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香门第 >

第213章

庶香门第-第213章

小说: 庶香门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拧了眉头看着前方,却没有再回话。



果然,五夫人抱着晟哥儿来了,母子两人跪在冰冰凉凉的石板小径上,五夫人双眼红肿拉着晟哥磕头道:“娘!儿媳和晟哥来给您辞行!”说着语气凄凄楚楚样子。



许是因为地凉又硬,晟哥儿扭着身体,满脸的不乐意。



太夫人停了脚步,目光冷厉的看着五夫人,非但没有半分的感动,还露出满面的怒容来,她指着五夫人怒道:“你若是要作死,便自己去,带着晟哥儿做什么!”说着一顿,朝晟哥儿招招手:“晟哥儿,到祖母这里来。”



晟哥儿一喜,推开五夫人就蹬蹬跑到太夫人这里来了,脆生生的喊道:“祖母!”太夫人心疼的看着他,又给他搓着手道:“晟哥儿,你想不想留在府里?”



析秋听着一愣,就连二夫人和大夫人也是怔住,就见五夫人脸上露出喜色来。



晟哥儿连连点头:“晟哥儿舍不得祖母,不想搬出去!”



太夫人就点点头:“晟哥儿真乖,知道孝顺祖母!”拉着晟哥儿的手,眯着看向五夫人!



五夫人笔挺的跪着,膝行到太夫人面前来,急切的道:“娘,您就原谅我们吧,儿媳发誓今后一定本本分分的,再不会生是非,儿媳从今儿开始什么事都听您的,听五爷的!”



她满脸希翼的看着太夫人。



析秋看了眼太夫人,刚刚一瞬错愕的表情,又恢复道淡然的样子来。



就见太夫人冷冷一笑,指着五夫人道:“从今儿开始,晟哥儿就留在府里吧,你和老五搬出去!”



五夫人听着一愣,没明白太夫人的意思。



太夫人已经拉着晟哥儿的手,绕开五夫人边走边问晟哥儿:“你留在祖母这里可好?和鑫哥儿,敏哥儿一起吃住,你可愿意。”



晟哥儿点头不迭,哪里记得五夫人的话,笑着道:“晟哥儿愿意!”欢快的笑了起来。



五夫人跪在青石板路上,这才反应过来,太夫人的意思是把晟哥儿留在侯府,他们夫妻两人单独搬出去。



五夫人惊叫一声,喊道:“娘,晟哥儿可是儿媳的命,您不能这么做啊。”



走在前面的几人,没有人回头看她。



五夫人就站立起来,冲过去紧紧抱着晟哥儿:“晟哥儿随娘回去,既然祖母一点情面都不留,这府里我们也不要住了。”说完,拉着晟哥儿就要走!



“不要!”晟哥儿甩开五夫人的手:“你和父亲总是吵架,晟哥儿好害怕,我要和鑫哥儿还有敏哥儿住在一起,和祖母在一起。”说完,就跑过去偎在太夫人怀里,怯生生的看着五夫人。



五夫人满眼绝望的看着晟哥儿。



太夫人就冷笑着看着五夫人道:“你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和你们一起住,你便该好好想一想,自己错在哪里!”说完一顿又道:“我瞧你也教不好孩子,不如就留在我这里,你若是想见他,就递了牌子进来,我允你半月见他一次!”说完,不再去管五夫人眼泪横流痛苦不堪的样子,拉着晟哥儿头也不回的走了。



析秋跟在后面,就回头看了眼五夫人,又面无表情的转过头去。



五夫人跪在后面,又喊道:“晟哥儿……”可晟哥儿显然铁了心要跟着太夫人了,根本不去看五夫人!



析秋就听到二夫人轻轻叹了口气。



院子里不过几株腊梅,含苞待放落在枝头,与未化的积雪相应成趣,看了几眼太夫人便没了兴致,转了头坐上了滑竿,一行人就回了院子里。



析秋念着今儿陪房要来府里,就笑着站起来和太夫人告辞:“……几房陪房要来,我去瞧瞧。”



太夫人点头道:“去吧!”



析秋笑着和二夫人,大夫人打了招呼就回了自己院子。



春柳告诉她:“胡总管正安排了人给五夫人搬东西,这会儿已经搬了一小半出去了,五夫人哭在房里不肯走,还是五爷青着脸拖着出了府!”



析秋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春柳却显得很高兴,她笑眯眯的看着析秋,朝析秋很郑重的福了福:“谢谢夫人!”终于出了这口恶气。



析秋抿唇并没有说话,如果可以她自然希望和所有人和平相处,这样的情景她也不想见到……不过事情走到这个份上,她不能退让罢了!



春柳仿佛想起什么,忽然收了笑容看着析秋问道:“夫人,四爷那边会不会查出什么来?”



析秋听着眉梢一挑,微微露出笑容来……



春柳看着就满府的疑惑,可又不敢再问什么。



邹伯昌和朱三成来了,两人并肩站在析秋面前,回道:“小的和朱三各去了通州和看了西大街的铺子还有羊皮巷的宅子。”



析秋点点头,并没有问金大瑞怎么没有来,而是挑了眉头露出洗耳恭听的样子来:“说说看,各处都是什么情况。”



邹伯昌看了眼朱三成,回析秋的话:“通州的地一共是一百一十亩,在一处山坡下,离运河三十里路,左边靠着当地一位周姓的商人的地,那边是五百亩的地,右边的则是锦乡侯的一支旁枝,共八百亩!”他说着一顿,看眼析秋又道:“地里现如今种的是小麦,小人瞧了,小麦的长势并不好,许是因为今年雪太大的缘故,压在雪地里许多还未出土都已经冻死了……小的打听了,庄子里的租户想着等开春再点些棉花。”



这么说来,左右各都是大庄子,唯独她的一百亩地被夹在中间。



她问道:“那左右两边的地都种了什么?”邹伯昌回道:“左边八百亩一部分种的是地瓜,一部分是麦田,还有些种的些果树。”又道:“右边的一半种的是麦子,一半种的则是蓖麻。”



不是洼地么,怎么会种这些农作物。



析秋不太懂,便拧着问邹伯昌道:“你瞧着如何?”邹伯昌回道:“小人瞧着,麦子长势不错,果树也未受多大的影响,只是地瓜却不见好……至于蓖麻倒是不错。”



这么说来,只有她的地理种的小麦是长势最差的了。



“你是怎么看的?”析秋淡淡问道,他既然了解的这么详细,想必心里应该已经有了想法才是。



没想到邹伯昌却是犹豫的道:“小人当时瞧着倒是有些想法,如今想来只怕有些难处,容夫人再给小人一些时间,让小人再琢磨琢磨。”



琢磨琢磨?析秋浅笑着听着并没有立即接话。



邹伯昌目光一闪,又小心的看了眼析秋,又接着道:“小人瞧着,那片地因左右两边都是大户,夹着夫人这一百亩,只怕到时候无论种什么都不能容易。”他说着,仿佛怕析秋不理解,就解释道:“夫人可能不知,这水田冬天不管种什么,到了来年收割了还是会以水稻为主,可小人打听了之后,才知道庄子里这几年都没有种水稻,原因就是稻田需水,就要用水车将水引上来,可庄子前后都被左右两边围住,续水时就要从旁的田里过,这对方若也是种了水稻,倒也罢了,若不是,那便是田里的稻旱死,也只有望而兴叹的份。”



原来这么复杂,析秋对庄子里的事确实不懂,看来她要找写书出来瞧瞧才是。



析秋微微点,并没有再问邹伯昌有什么想法。



邹伯昌一愣,他以为夫人会有些惊乱,他腹中来前可是已经打了腹稿的,这片地虽小左右又是大户得罪不起,可是他却是有别的法子。



只要夫人再问,他便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夫人将这片地交给他打理!



这一处离京城近,又在通州的港口,他闲暇之时还能在通州做些买卖贴补,总比留在保定或去山东要好的多。



析秋见邹伯昌不再说话,又转头去看朱三成。



朱三成低着头声音沉沉的回道:“小人去看了夫人在羊皮巷的宅子,宅子六成新,周围住的都是一些商户,许多人家都是租住的,若是租出去一年的租子下来也有六十两。”



析秋算算,六十两在侯府里,不过过两个节就没有了。她一年还要贴这些陪房租房子用的钱要九十六两,她细细算了账又看着朱三成问道:“那西大街的铺子生意如何?”



“生意不好,今年大雪运河上几处都结了冰,南方的茶只能走陆路,路上耽搁许久,茶叶铺子里的生意也耽搁了,还有,西大街本周围住的都是些百姓,铺子里卖的却都是些好茶,生意难上去也在情理之中。”



看来,两个人都费了一番心思。



西大街的铺子是租出去的,交给她前对方已经付了半年的租金,到明年二月到期,一年的租金是一百八十两。



“都知道了,你们辛苦了。”又突然问道:“你们来前,都是在庄子里?”



邹伯昌听着眼睛一亮,就回道:“小人原是在保定的铺子帮忙的,也会算账管账!”析秋听着点点头,作派行事倒是像铺子里出来的。



又看着朱三成,朱三成回道:“小人在保定的庄子里,给管事做些跑跑腿的事。”



原来和邹伯昌从一处来的。



竟是做的跑腿的活儿,这点倒是没有看出来,朱三成看着为人很老实,话也不多,没想到却是跟着管事做些跑腿的事。



别看跑腿的事有些吃力不讨好,可若是想做的好,八面玲珑得了雇主认可,也是不容易的事,嘴皮上自是要些功夫才是。



看来,她的几房陪房都不是简单的人。



“你们先出去吧,等金大瑞从山东回来,你们一起到我这里来,一直这么耗在这里也不是事,有了事做才能好些。”



两人互相看了眼对方,就低头行了礼退了出去。



待他们离开,析秋问春柳道:“上次来,他们各自家里的都跟着来了,我也没有细问,你回头去问一问,各房里都有些什么人。”



她带着春柳去了萧四郎的书房,在书房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类似于《天工开物》的书,更没有农作物方面的书籍,她叹了口气,回头对春柳道:“你明儿再回去一趟吧,问一问大少爷,可有此类的书!”



说着,她出了书房,沉了脸做在炕上想着心事,通州的庄子不过一百亩就有这么多的事,那山东那边会不会也会如今的状况,还有那处宅子,一直空置着还要请人去照看,可若是租住出去,被旁人知道是大都督夫人的宅子,难免引人诟病。



不如让这几房人都搬到她的宅子里住着,一来省去了另租房的钱,二来也有人打理宅子两边节省了开支,到得了两个好处。



还有,这些人皆是拖家带口的跟着她来侯府,家里的媳妇孩子也都需要事情做,她如今待在后宅里,前院的事也轮不上她插手,这些人又要怎么解决?!



她暗暗想着,不由头疼。



等晚上萧四郎回来,析秋迎过来帮他脱了外面的外套,又给他倒了杯水问道:“四爷可去了五爷那边看过?都搬去了吗?”



萧四郎点头应道:“嗯。东西搬去了,宅子昨晚二嫂就让人去收拾过了。”析秋点点头,想到五夫人原想利用太夫人疼晟哥儿的心,求太夫人留下他们,没想到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晟哥儿却被太夫人留下了。



想必即是搬过去,两个人的日子也不会过的安生。



析秋没有说话,萧四郎转头看她,见她脸色不大好,挑着眉头问道:“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