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笑忘清宫至完结 >

第35章

笑忘清宫至完结-第35章

小说: 笑忘清宫至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心里暗暗吃惊,果然是冲着这把剑来的,难道这位是父亲的故人?看他这可怕的表情却又不像,像是仇人一样。于是我说:这是一位朋友所送,怎么,老爷爷认识这把剑?
那老头儿又激动了起来,双手捏得咯咯直响,猛的一剑指向了我:我当然认识,我当然认识,你说,你说,这剑到底是谁给的?我要杀了他。
这下我不用考虑了,一定是父亲的仇人,你打死我看我会不会说?
于是我还是笑着说:那老爷爷杀了我吧,朋友好意赠我宝剑,我却卖了他,让他招来杀身之祸,我虽是一介女流,这等事却也是做不来的,不像某人自称是侠客,仗剑江湖,却连一个女孩子也不放过。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以老欺小,以强欺弱。
老者还在迟疑,少年却经不起激将,赶紧拉住他爷爷说:爷爷,我看这姑娘年纪很小,不像坏人,咱们还是先问清楚再说,不然坏了咱们的名头。
听了孙子的劝,老人稍稍平静了一些,剑收了回来,施了一礼用苦苦的声音问:女娃娃,老夫并不是针对你的,只是我已寻了六十年这把剑,今日见你拿着,心里悲愤,所以才冒然出手,还望见谅。
我从地上拍拍屁股起来,也还了一礼说:老爷爷言重,既然事出有因,也可谅解,只是请爷爷说出您与这把剑的渊源,或是这把剑的主人如何得罪了您,让您苦苦寻了六十年?
老人猛的大喝一声说:什么主人?我才是这把剑的主人,那人是强盗,是凶手。
我大惊,不知道老人为什么这么说,他是说我的父亲吗?他怎么看也不像这么不堪啊,按照金老先生对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说法,我的父亲不光忠君爱国,而且也算是一代大侠了,为什么会这么招老者恨,可是看着老者咬牙切齿的表情,又不像装出来的,难道有什么误会?可是他说他是这把剑的主人又是为何?这把剑世代都放在我家的祠堂里啊?
我轻轻的安抚到:老爷子莫生气,有话好好说。
少年也拍拍老者的背说:姑娘,爷爷说的是真的,这真的是我曾祖父的遗物,是我家祖传的宝剑,始于春秋年间呢,后来达子进关时,我祖父被人害了以后,被人抢去了这把剑,我爷爷这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方这把剑,就是为了报父仇……
我完全傻在了那里,真的有这么巧的事情,我刚拿着这把剑几个月,就被原主人寻到了,难道眼前的这一老一少就是那位明朝将军的后人?
据父亲说,那位将军去世后,我的曾祖父曾多次去他的故乡寻访他的故人,可是却听说他的娘子带着仅十岁的儿子迁移他乡,隐姓埋名,不知去向。
算算年纪,难道这位老者就是那位将军的儿子。
我赶忙收起来嘻皮笑脸的表情,严肃的问:敢问爷爷可是姓甘,可是当年宁远关甘将军的独子?
老者大震,冲上来紧紧的抓住我的胳膊,用力摇着问:你知道家父?你知道我?
我叹了口气说:不光知道,按辈分,叫您一声爷爷也是应该的,我的祖上与你父亲曾是异性结拜兄弟。
老者想想了问:我并未听父亲提起过有这样一位结义兄弟啊。
我说:这是后来的事了,是令尊去世不久前的事,你当时在家乡肯定是不知道的。
不等他说话,我赶紧问到:你凭什么说持有这把剑的人就是杀令尊的凶手?
他说:那年他才十岁,他与母亲在家乡等待父亲归来,可是等来的却是军中令官传来的消息,说父亲被达子兵杀害了,并把尸体挂在城墙上示众三天,受尽曲辱,随身带着的沧浪剑也不见了,定是被达子兵给夺走了,他母亲带着他远走他乡,不久后病死了,他自己去少林寺拜师学艺,行走江湖六十年来就是为了寻找持剑人报仇。
听完他说的话,我哭笑不得,父亲当时就对我讲过,当时的老百姓杀了甘将军后,曾祖父依言放了全城百姓与明军中的所有士兵,但是明军中的将领为了不给曾祖父拢络人心的机会,对外宣称,说是达子兵杀死了甘将军,这可要怎么向他解释呢?
没办法,我只好对他说:老爷爷可否相信我,跟我去一个地方,我定会给你一个交待,也会让你知道到底谁是你的杀父仇人。
老者一听,不听少年劝告,立刻答应了,估计他还看不起我这点功夫,觉得我耍不了花招吧,是啊,凭他这一身功夫,阿玛加上兄嫂还是将军府的全部士兵也不是他的对手吧。
我带着他们二人出了小巷子,正要往我家的方向去,突然一队人马快速的赶到了我的面前,我一看,好家伙,胤禛,太子,大阿哥,小林子,还有几十御林军,立刻把这一老一少给包围了起来,安妮坐在太子怀里,被太子抱下来后,她冲过来,抢在胤禛前边把我抱住说:你没事太好了,谢天谢地赶上了。
胤禛本想搂住我,却被她抢了先,一脸本来冰冷的脸更冷了,又看了看我被刺破的衣袖,大怒喝到:来啊,把这两人给我拿下。
我就知道安妮小妞儿自作聪明了,不过她的确蛮聪明的,知道那两人跟着我没好事,可是也用不着这么大动干戈吧,我头都大了,赶紧叫到:住手,住手。
胤禛拉过我说:幸亏安妮姑娘来报信,不然就来晚了,这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冲你下手。
我哭笑不得的说:搞错啦,不是这回事。
好不容易我才解释清楚,我说这个老者是我父亲的故友,与我父亲多年未见,刚刚只是切磋一下,我不小心被刺破了衣服,现在我就要带他回将军府见我父亲。
胤禛半信半疑问,然后低声问:你父亲怎么会和汉人来往?
我没办法只好胡扯到:父亲当年行兵时,受了重伤,是被这个汉人所救。许多年不来往了,现在只是老友重逢。
虚惊一场,终于说服了这几个阿哥,带着安妮与士兵们撤了,胤禛坚持要送我回将军府,我也由着他。
因为看到清兵的出现,老爷子超不高兴,板着一张脸,与胤禛比赛冻冰山,直冻得我与那小子两个觉得透心凉儿。
回到将军府后,因为是父亲的私事,胤禛并没有插手,而是照例与哥哥谈论朝事,我带老者进府后直接带着他到了祠堂,然后让人请父亲过来。
父亲急匆匆赶到的时候,看见我带了一个老人坐在祠堂大厅里。
我走上前低声对父亲说了今天的情况,父亲一听,激动万分,先走过去,紧紧的拉住了老者的手,竟然热泪满眶。然后父亲在老者面前跪了下来说:侄儿给世伯请安。看着父亲跪了下来,我也干规规矩矩跪了下来,给老者磕了个头叫了声“爷爷”。
老者与少年完全被我们吓傻了,不知所措,许久,才赶紧扶了我父亲与我起来,急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爷爷,我们就是你的父亲的义兄的后代。我的曾祖父就是当年主攻宁远的将军,在交战中与您的父亲结为兄弟。这把沧浪剑也是您的父亲赠与我曾祖父的。
老者完全被我的话搞糊涂了,却体会出这样一句话:你的父亲是被你的先人所杀?
父亲急忙解释到:令尊决不是被我的先人所杀的,他是被城里的百姓所杀的。
老者根本不信,跳将起来就要对父亲动手,我连忙拦住说:爷爷慢来,听我父亲把话说完也不迟。
老者激动得大喊大叫说:有什么好说的,你们都承认了,剑也在你家,你们还有什么好说?
父亲急忙说到:说来话长,你听我说完,再杀我们也不迟。
少年倒是很想知道真相,紧紧的拦住他爷爷劝他平静点,老爷子终于不跳了,父亲就再次讲了多年前的那一段往事。
当父亲说到将军是被城里的百姓打死的时候,老者喃喃到:不可能,不可能,当年报信者的确是说是被达子兵所杀的。
父亲见他不信,从我们家列祖列宗的祖先牌位里在曾祖父那一栏旁边取了一个灵位走到老者面前说:世伯不信请看,先人一向敬佩将军为人,特的将军灵位放在我家祖先牌位前,让我们那拉氏后代子孙敬仰供奉,与先祖无异。
然后又从灵位旁边的一个盒子里取出一些东西,其中有个卷轴我原来见过,是那拉氏家族的遗训家规,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一些话,大致意思就是:所有的后代子孙必须敬奉甘将军,与敬奉曾祖一样,后代子孙必须世代寻找将军后人,加以照料,以慰将军与曾祖在天之灵。
这老者看到这些泛黄的证据,一下子颓坐在椅子上喃喃地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我说:爷爷是汉人,大概也知道我满人心高气傲,向来只敬自己先人,如果不是因为先祖与令尊结为兄弟,怎么会世代来供奉一个汉人的灵位呢?
父亲又把甘将军生前写给父亲的降表拿给他看,他看后,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精神的重心,软软的坐在了椅子上,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孙子在一边急得一个劲儿的叫他。
甘将军在降表上清楚的写到:他愿意无条件投降于父亲,只为保证他的军队与全城百姓的安全,并奉上自己祖上传下的佩剑以示诚信。
良久,老人才缓缓的说:这事太大了,关系到父亲的一身荣誉,我必须亲赴趟宁远,查清楚再来。
父亲说:令尊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心系百姓,我的先人十分敬佩于他,因此叮嘱我们世代以令尊为榜,忠君爱国,心系百姓。忍一时之气,享万年太平。
这些话以前父亲也教导过我,现在听来,还是觉得很受感动,老者缓缓的说:我现在就去宁远,一切都待事情调查清楚再说吧,如果你们骗了我,我一定会要你们血债血偿,如果你们,你们说得属实,我定给你们磕头认错。
父亲慌忙到:世伯哪里话,小侄当不起。说着冲我到:既然将军的后人已经找到,这把剑也该物归原主了,伽罗,你就把这把剑还给爷爷吧。
我双手把剑奉上,老者并不接剑,反而问到:女娃娃,在巷子里,你明明知道不是我的对手,为什么还是硬撑着跟我过招?
我一笑说:古代的真正的剑客,与敌人狭路相逢时,明知不敌,也会亮出宝剑,明知是死,也会与对方决一高下,我的功夫虽然不好,但是也懂这种亮剑的精神的。
汗,不好意思,李云龙将军,我把你的经典语言拿来秀一下,你可不要收我的盗版费才是。
显然这句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父亲一震,老者一震,少年更是惊讶得下马壳快掉了下来,老者微笑点头说:好,好,好,真是英雄出少年,年纪小小就有这样的志气啊。说完,边哈哈大笑,边飘然而去。

蓝睛

四十四:
我与胤禛一同回去的时候;他并没有再追问我家与那老者的关系;我知道他的心里肯定是充满了疑问的;于是主动把这把剑的故事告诉了他。
他听完后许久没有作声,我们就默默的牵着马走在京城傍晚的大街上,看着京城里来来往往的百姓,大致就可以分得清楚汉人与满蒙人的不同,这里几十年前还是汉人的天下,可是今天汉人走在街上却格外底气不足,相反许多身上有着严重的腐败气息的满人子弟却在街上横行霸道。
胤禛立在那里很久,只叹气。良久才说:像这位将军这样的汉人,骨气倒是值得我们学习,可是我们满蒙一些子弟进了关,把汉人好的没学到,却养成了腐朽贪乐的恶习,如此下去,大清可怎么得了。
我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有些沉重,他的一辈子是最讨厌贪污腐败,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这种人,康熙老爷子忙着干大事去了,对这种整治风气的事情自是顾不上的,也只好等着他这个皇帝继位后再苦整吧。
我突然想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