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838章

全官途1-第838章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向东说:“你别自作聪明,别以为这能

    唬弄大书记。”

    他说,其实,我们这些人要干某一件事,什么借口都想得出来,什么好话都能说。大书记根本不会听你那些鬼话,你的那些理由根本不能改变他的看法。

    他说,他知道,你一定跟我商量过,没有我同意,你是不会说那番话的。我为什么同意呢?这不就不打自招了吗?

    他说,要解释也只能我亲自向他解释,你别掺和进来,你掺和进来,反而把事情搞得更复杂了。

    杨晓丽说:“算了,我们不住这别墅了。我们不住,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李向东笑了笑,说:“为什么不住呢?不住白不住。”

    杨晓丽说:“我现在一点心情也没有了。你李向东总是让人扫兴,这么好的事,让你说着说着,就变成心烦事了。”

    这时候,他们还在院

    子里,在一棵白玉兰树的树阴下,杨晓丽坐在一张石凳上,李向东站在她身边。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阳光晒得身上有些热了。杨晓丽伸出手示意李向东扶她起来。

    李向东问:“还进去看吗?”

    杨晓丽说:“为什么不看?”

    她说,我对你还不了解啊?还不放心啊?

    她说,你这人,什么事都往坏处想,但每一次,都能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李向东笑着说:“你对我就那么有信心?”

    杨晓丽白了他一眼,说:“别人对你一点信心也没有,就我傻乎乎,对你有信心。”

    搀扶着杨晓丽走进别墅时,李向东还没一点头绪也没有,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向大书记解释,但看了别墅,商量应该怎么装修后,他就有主意了。他打电话给大书记,说他正跟杨

    晓丽在看别墅。说这别墅重新装修一遍,至少也要化二十万。

    他“嘿嘿”笑着问:“这装修费是公家出,还是私人出?”

    大书记说:“你问问岑秘书长,我哪清楚?”

    李向东说:“我想,应该是公家出一部分。总应该有个标准吧?如果,公家全包,我倒想嵌金嵌银,弄个金碧辉煌了。”

    大书记马上意识到李向东有古怪了,问:“你到底要说什么?”

    李向东说:“大书记太了解我了,一句话不在意,就被你看出问题了。”

    大书记说:“你那是不在意吗?你是故意要引起我注意。”

    李向东这才收敛笑,说:“石市长刚离开我这。”

    他说,他好象就住在这附近,是特意过来

    的,好像很关心我这装修的事,吩咐市政府秘书长负责。

    他说,我没答应他,我当然听你的,由岑秘书长安排这事。不过,我想了想,觉得有点奇怪,石市长怎么这么关心这事呢?其中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说,只是一个常务副市长,是他的手下,他这么低姿态,太不合常理,好像我倒是市长了,他在巴结我了。他明知我是你调来青山市的,他那么关心我,我也不一定会领他的情,那他为什么还这么关心呢?

    大书记也意识到了什么,问:“你是怎么看的?”

    李向东说:“他出于什么目的,我还没搞清楚,不过,我倒有个想法,倒想遂他意,就让市政府秘书长负责,看他接下来会跟我们玩什么花样。”

    大书记思考了片刻,说:“你就答应他,就让他给你装修,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李向东说:

    “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他让市政府秘书长把我的装修费全报了,给我点蝇头小利,然后借题挥。”

    大书记说:“你可不能多占公家一分钱?规定公家出多少,你就享受多少,多出的部分,你得自己掏腰包。”

    他说,你先别声张,把多出的部分交给岑秘书长,我倒要看他怎么借题挥?

    李向东犹豫了一下,问:“岑秘书长信得过吗?”

    大书记说:“你怀疑我的眼光?”

    李向东笑着说:“我哪敢,我哪敢!”

    杨晓丽一直趴在李向东肩上,听着他们通电话,见李向东收了线,便阴阴地笑,贴着他耳朵叫,好你个李向东,原来你这么狡猾!

    (鲜花鲜花鲜花!)

    第一二零二章 我不是神仙

    李向东只觉得耳朵“嗡嗡”响,捂着耳朵说,这能算狡猾吗?这只能说是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人玩耍的一点点伎俩。杨晓丽说,我喜欢这种伎俩,就目前来说,我喜欢你这种伎俩。她说,你转过来,让我咬你一口,让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示对你的万分感谢。李向东笑着说,有你这样感谢的吗?感谢别人,还要咬人。杨晓丽说,不是你,我还不咬呢!她命令似地说,你转过来。

    本来,杨晓丽是很小心地侧身站在他身后的,她要李向东转过来,李向东一下子没调好位置,两人便被她那腆起的大肚子隔开了一段距离,她想要亲昵地咬他一口,就够不着了。她说,你过来,把你的脸移过来。李向东轻轻地抱着她,很听话地把脸凑过去。她摸了他的脸一把,笑着说,我不咬了。现在不想咬了。刚才那点感激过去了,就没有咬你的冲动了。

    李向东笑了笑,说:“那我打电话了?”

    她问:“打电话给谁?”

    李向东说:“给石市长。”

    他告诉石市长,他和杨晓丽已经商量好这别墅怎么装修了。他说,他这就约市政府秘书长,叫他下午带装修老板过来,他和杨晓丽要当面跟那老板谈清楚他们装修那别墅的意图。

    其实,这会儿,李向东一点也不觉得轻松,相反地,倒觉得心里多了几分沉重。当他想到说服大书记的理由的时,也意识到石市长关心他并不会那么简单,应该还不仅仅是给他点蝇头小利,想要借题挥。石市长的真正目的应该不会那么小儿科!

    他想,大书记应该也猜得到,只是没有说出口。

    杨晓丽却在继续她的欢悦。她哪知道会有那么多潜台词?她说:“我们只顾看里面,只顾怎么装修那屋里,院子总该弄吧?总该弄得像模像样吧?”

    她说,她还从没遇到这样的难题,从没想到自己会住别墅,没想到住别墅会有那么宽大的院子。

    她说,不能又种花草又种菜的,太不伦不类了,也没时间管理。要种都种花草。原来那棵婆娑的白玉兰树可以保留。那石凳太简单了,弄一套石桌石凳,清早黄昏可以坐坐,有人来,我也可以招呼他们在那里喝喝茶。

    她说,要种就种那种矮小的花草,别种那种藤爬植物,看似能遮阳遮雨,但太浓密了,反而不透光。听表妹说,那种藤爬植物到了某些季节,满地落叶,还招惹虫蚁,要多脏有多脏。

    杨晓丽说,早知道叫表妹跟我来,让她帮我们设计一下院子该种些什么花草。她爸爸以前是园艺师,退了休,带她哥哥搞园艺,市县好多园艺都是她爸爸和她哥哥打理的。

    杨晓丽说,她现在还在放暑假。我把她叫过来,叫她在这里守着,装修不能没自己人看着。虽然,装修队是市政府请的人,那老板不敢怠慢,但那些打工的才是干具体事的,他们才不管你什么市政府不市政府的。没人盯着,他们还不马马虎虎偷工减料?顺便,也让表妹帮我们种种那院子里的花草。

    李向东觉得她高兴得有点想当然了,暂不说表妹能不能来,愿不愿意来?即使她来了,让她住哪?上哪吃饭?杨晓丽说,我叫她来,她不会不来。她来了住哪是你的事。你可以让她住市府招待所吧?吃饭就更容易了,她可以吃市府食堂。李向东说,你以为住一两天吗?至少也得住十天八天,这影响多不好?杨晓丽想起了什么,说,你不是说大书记的别墅也要装修吗?让她也盯着大书记那边,两边照顾着,她就是住十天八天,有大书记点头,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她说,这事你不用管,我跟大书记说。

    这时候,他们坐在一家酒店吃午饭。那酒店的建筑物像一艘船,停泊在湖边。因为李向东刚调到青山市,也没多少人认识,他们就没要单间,坐船舷边的一张桌,清风从湖面吹来,看那湖里摇摆的小船,便感觉酒店这艘船似乎在那湖里穿行。

    杨晓丽说:“原来以为,再难找到像我们市县那么山清水秀的地方了,到了这里才现,市县的山青水秀只是跟工业达的珠三角中心地区比。青山市才是真正的山清水秀。”

    李向东笑着说:“以前,我跟你说,这里才是最宜居城市,你还不相信。”

    杨晓丽说:“我不是不相信,只是没想到会比市县还山青水秀那么多!”

    李向东说:“你要到下面的县城去,那更是原汁原味的山青水秀,跟改革开放前的市县城区一样。”

    杨晓丽笑了笑,说:“你这比喻不对。改革开放前物资贫乏,再山青水秀也没人喜欢。”

    这么说了,她就问,经济展了,物资丰富了,是不是就一定要污染?

    李向东笑了,说:“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全世界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他说,不说展工业,展那些污染企业,就是展农业,也会带来一定的污染。农业的展出路是什么?是实现机械化,机械化要烧油,会排废气。机械化要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会影响地质。

    他说,农业深加工是什么概念?就是把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还是要建工厂,还是有林立的烟囱。

    他说,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各种需求多了,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加,而现在的生活垃圾,不再是以前那种垃圾,单是处理包装生活用品的塑料袋,就够头痛的了。

    李向东苦笑了笑,说:“说起来也觉得可笑,现在,研究培育开的农业品种本身就是污染源。”

    他说,在青山市,有一种林木品种,本地人叫“生林”,种植三几年就能成材,但在某一个地方种植两季这种林木,这个地方的水源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所有的山泉小溪几近涸竭。

    他说,这可是国家投资,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成果。

    他说,还有生饲料,生鸟禽等等。

    杨晓丽说:“你别说得那么毛骨悚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意思,你是在为自己辩护,在为自己以后招商引资,引进一些污染企业造势。”

    李向东说:“我根本没必要造什么势。”

    他说,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是污染企业,人家不会在珠三角站不住脚。允许他们往内地迁,就说明政策还允许他们存在。

    他说,我担心的不是污染问题,担心的是能不能把企业引进来,人家愿不愿意到边远的青山市落户。

    杨晓丽说:“我觉得,你不能步这种污染的后尘。既然,都知道污染对一个地区的危害,为什么就不能另辟蹊径,保持原生态,走无污染的展道路。”

    她补充了一句,当然是相对而言,一点也没污染也不现实。

    李向东笑着说,既然相对而言,我可以告诉你,就目前青山市的状况,就是引进十家八家污染企业,这里的污染指数也不及市县,更别说珠三角中心地区。这也是一种优势,是青山市独特的展优势。

    李向东说,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地方领导干部,别人走的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