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婚纱照的陷阱 >

第6章

婚纱照的陷阱-第6章

小说: 婚纱照的陷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香港1997年回归以来,随着两地经贸关系、人文往来、民众旅游的增加,特别是香港开放内地民众自由行,人民币早已成了香港的第二货币。人民币在香港广泛的使用,促进了香港零售业的发展,带活香港的经济。而且随着香港各行业商人抱有对内地民众到香港旅游带来无限商机的憧憬,除了不少服装及化妆品连锁店以一兑一汇价吸引旅客购物外,越来越多的商户表示欢迎使用人民币,兑换率要比正常汇价还要优惠。    
    目前,在银行,港元与人民币的汇价比价是100∶106,如果以一比一兑换,使用人民币可获得超过6%的折扣。在目前世界低利率、低回报,经济低迷的年代里,6%的折扣不能不说是十分吸引人的事情。如果香港的店铺都这样大量使用人民币,那么港元自然会退出市场,即劣币驱逐了良币。    
    但是格雷欣法则真的成立吗?我们可以看到,在优、劣两种货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买者当然是愿意付出劣币,但问题是,卖者为什么愿意收取劣币呢?除非卖者或是不知情或是不理性,否则他一定会对劣币敬而远之。如果要卖者收劣币,那么他所卖物品的价格一定会提高,用以补偿劣币的价值;同时,以良币购物时,价格会较便宜。    
    比如,最近香港的《苹果日报》在报头上印有“只售港元六元,人民币六元”,而且其他一周传媒系列的报纸杂志都可以以同样的方式用人民币来付款。对于精打细算的香港市民来说,选择人民币付款肯定是上乘的做法。但是市场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如愿以偿。在香港的报摊,报贩们都表示不欢迎顾客使用人民币,甚至于表明只收港元,原因是报贩向代理商交涉时手续十分麻烦。    
    报贩表示,收取人民币后,需向代理一周传媒的出版社报数,查证后才获准以人民币兑换成港元。因涉及汇率差价,如果人民币的金额大,代理商就会质疑报贩“虚报”,怀疑报贩从中赚取汇率的差价,因此,除非顾客强烈要求,否则报贩只会收取港币。而且购报读者多为香港人,买一张报纸差价又小,因此,人们也就不在乎一定要收港元了。    
    但是,如果香港店铺广泛使用人民币,而且港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价格的优势让店铺里生意大增,而且店里的业绩也大为改善,那么所损失的6%差价损失可能补偿回来。如果店里的业绩没有改善,那么问题就来了,卖者或是在物品的价格上做手脚,或是会拒收人民币。最后还是劣币退出市场。    
    也就是说,由于交易费用或信息费用的存在,最后还是良币驱逐了劣币。如果交易费用不存在,那么格雷欣法则当然可以大放光彩。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用优币的人可以将物价压低,用劣币的人亦可能要加价,正是这种讨价还价,用任何一种货币也就没有区别了。    
    目前,我们社会中经常会看到盗版光盘代替正版光盘,欺骗驱逐诚实,好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不好的东西所取代,何也?是因为劣币代替良币吗?其实并非如此。    
    拿盗版光盘来说,为什么越是打击盗版光盘该市场越是繁荣?并不是由于盗版光盘质量差而来代替质量好的正版光盘,而在于从光盘使用来说,由于现代光盘制作技术的普及简便,无论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光盘在使用上是没有多少质量差别的。但是从两者的价格上来说,由于正版光盘强调知识产权的成本,追求巨大的超额利润,使得正版光盘售价十分昂贵。这就是为盗版者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即使是在法律上对盗版光盘打击得十分严厉,但受暴利之驱使,盗版者仍然会冒着巨大风险从事盗版光盘活动,而购买盗版光盘,消费者则只是花微小成本就可以获得正版光盘之效用,盗版光盘市场就自然盛行起来。    
    这与劣币驱逐良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在股市上为什么欺骗行为会盛行?并不在于这种行为有市场,而在于相应的制度安排对这种行为打击处罚不严厉,市场上欺骗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往往会大大地超过可能受到惩罚的成本,特别是对这种欺骗行为惩罚成本微乎其微时,市场上的欺骗行为也就盛行了。    
    许多事情从外表看似乎有理,但实际不然。许多事情外表上看有相同的特征,但实际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2003年11月24日)


第一部分 婚纱照的陷阱第14节 从价格歧视中获大利

    在新古典的市场中,一种商品,同样的质量,同样成本的价格,在同一地点交易出售,其价格肯定是相同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个市场就是无效率了。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价格歧视(即同一商品、同一成本,在同一地点与时间卖出不同价格)的现象则到处可见,而正是这种价格歧视成了卖者谋取利润最大化的不二法门。从张五常教授年宵之夜香港街头卖桔,到不少旅游地点货品不标明价格,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漫天要价,北京近郊出租车黑车随地喊价,都是价格歧视例子。    
    张五常教授曾在年宵之夜在香港街头卖桔观察到:顾客都知道在街头是没有不讲价的市场,因此,卖者无论报出多少价,顾客一定会讨价还价,很难以不二价成交。在这种情况下,卖者知道开的价总是会压低的,而每个顾客所获得的信息不同,所以成交的价格也就殊异。对卖者来说,他希望以最高的平均价格及时地把手中的货品卖出。对买者来说,则希望自己所买的货品价格是最低的。在这样的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实际上买者出价买得货品从30~80元不等。正如张五常教授所说,他们几人年宵在香港街头卖桔,如果没有价格歧视,生意是很难不亏本的,而价格歧视出现,则让他们获利收场。    
    前几天笔者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在旅游点看到路边上小店里货品琳琅满目,特别是各种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更是应有尽有,但是对于这些货品没有一家店是明码标价的。货品的买卖为什么不把价格标明清楚呢?这样不是可以让顾客购买更方便吗?其实,这里有它的奥妙,其奥妙就在于如何在价格歧视中获利。    
    当时,笔者走向小店,准备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买。刚一离开队伍,导游小姐就提醒我,小贩都会开天价,如果挑选到合适的货品,还价时一定要压低一半。导游所言不虚,笔者每次问价,店主一定会看着我数秒钟后才开价,并以此来探究我可能的底价在哪里。最后,我看中了一个铜币,压价一半25元购得,但是其后一个老外,同样的东西则是花了60元。同样的东西就是存在如此之大的价格歧视。    
    这里店主,别看他们生活在边远的地方,但他们定价策略却是很高明的,即把价格歧视原理运用得得心应手。因为,在信息完全的市场中,如果店主货品定价比他人高,那么顾客就会跑到其他的店里去买。但是在游客云集的地方,店主不愿意明码标价,就在于游客既无法获得购买货品的信息,也无法识别货品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店主单一定价,如果定价太高,那么许多顾客可能不购买这里的货品,如果定价过低,又不能从那些愿意出高价的顾客手中多赚钱。而随市就价,不同的人出不同的价格,通过讨价还价来探究每一个顾客愿意出价的底线,把货品的价格定在顾客愿意出价的底线上,这样店主就可以获得大利了。    
    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课题。按照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的分析,要实施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就是要将市场或顾客分开,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二就是付不同价格的顾客的需求弹性必定有所不同,即付高价的弹性一定是很低的。但是,由于价格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成本很高,只要买者相信自己已议定价是便宜的,买者就不会再花时间去查询及公布自己的买价。而信息少的付价较高,但信息的多少与需求弹性是没有一定关系的。正是理论上的条件有特定约束,在市场中,价格歧视则随处可见。    
    正是这种价格歧视,对卖者来说,成了赚得高利润的不二法门;而对买者来说,如果是讨价还价高手,不也是可以购最低价的货品吗?读者看此文有何想法呢?不妨在实际中一试。    
    (2003年11月22日)


第一部分 婚纱照的陷阱第15节 美色的供求法则

    当你在繁华的大街上,一群美女迎面而过时,你会看到什么?当你在上层社会的生日舞会上,成群上百的淑女们穿着华贵的晚礼服在舞池翩翩起舞时,你能注意到什么?还有,当你在西班牙的海滩,成千上百的美貌女郎赤身裸体沐浴在海边阳光之下,你又能够观察到什么呢?笔者想,如果以正常男人的心态,你可能什么也没有看到,特别当这一场景在眼前消失时,这些美色也会随之荡然无存。    
    但是,在地铁乘车时,如果你站在站台上,在涌动的人流中,当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突然映现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心灵一定会在陡然中颤动,少女的印象也很快会映入你的脑际。她的美丽与清纯、她的音容与笑貌、她的衣饰与打扮——一个意想中的漂亮女孩一定会进入你的记忆中。她太美丽啦!这个漂亮女孩的形象瞬间就把你定格在原地上,静静地看着她在你眼前飘然而去。这时,尽管你会站在那里目送这个女孩飘然而去,但是这个女孩美丽的形象却很难在你记忆中消失。    
    还有,在那灯火通明的舞台上,几十个翩翩起舞的少女为漂亮的女歌手伴舞,人们的注意力为什么仅是放在漂亮的女歌手身上,而对这些伴舞的少女则视而不见?再有,在一个反映鸦片战争的电影故事中,当一个年轻妇女冒着枪林弹雨、带着少许粮食走进浴血奋斗的前线,整个战场的年轻士兵都聚焦在她一个人身上,何也?上述这些男人对美色的情绪波动与反映,正是美色的供求法则所导致的结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母亲对穿着十分性感大胆的女儿说,“你这样会很吃亏的。”如果你是一个男人,你听到这话之后也许会想,这有什么吃亏呢?既然她自己喜欢,别人只是多看几眼又会对她有什么损失呢?但是,如果能够从美色的供求法则来思考,该母亲之言则道出了经济学的大道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道貌岸然的人之外,大多数男人都不会介意在街上见到的美女穿得很暴露,他们可能把这些看做是一种不用付钱的免费午餐,只要不被误会、不刻意做点什么,远近处欣赏之,男人们无论看多少眼,也不会以为看了美色后对她有什么损失。    
    但是,多数女人的反应则是不同的,不少女人一定会对那些暴露太多的美女说三道四,甚至于会骂之,“这个女人太贱!”正是骂这种“太贱”,也许正好道出了美色的供求法则。因为,按照经济学的供求定律,某件物品的供给太多,它的价格就会下跌,如果美色街上供应太多,在街上随处可见,那么男人对美色的吸引力或价值自然下降。街上成群的美女;西班牙的海滩出现的情况正是如此。    
    如果该女子美色的价值下降,也一定会殃及其他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