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枫国遗珠 >

第68章

枫国遗珠-第68章

小说: 枫国遗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直不想承认这个不好的预感, 心里抱着一家人团聚迎接新年的愿望, 现在事关母亲的健康, 她不得不认真追问丈夫的行程安排。
在柳玉洁的直接追问下, 刘一夫也豁出去痛快地表示, 圣诞节和新年都不会回家了, 春节再回去, “反正差不了几天了” 刘一夫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地说。
柳玉洁心里百感交集, 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只剩下春节了, 在全年的节假日清单上, 刘一夫每个节日都有了不在家度过的记录, 现在只剩下春节了。 春节和元旦之间相距一个多月, 而刘一夫上次回家到春节, 相距则是几个月的时间。 对于柳玉洁和刘柳母女来说, 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对于刘一夫则仅仅是 “不差几天”, 情感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
听说刘一夫近期不会回家了, 柳妈妈考虑再三, 决定自己回国去, 以便尽早安排手术治疗。
柳玉洁脑海里冒出一个冲动的念头: 利用女儿的寒假时间回国。 一方面可以送年迈的母亲回去, 另一方面可以与不想回家的丈夫相聚。 她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一夫, 并表示, 自己从移民开始, 就没有在冬天回去过。
刘一夫对妻子突如其来的想法并不热中, 只是无关痛痒地说, “你自己看着办吧。”
柳玉洁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打听机票的情况。 得到的反馈让她感到沮丧: 寒假是一年中的第二高峰, 机票几乎早就订完了, 即使有的话, 价格高昂不说, 时间上也很难配合个人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女儿参加的 “青年领袖训练营” 在寒假有一系列的活动安排, 完全不参加有可能影响证书的获得, 柳玉洁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冲动, 接受了既定的事实。
刘一夫听说柳玉洁寒假不回国了, 云淡风清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了一口气。
柳玉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懊恼之中, 并没有立即感受到丈夫的有所不同。 等她回过味来的时候, 对方早就迫不及待地挂了电话。 她的心情又添了一丝阴霾。
柳妈妈匆匆收拾行装, 恋恋不舍地告别女儿, 千叮咛, 万嘱咐外孙女要多体贴母亲, 独自登上了回国的航班。 好在国际航线都有专门的照顾独行老人的服务, 把老人交给航空公司之后, 他们会一直照顾, 直到亲人来交接的时候。
母亲的离去, 使柳玉洁的生活又回到了冷清, 平淡的轨道。 原来为了陪伴母亲而进行的运动之类也逐渐减少, 柳玉洁发现自己平时连说话的机会都锐减, 不由自嘲地遐想着, 自己是否有一天会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柳妈妈回国之前, 柳玉洁的哥哥就帮母亲安排好了一系列的检查, 手术事宜。 柳妈妈一到家, 稍微休息之后, 一切都按计划顺利进行, 柳妈妈很快就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 情况良好。 虽然是个常规小手术, 但毕竟柳妈妈年事已高, 同事, 朋友, 亲戚都络绎不绝地到家里看望暂时不能出门的柳妈妈, 使老太太感到很温暖。
柳家兄嫂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 安排着手术后的一切起居饮食, 保证母亲能够尽快恢复。
可是刘一夫始终没有出现, 连一通慰问的电话都没有打过。
柳玉洁从哥哥吞吞吐吐的话中感觉到不对劲, 忍不住穷追到底, 逼得老实的兄长不得不说出了实情, 但他同时还为妹夫辩护, “他很忙。 (摘除) 白内障是一个常见的小手术, 用不着兴师动众的。”
柳玉洁可不这么认为。 她万万没想到, 只有黄楚平之类的人会做出来的事情, 竟然发生在刘一夫身上。 她震惊之余, 更感到刻骨铭心的悲哀。 她不由伤心地想到, 自己身在国外, 母亲手术时不能回去照料。 如果只是普通的朋友, 知道情况也会表示一下关心, 何况是多年, 而且一向标榜为 “恩爱夫妻” 的丈夫? 她真的不理解刘一夫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柳玉洁一反常态, 没有打电话去对刘一夫兴师问罪, 只是把疑虑和伤痛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 她深刻地感受到, 多年的夫妻感情面临着严峻考验。
自从进入在温哥华名列前茅的私立女校, 刘柳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周围的同学似乎个个身怀绝技, 十八般武艺样样得心应手。 就拿音乐来说, 许多同学都会两种或以上的乐器, 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钢琴技能, 在新同学之中竟然只能算是基本功。
刘柳的好胜心被大大激发出来, 练琴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省去了柳玉洁的不少麻烦。 因为苦练, 进步神速, 考级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相对而言, 省了不少学费, 这倒是柳玉洁没想到的额外收获。
刘柳的钢琴老师是一个以留学生身份出国, 进而移民, 并且办理了全家人, 包括了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在内的移民的女强人。 她与柳玉洁一见如故, 很快成为可以深谈的朋友。 热情爽朗的她有着生动, 曲折, 倍受磨难的经历, 却始终乐观地面对人生。 不过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因为职业的关系, 钢琴老师经常接触不同的人物, 进出不同的家庭, 可以说是已经看遍了世间百态, 看够了悲欢离合, 却难能可贵地保持着一颗热心助人的赤子之心。
这一天晚上, 是刘柳的钢琴课时间。 从来都像时钟一样准时的老师迟到了, 而且没有打电话来说明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刘柳已经把音阶, 练习曲, 考级曲等都认真弹了一遍, 老师还是没有踪影。
柳玉洁忍不住拨通了老师的手机, 只听她在电话中急匆匆地道歉, 并表示自己已经在路上赶过来了。
柳玉洁嘱咐老师小心驾驶, 注意安全之后, 放下了话筒。
很快, 清脆的门铃声响起来, 刘柳从琴櫈上一跃而起, 奔到门口去开门, 迎进老师的同时, 接过了她手中沉重的书包。
柳玉洁有点惊讶, 笑问老师是否又开飞车? 因为她曾经因为超速, 被警察开罚单, 将近两百元加币, 几乎是一个初学者一个月的学费了。 当时柳玉洁为她不值, 不光是罚款很重, 还有安全问题。 她笑着说, 遵守时间对她来说也很重要。
“今天没有超速, 因为我就在附近上课。” 老师笑眯眯地回答柳玉洁的问话, 顺便解释了一下自己迟到的原因:
前一个学生是刘柳原来学校的师姐, 明年夏天高中毕业, 准备报考美国的音乐院校。 女孩有一个哥哥, 已经在美国名校就读。 妈妈全心全意在温哥华照顾子女, 爸爸也是一个太空人, 每年回来两三次。 
近来做父亲的回家本来就不多的次数变成几乎为零, 关于他在上海另有家庭的传言愈演愈烈, 母亲受不了了, 接近精神崩溃。 每次老师去她家上课, 做母亲的都要拉着她, 倾诉一番烦恼。 常常演变成母女间的激烈争吵。 今天老师踏进那家的门, 就发现情形不对: 母女俩一个在楼上哭, 一个在楼下喊, 两人都是泪流满面。
老师成了临时救火队, 分头劝慰母女俩, 才知道母亲已经基本确定丈夫出轨了。 为了捍卫自己的婚姻, 准备飞到上海去, 实行紧迫盯人, 看住丈夫, 不让自己的婚姻完全破碎。 女儿认为母亲把婚姻出问题的责任归咎于照顾自己不公平, 同时在自己将要毕业申请大学的关键时刻抛下自己也不公平, 所以一直不能与母亲达成共识, 母女俩闹翻了。
僵持到最后, 母亲不改初衷,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飞回去。 她甚至当着女儿的面把后续几个月的学费都一并付给了老师, 以显示自己离开的决心。 她也的确在第一时间登上飞机, 去挽救自己已经破裂的婚姻。
这位固执的母亲没想到的是, 女儿从此开始翘课, 逃学, 放弃一切努力, 差点儿不能顺利地从高中毕业, 更遑论申请美国的音乐院校。 对比兄长的优异, 女孩心里越发不平衡, 觉得父母亲对自己不公平, 越发故意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不知父母亲的婚姻是否能够挽回, 但他们的女儿已经滑到了悬崖绝壁的边缘。
钢琴老师像一个忠实的记者, 不断报告着事态的进展和变化。 这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柳玉洁。 她仔细地换位思考, 假设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最后决定, 无论如何, 不能牺牲孩子的前途。 同时却在内心悲哀地叹息, 难道我就应该被牺牲吗? 
没有人能够回答她的问题, 也没有人能解开她的疑虑。
第二十章 何去何从 (二)
    温哥华的冬季阴暗, 多雨, 是许多不喜欢这座城市的人们批评的重点。 连续几天, 甚至几个星期的阴雨连绵, 的确容易使人情绪低沉。 尤其是对于原本就心情欠佳, 或压力颇大的人们来说, 坏心情会被阴霾, 淫雨推到极致, 坠入不能自拔的深渊。
柳玉洁目前就是情绪低落人群中的一员。
母亲的手术成功, 恢复良好使她感到欣慰; 但随之而来的刘一夫不闻不问的信息却让她倍受打击, 她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权利, 也没有勇气去质问他, 为什么会这么冷漠? 只能把伤痛的感觉和满腹的疑问藏在心里, 自己折磨自己。
女儿的钢琴进步, 考级顺利, 她觉得是理所当然, 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 相反, 钢琴老师不时带来的一些别人家的坏消息, 成了她更加关注的东西。
她常常手持一本书, 眼睛却视而不见地注视着窗外或稀疏, 或密集的雨帘, 脑子里一片空白, 许久都不翻动一页, 听任时间悄悄流逝。 
她偶尔会责怪自己虚度光阴, 可很快又自怨自艾起来, 完全忘记了当年力争上游时候自己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忧郁症的阴影在她身上越来越明显, 她反而不在乎了, 也不想进行任何积极的抗争。
柳玉洁的这种混混沌沌的状态在新年来临之际发展到了顶点。
寒假前夕, 陈怡倩的病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好转迅速, 医生说她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陈怡倩感谢现代科技, 医疗技术的发展, 和医生, 护士们的辛劳帮助自己战胜病魔。 她同时很感激朋友们的热情支持, 鼓励与帮助, 使自己身在异国他乡, 罹患绝症, 遭遇离婚的悲惨时刻, 没有亲人的实际支持, 仍然能够有勇气, 信心和能力战胜病痛, 走出阴影。 她更满怀虔诚地感谢上帝, 真诚地认为是上帝给予自己精神上最大的力量。
原来性格内向, 冷眼看人, 淡漠处世的陈怡倩仿佛脱胎换骨, 又如浴火重生, 变成了一个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 开朗, 虔诚的基督徒。 她热情地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的人, 满腔热忱地向所有的人传福音, 根本不计较别人的态度。 美丽的容颜因为经常出现的, 发自内心的笑容越发显得魅力无限。
黄楚平并没有兑现离婚时的承诺, 把应该付给陈怡倩母子的全部款项汇到加拿大, 并且再一次 “人间蒸发”, 消失无影。
陈怡倩没有向儿子隐瞒任何情况。 因为经过离婚时的那次事件, 陈怡倩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再是个只需要妈妈呵护的孩子, 而是已经能够与妈妈一起面对生活挑战的小 “战友” 了。 但她同时也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向儿子公开, 告诉儿子, 母子俩一段时间内不必为经济来源困扰, 让儿子专心学业, 争取上一个好大学, 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俊挺拔的黄永辉早已经考到了钢琴教师的资格。 不知因为是他出色的琴技, 耐心的指导, 还者是俊美的外表, 温和的态度, 反正一透露要招收学生的消息, 竟然就有人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