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农家酿 >

第53章

重生之农家酿-第53章

小说: 重生之农家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云歌这回真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做慈母多败儿,心里也不住的在反思自己,难道真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楚翊来得时候正瞧见这么一副场景,他心下纳闷,平时云歌疼秋蓉跟什么一样,怎么今天倒教训起她来。
见小秋蓉嘴里还狡辩着迟迟不肯认错,云歌发了火,“知光,去把平常裁衣用得尺子拿来,我非得好好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
“你发这么大的火作甚!秋蓉还是个孩子,你别吓着她。”
云歌心里有火,见了楚翊也没个好脸色,瞧他一副满面春风就来气,“我教训自家孩子,用得着你管!”
楚翊原本是瞧见窗台上云歌在葫芦上刻下的字,一时间心潮澎湃,这才来酒坊见她的,可谁知受了这样的冷遇,脸一下子就黑了。“你这样的脾气,搁谁受得了啊。”也就是我能忍得下。
“受不了就走啊,谁稀罕你来。”云歌忍了一天,小丫头不懂她的心思,如今连楚翊也怪她,眼泪一下子顺着脸庞就落下来了。
楚翊见状哪里还顾得着生气,连忙快步走到她跟前,打算安慰两句,谁知道还没等他开口,云歌就从知光手上拿了那布尺,抹了把眼泪,“顾秋蓉,你给我跪下!”
小秋蓉哪里会听话,这会儿扒着楚翊不丢,一个劲儿的往他身后躲。
“好了好了,犯不着跟个孩子怄气,到底怎么了?”楚翊笑着打圆场。
“你让她说!”到底是当自己个孩子养的,云歌怎能下得了狠手,只不过是吓一吓她而已。
顾秋蓉哪里肯说,到最后还是知晴把前因后果一字不落的说了个清楚,楚翊听着叹了口气,“你先别生气,我劝劝小蓉儿。”
说罢便抱起顾秋蓉到后头院子里去了,今天嫂子教训她,店里好几个客人都瞧见了,丢了这么大的人,小秋蓉一离开那片地就娃娃哭起来。
云歌坐在内堂,只听得那哭泣声越来越小,到最后居然没有了,也不知楚翊是用了什么法子,等到他抱着秋蓉回来的时候,小姑娘不仅眉开眼笑的,而且还同意去学堂念书了。

☆、秋蓉上学偏受气

虽说面上打骂了一通,可云歌又怎么会真的跟小孩子生气。
待到吃过晚饭,哄着小丫头睡觉的时候才安慰她,“你去了向家的女学之后,同金玉做个伴不是更好,再说慢慢长大了,什么都不懂也会让人笑话,是不是?”
小丫头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会儿听了云歌的话,很懂事的点了点头,“楚哥哥都同我说了,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云歌对楚翊同秋蓉说了些什么很感兴趣,可偏偏无论她怎么问,小丫头都不肯吐露出一个字,这使得她忽然想起,当初送顾知轩去白马书院的时候,小轩也是这样,对拜见孙夫子的经过内容,只字不提。
她不由得叹了口气,怎么看起来,楚翊这个大男人,比她更会教育孩子。
秋蓉去向家女学的事,云歌原本是打算趁老相爷去茶馆喝茶的时候,求一求他的,没成想,还未等到她开口,机会就自动送上门来
姜竹筠领着丫头进门的时候,云歌正忙着在地窖里装酒,兴许是因为贡酒的名气,店里近来的客人只多不少,她做生意厚道,酒的品质又没话说,甭说城南这间酒坊早就赚下了口碑,就是城北新开的那间,听杨氏说,每日上门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呢。
话说向家大少奶奶姜竹筠来这城南的解忧酒坊原因无他,谁让她家嫁到京都去的小姑子,没几个月就有了呢,向府阖家都高兴的很,嫁到高门大户,最担忧的就是没儿子,就是那霍明睿,也是因为他嫡母多年无所出,威远侯纳了妾室才有的他,若是向荇一举得男,后半辈子便有了依仗。
这有了身孕的妇人口味都叼得很,偏生向荇又是个贪嘴的,特意写了信来,说是想吃云歌做得果脯了,霍明睿又是个疼媳妇的,也附了信,求大舅哥向霖帮衬一二。
向家长房的这几个兄弟都是典型的妹控,婆母丈夫都同她说了,平日里懒着不爱出门的姜氏这才不得不来酒坊问一问。
要说这果脯的来历,还得从云歌去望月城那一回说起,她平常酿造百果香,多多少少也有些汁水不足的,在望月城见了那杏脯,便想仿效着用被筛选出来的果子做一些果脯,平常给孩子当了零嘴也是好的,谁成想还未回来酒坊便遭了祝融之祸,她哪还又心思做实验,从望月城带回来的杏脯也是自家留了些,给楚翊、向荇、还有常掌柜那里都送了一些。
当时向荇也只是对这果脯能泡汁水喝有些好奇,想到老人们常说的酸儿辣女,云歌笑道,“恐怕阿荇这一胎是个男娃。”
“借你吉言。”姜氏把来意说明白了,可云歌也没说应不应,她心里有些着急,便道,“姑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我向家在这安阳城也是能说上话的。”
云歌之前同姜氏打过一回交道,知道她是个懒惰性子,可这会儿才看出来,原来向家大少奶奶只是不屑于同她们这些小民打交道。
对于姜氏的无礼,云歌面上并不显露,她笑了笑,“这时节哪里来的新鲜果子做果脯,少夫人怕是说笑了。”
“无妨,府中有专司贮存之事的下人,瓜果尝起来倒是新鲜的。”
云歌有心噎她一噎,却忘了像向家这样的高门大户,又岂会没有贮存之法,“可我并不会做这些果脯,阿荇上回吃得那些杏脯,是从望月城带回来的,不若少夫人差人往望月走一遭。”
姜氏又不是个傻的,怎么看不出来她原先只是推脱之意,只是得了准信儿不好发作,便拉着脸告辞,回到家还同丈夫抱怨了一通。向霖平日里最不喜听她唠叨,转了个身去书房睡去了。
云歌等姜竹筠走了才想起来秋蓉要上学的事,不由得有些后悔,幸而她晓得向家内院做主的是向荇她娘赵氏,便提了礼物登门拜访。
赵氏自然不知道她同姜竹筠有点小矛盾,对于女儿常挂在嘴上的这个小娘子,她也是有所耳闻的,便是解忧酒坊的酒,她家摆宴也是常喝的,更何况上回小女出嫁,圣上还亲自召见于她,夸奖了一番,赵氏怎么会不记在心上。
秋蓉虽说在自己调皮捣蛋,但出了门还是知道分寸的,乖巧的给赵氏见礼问好。赵氏只得了向荇这么一个女儿,见着粉嫩嫩的小姑娘欣喜的很,当下就从腕子上脱下来一个玉镯子给了她。
“这可使不得。”云歌当然知道这些富贵人家讲究给见面礼,但人养玉,那玉镯瞧着成色好,碧绿晶莹的,一看就是赵氏随身之物。
赵氏笑着瞥了她一眼,“我是给小丫头的,又不是给你,着什么急。”
云歌颇为尴尬,但知道赵氏看着向荇的面子,也没把自己个当外人,便将想让秋蓉在向家女学附学一事说了说。
“到时候只管让小丫头来就是。”赵氏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姜竹筠自忖身份,也不会在这件事上为难一个小丫头。
说完了这件事,云歌还拿了封信出来,“我晓得阿荇有了身孕,平常又贪嘴,便写了些孕妇喜欢吃的菜的做法,还烦请夫人一并送了去。侯府的厨子都是些伶俐人,肯定有他们的法子,但这是我的一片心意。”
对于古代怀个孕就跟坐牢似的,尤其是孕妇害喜的时候这不吃那不吃的叼口味,云歌在秀华身上看得分明,这些菜都是些酸爽可口的,秀华平常爱吃,想来向荇也是一样。
“你是个有心的。”赵氏夸了她一句,让丫鬟把信收起来,到时候连同家里要送上京的东西一并带了去。
月底盘账的时候,城南这间酒坊比原先的进账多了一半都不止,城北的铺子酒虽然便宜些,可胜在人多,比云歌这边略少了些,倒也可观,堪堪算下来,两间铺子拢共赚了有二百两之多。
云歌数了一百两出来,打算先还一部分钱给楚翊,反正欠人钱的滋味不怎么好受。余下的那一百来两,眼下马上到了春花快要开的季节,她得留出足够的银子来购买原材料。总这么筹谋着也不是事,万一有人坐地起价,恐怕她以后想收购材料就没那么容易了,买个果园之类的才算了却一桩心事。
秋蓉去学里念书,来回都有常掌柜家的伙计去接,倒不用她担心,知晴刚好腾出来给她使唤。
主仆俩得了空便往楚翊的店里去了,见了那一百两银子,楚翊什么也没说,让砚台收下入账,他知道云歌的心思,也没有拒绝。
接到顾知轩来信的时候,正是二月二那一天。
信应该是在路上写的,说他一路上都好,吃得饱穿得暖,还见识了许多安阳没有的风物。
云歌心里一高兴,晚饭便又丰盛了几分,可没想到的是小秋蓉哭哭啼啼的被常掌柜家的伙计送了过来,问了半天也不吭声。
小伙计一脸犯难,“我也不晓得蓉姐儿为啥哭个不停,我家小姐看着也不高兴,怕不是在学里受了气吧。”
云歌谢过他,又包了副点心让他拿着吃,人家见天的帮自己接送孩子,总不能光口头上道一声谢吧。
小姑娘哭得眼睛都肿了,云歌也没问她,给她擦干净脸,便引着她坐到自己旁边吃饭,可平日里见着吃得就眉开眼笑的小秋蓉这会儿连筷子都不想提。
杨氏见状,夹了两块肉给她,小姑娘低声道谢,嗓子竟然也有几分哑,只见她匆匆扒了几口饭便要回房睡觉。
云歌想那小伙计应该猜得没错,向家女学一向声名在外,学生也不少,但全都是安阳城里富贵人家的女儿,突然叫两个说不上来历的小丫头混了进去,那尖酸刻薄的话自然就往外冒。
知道自家孩子受了气,云歌心里头也窝着火,但这一关总得是要过的,小秋蓉也得知道,在家里人人都顺着她,可出了门,外面什么样的人都有。
等到云歌收拾完屋子,去秋蓉房间看她的时候,小姑娘还在暗自抹眼泪呢,听见她进来的响动,赶忙捂了被子装睡。
云歌掀开被子,叹了口气,给她又擦了一回脸,拉着她坐起来,“哪还有穿着衣服睡的,受了委屈光知道哭算什么本事。”
伺候小丫头脱了外衫,接着说道,“想想别人为什么欺负你,让她心服口服才对。”
顾秋蓉似懂非懂的抬起头,刚擦过的脸这会儿看上去又是泪眼朦胧,“她们说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嫂子,这是骂人的话,对不对,可先生说不能骂人。她们还说我是乡下来得土妞,不该跟她们一起学习,土妞是什么?”
在向家附学的,除了同秋蓉一般年纪的孩子,还有已经念了三四年的,秋蓉虽然出身不高,可胜在模样纯真可爱,那些已经开了窍开始说亲事的女娃娃嘴里,自然没什么好话。
不过云歌想不到这里去,只当那些人嫌弃秋蓉的出身,一面告诉她要认真学习,在功课上让别人挑不出刺,一面可了劲的打扮起自家孩子来。


☆、御赐封地急公主

转眼就到了二月中旬,此时田里山间杏花桃花已然绽放在枝头,云歌忙得不可开交,程三虎被她安排着去收花枝花瓣,就连知光知朗两个孩子也被派去帮忙。
这年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圣上下旨,将安阳城赐给端柔公主作为封地,云歌用脚趾头想象也知道这端柔公主是何许人也。
来店里的那些贵人府中的丫鬟小厮有些认识的,见着面了也会议论两句。端柔公主是当今圣上一母同胞的妹妹,平日里疼得紧,就连当初邻国来求亲,也没舍得把妹妹远嫁,而是选了位宗室女封为公主送去和亲,如今又将富庶的安阳给公主作封地,这完全是当王爷养的架势,今后整个安阳城的税收全进了端柔的腰包,恐怕这位公主殿下,不消几年也是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