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春落冷暖人间 >

第13章

春落冷暖人间-第13章

小说: 春落冷暖人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孩子也许是得了什么病,或者是身有什么残疾,才遭亲生父母的狠心抛弃的。更有甚者,说冯利是个“梨子骨头”。她收养这个孩子肯定是要图什么。可她又能图到什么东西呢?就是他们不理解,所以围绕着她的流言蜚语也特别的多。冯利顶住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只是要一心一意的带大这个孩子,了却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她就是这么一个执拗固执认死理的人。
冯利的丈夫杨建章已是年近五十的人了,突然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一个鲜活粉嫩的婴孩,认为这是喜从天降。他也是一个好脾气的善良的人,他是乐呵呵的接受了这个不幸的孩子,当自己的最小的女儿,因了她的可怜的来历,遂给她取名叫…杨莲。两个小哥哥很好奇的打量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莲妹妹,对她是左看右看的。大哥哥还把这个小妹妹抱起来,逗着她笑,又抛上抛下的,这看起来是多么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呀!
从此,可怜的春姑不再存在,代表着遭亲生父母抛弃惹人无限同情的弃婴已背向苦难的日子绝尘而去,代之而起的是杨家添了一个视如掌珠的娇女!然而,刚刚接纳杨莲的欣喜才过,抚养这个孩子的艰难又接踵而至!
杨莲来到杨家才过一个星期,由于是初生婴儿才离母体,没有吃到营养全面丰富的母奶,所以孩子是整天的哭闹,一刻不得消停。冯利看着真是很不好过,女人的奶水现在就是这个孩子的生命线。她给孩子泡奶粉,孩子不仅不爱吃,即使吃了也要拉肚子,因为当时的奶粉都是快要过期的,大人吃也许还行,可是给初生婴儿吃,就不行了。谁叫这个孩子省不逢时呢!这都是命呀!
但也不能就这样看着一条生命不做点什么呀。冯利于是就求爹爹告奶奶的才千辛万苦的订了一瓶稀薄的当时的瓶装牛奶。这在当时已是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又由于婴孩初离母体,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受了许多的风寒,加上天生的体质又弱,此乃先天不足,终于寒毒攻心,引发杨莲高烧不退,并伴发异常严重的持续的小儿抽筋,如果任此下去,小命休矣!
杨家父母赶紧把痛苦万分又不省人事的杨莲送往市儿童医院。
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政治运动那是一浪接着一浪,整人整得很厉害,真正有本事有技术的儿科医生都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只留下一些三脚猫的蹩脚医生在。他们对正在熬受着病痛的杨莲一筹莫展,看来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她死去了。莫非真的注定杨莲是无法摆脱命运对她的扼杀!
老天爷就是对她狠抓不放的加以折磨吗?可叹天地间哪有如杨莲这样前堵后截的可怜的孩子,任谁知道这个孩子的身世,任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会禁不住为她掬泪!冯利见杨莲的小脸被抽得青紫,噎住了那一口气,只有出的没有进的了,生命危在旦夕,岌岌可危!她忍不住热泪涟涟:可怜的孩子,老天爷如有眼就不该绝你的命呀!如你真的走了,那老天爷对你也太残忍太无情太不公平了,连我都要咒你那生身父母,他们真是作孽呀!
事后若干年,每当杨莲遭受世人是打击折磨的时候,她不免颓废的想:假若当年就那样的抽死了,反正小也不知道痛苦,更不会对这个人间有什么留恋,死了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免受日后那些世俗人的闲气,免却诸多的痛苦煎熬,失落了自己的心。此是后话。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该是天无绝人之路。幸喜当时一个小护士见此感人的情景,猛的想起几天前刚刚从农村下放回来的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赶忙飞跑过去请这位大夫,时间就是生命呀!大夫很快就被请来了,她只看了一下杨莲的症状,马上就意识到情况不妙。由于患儿发病时间拖得有些长,常规治疗手段已很难见效,唯今之计只能在患儿头部打一针进去,才能缓解患儿的病症,但是以后将影响小孩的智力发育,反应会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
大夫把情况跟杨家父母说了,看他们怎么说,冯利坚定有力的说:
“大夫,为了救孩子的性命,已管不了许多了,您就打吧!”
这一句铿锵贯耳,连大夫都有所触动,不禁有些动容!特别是当她了解到这孩子的真实情况。在签了字后,大夫将针管准确地扎入头部穴位,只那么几分钟,杨莲马上停止了抽筋,呼吸和面色都和稳下来了,慢慢变正常了,危险终于过去了。
杨家父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又哪能料得到孩子以后的路充满了痛苦、艰辛、折磨、诽谤,尤其又是个女孩子,所受的人为的打击几乎能致人于死地!杨莲如有先知,早知世事人情如此炎凉险恶,人心不古,那会儿死了,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杨莲长大一点后,果然是比别的孩子反应慢很多,她的学习成绩总是拉全班同学的后腿。也由于杨莲自懂事后,对自己的反应能力缺乏起码的信心,所以她总是一个受伤害的可怜的孩子。她经常遭到来自同学、邻居小孩等等一切居心不良的小伙伴们的想方设法的玩弄欺负。而杨莲被欺负后,也只会可怜无助的站在原地嚎啕大哭,她以哭为武器来保护并制止他们再进一步的欺负自己。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杨莲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对别人不信任不亲近不理睬的种子。那些个市井小孩如今都在承受着现代社会给他们的压力,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忙活,他们也许早忘了自己幼时干的事了。当时杨莲以她的头脑确实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欺负自己呢?她哪知道那些孩子都晓得杨莲的来历,她的脑子又笨,反应又慢,这么多的因素加在一起,不欺负她又欺负谁呢?又有哪个比欺负她来得更有意思一些呢。既然她喜欢哭,就让她哭得更大些声吧。嘿嘿!
这个社会从来就不相信眼泪,软弱者注定就要被欺负!
杨莲从幼时起不仅不信任人类,更加是恐惧社会的人际交往,婚姻和爱情,她的不是很聪明的头脑想不了那么多,于是就统统的抹杀。这种想法直到她成年后,还挥之不去!
第十八章 母爱的力量
    冥冥之中的命运的安排,很是精确和巧妙,它的造化神功使得杨莲受到了眷顾,不会再受命运的无常摆弄,避免了更加悲惨的未来。
虽然杨氏一家与杨莲本是毫无瓜葛的陌路人,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一家对杨莲的喜爱,全家人都付与了她极大的爱心。在抚养杨莲的过程中,冯利所付出的心血、体力、时间是最多最大的。
在抚养之初,杨莲实是没人带,冯利只有带着她跟自己一起去上班。为此,冯利又遭受了那些“鸡婆”们的议论和白眼,领导也出面进行了干涉。也是被逼出来的,冯利就只有偷偷的带着上班了。只要是冯利当班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摇篮就支在桌子旁边,粉雕玉琢杨莲躺在里面,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的美丽的母亲。她认为母亲的面容如此迷人,声音如此悦耳,自己真的是太喜欢她了。遂对母亲绽开一朵莲花似的微笑,她的右边小脸就出现了一个可爱的梨窝。冯利看到杨莲笑了,心里象喝了蜜似地特高兴。
当杨莲一天天的长大,到她上了小学后,冯利对她的关爱那是有增无减。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为了不使杨莲在路上有危险,冯利都会骑着自行车送杨莲去上学。几年下来的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奔波,粗重的喘息声一直敲打在杨莲的耳里和心上。当时才几岁的杨莲经常被母亲的身体力行所感动,她感到世上待自己最好的莫过于母亲了,自己长大后,那是一定要好好孝顺、报答母亲。
当时的小小的杨莲是怎么样也绝想不到自己会不是母亲的亲手女儿。
而冯利也真的是一颗心全扑在了她的身上,只望她能快快长大,能与自己知心知意,母女一条心,到时替自己分忧解愁。她不求杨莲对自己回报,只望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不再遭遇坎坷,顺顺利利。今生有缘做母女,也算前世修来的。
哭是一直伴随着杨莲的成长过程中的,她的哭好像有着自身的和外界的多种因素。
杨莲小时的身体是不如同龄人,她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她又吃不到天然营养的母乳,就算订了牛奶,也是稀稀拉拉的,吃得不好还会拉肚子,这给本就虚弱的身子雪上加霜。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哭声多于笑声,好像在她懵懂无知时,就已知活着就是无边无际的人间痛苦,她用哭声来哀叹自己来到这世上的无奈,更象是在控诉自己初临人世就遭人伦巨变的无辜。
第十九章 知恩反哺
    也许做母亲都是辛苦的,但冯利抚育杨莲却付出了比别的母亲几倍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一一尽述。而杨莲由于自身极为特殊的原因,与别的同龄女孩子相比,她的成长的道路上也极为崎岖、坎坷和艰辛。
杨莲和春妮是同胞,同时来到这个世间的孪生姐妹,好比一个花生壳内的两粒花生仁,紧密相连,而她们初生既遭分离,犹如骨和肉的分离,她们的天性在冥冥中自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当其中一个遭到突发事故时,另一个必会在同时受到牵连。这是后话不提。
如今且说杨莲的母亲冯利患糖尿病已近十年。
疾病是扰乱人们生活的幽灵!糖尿病位居世界三大疾病的第三位,目前是世界上无法彻底治愈的终身慢性顽疾,俗称“富贵病”。此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吞噬患者的健康,最终导致患者全身浮肿,内部各种重要脏器慢慢失去生理机能,生命随风而逝。不幸的是,冯利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顽强的与病魔做斗争,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已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了。三年前丈夫的猝死,一下子就摧毁了她的精神世界,无情的粉碎了家庭的圆满温馨。失去了亲人的精神支柱,现又和病魔搏斗多年,已是心力交瘁了。
1998年初,冯利已是行动不便全身无力了。这是由于小腿和脚掌浮肿,内部脏器萎缩所致,生活自理能力已基本丧失,每天都要先吃一大堆的药片维持疾病的不恶化,然后才吃日常的饮食,还得严格规定限量,不能多吃,一旦超标,血糖马上就上去对生命有很大的影响。已经是69岁的冯利,她的身边是离不了人的照顾的。
母亲身患绝症使杨莲肩上的担子还挺重的,她既要应付工作中的高节奏、沉重和繁杂,又要照顾病重的母亲及家里的一应事物。有的时候真是忙得她焦头烂额,自从父亲三年前因脑溢血而一夜离去,杨莲实际上是这个家的当家人,顶梁柱。母亲经常被疾病折磨得心绪烦躁不安,连吃啊睡阿都受到了影响,疾病就有随时恶化的趋向。杨莲为此也焦虑不堪,她不知道怎样才好减轻母亲的病痛。
她要一大清早起来,为母亲准备好合乎她身体的早餐,然后自己得赶到厂里去上班。忙完了上午的工作后,她又得赶快跑回去,为母亲做好午餐,喂母亲吃下后,自己才有机会扒几口饭,又匆匆赶着去工作。期间还没忘了喂母亲那些五花八门的药片。母亲老了倒象个小孩子了,什么都要吃,杨莲要哄着她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怕她吃了血糖升高。
第二十章 爱的伪装性
    就在杨莲为照顾母亲无暇分心之时,偏偏就在这么一个时间,她的同事万木春在某次还书给杨莲时,在书里夹了张纸条,明确表达了对杨莲的爱慕。
万木春是1994年进厂工作的,他是属于厂里征买土地才得以进厂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