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心无大志 >

第37章

重生之心无大志-第37章

小说: 重生之心无大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买才怪,村子里面谁家不是自己写的啊。”董妈显然觉得这不是个良策,立马反驳。
    “妈,你也不想现在村子里还有几个会拿毛笔的。以前写对了的张爷爷都那么大年纪了,还帮人写啊!再说了,上年出去拜年,您也看到了城里面路上人家贴的对子了,比咱们这的好看多了。人家那是印刷厂出来的!”董末抬出了有力证据。
    “还有,我算过了,咱们村子里谁家院子里没有三四个门要贴对子的,多的都有十几间屋子的,绝对有赚头。还有我想卖卖花炮什么的。”董末继续说。
    “的确,张老爷子上年就写了几副对子的,咱们家去的早,所以轮上了。其实上年就有好多人家是去市里面买的。”董爸寻思了一下开口说。
    老爸,爱死你了!董末得到了支持更来劲了,“你看么,妈~绝对不会亏的。而且那东西应该很便宜的进价就能拿到的。”
    一下省略众人关于此事的探讨。最后董妈决定同意董末的提议,但是卖花炮什么的被无情驳回,要钱的事情也被驳回了,理由是小孩子不知分寸,太危险了,在董末的据理力争下面董妈答应董末可以出售一些小孩子玩的搽炮什么的。不过董末诱骗董初的行为还是受到了惩罚,董末被罚写大字100个,外加帮忙打扫院子一个星期。
    董末含泪接受了惩罚,人家最讨厌扫院子的了,那么大的院子我要扫到什么时候啊!不过董爸还是心疼自家闺女的,院子最后还是董爸在扫,董末只不过跟在后面瞎挥挥扫帚加倒倒垃圾什么的,这是后话。
    既然定下来了,董末就准备实施。董末的生日是腊月十几了,离过年也没多少天了。董末在自家铺子里呆了几天乖乖的帮忙看店,乖乖的记账,乖乖的等董妈下班,最终取得了董妈的信任,几天来基本没出错,而且难为这么小的小孩子了,就这样枯燥的守着个摊子。最后董妈心疼董末,让董爸买了好些书加一本字典来给董末解闷儿,随便让她多学认点字。董末看着自己面前的《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什么的觉得真心无聊,全部便宜了董初。结果董初看的那叫一个欢乐。董末都不禁怀疑自家哥哥男孩子的外表下面是不是藏了颗玻璃心。上世的时候打死不愿读书了,这辈子怎么转性了,喜欢上了童话书了。其实董末忘了,有一种孩子对于学习呢,是你越追着赶着让他读书他越是不愿意,你放任不管可能他自己无聊了还会去看看的,显然董初就是这种。
    揭过此话不说,董末终于在腊月二十这天如愿跟着董爸去了批发市场。快到过年了,董妈渐渐忙了起来,年底一般都要做总账的。董爸正好相反,虽然全线要求安全生产什么的,但是实质上董爸的工作减少了,领导今天去开会,明天去基层考察,董爸还没有到随行的级别(随行的最小也得是个副主任级别的),所以自然事情少了。
    董初见董爸要带着董末出去自然是不依,吵着闹着也要出去。董爸有些犹豫了,天还在下雪,批发市场有比较远,带着两个小的着实不方便。于是忽悠董初说下次带他,哥哥要先让着妹妹什么的,然后许诺说今天让董初帮忙看铺子。董初早就眼馋妹妹可以帮忙看铺子了,自己一个劲的跟董妈申请都被无情驳回了,这次终于有机会了,赶紧抓住。可惜董初不知道的是,董爸早早的告诉了董奶奶帮忙顾着点了。
    于是,董初愉快的去看铺子了,董末愉快的跟着董爸上路了。董爸给董末拿了把小花伞,让她在后座上撑着点,省的到了市场里身上就积了一层雪,病好没还多久。董末带着小手套握着小花伞,心里暖暖的,努力的将伞举得高高的,想要帮董爸也撑着点。可惜身板太小了,举得再高也举不到董爸的头上,还把董爸背上戳了好多下,只得作罢。
    董爸的车速一如既往的快速,没过多久就到了当地的批发市场了。董末他们当地的批发市场叫做商华市场,很是应景。这时候的商华规模还不是很大,基本各式各样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的到,但是店家却不多,董末却是知道,再过个十来年,这一整条街将都是批发的店子,根本不是现在零星的十几家能比的,而这一片最原始的店铺主人都是发了大财的。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些二级或者某些可以勉强称得上是一级批发商的,却不知道其中的利润有多大,虽然单价利润不大,但是人家胜在数量,供应整个城市的小商铺,销量什么的还是很客观的。尤其是现在,竞争者很少,基本上一个行当都只有一两家在垄断着。这里的人们一开始看不起商人,觉得不如自家的铁饭碗稳当,却不知道自家端着铁饭碗的时候,人家的收入早就超越自己很多倍了。
    要过年了,市场里的气氛也很是喜庆,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董爸带着董末很快就找到了买对子的地方,因为人家放在门口了,很是显眼。

☆、48四十七章

董爸带着董末进了铺子里去问问;进去以后发现人还是蛮多的,这家店子不单卖对子这种东西;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简单来说是个日杂店子,但是比日杂店子里多了很多祭神用的东西,比如黄纸、香、元宝什么的。
    店主很忙;听见董爸问对联的事情也知道这不可能是大客户什么的;就随手指了个小伙计去回答都董爸的问题。小伙计年纪也不多十五六岁,好像是刚刚来帮忙的;很是热情。
    “大哥好买对子么?”小伙计这声大哥叫的可真是亲热。
    董爸问了一些相关的事情,那个小伙计蛮机灵的,答的有板有眼的。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上世董末有朋友在寒假做过这种生意;知道可以赚不少,但是实在没有料到其中的利润这么大,200%的利润啊。就比如一副1。2米的小对子进价才3、4毛,就可以卖到1到1。5块的样子,这种算质量好些的,质量稍微次些的更便宜,还有最逆天的是年画,只要几分钱就可以卖到5毛。董末想起自己上世最后一次给家里面买对子时候,那个黑心店主一副买了自己20元啊,暴利啊有木有!
    董爸也没有想到这东西这么大利润,显得有些吃惊。一旁的小伙计看到了故作老练的说:“一看您就知道是第一次做着生意。这里面的利润大着呢,可惜就是卖的时日不长,也就过年前一个星期的事情。但是我告诉您啊,我听老伙计说,就一个星期也可以赚几百块钱的,快赶上上班的人一个月的工资的了。你准备拿多少啊?1000副够不够?”
    “要不了那么多的,我们那地方小!”董爸急忙摆摆手,“100多副就够了,小地方,自家只是个小铺子搭着卖卖而已。”
    “啊呀,您还不如摆个摊子的,绝对稳赚的事情啊。还有······”小伙计很想自己的第一单生意能大些,一个劲的游说着。
    还好董爸比较明智还是按照原计划只买了50多块钱的,100对付对子,优劣搭配着,一些年画以及这个地方贴对子时候还一起贴的一种叫做花凤纸的东东,用大大的塑料袋子装了一大袋子。董爸提着这些东西又去找了家批发花炮的地方,买了些小孩子玩的炮,同样发现利润也不小,虽然只卖1毛或者2毛的,但是进价什么的真是便宜。
    后来董末和董爸又逛了逛,给自家买了不少年货,这些批发的地方也做零售的,比零售店的卖的便宜一些,但是一般人不愿意因为这点东西跑一趟批发市场的,毕竟还是蛮远的。董末甚至提点董爸,过年的时候批发些礼盒什么的在董奶奶的铺子里卖卖什么的。
    董末这些日子帮忙看店的时候早和过来过去的顾客说了,自家过一段时间会卖对子什么的,大伙有的甚至逗她说只要她家卖的话,自家的对子都从这边买,董末都当真话听了,准备下午回去就开始卖的,下午在董奶奶铺子里面坐着唠嗑的人最多的,虽然还有十来天就过年了,但是来坐的人稍微少了一点,大部分都是当了婆婆的人了,要准备的吃食年货什么的自有小辈操心。
    下午董末仗着自己还是小孩子,脸皮厚,抓着董奶奶铺子里坐着的人挨个缠着买对联,谁让你们当初瞎许诺的。不过众人一会就都跑过去了,董末让小伙计拿的对联都是很喜庆的那种,很和这群老人的胃口,加上董末说买5副对联就送两张门神的贴画的,大家购买*就更甚了。谁家院子里没有五六间屋子的。这个地方的人图吉利,就算是自己家搭的放杂物的茅草屋子也要在门口贴对联的。你家五副,我家八副的,光在董奶奶那边坐着的人就基本上买了一半。
    晚上董末笑呵呵的数着赚来的钱,今天一下午就把本钱回来了,还赚了20来块钱。董妈哄了半天也没能从董末那里拿出钱来,董末说这是自己赚的,除了还给董爸进货用的钱以外,剩下的都藏起来了。董妈知道她不会乱花也就由着她了,等数目大了的话一举拿下。
    董末自是不知道董妈的心思,喜滋滋的想着把钱藏在哪里。她忘记了家里面现在就这么点大,她藏哪董妈都不知道的。
    第二天董末打发董初拿着搽炮到村子里面招呼小朋友过来买,但是过来的小孩子并不多,董末知道这其实不是卖这些的好时机,要等到大家赚到压岁钱自后才能红火起来。董末此举不过是提前宣传宣传。不过过来买对联到人却是很多,董末因为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本来卖价就比外面摊子上低一些,再加上送贴画什么的,中午的时候来的那叫个人多,基本上村子里一半的人家都过来了。
    董妈有些吃惊的看着这么多人上门来买东西。大家不仅买对联,顺搭着还给家里面的男人买几包烟什么的,有的人甚至问董妈为什么不一块卖点酒水什么的。于是下午董爸借了旁边人家卖菜用的三轮车骑去上班了。晚上董爸回来的晚了很多,董爸又帮董末进了写对联什么的,也进了些酒水之类的,甚至批发了一些糖瓜之类的放到董奶奶那边卖。这时候董末才真正觉得这个年很近了。
    董末卖对子一直卖到了大年三十,赚的钱和很出乎大家的意料,董末竟然赚到了一千五百块,村子里也就100来户人家,根本不可能能有这么多的,董家人分析了一下,因为董末卖的比较便宜再加上送东西,来买的人自然很多,邻近村子里的也愿意到这里来买。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叫董末“董小老板”了,董末对此很受用。
    董妈在董末的提醒下屯了不少整条的香烟,准备年后卖。这里的人走亲戚喜欢拿一条烟外加两瓶酒的。董家的东西一贯走实惠路线,比城里面的便宜些,大家自然是愿意来买的。实惠神马的才是王道。 这是后话,回到前年这几天。
    董妈单位今年放假有蛮早的,厂里面过年了也没接什么活儿了,所以早早的给大家放了假。董妈他们这些财务上面的放的迟了几天,但是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也放假了,让大家回家过小年夜。北方这边的小年夜是在二十三这天的。但是这边的小年夜不像南方那边过的红火,在这边今天是祭灶王爷的日子。
    董末看着董妈将糖瓜放在灶台上面作为一种祭祀,然后就完了。董末有些呆愣,就这样子?董末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虽然自己不记得了,但是也不至于这么简单的吧。
    “怎么?看着我干嘛?”董妈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