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心无大志 >

第42章

重生之心无大志-第42章

小说: 重生之心无大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眠,所以董妈就让两个小的提着东西跟着董奶奶去。董妈拉着董末巴拉巴拉交代了半天,让她跟亲戚们说说,不是不愿意去是家里抽不开身,省的大家觉得只让小孩子去不尊重什么的。其实这些话董奶奶也会说的,董妈总觉得让董末他们再说一次比较好些。董末也就遂了董妈。
    一上午就在亲戚家穿梭,这个时候走亲戚送的东西并不多。大家基本都是两样就可以了。董妈给亲戚们带的都是烟和一个礼盒,很轻的,所以董末和董初一人抱着两三条烟也没觉得累,剩下的礼盒在小姑推着的车子上放着。董奶奶的速度极快的,进去以后很热情的和人寒暄一阵,把心意送到就立马转到下一家。那频率都让董末他们受不了,走的太快了,每个歇脚的地儿,不过谁也没抱怨,走的越多也意味着红包越多。大家都为了图个年气儿,一般到家里的小孩子都会给红包的,不过都很小,大多是五毛一块的,但是甭小看这些毛毛钱的,拿得多了和在一起也是不少的。最后一家董奶奶挑了自己家的二姐家,大姐那边年纪大了,不想她老人家帮忙操劳,所以董奶奶就挑着自己二姐家来解决中饭,顺道跟二姐说道说道最近的事情。董奶奶的二姐家有了个新孙子,好久没去董奶奶那边去了,自然话也多些。
    一直到下午四点董末他们才回家了。董末觉得那个累啊,这小胳膊小腿的还是不好用,可是反观董初则还是一脸兴奋,好吧,压岁钱的魅力让他忘记了累。董末这时候也想起来,自家哥哥小时后身体不是很好,今年冬天难得没有生病,一定要在小的时候养好身体。董末想起了上世上高中的时候被逼着喝了一整年的纯牛奶,没有任何糖的那种,最后喝道她看见牛奶就想躲开,说什么也不喝了。董妈最后自己也受不了,结果只有董爸一个坚持下去了。不过那年家里面的人身体都倍棒的,连个感冒都没有。好吧,董末决定了,将喝牛奶加锻炼提上日程。
    要喝牛奶这件事很简单,董末直接跟董妈说想喝牛奶了就可以了。家里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正常的要求董妈都会答应的。所以很容易董末就得到了同意,并揽到了打牛奶的差儿。那时候村子了有一家养奶牛的,大家在那里订奶,一般都是先付钱然后领一堆奶票的,打的时候用一张,一张是半斤。董末每次都拿着三张去打,所以每次打回来的都多,不是他们两个小的能喝完的,于是董爸董妈加入了喝牛奶的行列。后来,董爸发现了自家人喝牛奶后身体好很多,就把董奶奶和小姑那份加了进去。后来发展到,董末每次都和董初一人端个小盆儿去打牛奶(一个人端不了那么多),这是后话了。回到正月中走亲戚。
    初五的时候,董爸就缓过劲来了,单位那边下午去晃晃就可以了,所以上午董爸带着董奶奶去走远一些的亲戚。由于比较远,只能骑车子去,但是骑车去的话只能带一个小孩。这个机会董末自觉地让给了董初。董初想去是因为红包,董末不在乎那些小红包,更不愿意一堆亲戚的认过去,然后被掐n次脸,所以留在了家里面。董妈因为是娘两留下了,所以做了好多董末喜欢的东西给她吃,不过这次没有吃过了,不是董末不想吃了,董妈直接把筷子没收了。
    初六,初六,董末盼望的初六终于来了。至于董末为什么盼望着初六,是有原因的。董妈那边的姊妹们早早的就商量好了,每年初六的时候在回娘家。大家都嫁出去当媳妇了,这年头家里没有小姑子的还真的少见,作为嫂子或者弟妹总得招呼回娘家的姑子们。所以大家选在走亲戚的最后一天。一般大家都会早早的在姥姥家集合,然后用一上午时间去把自家的亲戚那边走个遍,中午再回娘家吃饭。
    初六早上,董妈六点就把两个小的从被窝里面挖了出来了。然后让董爸帮着洗漱,自己则急急忙忙的准备早饭。董妈力求7点出门,7点二十到姥姥家。之前电话里面和二姨都说好了,7点半就到的,休整休整8点正式开始走亲戚。虽然开始的有点早,但是亲戚多啊,不这么早走不完的。这里也不得不提及一下董妈的亲戚了,姥爷有四个兄弟,一个妹妹,光这些就已经很多了,还有姥姥那边的,也只能顾得上住的离姥姥家近的一两家了。至于住的远些的,大家会在商量时间一起去的。
    董妈做好早饭以后,董末他们也清醒了,穿上了昨天下午洗过的新衣服。董妈将衣服甩干了,然后一直背在炕上较热的地方,基本上干了的。只是可怜的董末和董初挤着睡了一晚。笑话,要回娘家了,孩子穿着一身脏衣服回去像什么话,尤其是董初的,到处蹭啊玩啊的。董妈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早早的做好了打算。大家吃完早饭,因为要出门带东西,有拖拖拉拉了半天,出门的时候都7点10分了。然后董妈带着董初,董爸带着董末,后面绑着要送人的东西走了。

☆、54五十三章

董妈一开始觉得时间不够了;有些赶。这时候路上面的冰已经少很多了,但是还有些背阴的地方冰化了一点点;董爸只得嘱咐董妈后面还带着儿子的,摔一跤可不是闹着玩的。董妈才慢下来,小心的骑着车子。
    大概花了十五分钟的样子,他们才到了姥姥家。因为是冬天;小路那边不太好走;大家绕着走了公路上,有些远了;但是这速度也算蛮快的了。
    到了以后,二姨已经去了,大姨家的话离姥姥家比较近一会走的时候叫上她就可以了,但是四姨还没到。大家又开始在一起一边等一边说话。二姨家的小哥哥肖文很是好奇自己的这个妹妹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了这么多;自家妈妈可是把这个妹妹夸的很厉害的。所以董末一到就被拉着问这个问那个了。
    姥姥在招呼大家吃早饭。董妈和二姨纷纷表示已经吃过了,这些话惹得姥姥有些不快。姥姥说:“赶什么赶啊娘家缺你们的早饭吗?这才几点就把孩子折腾起来了!”
    姥姥最近被舅舅家的孩子闹的心烦,很是喜欢这些乖巧的外孙们。这时候董末他们才注意到舅舅家的李明澈还没有起床的,餐桌子上面只有姥爷、舅舅,连舅妈都没有。呃,难道这家人不知道今个儿有客人来么?虽然大家是很亲的亲戚,但是这也有点说不过去了,李明澈比董初还要大一岁的。不过董末也没有笨到问舅妈去哪里,她刚刚已经瞟到扣着的碗是两个,可想而知也知道舅妈还在睡觉的。一瞬间董末很佩服自家姥姥,这样的儿媳妇也能忍得了。这个世界上极品很多,但是那些能够忍受这些极品不爆发的更加是奇葩。咳咳,这并不是说姥姥是奇葩,只是董末觉得自家姥姥完全没有忍得必要啊。依照上世的记忆,姥姥虽然有些包子,但是也没软到这份上。
    等的四姨来了,舅妈才在众人的侧目中走了出来。整个人还是睡眼惺忪的,眼角还残留着睡过觉的痕迹——眼屎。董末很想问一句,亲,缺水了么?不洗脸就出来见人了。不过习惯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不一样。就算刚刚睡醒,就算没有洗脸被人瞧见,舅妈也不觉得尴尬,马上进入状态。
    “哎呦!我的姑奶奶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你看我这个嫂子丢脸丢的。昨天有点感冒发烧了,你哥给打了一针,今早上就有点起不来了。早知道大家这么早过来的话,我就算再怎么地也得爬起来给你们做顿饭吃啊。”之后就走到姥姥身边佯装亲热的继续说,“妈,你也不叫我,你看我被笑话了,还让您老劳累了。”
    董末有些撑不住了,她明显的看见了,姥姥听完这话后身子不知觉的僵了僵。姥爷直接喝完了碗里的粥,一句话也没说就下桌子了。其实有这么个儿媳妇真心丢脸。刚刚说的是自己的错一般,其实是在指责小姑子们不该回来的太早,现在还叫小姑子是姑奶奶,怎么地也有种找茬的感觉。后面更是为自己晚起找借口,说不知道大家这么早来,这么多年了,惯例是什么样子她不知道么。大家都没有搭她的话,生气也早就不生气了,每年都是这么一出儿,没意思了。董末的姨姨们不是没有教过姥姥,儿媳妇为什么不做饭,不帮忙的,可是被姥姥一句“等她做饭要等的我们都饿过劲了,我等得起你们爹等不起”说的无言了。
    四姨来迟了是因为,四姨的第二个小孩子还比较小,刚刚学会走路还需要抱着的那种,出门有些麻烦所以也就来迟了。二姨和董妈帮着姥姥收拾好,四姨把孩子交个姥姥,接着大人们就都出门了。没带一个孩子,二姨夫还没下来,董爸和四姨夫就留在姥姥家里面帮姥姥修修东西干干活什么的。姥爷年纪大了,舅舅有是当医生了,一天到晚工作时间工作忙,非工作时间赚钱忙,也一直顾不上姥姥的院子里的活计。董爸他们几个女婿也早就习惯了,每次来都会帮着丈母娘做做活儿的。董初则带着肖文、董末还有四姨家的女儿叫李琳玲去距离姥姥家不远的学校里面去探险了。
    姥姥家旁边有条护城河,可惜里面没什么水了。董末记得上世的时候还没到零零年这里就干了长满了野草。董末本以为可以看见这条护城河里面有水时候的样子的,结果发现护城河美好的时候只停留在了董妈他们小些的时候。夏天的时候,里面还有些水的
    ,大姨家的最大的姐姐带着他们抓过蛤蟆的。不过现在冬天了,基本什么都看不出来了。河里面剩下的一点水还结冰了,但是那个颜色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李琳玲比董末还要小些,所以董末自觉地当起姐姐来,牵着她走在远离河边的地方。大家沿着护城河走了一会,肖文和董初甚至捡了几块石头砸进去看能不能砸开冰的,却发现砸了也没什么意思,就加快了去学校的速度。
    大家穿过了几个小巷子,然后从一个煤泥的堆爬过了一个矮墙进了学校里。其实如果是平时的话,学校的后门那边是能进去的,看后门的那个爷爷认识姥爷的,自然知道这几个小捣蛋是姥爷的外孙子之类的,会放行的。但是寒假了,后门和前门都锁了,他们也只能爬墙进去了。之前爬煤堆的时候因为是人工堆的,所以坡度比较缓,大家走都可以走上去的,可是爬过矮墙以后大家要探着踩着矮墙前面的一个花栏下去的,所以爬下去以后干净的衣服也白洗了。
    其实学校里面也没什么好玩的,没有什么景致可以看,更没有人烟。唯一可以去的就是操场,操场还是那种最原始的土操场,上面孤零零的有几个双杠,还有一个单杠。以他们现在的身高根本都不到单杠的,所以只能玩双杠。仅仅双杠而已却一直吸引着他们过来玩。大家在双杠上翻跟头,难度小些的就是爬上去坐着就好,再或者就是董初和肖文现在玩的。一个跑一个追,然后大家都必须用双手撑着双杠跳过去再到地上跑到另一端,再跳。董末和李琳玲坐在杠子上面看着他们玩,突然觉得自己小时候的玩物还真是贫乏,但是就是用这些贫乏的东西大家编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用双杠,比如用皮筋,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么?嘶,这双杠可真凉,坐了怎么久稍微挪动一下就凉个半死。董末觉得坐的自己都有些僵了,而且一旁的李琳玲早就不想在上面了,可惜自己不敢跳下去。董末先跳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