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医生的一天(全文) >

第20章

医生的一天(全文)-第20章

小说: 医生的一天(全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大夫,你就行行好,你看我70多岁的人了,天那么冷,来一趟不容易,每次还得排队挂号拿药,用去多半天的时间。你就开一个月吧。” 
我心里非常矛盾,我刚因为处方不规范被批评,如果我这次明知故犯,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而且如果被抽查到,就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还会影响到整个医院。 
“大爷,很抱歉。真的只能开两周。您下次来可以不挂号,我给您再开药。” 
“你!”老人愣了一下,说,“我不要下次,我就要你现在给我一个月的药。” 
“可我办不到。” 
“你这是什么医院,什么大夫?一点都不为病人着想!”老人双眼瞪着我,手指头快指到我脸上。 
我的胸脯起伏着,也瞪着他,但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宗旨:我绝对要保持骂不还口。这时,同事拿来了医保的条文,另一个大夫自告奋勇替他开药。当然,他最终拿的还是两个星期的药。 
诊室又恢复了安静,但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以至于影响到我看病的速度。 
我一直在想着病人家属说的那句话“你一点都不为病人着想”。我觉得自己很委屈,作为一个医生,治病救人一直是自己工作的宗旨,我也愿意为病人多提供一些方便。 
风湿性疾病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大部分病种为慢性病,需终身服药,而且绝大部分病人都使用免疫抑制剂。多跑一次医院就意味着多增加一次感染的机会。我相信,任何一个风湿科大夫都不愿意他的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仅仅为取药而多次跑医院。 
其实,由于医保政策的原因导致的类似冲突在我科时有发生,我认为是源于社会对风湿免疫病了解得太少。也许,作为风湿科医生,我们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该通过多方的努力,让社会更多地了解风湿免疫病的病种特点。如果有一天,人们像了解高血压、冠心病那样知道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我们的病人将会受益匪浅,以上的一幕也将不再会发生。 
两周后,这位大爷又来开药,碰巧又是我在门诊。他看见我,略显尴尬,随后拍着我的肩膀说:“周大夫,那天对不起,我过火了。”“没关系,只要您不再生气了就行。”我说。其实我在心里还有一种冲动,想对他说:“我真的愿意为您多做一点。”   
一个妇科医生的目击   
◆江斌 
http://。91sqs。/2353 
公元2006年冬,我作为一名刚结束实习的医生被一家医院录用。医院的效益不错,我的看病机会很多。 
刚上班的几天,来做节育和流产的病人居多,特别是流产的占多数。作为医生,我早已经对很多疾病和患者习以为常了。每天都是平平淡淡工作到下班。 
今天的第一个患者是检查胎位的,我做了个检查,没有什么异常,便做了些嘱咐。孕妇刚刚离开,便来了两个做药流的年轻姑娘。 
流产分两种,一种是人流(人工流产的简称),即胎儿已经发育很成熟,不能执行药流而做的手术;一种是药流(药物流产的简称),即胎儿还没有发育成型,将药物注入子宫,待完全融化后清理出。这两个患者是做药流的,我像往常一样为她们做个消毒,然后配合两个同事为她们打入药液,等到了时间,再为她们刮宫,手术在两个姑娘的大声叫喊后结束了(我不是女性,没有体会过这样的疼痛,但我相信这是很痛苦的)。 
两个姑娘在手术后走路已经有点跛,但是没有人理会她们,她们就那样离开了手术室。 
现在已经10点半钟,我正准备去换下手套,一个清纯的姑娘走进了手术室,带她来的同事告诉我,她也是做药流的。 
我点点头,看了看这个姑娘。准确地说她应该是个女孩,尽管诊断单上写着她是22岁,但是她看起来不过18岁左右,一个人的年龄,从眼神上我就可以看得出来。 
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这是一种高尚的说法。但是对我来说,医生的工作也是为了吃饭,我做我自己的事情,拿应得的薪水,别的我不去多想。她的手术由另外两个同事负责,我只做帮手。在做手术前我只觉得有一点怜悯,这个女孩毕竟年轻,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医生的心是“狠毒”的,他们的工作从来不会因为病人的叫苦声而停止。 
我对女孩说:“叫出来好点。”但是,这个女孩一声未吭,这倒让我惊奇了。我做过许多这样的手术,无论年龄大小,都有声大声小的呻吟,这个患者实在令我佩服。近午休的时候,手术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中,这个女孩一声也没有呻吟,我曾担心她休克过去,但事实上她很清醒。 
我看了看这个满面冷汗的女孩,转身回到更衣室,准备吃午饭。当我走下楼的时候,又看见了那个刚做完药流的女孩,她很倔强地没有扶着楼梯的把手走下楼(午休时间电梯不开放)。我尾随她走出 
医院,一个男孩(我只能这么形容他,因为他看起来也不过十七八岁)迎面走来,突然紧紧抱住女孩,两个人就那么沉默地拥抱着…… 
外面下雪了,小城的天气就是这样的,早晨晴空万里,到了中午雪花就纷纷飘落。 
下雪天的空气真的很新鲜,很清洁,我裹裹衣领,感觉到一点寒意。我走向食堂楼,回头看看两个还在紧抱着的年轻人,想过去叮嘱他们一下,告诉他们应该买些什么东西调养,但我还是没那么做,让他们静静地去体会这美丽的雪景吧。尽管明年的这个时候雪花还会飘零,但是今年,这也许对他们来说是最不一样的一场雪。 
我总在下雪的时候期盼春天的到来。 
是的,春天的花会开,我还会看到很多开朗美丽的少女在春天放逐风筝,那是多好的一道风景啊。   
别无选择   
◆何晓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内创建了小儿风湿病专业,中国小儿结缔组织病权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亚洲风湿病学会儿科常委、国际抗风湿病联盟学会儿科特别专家组成员 
http://。91sqs。/127 
外面的空气多么凉爽,带着点潮湿,夹着点甜蜜。 
每次看完门诊,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门诊大楼时,都会有这种感觉。今天也不例外。从早上8点一直看到下午5点,要是没有挂号条,我都记不清楚看了多少个病人,两腿因为长时间的坐位不活动而感到非常的沉重,饥饿的感觉也已经不知何时产生,何时又悄悄而去了。 
每周两次这样的门诊,虽然累,但我甘愿这样做,即使我不再年轻。为那些年幼就患病的孩子,为那一双双期待、渴望的眼神,为了祖国未来的栋梁,我必须这样做。别人可能不理解,这么大的年纪了,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为什么要这样卖力?但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我别无选择,既然选定了这个行业,就意味着比别人要少一些安逸,多一些忙碌。年轻时,节假日夜班都要安排,年纪大了,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都要参加,还要培养新人,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从医路上治疗过多少病人,已经无从考证,有过多少喜怒哀乐,也早已忘却,始终不变的是每周出诊的时间表,是那颗不老的心,以及那个铭刻在心的救死扶伤的誓言。 
作为医生,我们也时常碰见攻克不了的医学难题。当面对着一个个花一样的少年,面对这些把希望交付到了我们手上,希望我们能够治愈孩子疾病的家长,却又束手无策时,我们的无奈不亚于任何人。 
如今我们遇到了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在今天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一些医疗事件可能在第一时间被全社会所关注,当然也可能被无限制地放大,全社会谴责医生的声音此起彼伏,白衣天使似乎成了白色恶魔。整个体制的问题全部强加在了我们这些医生的头上,于是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就遇到了患者的种种质疑与不理解、不配合。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中,创新是需要冒多么大的风险。医生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也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瞒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值夜班时,我们对孩子有愧;逢年过节我们与父母亲人不能在一起团聚,我们对家人有愧;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对病人有愧,所以我们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现在到处都在宣扬构建 
和谐社会,我们渴望在医疗领域能够早点和谐起来,这不仅是医生之福,更是患者之福。   
一天等于25小时   
◆omegahttp://。91sqs。/7681天=24小时=1440分钟。 
但是周末值班的一天不是1440分钟,而是1500分钟(倒贴60分钟)。 
星期六上午7∶30一只脚踏入医院,我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星期天上午8∶30一只脚跨出医院,我只想找个床昏昏睡去。 
回放——忙碌的分分秒秒。 
估算——分配基本如下:(排名先后与时间先后无关联)完成事项列表耗时(分钟)1。拉心电图15—20人(次)1002。量血压15—20人(次)503。测血糖打胰岛素12—16人(次)1004。来回穿梭于值班室病房护士台1805。询问病情,解释原因,健康宣教2006。调整用药,下达医嘱907。书写病程记录1208。办理出院病人手续,记录住院经过,填写出院建议1209。午餐,晚餐,饮水,上厕所,刷牙,洗脸6010。睡觉:阶段性5次,每次30分钟,间隔30—60分钟150(续表)完成事项列表耗时(分钟)11。处理午夜突发事件*30012。交班**30总计1500备注:*半夜收治急性心梗患者,积极溶栓治疗,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书写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危查房记录,分秒不敢掉以轻心。 
**书写值班记录,与接班医生交接班。 
我已经记不清是怎么熬出来的,也想不起确切的时间事件画面。 
只记得25个小时换来的是20元值班费,扣除三餐只剩下2元钱盈余。 
面对每个小时才不到1毛钱的收入,我居然还暗自庆幸。 
庆幸急诊的病人还好好活着。 
庆幸家属没有气势汹汹地拽着我的衣领。 
庆幸我还能有2元钱坐车回家睡觉。 
值班的一天终于过去,而抬头是一片艳阳天……     
第八辑 星语心愿   
热线医生手记   
◆西贝 
http://。91sqs。/2 
我是一个热线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初入医学殿堂时宣下的神圣誓言,病人把生命托付给我们,这份信任是最崇高的。工作期间,来自病人和家属的电话时时感动着我,他们的痛苦和恩爱使我懂得了珍惜健康,也更加懂得了什么是人生真爱!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也让我知道自己是在做着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有一位天津的乔先生,打电话替妻子咨询,他40岁的妻子得类风湿关节炎4年了,起病第1年就全身关节变形,生活无法自理,瘫痪了。为了给妻子看病,他背着她四处求医,还自己学会了打针、按摩和理疗。可悲的是,她患的病是最难治的类型,起病迅速、进展快、多药无效。看着她一天天全身变形、肌肉也在逐渐萎缩,他心中的痛,是无法表述的。国内的各个专家、各种方案,他都尝试过,现在她终于有所好转,疼痛不太明显了。他告诉我:“医生,我要和她白头到老的,你一定帮帮我,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都愿意去试试……” 
放下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