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54章

闯三关-第54章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呀!”大家一齐欢呼起来。“鼠眼”连忙招呼大家,拥着张剑锋一齐上车朝市区驶去。
半个小时后,大伙儿拥着张剑锋来到了老板的办公室。
老板叫苏正德,刚从外地回来还不到半个钟头。龙锋给苏正德介绍与张剑锋认识后,就带着大伙儿去干活了。
苏正德生得膀大腰圆,背厚体肥,头尖额宽,天庭突出,剑眉、雁眼,鼻如悬胆,唇红、嘴方,说话不露牙。张剑锋一看此人的相貌,就知道苏正德是一个为人谦恭有礼,富有生意头脑的人。
二人彼此介绍了起来。
张剑锋从苏正德的口中,知道了他是上海农产品贸易市场众多的佼佼者之一,十年拼搏,他在上海市农产品贸易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大上海拥有了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每年从全国各地采购回大上海经销的农副产品数以亿计。
张剑锋十分佩服苏正德的本事和为人。产生了一个与他结为挚友的念头,日后也许会有用得着的地方。
于是说:“苏老板,我非常佩服你的才华,也衷心祝贺你选择到了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苏正德听到张剑锋说他得到了两个人才的话感到有点不解,于是说:“兄弟,此话怎讲?”
张剑锋一五一十地将刚才龙锋他们一班人的情况讲了一遍,但隐去了要占他便宜的想法。
苏正德听后,更增加了对龙锋和单婵的信任,他决定收龙锋为义子,支持他在上海闯出一番事业来。
张剑锋与苏正德,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苏正德决定接受张剑锋的提议,全力支持龙锋和单婵,教工人学电脑,为将来成立集团公司,全面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一起共进晚餐,并结为异性兄弟,苏正德年长张剑锋两岁,张剑锋尊他为大哥。
张剑锋在苏正德家中做了三天客,苏正德陪张剑锋跑遍了整个上海市。
龙锋和一班工人同张剑锋成了好朋友。
打那以后,张剑锋每到上海出差,必少不了去见苏正德,看望龙锋和那一班工人。
苏正德每逢到江州市,必与张剑锋相聚数天,真正是情同手足。
李锋敲开308号房的时候,张剑锋与义兄苏正德已等候多时。
大家寒暄了一番后,李锋就单刀直入,切入正题:“苏老板,江州市今年荔枝结果率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其他省市的情况也一样,广大果农十分担心今年果丰价贱,现在市委分工,让我负责搞好荔枝果子营销工作。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依你看,应该怎样干,才能保证今年的果子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
“三郎!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个脾气。”张剑锋听到李锋连珠炮地说了这么一大堆担心,担心苏正德反应不过来,忙打圆场,“你一口气提出这么多问题,有谁能一下子答得上来?”
“别见怪!”李锋见张剑锋这么一说,觉得不好意思。
“我平生最喜欢与你这样直爽的人交朋友。”苏正德笑了笑,“我这个人的脾气也是这样,凡事不会隐隐藏藏,最喜欢直来直去。”
苏老板说到这里,沉吟了半晌:“我这个人不会转弯抹角,我送你十二个字‘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
“能不能再讲详细一点?”李锋对这十二个字了早已记入脑海,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见解。他想,这十二个字本应是由上级领导说的,为何一个长期出外经商的老板也是这样讲呢?
“恕我直言,这十二个字,也许不该从我的嘴里说出。但这是我的心里话。”苏正德说到这里,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去年的一天,正是西瓜收获时节。一个瓜农,带着苏正德到瓜地看样品,苏正德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反复检查,验证,核准后,与这个瓜农成交,并签下了协议。
开始两车货,都很顺利,一切都按协议的要求进行。
到第三车货时,由于市面上的价格有所回升了,瓜农要求提高价格。
但是,苏正德认为,做生意应该以诚信为本,今天,价格升了一点,就要调价,如果明天下降了呢?况且升幅也不大,没有同意瓜农的要求。
于是,问题就来了,数量不足,以次充好的现象就发生了。
瓜农暗地里,廉价购进一些劣质的西瓜充在里面。
结果,三车货下来,差点亏了本。
苏正德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了,但是,又签订了合约,怎么办呢?于是想到了当地政府。
苏正德找到镇长,将情况告诉了他。
镇长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确保全镇能不能保证有一个正常的、宽松的、诚信的、公平交易的市场经济,能不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问题。
于是马上安排全体干部分别下去做瓜农的思想工作,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解除了客商的顾虑,提高瓜农的市场意识,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保证了西瓜收购市场按正常的秩序发展,避免了很多将要发生的客商与瓜农由于利益上的冲突引发的问题。
事后,很多客商聚到一起,谈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深有体会。平常听到有人提起“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的时候,总是嗤之以鼻,这次总算体会到它的作用了。
李锋听了,觉得“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并不仅仅是对干部而言。
站在党和政府干部的立场上,这十二个字是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开展工作的原则之一。
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商人的立场上,这十二个字是他们闯市场经济大潮的“护身符”。
李锋这时候心里想道:什么叫做“搭桥”?什么叫做“引路”?什么叫“闯关”?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要闯市场,就必须依靠政府部门进行组织、协调,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这就是搭桥,这就是引路,这就是闯关。如果不是这样,单家独户的,你怎么去闯市场关?要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必然牵涉到科学技术提高的问题,谁来管这些科学技术的提高呢?当然是党和政府。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干部的工作作风,必须来一个新的转变。
李锋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共产党员怎样去为人民谋利益呢?
李锋的心里,十分清楚地知道: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取的利益,就是打倒地主剥削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为人民谋取的利益,就是以身作则,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创造新生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共产党为人民谋取的利益,就是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为人民群众学科学,闯市场经济大潮,搭桥,铺路,保驾,护航,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经济物流环境这样一个广阔的用武空间。
李锋心里这样一想,明亮了许多:“苏老板这个故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能不能就你的经历,讲一讲‘搭桥’的具体措施?”
苏正德想了想,将桌面上的茶杯分别摆在不同的地方,然后拿着茶壶往中间一放,说:“这个茶壶就好比你们江州市,周围的茶杯就是代表中国的各个大中城市,如果要想将江州市的农产品进入到各个城市,就必须搭好由江州市通往各个城市的桥。当然我这里指的不是穿山过海的桥,而是指产品销售网络。”
苏正德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这种拓展市场战略的方式,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但在今天,必须要有所改变了。”
“此话怎讲?”李锋觉得苏正德刚才谈到的战略很有见地,现在又来了一个大转弯,很是不解。
“这个嘛,两年前我与剑锋小弟相识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想不到,事情的发展比原来的估计还来得早。”
“你这样一说,我就更不明白了。”
“是这样的!”苏正德听到李锋这样说,连忙解释,“两年前,我同剑锋小弟相识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五年后,中国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将发生质的变化,农业部必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大力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益,确保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但想不到,去年,就在很多地方开始实施了。今年,将在全国省级以上的城市全部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部分地级市也可能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那一种坐等客商来收购,再贩运到各地去的销售方式或者自己组织几个人将产品运到各地去销售的方式不行了。”
“这是为什么?”李锋虽说是市委副书记,但对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模糊的。
苏正德听到李锋这样问,知道他对这方面的情况肯定知之甚少,于是继续解释说:“这是因为,农业部建立了这样的认证机构后,将对所有要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进行备案,实行从生产的田间管理、肥水管理、农药施放、加工保鲜的全程监控,当产品取得检验检疫合格证书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那一套营销方式还行得通吗?原来的那一种生产方式还行得通吗?如果是单家独户的产品,他们有可能取得合格证书吗?就拿你们江州市今年的荔枝,如果不想法取得合格的证书,今年都无法进入大城市的水果批发市场销售,最多只能投放到那些还没有推行市场准入制的小城市销售。要知道,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如果收到一些农药含毒超标的产品,可就惨了,血本无归不算,出了人命,咋办?”
李锋听了苏正德的解释,终于弄清楚了目前江州市农业、养殖业、荔枝果业生产所面临着的严重问题,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否则将无法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
此时,他真正明白了省委副书记李文华对李劲松提出,江州市的全体干部,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的结论是无比正确的。
怎么办呢?
李锋觉得苏正德既然能对当前的形势提出这样中肯的分析,想必也一定有决战的法宝,于是诚恳地对苏正德说:“苏老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州市现在的荔枝果业生产的情况应该怎样做才能稳操胜券。”
苏正德想了想,说,“办法不是没有,就怕你们市委市政府没有这个决心。”
“这个你放心。”李锋说完,将当前江州市的情况同苏正德介绍了一遍。
苏正德听到李锋的介绍,说:“既然是这样,我就直说了:
第一,尽快建立荔枝果业生产基地,立即向国内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提出申请,争取他们对基地进行备案,实行全程监控。此件工作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实现,迟了就没有用了。
第二,立即筹划资金引进一条或数条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日产的‘差压式蒸热荔枝处理生产线’,如果没有这些生产线,你们的产品也将进不了市场销售。
第三,为江州市的荔枝正名,申请注册商标,进行明星包装,形成江州市的拳头产品,提高知名度。
第四,建立一种全新的公司+质量+安全认证中心+总经销商的销售模式,组织力量,到全国的大中城市去寻找具备雄厚实力的农产品总经销商,坚持一个城市一个总经销商的原则,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苏正德说到这里,高兴地说,“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是有再多一倍的荔枝也不愁卖不出去。如果你们能生产得出合格的产品,在上海市,六十天的鲜荔枝销售时间,完全可以销售两亿斤以上,更何况还有国内、国外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