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四爷党 >

第92章

四爷党-第92章

小说: 四爷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康熙看了看她,只低声笑了一句“这丫头还小呢”,便命隋景叫李德全安排了步撵回乾清宫去。
    
    璇玑内心有苦,仍然只能埋在心里。看老爷子的态度,似乎她还要在这乾清宫呆上不短的一段时间。亦或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的思绪一下飞到了四十七年以后:胤禛封王、年氏入府、弘历出生……
    
    无论如何,她无法从已知的历史中找到她自己的合适位置……

 


四爷党 第二部 第72章 梅林记
章节字数:5234 更新时间:07…08…15 20:57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已经到了康熙四十七年。乾清宫的璇玑没有找到另外一个穿越者,也没有机会回到四阿哥胤禛的身边。她,依旧是那个皇上身边的近身侍女,每日为皇上端茶倒水。唯一的变化就是,她已经成为除了玉衡之外,康熙最信任的侍女。
    
    璇玑常常可以跟胤禛见面,不过多是在阿哥们来给康熙请安,或是他们被叫到皇上面前训话的时候。胤禛仍是一脸的云淡风清,却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而立之年的他,眼中曾经的那份淡淡悲伤已经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笃定,一种让璇玑看不懂的安分。
    
    或许,他已经开始淡忘了那个曾经伴在他身边的玉徽。起初,每当看到他在皇上面前、兄弟当中自然地谈笑风生,璇玑总是不能抑制住那充盈满怀的悲伤。可是时间长了,长到连她自己心中的那份悲伤都已经淡去的时候,她又突然理解了胤禛。
    
    四年,是一个既长又短的时间。长到可以改变一个男人的内心,短到还无法让一个女人完全忘记那分离的痛楚。
    
    璇玑常常在梦中回到四十三年之前的那些岁月。九年的四爷府生活,虽然藏首藏尾不敢见人,却活在胤禛的关爱里。胤禛给她撑起了一片能让她安心的天空,无论晴雨,总是如四月的天气那样暖人心。如今,她的身仍在四府,可魂却在乾清宫,孤独地徘徊在胤禛的生活之外,想靠近,却不敢,怕给他带去麻烦,怕给他已经慢慢恢复平静的生活带去惊涛骇浪。
    
    与邬祠稔之间的飞鸽传书仍在秘密进行,璇玑不仅拣了那些朝中令她不太安心的大小事件传给他,而且定期向他汇报她当前的生活。而邬祠稔除了指点璇玑该如何审时度势应对各种事物外,还拣了些府中的琐事传给璇玑,比如弘昀、弘时的成长、钮祜禄氏的受宠、耿氏的入府……邬祠稔的那种口气,虽然没有点明,却明显是想用各种方法诱或是激璇玑回去。
    
    然而他终究不明白的是女人特有的那种微妙逆反心理,亦或是故意回避现实的自我保护心理。璇玑看了这些琐碎,反而更铁了心留在乾清宫。眼不见,心为净,反正那些事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若是真正置身其内,反而会失了心,做出一些让胤禛左右为难甚至厌恶,或是让自己痛苦无比的事情来。此外,年岁的累加,容颜的衰老,新人旧人的更替,都是她不敢想象的。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从来只有女子的三从四德。男人的专情专心,比铁树开花都少见。
    
    璇玑常常阿Q地安慰自己:或许,一段美好却不圆满的回忆,要比日渐平淡的陪伴更能触动男人内心深处最软弱的那片隐地。
    
    四十七年的二月,璇玑再次跟随康熙皇帝巡视畿甸的队伍出行,三月回京后并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接去了畅春园。一回到畅春园璇玑就把路上所见到的康熙与太子之间发生的多起摩擦事件用信鸽送到了邬祠稔处。她告诉邬祠稔,如今康熙和太子两方的情形都很紧张,能明显看得出他们都在极力忍耐。特别是康熙,在巡视畿甸途中,曾多次暗示太子不要太嚣张,不要对朝臣无礼,甚至多次私下里直接斥责太子的为人行事。可太子依然是阳奉阴违。皇太子的忍,表现在他在康熙面前的唯唯诺诺、垂首帖耳,可背地里却仍就我行我素。璇玑从同样随行的隋景那里听得了些消息,太子在巡视的路上不仅大方地接受了一些官员的“赠礼”,而且还接受了一些人“好意”献上的美女和伶人私送回宫中。这些事情都让康熙大为光火。可是他老爷子也忍了,毕竟在百官面前,他要给这个他早年册立,又极力维护了二十多年的皇太子面子。
    
    老爷子自年初犯的“眩晕症”时有发作,阿哥们也更频繁地来老爷子的园子里请安。时至四月,自一月初奏报的大岚山“朱三太子案”有了新的进展,山东巡抚赵世显咨报缉获了改名为“王士元”的真“朱三太子”。璇玑因担心此案累及朱宝珊,便更频频与邬祠稔通信。最后得知赵世显所缉拿的这个“朱三太子”并非朱宝珊的祖父——崇祯帝与周皇后嫡出的第三个儿子定王朱慈炯——璇玑才算松了一口气。而且邬祠稔告知璇玑,他已训练好了几只能够来往于塞外围场和京城之间的信鸽,以备她随康熙北上塞外时通信用。
    
    可就在这个好消息传到璇玑手中不久之后,另外一条消息随之传到了她手中:十五岁的年氏琮碧定于五月初入四贝勒府。
    
    璇玑看着这张纸条,在自己的房中呆坐了很久,始终觉得头晕目眩,胸中憋着一口闷气,沉不下去,又喘不上来。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纸条烧成灰烬,清理干净,内心却仍在不断地翻腾,思绪也乱成了一团麻。一会儿她就要去老爷子跟前当差了,而且过会儿阿哥们也要到康熙面前请安。到那时该如何面对即将迎新人入府的胤禛呢?璇玑怕自己会忍不住冲过去告诉他这一切的一切。可是,即使告诉了他,又能怎样?年氏入府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她作为一个本不该存在于胤禛身边的穿越者,又有什么资格改变历史呢?
    
    璇玑挣扎着想站起来,却晃了三晃又猛地跌坐到炕上,忍了很久的眼泪“唰”地涌了出来。可来不及大哭,就听到外面有人说说笑笑地朝她的屋子过来。璇玑连忙用手帕胡乱擦干了脸上的泪,然后拼命地揉眼睛,装出一副沙子弄进眼睛中的窘相。果然,那边的来人是玉衡,她一进门看到仍流泪不止的璇玑便吃了一惊。
    
    “你这是怎么了?”玉衡诧异地问道。
    
    “姑姑,不,不碍事的,不知道什么东西进了眼睛里,好不容易弄出来了,却还是不住地流泪。”璇玑一边擦着泪水,一边强挤出笑容回答。
    
    玉衡疑惑地走过去,轻轻扒开她的眼皮看了看,说道:“确实已经没什么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你快去洗把脸吧,一会儿就要去皇上那儿当值了,这哭脸儿可不能让皇上看到。”
    
    “哎。”璇玑一边应着,一边连忙跑去打了一盆冷水,把自己的脸洗干净。虽然她能走路了,可手脚还是不住地在颤。
    
    玉衡看着璇玑今儿的举动怪异,越发地奇怪了,把她拉住又问道:“没有别的事儿吧?怎么看你踉踉跄跄的?病了?”说着,便用手背在她额头上贴了贴。“不热啊。”她更感奇怪的看向璇玑。
    
    璇玑拼命稳住自己,笑道:“刚小睡了一会儿,才睡稳就被外面的一声鸟叫给惊了,又一下子坐起得猛了,刚刚姑姑进来的时候我正晕着呢。”
    
    玉衡这才放心,笑道:“那你可得赶紧活动开了,别到皇上面前犯晕才是。可巧我这儿正有个跑腿的活儿,你就赶紧替我去舒禄大人那儿走一趟吧。你去了告诉舒禄大人,说皇上说澹宁居里的那个西洋座钟不大准了,要他赶紧找工匠来校准一下。”
    
    “知道了,姑姑,我这就去。”璇玑正好趁这个机会躲开玉衡,便匆忙行了礼,跑了出去。

从舒禄那里回来,璇玑抄近路回广渠门内的澹宁居。走着走着来到一片梅林处。此时的梅树花朵早已谢去,只留一树繁盛的绿叶在正午温暖的微风中摇曳,漏下点点斑驳的日光洒在棕褐色微润的土地上。看着这些梅树,璇玑恍惚感到时光逆转,仿佛一下回到了四十二年的那个冬日:胤禛、兰慧、她、弘晖、弘昀、念翎,还有邬思道一家和独超方大师一起到京郊赏梅。那个时候,胤禛府上是何等合乐融融,她又是何等的幸福满足。只是没想到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第二年的二月,因着小弘时的难产,造成了她的再次穿越,从此与心爱的胤禛咫尺天涯。所幸的是那难产的小弘时好歹保住了性命,顺利地降生在了这个人世,也算是她圆满地完成了一项历史使命……
    
    璇玑情不自禁地徘徊在梅树之间,一时忘了何年何月何日何时,直到她突然看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梅树下,负手站着的那个穿着石青色朝服的熟悉身影。
    
    是胤禛!璇玑楞住了。想到清晨得到的那个年氏即将入府的信息,她心里顿时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咸一齐涌上,一时不知该默默走开,还是上去对他冷嘲热讽一番。她心里正矛盾,突然听得胤禛那边轻轻吟出了这样的一阕词: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瘦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①”
    
    璇玑听着耳熟,并想不起来是谁的词,只是突然听到“玉徽”二字,浑身猛地一震,身不由己地靠了过去。
    
    胤禛听得身后有踏折残枝的声音,转过头去,正看到一脸魂不守舍的璇玑。在他们目光相对的那一霎那,璇玑的眼中突然回魂儿似的闪过了一道光,紧接着,就见璇玑恭恭敬敬地对他福了一福,柔声说道:
    
    “璇玑给四爷请安。”
    
    胤禛怔怔地盯了璇玑一会儿,轻声说道:“起吧。你不在皇上身边候着,怎么会在这里?”
    
    “回四爷,奴婢刚从舒禄大人那儿回来,正要往澹宁居那儿去。抄近道儿路过此处,不小心惊扰了四爷,还望四爷见谅。”
    
    胤禛微微笑了笑,说道:“也不算什么打扰。我也不过是偶然走到这片梅林里来的。对了,皇上最近的‘眩晕症’可有好转?御医是如何诊治的?”
    
    “回四爷,皇上日间所发的眩晕已经减少了很多,不过晨起的时候仍是不大容易清醒。御医给皇上用了汤药,辅以针灸治疗。具体的方子奴婢也不大清楚,都是李谙达亲自料理的,并未让他人插手。”
    
    “嗯。有你们这些忠心的奴才在皇上身边伺候着,我们这些不能随便出入宫禁的皇子们也算是可以放心了。你……你到乾清宫多久了?”胤禛看着璇玑问道。他的内心一直感到奇怪,为何这个小宫女敢大胆地和他对视,可他却从未感觉到有什么不恭。
    
    璇玑一笑,答道:“奴婢是四十三年从永和宫调入乾清宫的,算算也有四年了。四爷怎么会想起问这个?”
    
    “哦,随口问问罢了……你今年多大了?”胤禛又问道。
    
    “回四爷,奴婢今年十八了。”
    
    胤禛突然笑了,轻声说道:“四年了,十八了,却不大见长进啊。”
    
    “呃?”璇玑一愣,不大明白胤禛所说的“长进”具体是指什么。
    
    “还记得四十三年的夏天么,本贝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