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浪得虚名 >

第2章

浪得虚名-第2章

小说: 浪得虚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呢”,刘珂问道。
“后来外挂多了,不玩了,就玩单机的游戏或者大众麻将,最后终于发现,输输赢赢,赢赢输输,皆为虚幻,现在终于没事情做了,就想起来找个女人了……”这一次王军寒倒是很直接,看来共同的爱好对两个人的关系以及谈话内容影响至关重要。
“终于明白你不网恋的原因了,你今天来找我,是让我帮你解决问题的,现在,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刘珂找回话题的能力果然非同凡响。
“好,你问。”王军寒道。
“你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网络聚会?参加过没有?”刘珂很直接。
“网络聚会就是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论坛,qq群等等,并且经常会不定期的发起一些聚会,大家都是年轻人,一起闹哄哄的吃个饭,然后去k歌,完事之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年轻人在一起好好玩玩,认识很多陌生人,并且最终大家成为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虽然我没有参加过聚会,但是我经常看别人的聚会帖子,他们的里面描写得很详尽。”王军寒一口气说完。
“那你知道不知道参加网络聚会人们的真实想法,特别是那些单身男女们的真实想法?”刘珂暧昧的问道。
“知道。”王军寒继续道,“一些单身男女,因为空虚想一夜情,另外一些单身男女,却想在聚会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甜甜蜜蜜的过日子,毕竟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了每个人的圈子也越来越小,每个人的圈子越来越小,导致了婚姻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据报载,现各大城市的征婚婚介都已经红火起来,稍微有点名气的,都会赚的盆满钵满。而相亲这个被现代中国人摈弃了许久的恋爱方式,现在反而越来越被大家采用了。”
“果然研究透彻,厉害。”刘珂佩服一下,这些东西他也知道,但是不能说得这么完整且富有条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难道是历史的倒退?”
“其实你知道的,那我再说一遍好了。”王军寒整理了一下思路,“这也怪不得年轻人们的荷尔蒙在飞,急于寻找生活中的伴侣。要知道,作为年轻一代的人们,特别是城市里的中坚分子,他们大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出来的,这个人群,每年在城市中以上万甚至更多的数字增长着,在学校中的恋爱,大多已经慢慢的被社会的现状打翻,而毕业之后的男男女女们,都已经超过22岁了,这些白骨精们在下班和周末的时候,时间无从打发,空虚寂寞的心态中,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寻找自己的牛郎或织女,罗密欧或朱丽叶,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相亲会选择婚介和网络呢?”刘珂有点佩服王军寒了。
“因为一般来说,为了规避失业以及行业不景气的风险,夫妻二人最好不要在一个公司以及同行业供职,所以本公司的资源一般都是往外推销,而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毕竟也和自己一样圈子过小,亲戚们都在老家,鞭长莫及,这样一来,最好的,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婚介和网络来认识异性了。不要歧视网络,网络没有错,错的只是人。”王军寒侃侃而谈。
“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你为何不去网络聚会或者找婚介?”刘珂迷惑。
“我不去婚介,貌似我嫁不出去似的,本大爷天生丽质,会有人看上的。”王军寒一脸平静道。
“哈哈,好,跟我年轻时候一样!那也就是说,你会选择网络聚会?其实你早就知道自己应该去参加网络聚会是不是?其实你只不过是在我这里找一个平衡和支持,你本来早就想好了,你不过是在我这里寻找一个借口?你只不过是心障作祟!”刘珂突然觉得自己未必像自己说得那么厉害,面前的这个人,似乎比自己更能把握更多的人性。
“对,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你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最合适的朋友了,尽管我们以前很少探讨这个,我只需要你一句鼓励,也算是给我自己找个理由。”王军寒平静道。
“鼓励。”刘珂冒出来一句。
刘珂果然不同凡响,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什么话都是废话,让王军寒的心态轻松一点,才是最好的选择。王军寒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然后两个人就这么看着对方的眼睛,面目表情渐渐轻松,眼睛里面蕴含的理解和同感越来越强烈,嘴角慢慢的上翘,终于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开始互相捶对方,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知己好友的激动之情。
王军寒从刘珂那里出来的时候一身轻松,如同刘珂所说,王军寒只不过是想找到一个走出去的理由,因为人们对于网恋这样的事情,总是抱着一种带色的眼光看待,然而,王军寒寻求的,根本就不是网恋。
这天对于王军来说,是个非常特殊的一天,他和刘珂的这一番谈话,激发了自己的斗志,而对于另外的两个人来说,也是异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天也激发了故老传承的很多东西。
黑暗中,静默,无风。
一个浓重的男声响起:“终于到时间了吧,我们辛辛苦苦的等了这么久,这个小子终于成人了,不容易啊。 ”
“好的,如果他能够被命运逼上那条路,我们就发动。”另外一个轻柔的女声道。 
“当然,一定会的,这是宿命,谁也逃脱不了,我坚信。”浓重男音道。
第二节 工作啊工作
    军自好色而不淫——王军寒
——————————
闹钟响了,王军寒一个激灵醒过来,在刚买的结实大床上一个鲤鱼打挺,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锁门上班,这次可是不敢迟到了,为了迟到的事情,副总已经发出严重警告。
王军寒供职的这家建筑公司,不是什么大公司,但也算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根深蒂固的老资格了。公司从建国初期就成立,那个时候只不过是一种散兵游勇般的建筑游击队形式存在,一个村子里有人需要盖房了,那么就会有三五个木匠,一两个泥工,也不用什么图纸,凭借着故老相传的传统工艺一砖一瓦一根木檩一根木檩的把一层起脊房折腾出来。
光着膀子的这些朴素技术人员,平时也就是朴素的农民,平时和大家一样在田间劳作,只不过胜在心灵手巧,在给乡亲们帮忙的时候谈笑间完成一天的劳累工作,收工了,主人家按晌管饭,劣质香烟和自家酿的米酒敞开供应,没有大鱼大肉,但是一碗碗香喷喷白花花的野菜面条,也能让这些平时吃饭仅能果腹的人们打打牙祭。
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公司,组织混乱,人员涣散是这种游击队的通病,不过幸好顶多也就是几间瓦房,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技术难题,靠着原始的施工经验和一些传统的施工工艺,还是能够勉强完成任务的。
后来国家慢慢开始重视建筑施工的规范性,各地纷纷成立了一些小的实体,而这家荥阳市黄河建筑公司的前身,也不过是荥阳这个小城里叫做黄河建筑工程合作社而已,分管四个乡镇的工程,而且同一时期,荥阳的建筑合作社达到了六个之多,分管各乡镇,除了一些需要有大量技术以及人力的大工程,基本上不去别的地盘抢工程,秋毫无犯。
而这些合作社之所以不去抢工程,也跟当时的市场大环境有关。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说每家每户的房子翻新,就是一些大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也需要有漫长的筹备和审批过程,而新中国的成立,在一片战后废墟之上的国家,更加需要大搞基础建设来增强国民经济。
这种状况在一九五八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峰,然而,行业必然要受到整个国家政策以及综合国力的必然约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九五八年之后,和其他各个行业一样,整个建筑行业呈现一种大滑坡的趋势,但是在计划经济的浪潮中,作为衣食住行最基本的住,依然还是一项国计民生的大工程。
一九七八年之后,整个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慢慢活跃起来,荥阳市黄河公司更名为荥阳市黄河建筑工程公司,开始真正的大刀阔斧。市场逐渐热起来之后,整个建筑行业盛况空前,当年眼明手快的倒爷们盘腾钢材,把整个钢材市场吹成泡沫一般的繁荣,也不过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
那个时候不需要什么招投标,牛比烘烘的建筑企业门口都是排着望不到边的长长队伍,请客吃饭送礼求爷爷告奶奶才能让自己的工程尽快上马,至于所谓的工程保证金,工程违约金,统统都不存在,当然,当时的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直到后来国家花大力气整顿建筑市场,才慢慢的规范起来。
而荥阳市黄河建筑工程公司也从国企慢慢的转变为私企,成为黄河股份有限公司了。
时至今日,当年的盛况再也不复存在,能挣钱的法子都被人想绝了。可惜建筑行业的暴利依然被大多数懂行不懂行的人们信以为真,建筑公司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跨区经营越来越普遍,甚至国外势力都气势汹汹的杀进来了,可惜整个行业真正能够意识到危机的企业却并不多,其中就包括黄河公司。
王军寒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他已经是这个公司的部门经理了,一个月工资也就寥寥几文,勉强够自己花销而已,所谓的部门经理,不过是个虚衔,没有激动人心的待遇,没有让人振奋的挑战,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王军寒真的觉得自己是入错行了,一旦上了这个贼船,想退下去也是千难万难,对自己来说,一切平平淡淡,过一天算一天,浑浑噩噩,混吃等死,如是而已。
然而,无论如何,生活总是要继续。王军寒刚好在上班的前一分钟走进了公司的大门,签到之后才知道副总一大早就出去了,王军寒看着接待处刚来的那个漂亮同事,咂了咂嘴。啊,看来,如果没有人找的话,又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一天。
坐在独立办公室的王军寒,开始了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母猪般的生活,只不过这里的报纸,换成了电脑而已。王军寒拿着鼠标,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刚装的光纤宽带就是爽,一个电影眨眼的工夫就下好了,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哈。
曾几何时,王军寒雄心勃勃的想要在事业上干出一番成就,然而天不随人愿,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王军寒束手束脚,未能事成。
扪心自问的时候王军寒也明白,其实真正让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大环境,不是因为入错行,而是自己根本没有了向上的动力。
公司最初在制定个人发展方向的时候明确了两条路线。
一、在公司机关里老老实实呆着,需要去工地巡检的时候去巡检,没有必要可以不出去,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日工资制,年底有奖金,公司食堂的东东超级好吃,以副总为首的各位同事日见隆起的大肚子为证。
二、工地做项目。日子辛苦,住工棚,没有双休日,不得请假,否则罚款,工资水平大概同公司,年底少许奖金,工程结束,竣工决算之后核算成本,依据项目利润给予一次性奖励,一般的项目会超过10万,分到手里的,平均每个人也大概有一万到两万了,项目经理的话,会更高一点,也就是七八万的样子吧。当然,如果赔钱,就什么都没有,严重亏损的会追究其责任人责任。
王军寒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第一条路还算可以,薪水少点但是工作稳定生活平淡,第二条路就大大的不妙,每天在震动棒搅拌机切割机的噪声中生活,就算能挣到比较多点的工钱,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