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烽烟三国录 >

第68章

烽烟三国录-第68章

小说: 烽烟三国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舞姬惊叫着四散奔逃,六号眼见如此知道不能叫他们跑出去,怒喝道:“飞刃!”

    “哗棱棱~!”铁链之声,一道道半尺长两面利刃的斧头,从十二人手中shè出。噗嗤~!扑哧~!锋利的斧头透背而入由前胸露出白森森的斧刃,斧刃上还挂着殷红的鲜血。

    跟着十二人猛的一带,噗~!噗~!斧头倒飞而回,鲜血由斧子劈出的裂口喷出一米多远~!啊~!舞姬们瞪着眼睛惨叫着死去。

    六号扫了一眼血腥的屋子,低声道:“回圣上话,任务完成。”探手抓住绳索,飞身跃上屋顶。十二人刚刚攀上屋顶,哗哗~!一众近卫如cháo水般涌来。

    “分头撤离!”

    “哗~!咔嚓~!轰~!”使节团的屋门被军士们撞开,众军士全部傻眼了,屋中一片血腥……

第七十六节 边关急报

    金銮殿朝堂之上,孝灵皇帝刘宏大发雷霆,把太尉刘宽上的奏折摔下龙书案,并指着满朝的文武大声喝斥,最后孝灵皇帝指着太尉刘宽道:“限期三ri缉拿元凶,拿不到凶手,你可以告老了。”

    太尉刘宽满头大汗,频频点头称是。

    刘宏发了半天脾气,也是累的不轻,脸sè煞白坐在龙椅上喘息着,不时用眼睛扫视下面的一众文武,喘息半天才怒哼哼的说:“番邦联军非同小可,如今使节又被杀,看来难免一战,这该如何是好?众卿家可有良策可以退敌?”

    “启奏陛下;如今黄巾已定,四海升平,不似当初黄巾动荡叛乱四起,我朝不能一心对外,如今黄巾既然已定,我们完全有力一战,况且使节被杀,蛮夷绝不会轻易放手,所以依老臣之见,柴义不但不能处置,还要赏赐重用,番邦既然怕柴义的血骑怕的如遇蛇蝎,何不就派柴义镇守边关,不但可以威慑番邦,还能鼓舞士气,老臣认为就是我们惩办了柴义,那番邦也不会讲信义,一样会sāo扰我边关。”说话的正是司空杨赐。

    刘宏看了看杨赐点点头,没发表意见,因为他也知道杨赐忠心耿耿绝不是玩忽职守的人,杨家一门皆是大儒又忠心于大汉,其祖杨震、父杨秉都是大汉的太尉,他也做到了太尉,只是因故辞了,如今天下大乱复招他再次为官,现在还是三公之列,杨氏一门为大汉可谓“兢兢业业!”,今天的出的事情实在太大,不然刘宏也不会这样说。刘宏想完沉声道:“恩~!还有其他意见么?”

    “启奏陛下,柴义尚有欺君之罪,还请皇上明察~!”刘宏话音刚落紧跟着一个声音响起,刘宏循声望去。

    “哦~?蹇硕校尉此话何意?”刘宏望着说话的蹇硕问道。

    “老奴有罪!”没等蹇硕再次说话,张让首先抢步上前请罪道。

    刘宏被俩人弄得又是一惊,满脸疑惑的看着二人,一时间蒙了。只听张让讲:“陛下,柴义本是杨门之后,这点董刺史可以为证,老奴不求甚解,是陛下错信了微臣,请皇上治罪。”

    “这柴义怎么又姓杨了,而不姓柴了,那这柴义还是不是柴武大将军的后人?爱卿又怎么不求甚查了?”刘宏不但没怒,反倒是一脸微笑,他似乎对此很有兴趣。

    何进见蹇硕说话了连忙附和着道:“柴义是姓杨,不是大将军柴武之后,这实在是冒名顶替,至于是不是有人刻意安排,臣不知晓,不敢妄言!”

    刘宏见几位重要的大臣都说话,望望众人道:“传杨义上殿,朕有话要问!”

    “陛下,据臣调查杨义与司空大人颇有渊源,此次是不是司空大人的唆使,臣不得而知,还请皇上明鉴。”张让突然语出惊人的说道。

    杨赐听张让如此一说,浑身一震,脸sè煞白,凝望着眼前的几人,暗道:“如此巧妙的布局,原来不是为了柴义,实为了这三公之位!”杨赐想罢转头凝眉望了一眼上首的司徒张济与太尉刘宽。

    此时二人也正在看着他,三人的眼光短暂接触了一下,在满朝的文武面前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交流,三人同时微微点头,杨赐此时不好说话,忙抽身退后,司空张济起身道:“陛下,事有蹊跷,还是传杨义上殿问个明白!”

    “准奏~!朕也正想看看这位凭借手里不足万人的队伍就能破黄巾十万之众,能用几千血骑把漠北搅的天翻地覆的人,到底是何许人也?”汉灵帝说完,努力的提高声音道:“传破虏将军杨义进见~!”

    ‘传破虏将军杨义进见~!’的声音由强渐弱,在空中交替着渐渐远去。

    杨义正在外面候着呢。因为杨义知道如今朝堂上能帮自己的,也就只有中郎将皇甫嵩,但皇甫嵩能不能帮自己还是俩说的,因为这yin谋里真有何进的话,皇甫嵩毕竟是何进手下,所以杨义不敢奢望。昨夜行动虽然成功了,少了外部压力,但今天这朝堂上的争斗依然会围绕着自己展开,最终如何杨义不敢想象!

    杨义猛听见殿上传召,忙解剑整理朝服,步上大殿,对着刘宏心中有一百八十个不愿意的跪地叩头,口称:“吾皇万岁,万万岁~!”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叫好的就是。

    刘宏见了杨义,没说话先是上下打量一番,这才开口道:“抬起头来!”

    “不敢~!”

    “朕恕你无罪,抬起头来!”

    杨义缓缓抬起头,殿上所有文武全部看向杨义,有几位老资格的大臣不由得一怔,齐齐看向杨赐。杨赐更是震撼,眉头皱的都成了川字,喃喃自语道:“太像了!”

    汉灵帝刘宏看了半天开口道:“果然一表人才!”

    “谢陛下夸赞~!”杨义连忙回道。

    “朕问你,为何要冒认柴氏后人!你可知这乃欺君之罪!”

    杨义虽然心里知道有此一问,仍不免激灵灵打一冷战,叩头道:“陛下圣明,容臣道来!”刘宏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陛下,臣本姓杨,本是赤泉侯杨喜之后,祖杨震受刑之时,家父只身在外,故逃过一劫,后流落雁门定居,因为我年少多病,故送山中习武多年,谁曾想我学艺归来,家早已被蛮夷鲜卑…”说到这里杨义的眼泪早已是顺着脸颊流下,杨义是真的哭了,因为杨义边讲边想另一个空间自己的母亲。

    杨义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低吟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chun晖!”杨义低吟完已是泣不成声,用袍袖拭泪道:“陛下圣明,臣接到圣谕赐臣姓柴,臣至今尚在迷惑中,因为臣从来不曾上表过自己的战绩!另外对鲜卑动武实乃国仇家恨,还请陛下明察~!”

    杨义一番声泪俱下的表演,把在场的朝臣全都给镇住了,张让也是一个苦命的主,太监多是少年便离开父母被送入宫内,如今被杨义这么一顿表演触景生情,频频摇头不语。

    皇族斗争向来是充满了腥风血雨,刘宏更是缺少母爱,杨义歪打正着,正中刘宏的软肋,灵帝看着杨义道:“杨义念你孝义可嘉,过去的朕不再追究,但……”汉灵帝刚说到这里。

    大殿外:“报~!西凉急报~!边章、北宫伯玉、韩遂、李文侯等集十万大军杀护羌校尉冷征反了。”

    这个战急报的声音刚落下,又一个报字远远传来:“报~!鲜卑、匈奴、乌桓联军率十万之众兵压雁门关~!”

    刘宏被一个个紧急的战报惊的魂不附体,脸sè刷白愣愣的跌坐在龙椅之上…

第七十七节 “刘备”上殿

    整个朝堂之上不仅仅是灵帝刘宏被惊呆了,其余大部分人都被惊呆了,十万羌骑加上十万鲜卑、匈奴骑兵,二十万骑兵!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那么简单,这股力量一个抵御不当足以毁灭整个大汉。

    虽说大汉可以抵御西羌进攻,但并不代表能同时抵御两面的进犯,再说鲜卑、匈奴、乌桓联军并不好对付,他们野xing十足,战力更强。大汉内乱虽然平息,但并不太平,黄巾余孽时刻不停的扰乱州府;地方上和朝廷早已是焦头烂额。偏偏这个时候边关再起风云,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

    这一切的一切叠加起来,怎能叫汉灵帝不急不焦呢?一众文武交头接耳,开始议论纷纷。刘宏坐了半天,方才缓过神来,晃晃悠悠的慢慢站起,边上张让忙上前扶住刘宏,低声道:“皇上~!”

    刘宏摇摇手,抬头道:“众卿家可有良策退敌?”

    杨义听了这话心里简直乐开花,他正愁没机会为自己开脱呢,这鲜卑、匈奴的联军简直就是来救自己命的。想到此处杨义忙拱手向上高声道:“吾皇万岁,臣不才,愿带数万兵马退北疆鲜卑、匈奴联军,以扬我大汉天威!”

    刘宏见杨义如此说,连声赞道:“好~!好啊~~!不愧为赤泉侯之后。”刘宏赞完,轻咳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高声道:“杨义上前听封,现封你为镇西将军!统领血骑,另率领禁军三万北伐鲜卑、匈奴联军!即刻启程~!”

    杨义一下子蒙了,镇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防务,惊喜还在其次,主要杨义不明白自己请求的是北伐鲜卑、匈奴,灵帝为什么给自己一个镇西将军做,这有点不合乎逻辑,但杨义很快便明白过来,不由得暗赞:刘宏还不算蠢笨!

    杨义想归想,但也没有闲着,马上叩头谢恩,山呼万岁。这个时候没人敢出来触霉头,都担心刘宏来句:要不你带兵去讨伐鲜卑、乌桓。所以杨义顺利的官升一级半成了三品大员。

    刘宏再一次问道:“不知那位将军愿意统兵西征羌胡?”

    刘宏话音未落,殿下一人山呼万岁,末将皇甫嵩愿领兵前往讨伐叛逆。刘宏见皇甫嵩出班请命点点头道:“好~!皇甫老将军听封,现封皇甫嵩为抚军大将军,统兵五万征剿边章、韩遂叛逆,另封董卓为新任西凉刺史、征北将军,率领本部人马随军征西。”

    杨义听了刘宏接下去的封赏,立刻打了一个冷战,看来董卓去西凉在所难免啊,不过拥有了新式马鞍的董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杨义不敢想象,那简直就是噩梦,想到这里杨义微微一笑。

    此时董卓并不在金殿之上,如果在金殿之上董卓会有什么反应呢?自己“立足陇西、闻达乱世”的想法终于实现了第一步,董卓会高兴地睡不着么?如果知道自己的新式马鞍实际是一个圈套,董卓又会怎么样呢?

    不过刘宏倒是厉害,叫征北将军去征西,叫镇西将军去镇北,这南北互调的计策倒也不错,无形中给自己和董卓之间埋下了芥蒂,这刘宏倒有一手,看来无论那个皇帝,是昏是明权术都是很有一手的,这一招玩的高明啊,杨义不得不赞叹灵帝的驭下之术。

    皇甫嵩领旨谢恩,山呼万岁。

    刘宏感觉事情差不多了,起身道:“无事退朝!”

    “启奏陛下,这黄巾功臣该如何赏赐?”

    “臣另外还有一事启奏。”

    丞相张济与何进同时出班抱着奏折说道。

    刘宏看了看有气无力道:“黄巾功臣,这里我早已备好旨意,丞相按此办吧。”然后对这何进问道:“大将军有何事启奏?”

    “逐县与杨镇西同守十天之久的刘备刘玄德已经来到京师,现住天地客栈,皇上如何安排?刘备乃是皇室宗亲,陛下,不知臣该如何安顿刘皇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