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春落冷暖人间 >

第8章

春落冷暖人间-第8章

小说: 春落冷暖人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更加的好,气死你们去!
第十章 另类的女孩
    母亲冯利曾经对小时的杨莲说:“不要和别的女孩子比吃比穿,你要有本事就和别人比成绩比实力。真正有实力的人,自会有人看重的。”这句话对杨莲的影响很是深远,她一直保持着朴素无华的外表,但却在人们看不到的内心她正悄悄地磨练着。及至杨莲长大成人,她都一直秉承母亲的教诲,她的装扮就是那样的极为朴素,总有周围的人对她指指点点,杨莲也看做熟视无睹,她满不在乎。有好些与杨莲同龄的女孩实在是弄不明白:一个好好的女孩不爱打扮,也不谈恋爱,更不爱说话,真正是这个世纪末地球上一个最最奇怪难以理解的女子。面对着世俗社会对自己的诸多的批评和挑剔,杨莲不为所动。她清楚的明白自己心中的目标是什么,她又正在干什么,所有的都是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她不涉足那些带有强烈刺激感官的声色娱乐场所,她去的最频繁的地方就是省图书馆和市新华书店。在那飘逸着浓重沁人心脾的书香里,杨莲忘情地阅历那些书籍,以致于流连忘返。她可以废寝忘食地在图书馆和书店里呆上一整天,也不会感到有一丝的疲累。杨莲热爱书,她把每本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她与它们进行着心灵的相互沟通,就好似与作者面对面了。及至看到精彩处,她还会忍不住到发声叫好,甚至还会自顾自地发出笑声,引起别人奇怪的眼神。杨莲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对精神生活却颇为挑剔和严格,有时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所以她对于朋友的选择乃至对未来伴侣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以至于年逾二十四岁了,还未有男朋友。
虽然杨莲的活动范围不广,所经历的事情也不是很所,但是书籍给了她一双透亮犀利的眼睛和一幅睿智理性的头脑,而且她对周围的人事细心的观察,耐心的研究,极力找出症结的所在,在还没有找出以前,她对于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怀疑。等她慢慢寻出根源后,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她顿悟了许多,那种妙处难以言说。在她的心里装着许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却又无法说出来。她自己很清楚的明白,一旦说出来,不仅会吓大家一跳而且自己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考虑到世俗约定俗成的习惯,她放弃此举。于是她清醒愉快又努力地生活,而他人也只能继续稀里糊涂摸不着边的活着。
杨事明自从发现了杨莲的存在后,就几乎处处地关注着她。他仔仔细细地打听了她的一些事后,再加上自己的细微观察,他发觉她并不是那些人口中“古怪”,“有神经病”的怪女孩。那是他们不了解她,而且也无法去了解她,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她的能力。其实她只是个酷爱书本做事勤奋行事稳重的一个世上少有的经典好女孩。没有一双尖利的慧眼和心思灵敏的心是无法发现她的好的,她需要有缘人去发现她挖掘她。杨是明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现她在工余时拿着一本英文书躲在某个旮旯里孜孜以求的看。由于企业正在与老外合作,所以经常有外国工作人员下车间指导工作,杨莲就充分的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沉着自信的用英语与他们交流对话,有时谈得竟很投机,车间的某个地方就会听到杨莲那清脆爽朗的笑声。有时她还能临时充当车间现场工作临时的翻译,把工作内容互作传译或把工作同伴介绍给外国工作友人。在那些日子里,杨莲频频做着这样的表现,她的表现令很多人都瞠目结舌。这令杨是明对她很是赞叹和佩服。他发现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苟言笑,不随意与人说长道短,对别人的污言秽语她都看在眼里,她也不说什么,但她的眼神却充满了鄙夷,在适当的时机她会变本加厉地还给你,那时,你才知道她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她杨莲有自己的主张,绝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所有的她的种种都与春妮截然不同,也令他对她开始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动心。第一次的动心是因为她与春妮的外貌酷似,第二此的动心就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品性,并且更加符合他心中的一直设想的理想的女性伴侣形象。不由慨叹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呀,就因为所处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就影响到此人的方方面面。真是环境塑造人呀!他一直对春妮难以忘怀,曾觉得她是世上最令他倾心的女子,就算她结了婚深深地刺痛了自己的心,也还是一下子难以把她的影子祛除掉。因而当他注意观察杨莲这么久之后,心里得出了这么个想法:也许这是老天爷给他的另一个机会呢?!前次,由于自己鞭长莫及,使得春妮离他而去。而这个杨莲与春妮是如此的酷似,难道不该以为是老天的特意的安排吗?况且她竟与我同姓,不在表示她终究会是我的人吗?以后与她朝夕相处,总会有机会接近她的。一连三个月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使他把对春妮的情意慢慢移到了杨莲的身上,难道不该理解为她正是自己要找的那种女孩吗?也许老天爷就特意安排了一个放在这里就是等他的来到。然而,他也经常看到杨莲与那个叫万木春的小伙子同进同出,同吃同玩。别人告诉他,那可能是杨莲的男朋友,又有说,杨莲哪会看上他,只不过是那小子也喜欢看书,经常向她借书,这么久了,两人就熟洛起来了,谈的话也多了,就这么走到一一起了,天知道那小子是不是真的爱看书,八成是看上杨莲了,看书只是一个借口也说不定呢。杨是明也摸不准真实的情况,他看着万木春围着杨莲打转又献殷勤时,心里就是一股火。他很想接近她却不得机会,而那个小子却每每出现在她的身边,他却无从下手。杨是明是心里开始有些浮躁。杨莲也是认死理的人,除了与万木春走得近之外,对别的年轻男性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令万木春有些洋洋得意。杨是明每次看到万木春趾高气扬的模样就想揍他。杨是明现在除了仍暗中关注杨莲外,就是按奈住自己的心,耐心的等待着有那么一个时机与她接近。现在他不能突兀地接近她,那会吓着她的。女孩子的心思是很细致和敏感的,如果第一次的印象不好,以后就很难扳回好形象的,所以他只能是在等待中了。“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得那副憔悴的模样”这句话正好可以贴切的描绘杨是明当时的内外局面。
第十一章 曲折的初恋
    对于车间里人们的议论纷纷,杨莲也有所耳闻,她只是没放在心上。说她和那个万木春在谈恋爱,这怎么可能呢?既然他要与自己接近,他又和自己能聊上几句,那干吗把他人拒之千里呢?杨莲是不会那么轻易的和男人恋爱的,因为她有着惨痛的经历。显然她在恋爱婚姻方面是不如春妮的。那杨莲遇到的又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呢?
当春妮在乡间和城市里快活逍遥,无忧无虑的时候,杨莲却无福消受。这时的她不仅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世俗的险恶,而且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在杨莲二十一岁那年,家庭悲剧就这么毫无商量的让人去面对。父亲杨建章因突发脑溢血在一夜之间就仙逝而去!杨莲几乎悲痛欲绝!父亲对杨莲的疼爱就象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一旦枯竭,怎不让人难受。最让杨莲感到难过的是,自己会经常的与父亲交流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事情,聊得是很和谐融洽,因而父女感情很好。在全家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父亲就这么走了,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留下。转瞬之间,与亲人幽明两隔!这使杨莲过早的体会到了人世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无常的人生境况第一次进入了她的视野。
杨莲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因为在父亲常戴的帽子上还留有父亲的气味,恍然仍在世。杨莲拿着父亲的帽子,痛哭失声!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月后,她才慢慢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就在一个月后,杨莲接到了一个男人打给她的电话。就是打这个电话的男人改变了她的人生心理和看世界的眼光。
原来是刚分到该企业工作的一位大学生打来的。他叫胡言,是在1994年的一次全厂的合唱比赛中认识杨莲的。他第一次看到她时,就喜欢上她了,莫名的就喜欢她的那种天真,她的那种少女的活泼和那双羞怯的眼睛。胡言当时就产生了要与杨莲接近的想法。如果通过接触交流,探知她是个好女孩的话,也许要娶她为妻呢。
胡言是来自于乡村的一个农民子弟。他们胡氏全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男丁身上。胡言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无非是走出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去大城市挖掘自己的空间。因而他很努力的读书,籍此能跳出农门。然而命运不济,三次高考都落榜了。年届二十三岁的他,硬是铆足了劲冲刺第四次的高考,胜败在此一举,再要考不上的话,年纪大了就没啥意思了。
也是老天鉴怜他的矢志不渝,这次竟然就通过了。他终于跳出了农门,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四年本科读下来,他已是二十七岁的“高龄”了,也被分到了一个好的单位。那紧接着下来就该是找媳妇过门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了。农村人对这个看得很重,胡言又是胡家唯一的男丁,这等传宗接代的大事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了。中国人是很看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他把找媳妇当成是一件重要任务似的去完成。
他进厂才刚一年,对周围还不怎么熟悉,他的眼睛就不停地往未婚女孩的身上蹭。他不停的在催促自己:得尽快呀,自己都快要到三十岁的人了,再不结婚,都没脸回家探亲了。他也曾和一位本地小姐谈恋爱,但因为女方的妈嫌他是农村的,又穷得拿不出彩礼钱,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当口了,被女方的妈看穿了他的贫穷和无能,硬是逼得小姐听从母亲的安排与他断了关系。女方的妈还这样说:“我的女儿嫁老公就是为了享福的,绝不是为了去吃苦的。”这句话的意思无疑是在告诉他,癞蛤蟆别想吃天鹅肉了。
这大大刺伤了胡言的自尊心,为此他一度痛恨自己家的贫穷,也一度痛恨城里人的狗眼看人低,嫌贫爱富。一度质问人类干吗要结婚,所为何来?在百般的痛苦折磨中,杨莲进入了他的视野,于是他特别留意她,而且给他的感觉还挺好的,于是他打电话约她出来聊聊天。
杨莲对这个电话的第一感觉是有点突兀的,她与胡言在合唱期间的这段时间并没有交谈什么,当时她很细心,只看到他的眼睛不停到往女孩子身边绕来绕去,当然也没有放过自己。当时她就觉得这个男人好可笑。当胡言看到自己身上来时,她有些恶作剧似的带点表演性质的对他笑了笑。没曾想,胡言对杨莲一下子就记在了心上,对她多做了一些留意。而杨莲对自己未来的伴侣曾描绘了一幅大致的图样。
这个将与自己共度一生的男人,首先要比自己大个四,五岁,要比自己懂得多,能处处指导自己。要性情温柔体贴,因为自己很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要有一定的学识,有一定的技能,与自己互帮互学,在情意融融中共同走完人生道路。有欢乐时,共同分享;有痛苦时,互相分担。是那种相依相伴的做终身的知心爱人,并不要求他有多么英俊的外表。就象自己的父母亲那样的模式就已经好了。
接到胡言的电话时,杨莲有一会儿的奇怪,虽说她和好朋友邹平与他曾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但后来也断了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