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枫国遗珠 >

第57章

枫国遗珠-第57章

小说: 枫国遗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军这才不再追究。
秦伟芳虽然对丈夫很恼火, 但她也知道, 在加拿大这个国家, 拐带孩子是很严重的罪行。 自己当初带儿子回国, 回来的时候被移民局的官员盘问了许久, 还专门问孩子, 你父亲在哪儿? 他是否知道你这次旅行云云, 仿佛自己是拐带自己的亲生儿子似的。 好在儿子的回答清楚又明确, 才少了许多麻烦。 那时候她才真正明白, 所谓父母亲一方单独带孩子出门旅行, 要另一方写授权书不是笑话。
秦伟芳将此事告诉好友们, 换来了一堆关于寄宿家庭生活的传闻和故事, 多数是不怎么令人愉快的。 这就更加坚定了这些母亲咬紧牙关, 陪伴孩子直到上大学的决心。
第十七章 代沟? 代沟! (一)
    寒流过境时, 狂风呼啸, 大雨倾盆, 气温骤降, 让人不知是从春天往夏季走, 还是由秋天进入冬季了, 整个一个季节错乱。
风停雨住后, 立马阳光明媚, 百花吐艳, 芳草如茵, 碧空如洗, 云卷云舒, 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李正军的父母双亲, 秦伟芳的公公婆婆, 李骏雄的爷爷奶奶再次来到了风景优美, 秀丽如画的温哥华。 
他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 上次来纯属探亲, 观光, 旅游, 没有长住, 也没有打算长住。 一方面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适应国外的生活, 担心 “整天吃西餐会饿肚子”, 没有做长期驻扎的安排, 放心不下家里的一切事物。 另一方面, 秦伟芳也早就和李正军说好, 老人来探亲, 观光之后就回去, 免得住的太久了, 她照顾不周, 发生矛盾冲突。
李正军非常了解自己的父母和妻子, 所以他上次干脆来个无为而治: 把双方的意见都在自己这里断了通路, 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 结果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 还落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次因为秦伟芳学业太重, 而且终于同意再考虑生个孩子, 愿意让老人们过来帮着照料一下家务。 而二老自从回去之后, 和亲戚朋友说起国外之行, 听到的都是羡慕之声; 再对比国内的生活状况, 觉得温哥华的确还可以住住; 虽然头一次和城里的儿媳妇住在一起, 感觉还不错, 能够和睦相处; 最重要的是, 他们发现在温哥华根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吃中餐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听说媳妇考虑要再给他们生个孙子, 两位老人安排好家里的一切, 带着大包小袋, 兴冲冲地再次踏上了太平洋彼岸的异国土地。
全家人, 包括李正军, 都从自己的美好愿望出发, 希望整个事情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 完全没有考虑别人的真正想法与感受。 殊不知, 美好的愿望和生活的现实始终是有一大段距离的, 生活就是生活, 完全不会按照任何人的愿望而展开。
经过几天十分辛苦的倒时差的过程, 李家二老终于慢慢适应了, 摩拳擦掌地准备开始在温哥华的新生活。
李婆婆首先接管了厨房阵地, 除了买菜之外, 不再让秦伟芳沾手有关厨房里的一切事宜。 虽然几年来, 秦伟芳已经学做得一手好菜, 有现成的饭菜吃, 她还是挺开心的, 痛痛快快地拱手交出了厨房的管理大权。 只是需要每星期开车带公公婆婆出去买一次菜什么的, 她乐得轻闲。
知道公公婆婆比较喜欢吃鱼虾之类的水产品, 秦伟芳周末会专门开车带他们一起去RICHMOND的渔人码头, 从渔民的船上直接购买鱼虾。
RICHMOND的渔人码头位于城市西南角, FRASER河入海口附近, 是大温地区唯一的渔船码头, 也是一个旅游点。 小小的几个街区各类售卖旅游纪念品, 海产品和小零食的商店毗连, 还有不少以供应海鲜为主的各式餐厅。 造型各异的低矮房屋, 满天飞舞的海鸟, 桅杆林立的渔船, 滚滚的FRASER河水及远望出海口的辽阔, 构成了一副不一样的动人画面。
每逢周末, 出海归来的渔船都会停靠在专门的泊位, 出售一周的捕获。 大温地区七八个市镇的居民也都会在有需要的时候驱车来这里, 一边欣赏风景, 一边购买新鲜的海产品。 天气晴朗的日子, 许多人纯粹为了享受阳光, 美景或美味食品也会来到这里。
码头上时常会有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表演, 因为场地有限, 一次只有一个小团体的表演。 每个表演者都很投入, 在阳光下, 流淌着汗水, 起劲地演奏或演唱着, 根本不理会是否有人往他们敞开盖子的乐器盒里扔钱。 只要有人驻足观赏, 他们就会十分卖力地演出。
人们或三五成群, 或独自带着宠物 (多少是体型巨大的狗), 悠闲地啜着咖啡, 谈天说地, 笑语连连。
走下一段专门搭起的栈桥, 来到河边的渔船旁, 又是另一番景致。
栈桥旁, 有 “长期驻守” 的野鸭子, 海鸟, 甚至两只白天鹅。 它们经常享用着人们慷慨地喂给它们的食物。 从面包屑到刚买到手的虾。 李骏雄每次都会用母亲刚买的大虾喂在水中游弋的天鹅, 秦伟芳让他换成小虾都不干, 无可奈何之下, 也只好限制数量, 并尽快带着东西离开。
呈曲尺状排开的浮桥旁, 通常停泊着各种渔船。 渔船上挂着手写的大纸牌, 注明出售的水产及价格。 从野生, 急冻的整条三文, 吞拿, 甚至小鲨鱼, 到活力十足的大螃蟹, 从活蹦乱跳的活龙利, 到成堆成堆的各种规格的急冻深海鲜虾, 价格比超市便宜许多。
李家老人听说所谓龙利就是深圳餐馆要卖一百多元人民币一斤的 “多宝鱼”, 在渔人码头根据大小不同, 只要一至三元就可以买到一磅, 而且多买还有优惠, 立刻毫不犹豫地指示秦伟芳多买一些。
秦伟芳要了七八条中等大小的鱼, 准备让那个满脸大胡子的白人渔夫过称。
“等一下。” 李婆婆突然高声叫起来, “你买多少钱一斤的?” 她怀疑地看着那个大胡子放进胶袋里的鱼, 话却是对着儿媳妇说的。
秦伟芳有点尴尬地示意那售货的人等一下。
那人理解地一点头, 放下袋子, 招呼别的顾客去了。
秦伟芳轻声对婆婆说, “我要的是两块钱一磅, 五块钱三磅的。”
“五块钱三磅?” 李婆婆的声音有点大, 站在他们身边的李骏雄立刻拉开长腿走远一点, 看天看地, 假装与他们不认识的样子。
“是啊。” 秦伟芳对婆婆的突然激动有点莫名其妙。
“刚刚不是说五块钱七磅吗?” 李婆婆情绪还是挺激动, 完全没有理会自己已经引来不少诧异的目光。
“那是一元一磅的, 鱼比较小。” 秦伟芳继续轻声解释, 并试图引导婆婆暂时离开人群, 一方面不阻碍别人, 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避免一点尴尬。
置身事外的李公公看出一点媳妇的不自在, 伸手拉住老伴, 要带她离开, 同时劝道, “鱼大一些, 肉也多一些嘛。”
李婆婆甩开老伴的手, 音量不减地说, “便宜的多买几条肉也不少。”
秦伟芳真想像儿子一样, 拔腿离开这个引人注目的中心, 可是她不能。 只好顺着婆婆的意思, 买了十块钱, 十四磅, 将近二十条鱼。 
那个目睹了他们争执过程, 一句也听不懂的大胡子渔夫, 过完称之后, 主动往胶袋里加了两条鱼。
看见他的动作的李婆婆笑逐颜开地赶紧接过沉甸甸的两袋还在挣扎着的鱼, 嘴里嘀咕着, “这长得挺吓人的老外还挺会做生意的嘛。”
李公公立即体贴地上前接过妻子手中的胶袋, 一起并肩走出人群。
秦伟芳付完前, 走出人群, 见公公婆婆已经走到前面去了。 儿子一反常态地在一旁等着她, 让她心里挺感动的。 谁知儿子一开口, 她的感动立刻化为乌有。
李骏雄皱着眉毛对母亲抱怨, “我说了不来不来, 你非让我来。 要我和你一起出洋相啊?”
秦伟芳不可思议地望着儿子不满的表情, “我出什么洋相了? 你又出什么洋相了?”
“不要说你刚才不尴尬!” 李骏雄口气很冲地指出, “我站在旁边都替你难受, 干嘛呀? 为了几块钱大声嚷嚷, 真逊!”
秦伟芳觉得不能让儿子有这样的想法。 她面容一整, 严肃地对比自己高了一大截的儿子说, “你不可以这样说话! 她是你的奶奶, 你要尊重她, 理解她。”
“像你那样被人家盯着看?” 李骏雄不屑地反驳, “我丢不起那个脸。”
秦伟芳很生气,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我丢什么脸了? 被人家盯着看, 我又损失什么了? 你奶奶高兴就行了。”
李骏雄投降地举起手, “好了, 我不说了。 你也变得在公众场合大声嚷嚷了。 算我怕了你们这些 ‘亲爱的长辈’。” 最后几个字用一种奇怪的声音, 几乎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秦伟芳叫住准备离开的儿子, “你这么大一个小伙子了, 怎么还不懂事?”
李骏雄皱起刚松开的眉头, “我又怎么啦?”
“那两袋鱼十几磅, 挺重的。 你爷爷那么大年纪了, 你都不知道要接过来吗?” 秦伟芳摇着头责备着儿子。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 这回轮到李骏雄大声了。 看到母亲带着笑意的手势, 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赶紧降低音量, 继续分辩, “我刚才跟爷爷说, 我来拿, 他说不重, 不给我嘛。 难道我去抢过来不成, 那也太假了吧?”
“不论怎样, 你都应该去拎袋子, 而不是让爷爷拿。” 秦伟芳板起脸说, 一副 “你少强词夺理” 的表情。
“好, 听你的。” 李骏雄拉开长腿, 三几步就追上了前方的祖父母。
秦伟芳也赶紧跟了过去。
“爷爷, 让我拿吧, 省得我妈妈骂我。” 李骏雄拉住祖父手中的袋子, 同时语气不佳地说。
李爷爷还想坚持, “没有多重啊, 你不要骂我孙子。” 后面半句是冲着媳妇说的。
秦伟芳伸手去拿公公手中的袋子, “爸, 你就让JIM拿吧。”
见是媳妇伸出手来拿, 李公公不由地松开了手, 听到她说的话, 就想拿回袋子, 那意图很明显, 若是秦伟芳自己拿, 可以; 若是让孙子拿, 他就自己拿着。
秦伟芳在心里叹了口气, 感觉自己真是 “地位低下”。 她努力保持着脸上的微笑, “JIM 已经是大小伙子了。”
粗线条的李骏雄根本没注意到母亲与祖父之间微妙的互动, 伸出粗壮的长臂, 轻而易举地拎起两袋鱼, 对母亲表示他把鱼放到车上的COOLER里去, 就不过来了。
秦伟芳默默无语地掏出车钥匙, 递给儿子, 知道他是想避开可能会再次出现的什么令人不愉快的场面。 其实她心里竟然有点羡慕儿子青春年少, 可以为所欲为。 自己却不得不勉强做一些不见得喜欢的事情。 唉, 人到中年, 身不由己啊。 她在心里感叹
“我要吃大虾!” 李骏雄丢下一句话, 迈开大步, 逃跑似地离开了。
孙子的离去, 使二老的兴致大减。 但面对成堆的新鲜海虾, 他们又兴奋起来。 
秦伟芳陪着公婆问遍了每一条渔船的每一种虾的价钱, 并且吸取教训, 不再擅自作主买东西。 等婆婆计算权衡了好一阵子, 才决定去买一元一磅, 五元六磅的小虾。 
李婆婆指定要到那个 “中国人” 的船上买。
一行三人走过去, 李婆婆立刻开口对那位黄皮肤, 黑头发, 会用不怎么清楚的中文招揽生意的女子表示要买她的小虾, 谁知对方好像完全不明白她的意思。
秦伟芳急忙用英语复述了一遍要求, 那女子立即动作麻利地行动起来。
李婆婆不满地嘀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