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风尘交易人 >

第16章

风尘交易人-第16章

小说: 风尘交易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卖出一辆车子今天才有着落。他决定把这个女人打发走,无奈对方还偏偏有许多问题。又足足占了周新泉十几分钟两个人才得以握手告别。     
周新泉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半,韩娜却仍然没有踪影。他有些着急,韩娜的交易已经做到了这种地步,丢掉了实在不堪忍受。     
周新泉回到自己交易室给韩娜打电话,发现没有人接。他回到叫客人区域,叫了一个客人,谈了一阵子一无所获之后,他再次给韩娜打电话。这次韩娜声音传了出来:“吉米你好,我正要打电话给你呢。”     
“哦,我还以为你让外星人给绑架了呢。”周新泉听到她的声音又恢复了自信。     
“对不起,吉米,车子我已经买了。”     
“什么?你,在哪里?”周新泉这回可是傻了眼。     
“我在喜瑞都道奇,他们给了我同样的价钱。”     
周新泉端着电话听筒半天没有说话。     
“吉米,你还在听吗?我真的很感激你,你的确是一个好人。不过今天晚上我临时有点事情,我过些天请你好吗?”     
“没关系,没关系,你知道我不是打电话找你约会的,所以用不着你为这种事情费心。”     
周新泉放下电话,脸色发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时他才明白自己上当了,而且这当还上得十分的窝囊和屈辱。自己完全被人当成一个贪色而又愚蠢的傻小子去捉弄。周新泉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从一见面韩娜就是在愚弄他,什么同学的叔父说他是好人?明明信口瞎说,反正人们都愿意相信别人讲自己的好话。最使周新泉感到不能容忍的是,对方把他真心为顾客着想的理念误当成垂涎她的姿色,从而加以利用,达到发现最低价格的目的。他痛恨自己,不但是因为干了傻事,更因为他真的是为韩娜的某些亲昵的表现而心旌飘然。倒是满嘴说粗话的威廉一针见血:“越南小婊子。”想到威廉他就更觉得两颊发烫,他用搞这个女人向威廉求情低价放车,现在他岂非要被人笑话是人车两空?     
周新泉没有想到这个满怀希望的周末竟然是这个样子。更为另他沮丧的是,自己刚刚从布鲁斯那里找到的卖车感觉丢得一干二净。     
周新泉感到疲乏之极,他一连喝了三大杯浓浓的咖啡,却仍然提不起精神来。他不愿意再待在车行大楼里或者站在外面叫客人。他走到停车场,爬到一辆旅行轿车里面,无力地躺在椅子上。     
他没有想到车迪勒这种职业起伏竟然这么大。自己卖车的头一个月。是那样的成功。那时是何等的踌躇满志。回了一趟中国,带来了一个太太,竟然改变了命运。这半个月过来,又是两辆半的业绩!     
他想像着回到家里,王锦华意气风发的样子,心头涌起那股说不出,却十分熟悉的烦恼。他忽然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是被别人,而是被过去经常夸奖他的威廉、阿尔之流。早知道卖车是这种职业,他何必做下去呢?     
车门被拉开,周新泉吓了一跳,他坐起来。生怕出现在面前的是威廉总经理。     
还好只是保罗:“吉米。”     
保罗从兜里面拿出一个小本子,他撕下来写着名字和电话号码的一页:“我明天不来上班,这是我联系的两个客人,说好明天来。他们来了以后就让你接待。你要是卖了车子就算我们两个人的。”     
周新泉接过那张纸,有些奇怪地看着对方;保罗居然会把客人转给自己?看来保罗并不清楚周新泉对他“恨之入骨”。     
保罗似乎看透了他的想法,就补充道:“这些迪勒中,我就觉得你更可靠,他们都是小偷。”     
周新泉想到自己其实也偷过保罗的客人,心中感到有些发虚。于是赶忙岔开话头:“明天你为什么不上班?”     
保罗笑了,样子有些神秘地说:“我去做买卖,一个外国公司请我给他们当兼职销售经理,有百分之五的销售提成呢。”     
“有这么好的事情?哪家外国公司?”百分之五的销售提成可比他们卖车的百分之二十的利润提成要好多了。     
保罗摇摇头:“现在我可不能告诉你,除非有一天我决定辞了车行里面的工作,全职到那里上班。”     
周新泉看他那个固执的样子,便不再继续打听,他答应好好接待他的客人。保罗又认真地嘱咐了几句之后便走了。看着保罗的背影周新泉忽然想到,会不会是王锦华请他去当销售经理?按道理这完全不可能,因为王锦华要是雇这么一个在车行里都没有人看得上的家伙,去给自己的公司当销售经理可就太滑稽了。然而他越想越不放心,经验告诉他,保罗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之中专门跟他作对。     
他一想到保罗他跳起来,看看手表,现在距离下班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于是他决定提前回去,向太太打听一下。     
进了家门屋子里面空无一人,他忽然想起来王锦华事先说过,要去跟麦子辰去出席一个重要宴会。当初王锦华告诉他麦子辰也邀请他一同去,然而他拒绝了。他并不是觉得让太太带去参加社交有什么不好,他还没有大男子主义到这种地步。他是不想被他人问起自己的职业,不想听别人问自己一个月能够卖多少辆车子。这种尴尬场面他曾经在陪王锦华逛商场时遇到过一次,那时当着太太他真的无法启齿。     
本来他是计划今天下班以后,在公司多待上几个小时,争取更多的卖车机会。但是由于心情被韩娜的事搅得极为坏,后来心里又有保罗的疑问,便匆忙赶回来了。现在他发现一个人在家更为无聊。     
他想起来大卫陈今天休息,便拿起了电话。大卫陈听到他的声音特别高兴,连声说:“正好,我刚想给你打电话,今天晚上有没有事?跟我去吃饭吧?”     
“好哇。”周新泉正觉得自己欠着对方不少的情,便说:“这次让我来请客。”     
“咱俩谁也不用掏钱,有人付账,咱们出一张嘴就行。”     
周新泉还想再问,大卫陈却催促他赶快过来。于是周新泉按照大卫陈的吩咐,开车直接到了他的公司。一见面,大卫陈连忙道歉说刚才由于匆忙,忘记告诉他要穿上西装。周新泉上班时穿的都是整整齐齐,回到家里自然换上舒适的衣服。不过大卫陈很有办法,他硬是从一个刚下班的销售员身上扒下来一套西服,让周新泉换上。在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将要出席欢迎中国河南省派出的一个政府代表团的晚宴。     
“欢迎那些省领导要我们去干什么?”周新泉心中仍然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名堂,在国内这种事情自然不新鲜,但在国外他是第一次听说。     
“吃饭啊!”大卫陈看着他,心里还不明白这个家伙为什么这么笨。     
晚宴安排在本地一家很大的中国餐馆里面,一共有七桌,周新泉和大卫陈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乱哄哄地坐着不少人。大卫陈显然已经十分熟悉这种场合,他左右看看,便带着周新泉找了个合适的位子坐下。这张桌子前面已经坐了七个人,这中间有六、七十岁的老头,也有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而且大家神态各异。周新泉环顾四周,感觉这里人们的组合十分不协调,这些人凑到一起很难说像是什么活动。     
不知道是谁挑了个头,大家开始互相交换名片。周新泉摸了一下自己的衣兜才想起来现在穿的是别人的西装。不过衣兜里面的确有一沓名片,他自己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毫不犹豫把那些名片掏了出来。周新泉浏览了一下收到的名片,发现这里有三个卖保险的、两个卖房地产的、加上自己和大卫陈两个卖汽车的,这里有七个人是销售员。什么都不卖的两个人是同乡会的会长。这些人凑到一起,各念各的经,这个说房子贷款利率如何低,那个讲储蓄保险回报如何高,大卫陈讲的就是什么车型开得快……完全是交易会的架式。弄得两个同乡会长自惭形秽的样子低头喝茶。     
过了一会儿,周新泉对面的太原同乡会长忍不住说话了:“皮特,今天到底是谁请客?”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没有人理会他的问话。同乡会长感到有几分尴尬,又叫了一声“皮特”。正在同身边的人吹牛的大卫陈意识到了什么,用拳头捅了一下周新泉。周新泉猛然醒悟。赶忙对老头笑笑,心中暗暗埋怨:干吗非问我?     
“今天……我也不知道……”周新泉脸有些发红,这无疑等于告诉所有的人,自己是一个毫不相干,到这里混饭吃的人。     
“管那个干什么,你又不是餐馆的经理,反正到时候有人拿出支票出来。”大卫陈笑着插话。     
周新泉觉得自己好无能。这个桌子上没有不是来混饭吃的,何必难为情呢。他想起了什么,悄悄把兜里的那一沓名片拿出来看。衣服的主人叫皮特苏。这样如果同桌有人喊苏先生,那八成也是在叫他。     
也许因为周新泉坐在那里默默无语,或者是他的长相特别,太原同乡会长最喜欢和他搭话。问他从哪里来,到美国多久等等。周新泉心中很不耐烦,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过了一会儿,大家都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便把话题转到今天的晚宴上来,纷纷抱怨给这些省领导们带队的人没有计算高峰时段的交通情况,现在他们一定还是在通往迪斯尼乐园的五号公路上磨蹭。     
还好,省领导们终于到来了。陪同他们的还有主人,也就是掏钱请客的主儿。周新泉抬起头,竟然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太太王锦华,接着是那个麦子辰。两个人都神情庄重地陪着几个神情比他们更加庄重的河南省的领导们和几个白人走上主桌。周新泉看着不禁笑出声来。大卫陈问他:“你看到谁了     
4 ”     
周新泉赶忙坐下,没有说话。宾主到齐了之后,很快就开始上菜。同桌子的人们都在大吃大喝的时候,周新泉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对面的主桌上。这是他第一次从侧面观察王锦华的工作情形。王锦华的确是像人们所评论的那样落落大方,对人热情而又有风度。尽管听不见他们说的些什么,但是能够看得出来她场面照顾得相当周到,不让任何一个客人显得尴尬。这是当今许多公司招募的漂亮公关小姐难以做到的。     
然而看了一会儿,周新泉忽然觉得不是滋味,他发现麦子辰在桌子前对王锦华无微不至地照顾,甚至给她添菜倒酒的次数超过了对副省长。而每当这个时候,自己的太太总是带着几分甜甜的微笑看着麦子辰。让外人看起来,会误以为他们是一对和睦恩爱的夫妻。周新泉自认为是一个十分开通的人,也承认王锦华出面应酬是一种工作需要,但是这种场面自己看在眼里却实在不舒服。     
酒饭吃得差不多了,大家的话又开始多了起来,首先是卖房地产的感叹请客的公司有钱,一下子竟然开了这么多桌子的酒席。卖保险的则装得更加见多识广,说自己参加云南同乡会欢迎云南外贸代表团的宴会,比这次规模大一倍还多。两个同乡会长则感到不平,说这就是有钱的人越发有钱。他们搞了这么大规模的招待,日后从河南的外贸出口上面还不知道会得到多少好处呢。大卫陈提出:大家远道来给他们捧场,他们应当每人发一个红包才对。他的话得到了一片响应。     
周新泉咧嘴笑笑,只表示自己的合群,但是心里面实在对这种观点感到难为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