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许阳的十八世纪 >

第121章

许阳的十八世纪-第121章

小说: 许阳的十八世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纺织业,是最需要女工的地方。

一石法师出身名门,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长相英俊,风度翩翩,同时他的名声极好又是和尚,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请他画画的,九成以上都是女性。十九世纪初,中国女性的地位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大部分地方的贵族妇女依然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这个时代是文化膨胀的年代,单就美术而言就出现了以许阳为代表的数十位著名画家。请一位名画家给自己画一幅肖像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时髦事儿之一,而遗憾的是,画家虽然很多,但是女性画家实在很少,唯一出名的女画家林康平女士根本不缺钱,又忙得很,根本没人能请得动。贵妇千金们想要给自己画画除非去找六十岁以上的老画家——当然,更好的选择,就是一石法师了。

一石法师是当世高僧,所以请他画像没什么需要避讳的,更别说他容色秀美,性格温和,言语诙谐,所以请一石法师画像不仅是时髦事儿,画的过程本身也十分愉快,更别说掏的钱还用在了慈善事儿上,一举数得不过如是。换了其他别的和尚,这么个行事法没等变成出名的高僧呢怕是就得被人当做花和尚打死了!可一石法师不同,他是先帝的师弟,他的亲朋故旧全都是声名赫赫的人物,没人会找他的麻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即使是男人们,也觉得母亲或者妻女能够请到一石法师画像是个很有面子的事情。

一石法师画像的时候也会讲经,他口中的佛法从来没有晦涩难懂过,经常出现他给一个人画像,被画的人会请来一群闺蜜一起听他讲经,这种情况下一石法师募集到的善款往往会大大增多。

后世的人们看了许阳在一石法师五十岁的时候给他画的肖像之后,非常怀疑这些贵妇们到底是为了听佛法还是看美和尚:五十岁的的一石法师依然清秀俊美,脸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所谓相由心生莫过如是。

一八三零年,一石法师在当时的首相许阳的建议下举行了一场轰动京师的慈善拍卖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慈善拍卖会。拍卖会的拍品主要是一石法师这些年的作品,同时许阳,林康平,孔尚文,冯志河,等当时一大批著名艺术家都捐出了自己的作品参加拍卖,这场拍卖会募集了六十二万两善款。一石法师用这笔巨款在京畿周边一下子建立了四个女童收留所,并开了两个小工厂,专门录用贫苦无依的女性做工。

在一石法师为保护女性而四处奔走的初期,不是没有人攻击过他的行为。身为一个出家人,眼里心里却全都是女人,整天为女人的事情奔走,这是一个高僧该做的事情么?但是,所有的非议都在一石法师的一日一日,一年一年的坚持下渐渐的平息,逐渐变成了全然的钦佩。毕竟,他收留的无家可归的女性,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妇女,像释勤姑那样年老色衰被赶出家门的老妾以及无家可归的贫苦弃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余因为子女不孝顺,或是丈夫死去而没有活路的老妇人也有很多。说一石法师对这样的女性有什么邪念,那是再毒舌的人也说不出口的。

从公元一八三零年的第一场拍卖会起,一石法师主持的拍卖会逐渐成为了一个惯例性的行为,每一年的慈善拍卖会,都能募集到大量的善款。一八三二年左右,京畿周围的女性救助点早已经逐渐能够自负盈亏甚至取得一些利润,一石法师决定不再向这些原有的工厂与救助站注资,转而把自己的行动推向全国。

一八三三年春,时年五十三岁的一石法师开始了他的徒步弘法之旅。他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每到一处都会举行宣讲大会。在向南旅行的过程中,他惊讶的发现南方有许多人家依然给女孩子裹了小脚,在自己的法会上,不少上了年纪的贫苦女人步履蹒跚,跋涉数十里的来听他宣法,虔诚之心让他感动,而她们因小脚而带来的痛苦也让一石法师十分的无法释怀。

一八三四年年底,一石法师开始了放脚运动的宣传,这一次他并没有用佛法来宣传反对裹脚的理念,而是明确的拿出了孝经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们这些逼迫女儿裹脚的父母,是在逼迫女儿放弃孝道啊!

这个时候,机器化生产的纺织厂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了,厂主们都不太喜欢招收裹脚的女人,因为她们裹脚,行动不便动作缓慢,偶尔有录用小脚女人的,工钱要比大脚女人少上近一半。一石法师看到这个情况,就跑去与工厂主们协商,如果小脚女人放脚的话工厂可以适当提高待遇,在取得几乎所有工厂主们的支持后,他在宣讲会上鼓励女人们放脚“放开了脚,就能比原来走的快一点,就能比原来多赚一些钱,能让你们的家庭过更好一点的生活,为什么不试试呢?”

一石法师所到之处,从豪门贵妇到街头乞讨的老妇,都如同见到了真佛一般顶礼膜拜,常有女人在他的法会上痛哭失声,无数的女性因为他而走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无数受尽了冷待欺凌的女人把他当做了救苦救难的真佛。扬州名妓冯爱爱在听到他的宣法后用自己多年的积蓄自赎自身,离开了风月场合后坚持不懈的跟在一石法师的路途中侍奉一石法师,最后在一石法师的断喝声中幡然醒悟,在四川削发为尼,她就是同样后半生为慈善事业奔走的明志法师。

公元一八五四年,一石法师的儿子贾艾在选举中获胜,成为大江的第五位帝国首相。贾艾在任期间,在立法上禁止了裹脚这一行为,明确了给女孩子裹脚的实施者将受到法律上的惩罚,根据后果,从二十天的社会劳动到三年的劳役不等,并处于一定数额的罚款,同时这个家庭的男性将在十年之内禁止参加各个级别的科举考试。

公元一八六二年,因为给家中蓄养的小丫鬟裹脚并将之作为讨好官员的工具而被起诉的福建商人木贵常被处以三年的□跟一万两白银的巨额罚款,同时他的商行被取消了经营进出口贸易的资格。这是最后一起因裹脚而起的民事案件,这个案子里的五个女孩子是史书上最后的五个放脚女性。在此之后,裹脚作为中国女性一定时期内在**上受到的最普遍的伤害,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公元一八四零年,六十岁的一石法师开始了在福建的二十年客居生涯。作为女婴非正常死亡率最高的重男轻女的重灾区,福建人溺亡女婴几乎已经成了传统。自明朝起,福建人把养男人收契弟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而这个看起来开明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对女婴的残害,福建的男女比例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大部分男人娶媳妇都成了问题,不要说养小妾了!这种情况下反倒是养几个清秀小厮或是收个契弟比较容易做到。

这个时期的福建贫困地区,民间相信溺头胎女婴以利生男,所以头胎的女孩子被溺死在一些山区的比例竟然达到了一半以上,一石法师惊骇于这个地区的人们对杀死女婴毫无愧疚之心的行为,他立刻决定在福建住下。

这个时期的一石法师在佛法的宣讲上加强了“业报”的描绘。作恶的一定会得到报应,这个报应可能在今生,可能是来世,更可能因为罪孽深重,生生世世都不得善终。而杀害生命,无疑是能招致生生世世的报应的大恶,即使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也一样。

此时的一石法师并不缺乏钱财,他南下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善款,而这些年在南方的弘法途中也没少募集资金。他开办了好几个大型的育婴堂,收留一些确实家里困难而无法养育的女婴,同时依然延续他过去的方法,雇佣没有依靠的女性来照顾这些孩子。同时他联络了相熟的大商人们在自己定居的地方附近开办了几家工厂,专收女工。

一开始一石法师的弘法或许并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完全让所有人都吃惊了。当一石法师收留的女孩子逐渐长大以后,一石法师分批把她们送进了工厂做工,也有一些女孩子有出众的手艺自己开办了绣坊等等。一石法师在有人上门提亲后提出了高额的聘礼“我这里养大的女孩子,比男人都会赚钱,这样的女孩子凭什么让你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总要让我看到你们的诚意。”

当时人们非常愕然,便有人说一石法师整日跟钱打交道被腐蚀了心智。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曾攻击一石法师的人都羞愧的说不出话来。他把所有的聘礼都当做了女孩子的嫁妆给女孩子本人带去,并且明确地表示“这些年来,许多人以养女孩子赔钱为理由杀害自己的孩子,。现在,你们看到了,女孩子也可以教养的很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养活家人,她们值得很高的聘礼,她们不需要家人准备嫁妆抬高自己的身价,因为她们本身就是财富。”

一石法师客居福建的二十年间,福建存活至一周岁的婴儿中的女婴比例,从一八四零年的28。9%(注1)上升到一八六零年的45。8%。他在福建开办的六个女童收容处在二十年间先后收养抚育了八千多个女孩子,这些女孩子在一石法师离开福建的时候,有两千多个已经嫁人。她们几乎都在婚后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工作,事业。与同时期的普通女性比,她们更为自信,自尊,自强,靠自己的双手劳作取得人们的尊重,同时由于经济上的独立,她们在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也更富有反抗精神。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这些女性带动了身边更多的女性走上了更为独立自主的道路。史学家们认为,十九世纪末,要求从法律上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女权运动从福建开始,正是因为半个多世纪前一石法师为福建女性地位提高打下的良好基础。

一八六零年,一石法师离开了福建,开始了又一次的弘法之旅。此时的一石法师已经八十岁,他精神矍铄,身体康健,他重新开始了他的徒步弘法之旅,一路向西,之后北上,他一路宣讲佛法,身后自愿跟从的信众一度达到了数万人。他徒步走过江西,广东,广西,来到贵阳的时候要求信众们结束他们的追随,回到自己的家乡认真的工作生活。于是上万教众离开了他各自返乡,但是随着他旅程的继续,总有新的信徒为了继续聆听他的教诲而跟上他的旅途,使得一石法师不得不多次特意开宣讲大会劝告信众离去。

一八六五年九月,一石法师回到了北京,此时,距他离开北京开始弘法之旅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三个年头。一石法师回京那天北京万人空巷,人们争先恐后的向北京西郊赶去,因为那正是一石法师归来的方向。这位八十五岁的高僧宝相庄严,布衣草鞋,一步一步的从山中的小路走过来,彼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万道霞光在一石法师的身后汇聚,一石法师宛如真佛降临的身形让人们纷纷俯□来跪在路边,不敢抬头直视。

一八六六年年初,大江帝国的第一位女皇江武帝封一石法师为护国法师。时年已经八十六岁的一石法师决定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化成文字,记载下来。从一八六六年到一八八零年,一石法师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写出了整整二百万字鸿篇巨著,自传体小说《石头记》。

在这部书里,一石法师从自己的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