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爱可以下载吗 >

第4章

爱可以下载吗-第4章

小说: 爱可以下载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欣双目闪亮,脸颊红粉绯绯。

    母女紧紧拥抱。

    林太太跟随着海欣走到楼下。

    “妈妈,这是我的朋友陈少轩。”

    林太太与少年握手。

    少年很规矩有礼的问林太太:“我可以约海欣在课余出去玩吗?”

    林太太需要鼓起勇气说:“这件事,让我考虑一下才答复你。”

    少年告辞。

    海欣问妈妈:“你觉得他怎么样?”

    林太太答:“很好,懂得面对现实。”

    “谢谢妈妈。”

    “海欣,冰箱里有一壶柠檬茶,斟两杯出来。”

    “是妈妈。”

    海欣把其中一杯递给妈妈,然后仰起头喝尽手上那一杯。

    “我回房去写功课。”

    林太太木然点头。

    海欣回房去。

    管家轻轻走出来,当然,她也是实验室同事之一。

    “别难过,她不是一个人。”

    林太太不想多说,只是苦笑。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坐在林太太身边。

    “我听到总部的指今。“

    林太太垂泪。

    王老师轻轻说:“做研究最忌情绪化,你应比我更清楚,我们这一组做蛋白质复制已有重大突破,即将发布新闻。”

    林太太疲态毕露,象是突然老化了十年,“我决定退休。”

    “什么?”

    “稍后我会知会总部,我累了,想休息。”

    王老师愕然,“可是实验室少不了你,我们即将获国际大奖。”

    “象我这种材料,车载斗量。“

    王老师劝说:“请详细考虑。“

    林太太挥挥手,不再言语。

    王老师问:“她已喝下柠檬汁?“

    林太太走回楼上。

    林教授走过来,“随她去,过两日她会平复。“

    王老师耸耸肩,“你最了解他。“

    林宅又再安静下来。

    每日一早,林教授仍然出门工作,管家打理家务,老谢利整理花园。

    一日,管家刚走到门口,被人截住,她抬头,看到一个年轻人。

    他问:“海欣在家吗,我想见海欣。”

    管家温和地答:“海欣到伦敦升学去了。”

    年轻人呆住:“伦敦?”

    “她没同你说吗?”

    他低头不语。

    “年轻人,回家去吧,好好读书,将来哪怕没有女朋友。”

    这时,林太太刚好驾车回来,年轻人立刻问:“可以把海欣的地址给我吗,我想与她通讯。”

    林太太微笑,“海欣还小,我们想她专心读书,你也是,不要忙着读书。”

    少年低头失望离去。

    林太太与管家看着他寂寥的背影。

    林太太感谓,“他还记得海欣。”

    “只有他以为海欣是一个人。”

    她俩回转屋里去。

    那日深夜,少年又回到林宅花园来。

    他拾起石子,轻轻扔向二楼海欣睡房的玻璃窗,发出嗒的一声,他已试过多次,没人应,电话也打不通,今晚,他试最后一次。

    真不能相信,那可爱的女孩子一声再见也没有就离家到伦敦读书。

    说到底,林氏夫妇看不起他,调开海欣,使他得不到她。

    在深夜的园子里,年轻人握紧拳头发誓:“我会用功读书,勤力工作,有朝出人头地,届时,再来寻回林海欣,再重新约会她。“

    他终于离开林宅。

    这一切,林太太都看在眼内。

    教授问:“这少年会不会给我们麻烦?“

    林太太叹口气,“再过两日保证什么都丢到脑后,他们善忘。“

    教授说:“那么,睡觉吧。“

    也许,他们低估了少年,也许不。

    对少年陈少轩来说,林海欣是他的初恋,对国家实验室,林海欣只是三三八号实验。

    同期不知有多少项实验在进行中,林太太退下来,又有许多科学家忙着接班。

    实验偶然出错不要紧,一切都在实验室控制范围之内。

    三三八号实验完善结束。
宝贝女儿
    周桂好督察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吃午餐,饭堂食物即使在肚子极饿之际还是十分难吃,助手叫她,她乐得放下筷子。

    “甚么事?”

    “凶杀案。”

    “马上出发。”

    现场是一个废墟,旧楼拆卸之后无力重建,渐渐市民把垃圾扔到该处,破旧沙发、电视机、床褥、电脑……甚么都有。

    警员把周督察带到一扇木板下,用手一指。

    桂好看见一只雪白的手臂在板下伸出,有昆虫在这只手上缓缓爬过。

    两个警员合力掀开门板。

    桂好呀地一声。

    助手是新人,忽然忍不住,走到一边去呕吐。

    桂好问;“由谁报警?”

    “一名流浪汉。”

    法医走近,默默工作。

    “多大年纪?”

    “二十岁以下。”

    “死亡时间?”

    “不出三个小时。”

    是白昼凶杀案。

    “不像是流莺。”

    “当然不是,头发、牙齿、指甲都整齐健康,头部左角受重击,这是致命伤。”

    “可有受到侵犯?”

    “没有强暴迹象,需回实验室详细检查。”

    “抢劫?”

    桂好戴上薄塑胶手套,蹲下,轻轻搜查少女口袋。

    除出零钱,还有一张纸条:“下午三时中央图书馆见面,国本。”

    一个学生。

    助手呕吐完毕,嚅嚅走近,有点尴尬,桂好不去责备他,只把法医拍得的照片交给他,“到图书馆去打探一下,也许职员记得这个人。”

    助手如逢大赦般走了。

    桂好看着他背影摇摇头。

    “没有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桂好想一想,“凶手已经带走线索,警方越迟发现死者身份,凶手越多时间逃避。”

    桂好走到主要证人面前。

    那流浪汉像是受到很大打击,“那么年轻娟好的一张小脸,真是可惜,是谁心狠手辣?”

    语气像个诗人,可见读过书受过教育,不知如何沦落街头,看来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我想找些有用的东西去卖,看到门板下有闪亮的东西……”他忽然住了嘴。

    周督察笑笑,“闪亮的东西是甚么,手表,手链?此刻可是在你口袋里?”

    警员立刻搜身,在他衣袋找到一只手表。

    “还有甚么,一并交出,否则控你毁灭证据。”

    他嚎叫:“哪里还有?”

    警方也答:“找不到其他东西。”

    桂好恼怒,“这流浪汉太过奸狡。”

    “那样懂得使坏,不过流浪街头。”

    说得好。

    桂好检查那只女装金表,反面刻着字样:“女儿进剑桥大学纪念,父赠,七六年”。

    七六年?这手表原先不属于少女,七六年她还没有出世,这只表,也许是家长转赠。

    “收队了。”

    “真可惜,一朵花般少女,前程灿烂,现在灰飞烟灭。”

    桂好回到派出所,助手回来,他报告说:“图书馆管理员提供大量资料。”

    “简单的说一说。”

    “本来中央图书馆人流极大,很难记得谁同谁,可是这名少女天天下午三时至四时都坐在近大窗处温习,她穿华化中学校服,她叫苏永乐。”

    桂好恻然,是个好学生。

    “她的同学方国本正在等她,我已把他带回来问话。”

    桂好立刻去见这名少年。

    方国本是个十八九岁的小男生,白衣白裤,天气已经回暖,他身上仍穿着一件、母亲手织的温暖牌毛衣,双手颤抖,面色煞白。

    名字比人堂皇得多了。

    “你认识该名少女?”

    桂好把刚才拍的照片取出放在桌子上。

    他一看,掩住脸,痛哭起来。

    助手说:“我已在图书证上取得苏永乐住址。”

    “通知她父母。”

    助手知是苦差,一声不响出去办事。

    周督察吁出一口气,问方国本:“你约了苏永乐在图书馆?”

    “是,我问她借功课。”

    “你要女同学帮你做功课?”匪夷所思。

    那小子忽然冲出一句:“男女平等。”

    周桂好笑了,“说得好,可是,今天你没有见到她。”

    “她今天没有出现,我自警察那里知道噩耗。”

    他说得对,真是噩耗。

    “苏永乐是个怎样的人?”

    “乐天、健康、勤学、乐于助人,大家都喜欢她。”

    这时,助手过来说:“周督察,苏家无人听电话。”

    桂好忍不住说:“我不是叫你打电话:‘哈罗,是苏宅吗,你们的宝贝女儿今午被人谋杀了,有空来警署喝杯咖啡慢慢谈……’学堂教你甚么?”

    助手愣在那里,满面通红。

    桂好叹口气,“你跟我走一趟,我们亲自上门去。”

    苏家住在中下级住宅区,警员敲门,没有人应,但是身后出现一个挽着菜篮的中年妇女。

    “找谁?”

    周督察表露身份。

    中年太太神情呆滞,“有甚么事?”

    “苏太太,我们可以进屋慢慢说吗?”

    苏太太的左眼皮忽然不住跳动,“甚么事?”她不安地追问。

    周督察扼要地把事实告诉她。

    她听了以后,先是一怔,随即有奇异反应,她松口气:“不,那不是永乐,永乐快要回来吃饭,她此刻在图书馆温习功课,下星期考试,她的积分全班最高,她将获发奖学金,往剑桥升学,听,有脚步声,永乐回来了……”

    她去开门,门外当然没有人。

    这时连经验老到的周督察也不禁黯然。

    苏太太这才缓缓回转屋内,低头发呆。

    这时,特派心理辅导员也已经来到,轻轻劝慰苏太太。

    周督察这时取出金表。

    她把塑胶袋放桌子上,“你认得这只手表?”

    苏太太点点头。

    “它原本属于你?”

    “多年前家父送给我作为升学礼物,我考得奖学金前往剑桥。”

    “你曾到剑桥升学?”

    苏太太用手掩脸,“我没有去成。”

    “为甚么?”

    “我决定留下来结婚,使父母极端失望,我后悔至今。”

    原来如此,时间证明那不是一个明智决定,她目前经济情况不是太好,不过,夫妻若是相爱,万金不易。

    “请问苏先生在甚么地方?”

    苏太太流下泪来,“十年前患病辞世,我们家境中落,永乐、永乐,快回来——”

    心理辅导员连忙安慰她。

    周督察偕助手离去。

    助手鼻子率息,桂好给他手帕。

    第二天,报上刊出苏永乐遇害消息。

    周桂好到华化中学访问。

    校长出来接见,黯然神伤,“天妒英才,永乐是个品学兼优好学生。”

    “贵校近半世纪来成绩骄人,优秀人才不胜枚数,家长争破了头想子女进贵校读书。”

    校长露出一丝微笑,“不敢当,我们师生尽力而为。”

    “贵校学费出名昂贵……”

    “永乐考取奖学金学杂费全免,她八科平均分是九十九。”

    校长又叹口气。

    桂好四处参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