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农家酿 >

第70章

重生之农家酿-第70章

小说: 重生之农家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又没说要给自己衣裳。”云歌好笑地看了李梓睿一眼,见他松了口气,立刻补刀,“我是打算送人来着。”
旁人兴许不知道这张貂皮有多贵,但云歌是知道的,这是紫貂的皮毛,搁在现代有多贵自然不用说,问题是买都没地方买。
云歌第一眼看到这张貂皮的时候,忽然想到轻骑绶带,锦帽貂裘八个大字,眼前不由浮现出这貂皮做成衣服楚翊穿在身上的情形,她拿起来往楚翊身上比了比,好像太小了。
李梓睿见她叹气,忙不迭地道,“这件皮子小得很,给小娃娃们做衣服还成,大人是不够的。”
没料到楚翊突然说,“无妨,拿回去放着,等将来我儿子生出来给他做衣裳穿。”
云歌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这个人!有这么大大咧咧说话的嘛,她狠狠瞪了楚翊一眼,可对方还是嬉皮笑脸的模样。
到最后,那张名贵的紫貂皮还是被云歌带回了家。李梓睿暗暗发誓,以后有什么好东西绝对要藏起来不给这两人知道,这哪里是来贺喜的,明明是来抢劫的。
还未到结水成冰的时节,楚翊便派伙计把做好的衣裳送了来,得亏这些买得起皮毛的大户人家都有专门做针线的绣娘,否则还真不一定能忙得过来。
云歌几乎是不动针线的,秀华原先教过几回,可惜朽木不可雕,最终只得放弃。杨氏倒是能做衣裳,但普通的松江布她能裁剪得当,搁在几两银子一张的皮毛上确实不敢动真格的。小秋蓉年纪还小,绣个荷包马马虎虎,旁得根本指望不上,是以云歌家的衣裳,大多都是外头的裁缝做的。
好几身大毛衣裳堆在一起,看着就感觉暖和得很,秋蓉从未穿过这种衣裳,捡了她自己的出来试穿。
云歌替她选的是张狐裘,雪白雪白的毛色,衬得小人儿愈发精致,小秋蓉越看越满意,搂住云歌在她脸颊印下香吻一枚,蹦蹦跳跳出去显摆去了。
忠伯和程远一家的是黑羔裘,云歌自由衡量,程远父子俩都是在外头的,自然不能穿得太差,可若是穿得好了不免家里有些下人心里头狐疑,是以比狐裘貂裘差些,比普通羊裘又好些的黑羔裘自然是不二之选。
而她自己的那身赤狐披风,映得人比花娇,饶是并不怎么喜欢明丽颜色的云歌,也对这披风爱不释手,不知是那裁缝做得好,还是因为这皮子是心上人送的缘故。
天渐渐冷了,楚翊的皮草铺子生意如火如荼,解忧酒坊亦不遑多让,烈乳酒驱寒的效用很受追捧,云歌顺便给牧场的长工们涨了一百文的月钱。
家中的地龙早早烧了起来,不同于去年在顾家小院里可怜巴巴的烧火盆,地龙虽然费些炭火,但屋子里暖和的连棉袄都不用穿,云歌披了件春衫坐在床头盘账,这一年下来,酒坊的盈利不少,两间店加起来净赚了五六千两银子,她寻思着,兴许连锁店的计划可以迈入实施阶段了。
如今不少人慕名到安阳来寻云歌,想要将这皇家贡酒的招牌搬到各地去,云歌始终没松口,只是按批发价给他们供应,权当寄卖,但想利用贡酒的名头做些其他事,那是不成的,即便是这样,解忧酒坊的美酒在各地也是备受好评。
岁末的时候,云歌进贡的烈乳酒和清乳酒备受圣上赞赏,封为御宴酒,赐予不少王公大臣。这宫廷中出来的话儿传的快得很,还没到过年,解忧酒坊的客人便又多了一大批。
“想好了没有,新店到底打算开在哪里?”楚翊搓了搓手,外头寒气重,他一进来就脱了披风,但手上的寒气还未退却。
云歌喊知晴拿个手炉进来,整了整衣裳,“想倒是想好了,开在京城如何?现下茯苓替我在皇帝面前美言了几句,远在安阳城这主顾闻着声都来了,若是将酒坊开在天子脚下,那绝对是客似云来,再说苏寒不是回京述职了么,我前两天在老常那碰到向老相爷,听他的意思,苏寒怕是要留在京里了。”
“去京城?”楚翊接过知晴递来的手炉,沉思起来,云歌说得没错,京城寸土寸金,又是天子脚下,若能站稳脚跟,那利润自不用说,但遍地都是京官的地方,苏寒他才入仕多久,能照应的了吗。
他把心底的担忧说给云歌听,又老实交了底,“现如今安阳这边我走不开,你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是不大愿意你去的。但你若真要去,我不会拦着,大不了到时候这边的生意整顿整顿,咱们转战京城就是。”
云歌笑了笑,“我又没说非得自己去京城开店,找个信得过的人在那边看着就行了,我在安阳呆惯了,若真去了别的地方,搞不好会水土不服呢。”她知道若自己真的去了京城,山高水远,她与楚翊的未来就没有如今那般明朗,对于楚翊的坦诚,云歌心底高兴的很,她喜欢两个人彼此之间毫无隔阂,能把心底话拿出来说的感觉。
“不过到时候我少不得得去一趟,少则三两个月,多则半年就回来。”云歌合上手中的账本道,“你也不用担心,这事还远着呢,小轩今年会试中了举,明年秋天得就得进京赶考,我们相互照看着,说不定明年过年前就回来了。”
楚翊略一思索,也就点头同意了,“到时候我若是能腾出空来,陪着你们俩去京城逛逛。”
云歌自是应下,不过在京城开分店是事远着,但近处的几个城镇倒是可以图谋一番。

☆、开新店李三谋利

就在旁人欢欢喜喜准备过大年的时候,云歌领着知亮知晴同楚翊去了望月城。
若说这附近的城镇,云歌最熟悉的只有这个地方。
望月明显比安阳要冷得多,随处可见裹着棉袄穿着裘皮的百姓从街上走过,恶劣的天气并未影响到这里的繁华,反而因为过年增添了些许喜气。
云歌一行选择在这个时候来望月城,是因为受到了李三的信。
打从和瓦卡所在的部族达成合作之后,李三经常往来于西蛮于安阳之间,也用自己手头的小钱做起了生意,而他的必经之地,贸易往来最为繁华的望月自然成了他的根据地。
云歌早先跟他提过要开新铺子的事,这回他写信来说在望月城北看上了几间铺面,用来开酒坊最合适不过,但因为眼看着过年,店主急于出手,好得了银钱过年,所以想让她去瞧一瞧。
望月城云歌不是第一次来了,但城北她却是从未踏足过的,李三领着她们走了没多久,就到了他说的那几间铺面跟前。
云歌扫视一眼四周,这地方算不得主街道,略微偏僻了些,人流量还算可以,但都不是什么富户,不像是开酒坊的好地方,不过她深信忠伯的儿子不会诓她,自然是有什么她不清楚的缘由在里头。
楚翊倒是瞧了出来,“如今过年,这块人少了些,平日里往西走五十步就是西蛮人同咱们交易的市集,那些想要野货的,都会在这儿来的。我瞧李兄选这个地方,主要是想售卖你酿出来的那两种乳酒,西蛮人擅饮,而且这东西又是他们那里的东西酿出来的,当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楚兄果真慧眼,一语就道出了我的心思。”李三是个豪爽的人,虽然为人所差遣,但半分没有在别人手底下讨生活的模样,反而同楚翊称兄道弟,“大小姐酿得烈乳酒清乳酒我曾带了一小坛给在这里易物的西蛮人喝过,他们尝过之后都盛赞这酒醇烈绵长,为着那最后剩下的小半坛,差点打起来呢,那时候我就想着,若是在这里开间店专门卖这种酒,且不说那些寻常百姓,就光是来这里换东西的西蛮人,就是一大批主顾,咱也不一定非要他们给银钱,用皮子来换也成,而且我听说西蛮北边的山中盛产各色宝石,若是让他们把这个当银钱来使,那咱们可不就能大赚一笔!”
云歌笑,这李三跟李梓睿学了不少奸商的道道,不过钱这个东西嘛,谁会不喜欢呢,“你问过价了吗?这铺子是买还是租?”
“我瞧那掌柜的实在缺钱的紧,不然也不会想到卖铺子,不过我探了几次口风,他主要是想租出去,实在不成才打算卖,可如今这个时段,租也不易,卖也不易,好些人倒是想买,不过价钱压得极低罢了。”李三这些时日不是白待的,城北这一块基本上都混熟了。
“自然是买下来放心些,不然将来生意好了,人家要把铺子收回去就难说,价钱倒是好商量,咱图谋的是以后,花多少钱能赚回来就行。”云歌现如今手里头有钱了,压根就没想过租铺子的事,到底只有房契地契在自己手里才能放心的下。
李三闻言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大小姐想请谁来管这间铺子呢?”
云歌低头沉思,她到底是根基浅,手里头没什么可用的人,从外边寻来的又不一定信得过,李三这问题还真是难倒了她。
楚翊见她犯难,不由一笑,“李兄说这话,可不是心里有主意了,你怕什么。”
“楚兄实乃李某的知己,区区不才,若大小姐看得过眼,不若将这铺子交给我管理,如何?”
云歌这会儿反应过来了,李三能开口定然是有自己的谋算,她轻笑道,“李大哥有什么话直说吧,你的本事,云歌是晓得的。”
“那我可就直言不讳了,李某不想要什么月钱,只希望大小姐能将这铺子的红利能让我占上一成。”
李三这话可谓狮子大开口,且不说现如今这店还未开起来,即便是安阳城北的解忧酒坊,每月净利润约莫有三百两,一成也就是三十两,要知道,程远作为铺子的掌柜,每个月也不过三两月钱。
云歌笑了笑,若是真在望月开店,她人在安阳鞭长莫及,这里一应事由全都交给李三打理,开口一成红利,若是他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那自己也不算亏,“李大哥目光长远,这个事,我应下了,现如今怎么想着如何把这间店开起来才是正事。”
几人进了铺面,铺子里如今是一团乱麻,那掌柜的正指挥伙计收拾东西,把家具一应物什全都搬到后头装车,看上去忙得很。
“吴掌柜,您这是急着回乡过年啊?”李三进门先打了声招呼。
“这铺面还没主呢,我先让他们把东西收拾了,过年总得回家的。”吴掌柜看上去约莫五十来岁,微胖的身材,小眼睛眯成条线,目光落在云歌身上。
李三精明的很,立马介绍道,“这是我东家,姓许,上回您不是说想卖铺子吗,东家心善,知道您缺钱,这就来看看。”
吴掌柜并不信这穿着打扮普普通通的女子能拿出多少钱来,此刻也只是死马当做活马医,随口道,“你若是想租,这三间铺面是连着的,每个月六两银子,不过一次性得付清全年的。若是想买,三百五十两银子不二价。”
云歌笑了,她在安阳起初租的连铺子带院子,虽说小了些,一个月也不过二两,虽然是楚翊出面买下的,也才花了三百两,看来这位吴掌柜当她只不过是来搅局,并非真心想买的,所以开口就要了高价。
见李三看向她,云歌笑了笑,示意他自己想法子,要知道,一成的红利可并非那么好拿,不过亦正因如此,她总算见识了一回走南闯北锻炼出来的口才。
李三起先并未开口劝说,而是直接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吴掌柜瞧瞧,这里可有三百五十两?”
那吴掌柜的眼睛瞬时就瞪圆了,表情也郑重起来,挥手示意伙计们先出去,又把几个人请到还未清理的隔间坐了下来,“你们是真心想买我这铺子?”
“钱都带来了,那还有假?吴掌柜,我就直说了,三百五十两,我能拿出来不假,但你这铺子,实在值不了那么多钱,若真要出这个价,我不若去悬河大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