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你快醒过来 >

第6章

你快醒过来-第6章

小说: 你快醒过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是唾弃,若是被社会抛弃,自己又如何生存下去?
从小林就在爷爷奶奶和老师的约束中安安份份地做人做事,从不敢跨越雷池一步。一旦不是按照爷爷奶奶或老师的要求去做,便会遭冷落和斥责。久而久之,林就成了一个相当依赖规章制度、既有道德观念的孩子。到了现在,也就成了这样一个人。由于长期有生存的压力与恐慌,林从来就不敢做哪怕稍稍离经叛道的事情,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林根本就没有自信,更谈不上坚持自我的勇气了。
林作为一个守法厚道的公民相当称职,却很难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林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因此,林也就只能够默默无闻地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跟随着当前的政策,随波逐流。
第一章 昏睡 8 爱情幻象
    林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正人君子,而是一个有着正常欲求的人。自小的孤僻使得林缺乏爱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上也是唯唯诺诺,于是在不知道爱情为何物的情况下,在面对自己时林就陷入了困境。林喜欢漂亮的女生,每每看到漂亮女生就会频频回头甚至驻足观看,想着如此妙人儿不知道谁有福气享受。林对漂亮女孩的渴望就像一只公鸡对一只母鸡的渴望那么自然。若是说到语言和想法上的沟通,林无法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在林看来,语言和思想会破坏这种美妙的境界。对于一个不善言辞,不善引诱的人来说,没有比适当的动作更能够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感受了。漂亮的女生应当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要慢慢地品,细细玩味。林想象一个超越语言和思想交流之外的场景,在那里,……。
在林看来,这与道德无关。青春的身体充满活力。诱人的曲线,细腻光滑的皮肤,娇媚的脸庞……这是青春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生命力和生殖力蓬勃发展。一男一女在此相遇了,他们忘记了语言,忘记了人世的烦恼,沉醉在对方散发出的青春魅力中。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对呢?
烦恼来源于人类要追求长久,要考虑太多的与青春魅力本身无关的事情。于是,在经济的、政治的、社会固有观念的影响下,爱情多半演化为一种痛苦的行为。对身体本身的喜欢,……难道就是肮脏的,不可行的吗?可惜在现实中,往往会爱得很辛苦。为了持续的利益,要用婚姻来约束,要用财产来等价交换。这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想到几十年后一个妙不可言的躯体成了皮肤松弛,失去光泽的毫无生气的皮囊,最后肌肉腐朽,化作尘土,只剩骨架,而正是时间这个毫无表情的窃贼造就了这一切,林倒抽了一口寒气,自己会不会因此而大失所望呢?固有观念的偏见,使得林从未敢正视一具青春活力的肉体,随着岁月的流逝,人渐苍老,审美情趣被无情地钉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或许……梦里或者私人空间里能够短暂地满足对此的渴望。
因为无动于衷,或者是因为拘束谨小,林从来不敢接近那种美。美使人陶醉,同时也使人恐惧,因害怕而永远地失去了接近的机会。
林问自己:我就要这样过一生吗?
在交往开始之前,林对女生的过去和头脑中的想法毫不之情,而女生对林的了解也仅仅限于身高相貌。林希望这种状态永久地保持下去。某种不可言说的力量在暗示着林要去了解女生,接近女生。后来,就是因为彼此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一落千丈,从接近神奇迅速堕落到普通的同事关系。林决定锁定另一个目标。林认为,青春的美是无需用语言做媒介的,接近美也不是靠了解,而是靠心灵的猜测。一件艺术品会对自己说什么呢?因为什么也不会说,于是林就对艺术品诞生无数想象,从而彻底地,从内心接近艺术的美。面对一个女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林27岁,他告诉自己,我还年轻。
美是这样一个东西,在你了解之前就情不自禁靠近,那个时候你的头脑还来不及作出判断,来不及做防范。总之,你惊呆了。
九月十四号的中午,林散步路过一家琴行,一张年轻端正的脸庞闯入林的视野。女孩站在台阶上,一双大眼睛也看着林。林回过头去,第一次鼓足了勇气看着女孩。林没有问自己为什么会回过头去,也没有想自己的这个行为是否妥当,事情的发生出乎林的想象之外,来不及做任何判断,林就回过头看着女孩。四眼相对,那一秒似乎有无限那么长。这一可以说是单纯的动作是如此自然,就好像此刻林单独留在展厅,无拘无束地面对一尊维纳斯的雕像而出神。
这个女孩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成长经历?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欣赏什么样的男人?这些问题是在事情过后才又回到林的脑海中。而当这些问题犹如天降奇兵般骤然出现,所有的美感都被破坏了。林意识到自己已经渐渐远离青春的美,直至那种美消失不见。
林感到一阵痛心。此次散步的目的是什么呢?当时林郁郁寡欢,打算外出半小时,然后回到住所再做打算。有很多事情等着林去做,永远也做不完。女孩的出现纯属意外。面对这一意外,林没有过长时间的停留,在不断回味刚才的美妙境界中失魂落魄地往前走了一段路。林问自己,可以不往前走,不去想将要做的事情,永远地停留在那一刻吗?然而内心有一个命令在催促,林无法不带任何烦恼地面对这一事实。美已经一去不返了。林回到住所,望着天花板发呆。该做些什么才好呢?似乎做什么都不好。琐碎的生活只能使你陷入无知,永远地远离你渴望的美。于是,林坐在客厅里,睁大眼睛看着客厅前面的一堵墙。女孩出现在那里,睁大眼睛看着他。这种幻觉不知道持续了多久。
离地1米5的空中出现了女孩的双眼。林爱上了这双眼睛。林捧着一张微笑的脸镶嵌在眼睛下面,给脸添上了一个鼻子,微微张开的露出一颗门牙的嘴。再襄上两只漂亮的耳朵,挂上耳环。长长的头发扎成一个古代的发髻,盖在眼睛上面。林久久地凝视只有头部的雕像。不知道过了多久,林将雕像搂在怀里,闭上眼睛,手指在雕像的脸上滑来滑去,感受肌肤的细腻和光滑。鼻子搜索着头发散发的香气。
似乎许多个世纪过去了。林睡着了,又醒了,雕像还在怀中。林放下雕像,在离雕像1米的地方凝视。发髻顶部离地1米63公分。
林着手塑造女孩的胸部、腹部、四肢。不知道多长时间过去了,一具完整的女孩的雕塑呈现在林面前。林走上去给雕塑穿上衣服。雕塑复活。幸福的泪水汹涌而出,林与女孩紧紧相拥。谁也没有说话,林不知道自己已经等待了多久。没有镜子,林无法得知自己当前的容颜。没有语言的交流,林无法得知自己的胆怯或勇气。这里只有木偶般的动作,然而每一个动作却不是机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饱含深情,承载着对美的渴望。而美,就是在每一个动作中得到了彻底的表达。思想也好,语言也罢,都不再是约束。林与雕塑的爱情天长地久,无拘无束。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林终究是凡俗肉身,器官的衰退使得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衰老。长久的拥抱,体力有些不支,林的双腿异样地沉重。女孩的脸模糊起来,接着就消失了。光线也消失了。林知道自己失明了。林腾出一只手摸摸自己的脸,皱纹一层接着一层。林再摸摸下面的器官,萎靡不振。林松开手,瘫软在地板上。
“我老了吧?”林对着前方说。
没有任何回响。
林再说了一次。还是没有回响。林爬起来,左手摸到了女孩的嘴唇。那嘴唇一张一翕,似乎在说些什么。林不知道,由于器官的衰老,他已经完全失去听力。林握住了女孩的手,那手先是温暖饱满,接着渐渐冰冷,一点一点缩小。林越握越紧,直到什么也抓不住。从下到上,林只摸到女孩的脸。林猜想,女孩的整个身子已经消失了,那么接着消失的便是这张脸了。
林张开双眼,一缕强光射入眼帘。女孩的眼睛停留在离地1米5的空中。林无力地瘫软在椅子上。对于是否真的要雕刻这么一个女孩的雕像,林没有任何把握。就在林努力把握女孩的身体特征的时候,女孩的形象从林的记忆中消失了。
第一章 昏睡 9 终身遗憾
    在平面的和立体的人物作品前,林油然而生一种创造的冲动,急切地想要把令他激动的印象固定到画布或者石头上去。然而想到人世的艰难,这辈子要成为艺术家已经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了。林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天份,而且对把握色彩,从而准确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素材没有任何把握。应该说,内心的冲动是艺术家的第一步,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所有的人都有这一步。看到或听到某些令人神往的或者陶醉的景象(或音响),于是心灵迫切地要通过某个媒介表达出来,文字、语言、色彩、音符,等等。一个人不能成为艺术家,就是因为表现的欲望未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得以表达,在犹豫中磨掉了表达的欲望。
想到这里,林悲哀起来。头脑能够在什么情况下沉醉于表达而没有任何的焦虑感呢?在现实生活里,头脑约束于规则和固有观念。而饥饿感将头脑紧紧地捆绑在社会规则和固有观念上无法摆脱。悲剧已经注定。
饥饿感深刻地影响了林的生活观念。躯体若是要继续存活,就必须吃进食物。要获得食物,就必须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协作。林无法避免地堕入了尘世这一陷阱,就是从突然降世那一刻开始的。天性从毫无节制地挥霍到全部被压抑住,仅仅经历了六个年头,就发生在当林意识到生存掌握在爷爷奶奶手中的那一刻。当林再一次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个想法骤然而降: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吗?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你继续存活于这个美丽的世界?林艰难地抉择。
林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轻率地辞去当前的工作,即使几乎已经无法容忍这样一种非理想主义的生活。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并不是不可或缺。是林自己努力争取生存下去,是林自己来到这里。
林本来可以在小山村里度过一生,用那里的土地将自己埋葬,然而林来到了这里。在小山村里,林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必然依据,带着这个遗憾,林倔强地顽强地生活在此地。过去的所有记忆均已淡漠,剩下的只有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待。每一种可能的人生道路都预示了一种无法超越的困境,林在此地,就是在困惑中寻找超越困境的道路。
科学的发展将林推向了专业的条条隧道中,一旦作出选择就无法回头。沿着专业这条隧道,林饱览了生活的僵局。所谓僵局,就是你无法从中脱身而出,而你又没有办法打破僵局。职业生涯开始的头两年里,林对生活充满期待,以为如此这般便能够抵达幸福深处。两年后,林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僵局。改变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了,如今只有顺从。
谴责、愤慨,采取措施纠正,然而还是于事无补。人类设想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但是世界的运行并不如人类所想的那般运转。世界按照人类设想的另外一个样子在运转,处在失控与尚未失控的那一个点上。是什么在平衡着使得社会没有失控呢?饥饿感将社会的所有成员捆绑在世界运转的轮子上,规则是轮子正常运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