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醉了狗醉了 >

第97章

我醉了狗醉了-第97章

小说: 我醉了狗醉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回去就开大会宣布对他的处分。”
“我没让你宣布对他处分!”王大胡子有发泄不完的气恼,“我要你把他搞得比处分还要臭不可闻!”
黄其善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恨自己看到一时现象没考虑到本质的东西。他追悔莫及,愧不该当时工作手段软弱,沉痛地道:“我都听明白了,工作失误不小,挨批评我心里痛快,受您这样有党性有原则的领导批评更痛快,以后的工作,您就看着吧。”
黄其善座上客险些成为阶下囚,想一想不测之祸后怕得心跳,思量千万,马晓不是好东西。回到学校,马晓捎带酒肴正等在他家,他没好气地道:“还有闲情喝酒,工作都做好了?”
“正想听您指导,我会尽力做好的。这些天来,不管我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为了配合好工作,找您好好扯一扯。”马晓谦恭地道。
喝起酒来,马晓认识了停课中表现出的不礼貌,诸多无水平的狂妄,分析这一事件给学校会带来什么利弊,自己愿怎样努力配合工作。这一回没让校长去叙三峪人的一家情,他温起这段永恒的亲热。黄其善终于又开了一窍,认识到王大胡子对马晓积怨日久,所说的话未必全对,对眼前的马晓又气又恼中含了几分理解。马晓提议趁此机会整顿办公秩序一事,正和了他的心意。闫玉东到来,他们边喝边谈,理出了整顿秩序的具体工作思路。
全校还浸在停课的余悸中,黄其善趁着火候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让每个人真正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强调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谁的班出了问题谁负责全部责任。班主任在“惹不起”们一时难有英雄气概的这个黄金时刻,大力整饬班纪班风。马晓趁着校会在组里重申了教师规范,力促本年级教学秩序,其它年级时刻在看着他的行动,工作也跟上来,全校教学秩序骤然改观。对校外青年搔扰学校的处理却没了结果,这是让马晓与老师们闲时想来倍感惨淡的事,但随着学校秩序的好转,大家渐渐淡忘。
让马晓意想不到,马成祥给他捎来一封信,希望他到现在蒸蒸日上的石坡中学,这让马晓又升上已沉在心底的千般感触万般思量。杨泉生说丘吉尔要招降纳美尔了,不妨投到他麾下。马晓不能不心动,几天里在思辩,难道自己也去被尔虞我诈的当权者教化、培养、提升,直到为其摇旗呐喊吗?他给马成祥回了三句话:
我不是驯良的温鸽,怎忍心你的抚摸?
我不是妩媚的花朵,怎忍心你的攀折?
我不是秦琴的轻弦,怎伴陪你的欢乐?
激愤过、落漠过,希望过、失望过,无畏过、忧心过,马晓反刍着个中滋味儿,认真负责地投入在工作中。三弦琴还是要弹的,嘈嘈切切地顺手拨弄去,《喜洋洋》弹不出欢快,《葬花吟》也弹不出原先的凄美,有的只是那平静婉转,有时弹起“红尘尽消月如镜花,一笑沧桑的梦”觉来释然,进入空灵的幽静境界,似永与事非无缘。课间闲暇里,他弹罢一支曲子,正自我陶醉中,忽听欧阳绛梅念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到有觅处。可怜孤馆春寒,惹尽事非斜阳暮。”马晓细细品味,本是平和心境升上莫名的失落,想起王业坤、高会计、洪兆武……进入长长的思索
第十七章 一
    老师们眼中的黄其善校长,没有马成祥孔武威严,没有赵元伦扑朔迷离的心计,展现的是秋耕中老黄牛的凝重。他霄衣旰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出现在必要的种种情况中——或锁眉,或焦虑,或胆颤。老师们看到他刀削无肉的身躯更显棱角,深陷的眼窝又深了许多,油然生出怜惜以至同情,也同时生出心境的坦然。在非坐班制的情况下,大家又一次安安稳稳地坐下来正常地上班、办公。程立达们看着如此形势大为不快,挖空心思地搞些小动作,却兴不起波澜。黄其善看到稳定的良好秩序,如浴血奋战的战士终于迎来战斗的胜利一样,体验着伤痛中的欣慰。这是毫不逊色赵元伦时代头半年的大治,也确是这样。面对这样的局面,黄其善生出对当时沾沾自喜的赵元伦的鄙夷,飘飘然起来。
杨泉生使用的教学方法日渐成熟,在马晓及欧阳绛梅等的支持下,杨泉生写出了争取县教研室支持的教研项目议案,闫玉东也表示支持。在黄其善的家宴上,伍日民认为让这样的人与县局上牵下挂不利学校稳定,耿会计马上应和。闫玉东分析搞教研的利好时,伍日民道:“这要看是谁搞了,这个杨老师是自己人吗?让他少显山显水对我们有好处。”董全兴不服,伍日民一瞪眼道:“我也认为搞教研好,你可以搞呀,你要搞,这就让校长批准给向上报!”说得董全兴哑然中他又道,“这个杨泉生,看上去文诌诌的,但是恃才自傲,从不站到我们一边,以我看,用他也可不用也可,用也要限制利用,以后谁再为这个小子说话,谁就是与校长作对、与我们作对!”黄其善不能扫了表哥的兴,连说是这样。校会上,黄其善说,一个小中学老师,搞不了教研,号召大家不要好高骛远,把精力放到扎扎实实的学校教学工作中。
办公室里,惨白的日光灯下,十来个语文老师围坐在一起。这是应杨泉生的要求而组织的教研讨论会,他几次向校方要求被否定后,要自己把课题报上去,让老师们帮着发现具体教学方案中的问题,论证其合理性与否。讨论进入尾声,徐元玖不着边际地谈着,一直沉寂的欧阳绛梅打断道:“杨老师,还是花点钱调到县一中吧,那里教学气氛浓,有钻研业务的大气候。”
“这是以后的事,你还是就正讨论的议题发表高见吧。”马晓道。
“也许,我说的比现在讨论的要实际,讨论也许是做无用功。”欧阳绛梅不客气地道。
本来情绪不高的讨论,被她说得更没情绪,有人叹气,有人落寞地抽起烟来。杨泉生沉静的态度流露着坚决做下去的信念。
几天里,杨泉生昼夜工作,把十几万字的有关材料整理了出来,走进了县局教研室,马晓早与之联系了的李教研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他们刚谈着总体构想,教研室刘主任走进来,听到李教研员对杨泉生的介绍,瞪大了眼睛,审视着杨泉生道:“你就是会山的杨泉生老师?看上去是个不错的小青年嘛,怎办些无组织无纪律的事?”
“怎么了?”李教研员诧异道。
“杨老师搞的东西,不是通过学校申报的吧?嗯?”刘主任一脸严肃,“回去扎扎实实地工作,与领导较劲没好处的。”
刘主任几天前接待了代表会山中学的伍日民,知道了这个杨泉生不按正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搞歪门邪道与正常教学工作搞对抗,不听劝告且要来局里添乱。原来当乡长的刘主任,被属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搅得丢了官,费了好大气力才来教育局任了这么一个有名无实的小主任,时刻窝火在心,听到杨泉生这样的小人,就怒火中烧。他把张口结舌的李教研员大训斥一番,把正巧来送水的杂务员小训斥一番,勒令杨泉生马上回去,以后老老实实做人。
又是惨白的日光灯下,杨泉生一如既往地冷静,其他人却谈说得愤然。冯长平谈到,只有哲学家当了王或者王是哲学家,社会的一切才合理,彭凌引伸出只有真正的老师或学者当了教育上的领导,教育才有希望。
“教研室刘主任,是师范出身,干过几年老师后才到党政当官儿的,我们的黄其善校长当年也是很优秀的老师,这怎么解释?”舒宗昌道。
“此时的他们已被异化成官僚了!”马晓愤然。
“什么样的人才是当教育管理干部的学者、老师?”叶梦突然发问。
“魏树生当了校长、当局长就这样的人”马晓道。
“这个人当了官就不被异化了吗?”欧阳绛梅问得凌厉。
谈论一时陷入了苦闷的沉寂。老们跌进了无可奈何的无聊中。杨泉生忽瞪起了炯炯的眼睛,深沉地道:“很简单,无解的事实源于社会体制。只有权力有制衡,不再专制,学者才不被异化为官僚!”
马晓蒸腾上一腔血勇气概,是发问又是在呼唤:“民主、法制的光芒何时普照到这里?我们生存的环境何时才进入文明境界?!”
这里的人被震耳发聩的呼喊震晕,路经的恶煞之神趁此施开了迷幻大法,他们分明觉得处身在血与火的壮烈之中,分明看到——坦克碾着赤裸的生灵,大炮粉碎着宫殿,绞刑架上吊起昨日的王者,襁褓中的婴儿在横流的血浆里挣扎……分明听到——魔鬼哈哈大笑着,一棵苍桑千年的树在急雨骤风里分明摇曳出怪怪的音符:利令致昏、报应、罪……
第十七章 二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临,是高兴一下的时候了,要求大热闹的舆论在程立达们的推动下充斥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所谓要“大热闹”,无非是各人要多得实惠,可本学期所收的学费早被赵元伦散尽为零,如饭馆等能赊欠的地方学校高筑着债台。黄其善想起赵元伦时代的那个教师节,不甘心自己治下的第一个教师节让大家失望,要让学校大治中的节日办得有声有色。这要有钱才行,他挖空心思想不出筹款措施,又觉得只从实惠上搞还不够,应体现新领导下的新气象。余若夫献上一个点子,搞一场既活跃气氛又促进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歌咏比赛。黄其善顿开茅塞,歌咏比赛的一纸通知发下去,全校积极响应起来。
想不到教师节前应让人高兴的歌咏比赛让人懊丧。评委的总统计员二校长把闫玉东班提前了一个名次,由二等奖变为一等奖。事实得到证实后,说这是无意中的错误没人相信,在程立达们的鼓噪下,形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教师节已有不祥的铺垫,黄其善对节日小心翼翼地重视起来。老师们要求实惠的鼓噪越来越热,程立达已变幻出一副亲民形象,每每到各个办公室里谈起就要来到的节日,说大家光吃一肚子不行,每人得条烟钱才是。倪诚是这个观点的坚决认同者,说教师节必谈实惠,以他的看法,不给老师实惠是有悖天纲理义的大不义。杨泉生说,一个节日不值得计较,只要日常工作中大家干得舒心就行,立时引来很多人不满意。民师们是十分看重实惠的,宋志林甚至已作好预算,若能发十元钱,还上借孙家的三元油钱李家的两元盐钱,余下的五元能帮衬着维持半个月生计。
黄其善歌咏比赛的余悸犹存,这么多人的议论纷纷引起他的警觉,过来问有何事,倪诚道:“大家谈论怎样把自己的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杨老师反说无所谓,大家在与他计较这事。”
黄其善神经敏感,不假思索地道:“过我们自己的节日嘛,是要热闹出个样子来,怎么能无所谓?”
“今年大家过节的兴趣很浓,是该好好热闹,我刚才是随便说着玩的。”杨泉生淡淡地笑笑道
“这就对了,”黄其善很满意,“思想要跟学校保持一致,不要偏离了大方向。”
只一个“实惠”,把黄其善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用尽全身解数筹不到一分钱。眼看节日马上到来,更急得吃不香睡不浓,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得借用闫玉东个人的钱了。耿会计了解校长的苦衷,提醒学生预交的书费还有两万余元没上交,可以挪用解燃眉之急。黄其善如拣到块金砖欣幸万分,马上开学校领导会议讨论过节按每人多少元消费的问题。闫玉东也大力支持实惠观点,希望用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