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困而知之 >

第14章

困而知之-第14章

小说: 困而知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福,如常。谢谢你和晓凯每年来看我。”钱伯伯八十多岁,他摸摸花白胡须平淡地说。除高度近视和耳背外,钱伯伯身体硬朗,看《参考消息》、长时间散步、喝绍兴老酒是他晚年生活中三件重要事情。当然是陆晓凯的原因,以往他们去看钱伯伯,钱伯伯兴高采烈,而且事先必备两件绍兴特产:女儿红、白切鸡。媳妇掌厨,男人们喝着聊着,老人家高兴时能喝二坛女儿红。可今天,钱伯伯一反常态,这一点苏国庆早有意识。
“怀周,六中是我唯一工作过的基层单位,我很怀念六中的时光,现在怎样?”
“没什么变。化学在区里的水平只能说维持原状,但在全市则是不进则退。我压力很大的。”钱怀周很实在。
“钱伯伯,晓凯的事情,你知道了?”就陆晓凯的事,苏国庆想听听钱伯伯的看法,这是他来的主要目的。
“听说了。”钱伯伯不冷不热。
“六中沸沸扬扬、众说纷纭。”钱怀周说道。
“都是些什么说法。”苏国庆知道全区乃至全市都在谈论这件事。
“我总结不外三种。一说纸包不住火,劣迹败露出逃。说的是复兴医院引发晓凯出走;一说仕途受阻、工作不顺,干脆学徐霞客探险旅游。说的是未当上区长负气,而且与你小庆不和;一说财富外露被劫持,春燕表面稳稳当当、不露声色,私下与劫匪谈得火热。说晓凯出外郊游被劫。”
“哈,哈,哈,哈,那应该有具体细节。”苏国庆看看钱伯伯大笑起来,又冲钱怀周说:“那你说哪种可能最大?”
“被劫。”钱怀周妻子在厨房说:“我同学在高速公路管理局工作。他们那儿的人说,有一天看见陆区长戴一副黑色眼镜,开一辆小车上高速,还有一个女人。”
“六中也有人说,看见晓凯戴着墨镜坐在汽车里,向校内探望。”钱怀周补充说。看看父亲一声不吭,他又以叹惜的口吻说:“但愿晓凯被人打了劫。”
“小庆,政府怎么看这件事?这么长时间,应该有个交待!”钱伯伯盯着苏国庆,含着抱怨。
“钱伯伯,您请息怒。政府的调查还没结束。但是群众的眼睛是最亮的,刚才怀周说的几种情况,可能性都存在,只是目前还未找到能说明问题的证据。”苏国庆婉转地解释。
“照你的意思,阿凯与你不和是真的?”老人家眼睛瞪着苏国庆,声音高了起来。尽管老人耳背,但刚才苏国庆与钱怀周的对话他也听清了几句。
“钱伯伯,您老人家别激动,那是谣言,是误传。我与晓凯的关系,就像小时候到您家听您讲故事一样,没变。再说晓凯是一名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区长,即便与我有天大的意见、隔阂和矛盾都不至于,”苏国庆本想补充几句基本情况以安慰老人,突然没词了。
“你们每次来,我都要给你们讲团结的道理。国民党为什么失去大陆,就是吏治腐败而且相互拆台导致战场失利最终失信于民。所以国民党强调精诚团结,一定要记牢。我看你气色不如以前,阿凯的事一定与你有牵联,你脱不了干系!”钱伯伯仍把苏国庆当做三十多年前的小庆,说话直来直去。
“钱伯,根据某些迹象分析,晓凯是有准备的出走。最近,晓凯给您来过电话吗?”苏国庆回避了老人的问题想了想之后贴着老人的耳朵说。
“没有。”
“钱伯伯,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
“天热的时候。阿凯穿一件短袖白衬衫,对了,一个人,送了一盒茶叶,说了十几分钟话。”钱伯伯犹豫一会,突然想了起来。
“爸,茶叶呢?”钱怀周问道。
“在大衣柜顶上,一个草绿色的盒子,拿来给小庆看看。”
当三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茶叶盒子后,似乎明白了一些。这是苏国庆对晓凯确属出走的第二个直接印象。
这之后,三人沉默不语地吃完了索然无味的午饭。
饭后,钱伯伯坐在一张老式藤条椅子上,若有所思、沉默不语,一会儿看看坐在沙发上抽烟的苏国庆一会儿品一口玻璃杯中的绿茶。他的思绪飞到了四九年二三月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和妻子周可人正在家中逗刚满三岁的女儿,享受战时难得的欢乐,同时他也在思考赴台后的工作、生活。突然,他接到上峰的通知,他的名字已从赴台人员名单中划去,保密局令他带一个三人行动小组潜伏海西,妻女按计划赴台。顿时,他脑中一片空白,他知道潜伏意味着什么,他更清楚国共之争熟胜熟负。八年中,他在日统区夜行昼眠,探剌除奸,生死度外,终日与手枪、炸弹为伍;抗战胜利后,他虽因功升职,组成家庭,但战局却急转直下。为争取列入赴台人员的序列,他利用职权、绞尽脑汁,可事与愿违,他不得不面临夫妻南北的局面,不得不失去旧日的朋友。当时,一些与他共生死、同患难的战友都有同感,他们对国民党和民国的前途心灰意冷,那时,他产生了出走的想法。但此时,他却不知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阿凯又是为什么要出走?
“小庆,和平年代不可能建盖世功勋。老伯我垂暮之年最想看到你们的稳健,最高兴的事就是你们来看我,我看到了也高兴了。但这日子一去不复,我看着阿凯长大的,我已经失去了阿凯,我不想再看到你重蹈覆辙。现在我借酒力对你说说我的肺腑之言。
解放后,大陆的官场大致可以分三阶段:早期虽贫不贪,中期不贫学贪,现今不贪也贪。这里,我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官吏自身的言行,一是百姓对官吏的认识。虽有孔繁森,但这些代表、模范不是英年早逝、昙花一现就是离奇怪诞、距离遥远,而且,他们属于凤毛麟角、沧海一粟,是个别现象,不是普遍情况,是学习的榜样,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说得好听一点,这是政府睿智、媒体英明,因为他们已经盖棺定论。第二,现今中国谓之民主化进程也好,谓之中国特式的社会主义也好,只是一种说法,或者是一种理想。社会意识中封建残渣余孽仍很深重。官长为上司任命,官长度上司意识而后行者尤为优官良吏,这一点与千百年来相同。或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清人语:以简傲为风骨,实乃生存之道。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我的看法是:欲长住庙宇,长念佛经,必备韩信胯下之辱之风。第三,若一日,上峰而非乡里希图变革。则一为政治斗争、权力分配,其过程为抛规弃法、明争暗斗,其结果为你死我活,实质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二为声东击西、张冠李戴,其过程为狂风细雨,虎头蛇尾,其结果修剪枝叶、机构变迭,实质换汤不换药、未及根本。何以见得?司空见惯之历史。小庆,遇及此等情况,切不可新闻联播、雷厉风行,宁居漫勿居盲。第四,身为父母官,职权所在,重中之重当为民众办实事,渡民安居而乐业。若此,存世建功绩,去世积阴德。小庆,你与阿凯形影不离,物以类聚,阿凯绝不是焦裕禄,你也不可能是孔繁森。老伯警告你,你一定要以阿凯为戒,自惕自重,防微杜渐。”说完,老人站起来伸出精瘦但似乎仍然有力的手捏了捏苏国庆肩头,付以邃和自信的目光,转身回房间去了。

    调查组就卢东区卫生局及复兴医院的案子总算结案,有纪律处分的,有建议移交司法机关的;涉案金额逾二千万,涉案人员共二十九人。当然,调查组成员名利双收,可谓风光无限。金蓉也因此升为一室副主任。
可调查组涉及陆晓凯的问题却非常棘手。调查组组长李芳伏案苦思、斟字酌句,特别是在既要突出复兴案子涉案经额之巨大又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这二个方面她几番修饰,但在要提交调查组讨论之前,她却心存疑虑、胸无成竹,一再改变讨论时间。金蓉得知后便给李芳出了个主意。于是,李芳将这项工作交给谷小保,一来试试谷小保的文字功底,二来也踢个皮球给谷小保,并当谷小保的面严肃通知调查组成员第二天晚上七时准时开会讨论。
然而,半个小时后,谷小保便将调查报告送交李芳。她立即拖动鼠标找到关于陆晓凯的部分,只见谷小保用加粗字体开宗明义地写着“下列关于陆晓凯副区长的内容根据本案第1、2、3、4、6、7、8、9号卷宗整理,由于众所周知的客观原因未经证实。”再看内容,仅稍加修改。不同的是李芳细嚼慢咽,好比仕女绣花,小心谨慎;而谷小保大刀阔斧,好比篮球扣篮,简单三步。
“哎呀,小保,我是不是到更年期了,让你见笑了。不过,只要市委通过了报告,我们就完成了阶段工作,这比什么都好。”李芳常常调阅市局的各种报告,她觉得谷小保与众不同,感到别有新意。
“李主任,有关陆区长,无证人亦无旁证材料,而且无法证实,我们只得实事求是。”
其实,谷小保对复兴案子心不在焉,他仅关心其中涉及陆晓凯的部分。在他参与的十几次调查中,他有意出格提示,但令他遗憾的是,这些人对陆晓凯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他未能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他将精力继续对准与陆晓凯联系频繁、接触密切的人,他调查他们的言行,定期检查他们的通讯情况,但结果皆令他失望,似乎陆晓凯与海西断绝了一切联系、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甚至萌发了调查苏国庆的念头,但他最终因几次与苏国庆直接面谈而产生了苏国庆确实不知情的印象以及考虑到苏国庆这段时间特殊的敏感调查行动易被其察觉而引发不必要的尴尬和造成不利的局面而打消了念头。同时,他深感由于工作性质、形式的改变以及特殊的调查对象自己的睿智已不复存在,身手不再敏捷,思路不再清晰,他几乎失去他判定陆晓凯属于出走的自信,调查工作进入艰难阶段。
正当谷小保为被借调到纪委工作后悔不已时,李芳主任请调查组成员聚宴庆功。几杯下去后,李芳清清嗓子高声说:“复兴案大家不畏辛苦,连续作战,锻练了意志,提高了水平,取得了成绩,市委、市纪委领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第一,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第二,感谢谷队的加盟,调查工作如虎添翼;第三,我请各位谈谈感受。只能用一话。金蓉,你是老队员,参加了多次调查,这次提了副主任,你先说。”
金蓉如军人似的大声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怎么个说法,解释一下。”李芳发话了。
“陈元取财于富人,陆区长取财于庸人。诸位想想,陈元当真不收礼吗,非也;陈元当真不收穷人的礼吗,Yes!因为穷人看不起病,更动不了这样的手术。他当然收富人的礼,富人送得大方,他收得高兴。要不然的话,飞来飞去、高级酒店、出手不凡,他何至于心安理得。符益这种人,凭一张文凭,投机取巧,钻营拍马,混了个副院长仍不满足,贪得无厌,不自量力,他不是庸人又为何物。倘若他不钻营拍马,我断定他一辈子也别想当副院长,充其量治治感冒、发烧。关上门讲,这种礼我也收,该收。对送礼人而言,有得有失,心理平衡,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说得好,我代表大家敬你一杯。”有人说道。
“我也有一句总结,但没有夏主任那么精辟。这就是:要会挣钱,更要会用钱。这是一个教训。一方面,陈毅夫收受的钱物如数退交,他与我们一样住几十平米的老房,骑破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