毛泽东的是他的人格、思想,而不是他的权力、财富或一技之长。可以说,崇拜毛泽东的人一般没有功利色彩,多的是平民情节,激荡的是正义之心!有的人一味反对对别人的“崇拜”,却恨不得大伙都来崇拜他,自己作秀不说,还恩威并用拉人抬轿吹喇叭。”
有个同学打断了玉华谈话,站了起来,“他有什么好崇拜的呀,我崇拜周恩来,你没看过十里长街送总理吗?”看来发言要变成辩论了,教授也默许,显得还很有精神。
“周总理,是个好领导,可以崇拜,但人们对毛主席不是十里长街送主席,而是全国百姓热泪映眶送主席,我爷爷在听说毛主席去世后老泪纵横,半天就说了一句话:以后还有谁能为咱穷苦百姓当家作主啊!我老爸说那时走在路上看到的人眼眶都是红肿的,都是因为为毛主席伤心的。”
“你又没亲眼看到,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记得我老爸老妈知道后,没哭,只是说我们的苦日子终于到头啦!”有个城里的同学站起来反驳。
“角度不同,也是有的,我现在是讨论改革前后的问题,我继续。据我查到的资料说:他不是神,他比神还神。神能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吗?神能赶走日本侵略者和打倒蒋匪帮吗?神能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吗——1949年后,中国是一个康复后急需要进补和防疫以避免再病倒的人。这是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无”中建立“有”,还要确保这个“有”,要永远存在下去,并发挥作用。毛泽东要建立一个体系(建设体系),实际上他取得了成功,只是这个成功被政治偏见抹杀了,被一些人否定了。为什么这样?就是毛泽东在实施第二体系的时候,把那些短视的家伙或打倒了,或让他们靠边站了,这些人后来复辟了,就发泄私愤,对毛泽东无情报复。这是一个对无法反抗者的死者的恶毒的报复。它是不道德的,也是对历史的彻底的反动。历史正在还给毛泽东清白。这个清白,西方严肃的学者已经还给了毛泽东。中国的民间许多真正有头脑的人,也还给了毛泽东。就以经济为例,有人得到的概念是,毛泽东不懂经济,不搞经济建设,把经济搞到临崩溃的边缘。实际上,1949年到1976年,中国GDP年平均递增10%以上,这个增长内涵实在,质量确保,没有泡沫,是在有西方封锁和禁运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的。而今天,我们靠了高额的内外借贷,巨大的西方资金和技术,天文数字的资源消耗,才取得了不到10%的年平均递增。”同学们不敢相信这样的数据,摇头不信。
“这个世界上替强者效劳的思想理论不计其数,教诲弱者屈从强者的说教浩如烟海,唯独毛泽东思想专门替受强者欺凌的无辜弱者说话;专门教导弱者如何由弱变强;教导遭受强国侵略的弱国不靠寄人篱下,不靠卑躬屈膝,不靠主权交易,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改变命运。对于外来援助,毛泽东从来是白给欢迎,花钱买可以,拿主权换绝对不干。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拿毛泽东毫无办法,打不赢,吓不倒,骗不过,困不住,“硬刀子”“软刀子”全部失灵毛泽东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让资本主义的西方白人尝到失败滋味而自己始终不败的中国人。”同学们开始点头称是,想起保钓的失败,心里还难受。
“以前的生活为什么比较贫穷?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在短短叁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还打赢了朝鲜战争(有人说是打平了,但是如果把中国和美国的装备倒一下?美国人早就被赶下大海了),清除了危害几千年的匪患和污泥浊水,大规模地扫除了文盲和迷信,社会的清明是自古未有的,真正是万众归心。没有失业,连国民党残留的几百万党政人员都养下来了,历史上有哪个政权那么宽容?一直潦倒的文人再也不会为生活发愁了。要知道,解放前全国80%以上的人处于赤贫和饥饿状态,上海一夜大雪,第二天上午街头收尸300具。所以,应该说吃饭穿衣问题5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温饱标准不同)。这也是外国人感到惊讶的地方。”同学们都听得发呆,这小子从那里找来这么多资料。
“由于国家的工业化需要高积累,我国当时的积累率一直在30%以上,最高达到39%,严重地挤压了人民生活。比如我国1953年就装备了3000架作战飞机,1956年开始自造飞机,1958年就装备5000架‘歼6’(属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工业化没有高积累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高积累,就必然会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这样就表现出粮食、副食品、生活用品、轻工产品的匮乏和生活改善的缓慢,而人民是不能够直接感受到高积累的好处的。在那个时代,是不讲究个人回报的,只讲为祖国多做贡献,只讲集体主义——这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人们在自身利益遭到不公正的“牺牲”时表现出世界各国罕见的宽容与忍耐),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时吃“祖宗饭”一点不为过!”这些话,教授是看到过的,他可是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专家呀。
“反观现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富的住高级别墅,开豪华轿车,吃山珍海味,洗桑拿按摩,唱歌跳舞,尽情潇洒。穷的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甚至吃饭都成问题。尤其是一部分暴富人群的收入来源大都不正,毛泽东时代立足长远,富国强兵,人民生活虽然苦些,但干部以身作则,在公平的分配原则下,住房由单位和国家解决,人人有份。单位职工看病实报实销,不存在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小学的学费很少,大学中专以上的学生学费由国家承担,每月有生活费。贫富差距不大且收入就业有保障,绝无大学毕业即失业、拖欠克扣工资等怪事;现在贪官越来越多,官衔越来越高,腐败花样不断翻新。回头看看毛泽东时代,虽然运动多,开会多,批判多,但贪污腐败现象确实很少,抓出了张青山,刘子善就能震撼全国;现在道德不进反退,风气日益败坏。毛泽东时代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和谐。反观今日,惟利是图,见死不救,欺骗造假,敲诈勒索的现象遍地皆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了马克思说过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这些,同学们显然不太同意,但有些还是赞同的。现在的社会风气是大不如前。
第二十一章 辩论(下)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有那么多的‘精英’分子们,都在叫嚣说毛泽东时代国家没有法律?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在毛泽东时代,我们的祖国才没有黑社会,没有黄赌毒泛滥,没有贪官污吏们巧取豪夺国家和民众的财富;毛泽东时代我们国家在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和发布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在内的大量的国家法律、法规、条例、条令以及规章制度,有很多法律现在仍在使用,或者经过修改后还在使用;在‘没有法’的年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们虽穷但心不累,社会那样地和谐,人与人那样地融洽,助人为乐平常事,见义勇为人人争。”
“现在不是有徐洪刚、张海迪、赖宁……吗?”有个同学站起来举出众多当代的优秀精英。
“这些我们都知道,干部还有焦玉禄等等,我不是说现在社会就不好,我只是想阐明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现在能看到多少见义勇为,为什么现在出现一两个英雄就要大张齐鼓的宣传,不是因为英雄太多,而是太少,我听过一个妇女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你学习徐洪刚可以,可千万别真学,如果人都死了追认英烈有什么用,徐洪刚运气好,你可是我们家独苗呀!知道吗?”
玉华的话让同学们发出阵阵笑声,可笑后一想,肯定,如果遇到逮徒行凶自己会不会伸手呢?
“玉华,那你呢?”有同学想难玉华一下。
“我呀,当然……当然不上去,我们得先去告诉警察叔叔!”课堂上都大笑不止,有的人站出来,“大家不要笑了,听玉华讲完。”
玉华继续看自己准备的文稿:“‘没有法’的年代,政府和人民心贴在一起,‘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官员的唯一!田间,车间到处都有公仆的身影,同吃,同住,同劳动,社会主义的阳光,沐浴着每一个公民的心田!”玉华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庞川,他就是一个为农村建设默默奉献的好干部,到头来没有人关注他,帮助他,现在还被逼远走他乡。他停了一会,继续说。
“在‘没有法’的年代,‘六亿神州尽舜尧’,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散沙’在党的旗帜下凝聚成磐石,在国旗下仰起了脸,挺起了胸,‘我是中国人’!毒和娼一夜间被禁,千年的恶习一扫光,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职位只是工作的需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